第十二章 西湖與南宋

關燈
【前言】曆經“靖康之難”的劇變,宋高宗君臣于風雨飄搖中,在臨安(杭州)重續宋朝命脈。

    這一身兼制造業中心的南宋國都,繁華不下于《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汴京景象。

    然而,盡管帝國掌握了豐富的資源,但缺乏适當的服務性事業為之周轉,使得經濟上未能突破,影響所及,軍事也積弱不振。

    因此,在金和蒙古人的連番侵迫下,隻有走上滅亡一途。

     ※※※ 杭州(臨安)在隋朝已負勝名。

    南北大運河開創後,它是南端終點。

    它與開封不同,後者大體上是一座消費城市,購買力操在政府官員及其家屬和随從手裡。

    南宋的國都──杭州,則是制造業中心。

    造船業、絲織業、瓷器與紙張的制造在南宋尤其突飛猛進。

    < 【西湖勝景】 對現代的旅遊者而言,離杭州近在咫尺的西湖,是觀光者必往的勝地,當初該處是杭州灣的一部分,迄至公元七世紀前期尚且如是,後來靠錢塘江的一面被阻塞,年久月深,湖中的鹽水也就變成淡水而成了今日的西湖。

     西湖在面積上隻比杭州市略小。

    兩座大堤将西方及西北方曲折的湖岸距離縮短。

    白堤以白居易而得名,直通孤山。

    蘇堤則始于蘇東坡,他是詩人、畫家和散文作家,在十一世紀曾劇烈反抗王安石的改革。

    雖說他和白居易兩人之間相隔近三百年,但他們前後都曾在杭州一帶任地方官,也曾前後疏浚此湖。

    兩座長堤即他們的工程所留下的遺迹。

    如此看來,中國傳統政府以具有美術觀念的人才為官僚,有其用心設計之奧妙,雖說兩人同在西湖留名也算事出偶然,但注重環境之保養與生态學則已勝過一般官吏。

    < 中國一本歌劇稱為“白蛇傳”者,以西湖為背景,最近在美國風靡一時。

    揭幕時觀衆即面臨湖岸。

    兩隻蛇之精靈,一白一青,已變成兩個姣好的女子,名叫“白素貞”和“小青”。

    她們在白堤上邂逅一個年輕男子許仙。

    素貞與之一見鐘情,結缡為夫婦之後,生有一子,小青即在他們家裡伺候。

    可是金山寺裡的方丈法海,發現了素貞的妖孽來曆,即用一隻法碗将她罩住,并且在碗上造雷峰塔。

    根據這段神話,隻要雷峰塔在,白素貞免不了埋在萬千噸的磚頭之下。

    幸虧小青在當日大禍臨頭時逃脫,再回來時已率領著大批蝦兵蟹将,而許仙與素貞所生子也已成年,加入戰鬥。

    他們的解放戰終于使白素貞恢複自由。

    以後下文如何無人道及,隻是雷峰塔則名不虛傳确有此塔,而且在一九二四年崩潰,今日隻有其痕迹殘存。

     即使是民間傳說,中國人也保持傳統觀念,認為由浪漫邂逅而來的婚姻必大為不祥。

    不是蛇在引誘女子,而是女人本身即為蛇蠍。

    可是這篇故事之結局則表示著充溢生命之活力終能戰勝權威,因為後者隻能犧牲人本主義去迎合一般習慣,觀衆自此亦可看出大傳統與小傳統不同。

    高級文化離不開知識分子,小傳統則以農民漁夫為标榜,如果那還不夠,即搬出蝦兵蟹将作為陪襯。

     【失勢的英雄──嶽飛】 旅遊者經過西冷橋畔,引入蘇堤,附近有嶽墳。

    葬在墳中的嶽飛,也是宋朝的一位出色人物,從行伍出身,升為下級軍官終成為宋朝最有名的大将。

    公元一一四一年他為宰相秦桧所誣構,以抗命罪死于獄中。

    當時秦桧與皇帝趙構密切合作準備與來犯的女真人議和。

    女真人已組織了一個漢化的朝代稱為金,正長驅直入,迫著宋朝南退。

    嶽飛的罪過乃是在這内外混亂之際還能約束部下,得到人民的支持,剿平盜匪,并且以步兵戰術擊破了來犯的金兵。

    他那時候隻三十九歲,如若讓他生存,則不僅幾費周折談判剛有頭緒之和議可能變卦,而且這朝代南北奔波喘息未定,本身也會因為能将在旁而感到威脅。

     嶽飛死後二十年,被南宋朝廷平反,中國人因崇拜失勢英雄的習慣,将他崇敬得僅次于關羽。

    可是嶽飛與關羽不同,他精通文墨,他将傳統之忠孝觀念與所受教養同時發揮。

    今日嶽飛墓旁已建有廟宇,高十四呎,内中供奉他的神像及全部盔甲,上有匾額,據說“還我河山”四字系根據他本人書法描繪。

    事實上嶽飛在最近幾十年來,有鼓舞中國人民族思想功效。

    在他神像前有四個鑄像向他跪列,此即宰相秦桧夫婦和兩個同謀者。

    在三十年代本地巡警很不容易才禁止遊客溲溺于秦桧像上。

    也有人以粗硬之物包括槍柄去搗秦桧之像首。

    隻有在二次大戰時投降日本的汪精衛,才敢說嶽飛是一個不能節制的軍閥。

     嶽飛不是軍閥,事實上他可以節制。

    要不然在華中大勝金人之後,不會因秦桧以皇帝的名義召他南歸,即停止了與女真的戰役而就死地。

    其實與敵人對抗時,在戰與和兩途徘徊乃宋代朝廷的一種慣習,這種舉棋不定的态度可以追溯到北宋時代(那時國都仍在開封)。

    宋朝不能在戰與和的途徑上長期保持其政策之前後一緻,對本身造成的損害,遠超過秦桧的奸計。

     【和與戰的彷徨】 這和戰歧途,始于宋朝的第八個皇帝趙佶。

    他要不是被命運安排而有九五之尊的話,大可以在書上繪插圖或專心收藏藝術品而生活得比較妙曼,做皇帝實非所長。

    他禦宇期間不僅有王安石的糾紛,而且有女真人的勃興。

    女真發源于東北松花江上流,語言屬通古斯(Tungusic)系,也與以後之滿洲人相聯。

    在公元一一一三年他們叛離宗主遼而獨立,一年之後即自稱“金”,當時北宋已向遼納歲币一百一十年。

    公元一一一八年的趙佶朝廷,炫惑于金人的成功,與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