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福祿壽喜
關燈
小
中
大
期間,他會在年關結束以前把所有賬目弄好,同時在臘月十六這天,用大魚大肉犒勞工人。
可是,那一陣子大哥的工廠經營發生困難,這也正是他飯碗摔碎的時候每個人都憂心忡忡的原因。
當時大哥手下有幾個最優秀的工人被當地一個買辦挖走了,在他找人頂替的時候,工廠賠了錢。
雖然後來大哥另外拿了個碗吃飯,可是有個用人小心拾起破碗的碎片放在一邊,等着第二天下午拿給來我們家的補碗匠修補。
那補碗匠用一根小小的鑽子在破瓷碗片上鑽進一些小孔,再用細細的金絲把碗锔在一起。
當然啦,補好的碗看起來非常滑稽,因為白瓷上面交纏着金絲。
不過,大哥從那天起到臘月底,一直是用那個碗。
家裡隻有大堂哥取笑大哥笨手笨腳,他們兩人老是處不好。
春節第二天的夜裡,我被許多人在房子周圍尖叫和奔跑的聲音吵醒。
我一邊搖醒可以一睡就不省人事的大姐,一邊從床上沖出去。
到了外頭,發現全家人都起來了,連大堂嫂和她父母,以及祖母都在。
每個人都還穿着睡衣,女眷們披散着頭發,在月光下看起來令人毛骨悚然。
她們的腳有一部分沒纏好,布條的尾巴都拖在地上了。
原來,大堂嫂的珠寶被偷了!用人點起家裡所有的燈籠,池塘對面的鄰居也燃亮所有燈籠。
他們的用人跑過來說,他們看到一個黑影從我們這合院的屋頂跑過去。
當夜,兩家的用人好好找了一遍,可是夜賊和珠寶已經不知去向。
珠寶失竊的事大概過了一星期,大哥工廠的生意突然好轉。
從摔破碗這件事來看,他的勢力範圍理應遭到破壞,所以他瞬間轉運的事情出人意料,而且差不多是個奇迹。
當然啦,我們家裡是很高興的。
說不定我們這支張家人得到的好運,在甫遭噩運的大堂哥家人看來太多了,也說不定是大哥和大堂哥之間老是磕磕碰碰,原因我不知道,可是事情過後不久,我看到他們家起了疑心的征兆:大堂哥、大堂嫂和她的父母開始在自己的房舍裡用飯,而且再也不許小孩和我們一起玩。
有一天,大哥經過大堂哥住處的時候,大堂嫂的母親惡毒地說:“哦,那個賊來了。
” 大哥一聽到這批評,就垂下頭來沒作聲,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好運導緻家庭失和很丢臉。
但是這句誣賴人的話,也被在隔壁我們自己家縫衣服的媽媽聽到了,那天晚上,她告訴爸爸,她不願意再待在一個别人用這種态度批評她孩子的家裡。
年關馬上就要過去的時候,爸爸走進房間對我和兄弟姐妹宣布:“我們要搬走了。
” 為了顧全面子,我們在開年的時候一聲不響、匆匆忙忙地離開老家,帶着家什搬到一個新的鎮上。
離開祖母是讓人很難過的事,可是她老人家為了維持家庭和諧,留在寶山和兩個年紀較長的兒子一起住。
我們有好幾個月沒看到祖母,後來爸爸才開始偶爾帶幾個孩子回寶山吃飯。
他是出于對祖母的愛與敬才回老家的,他不想讓她在當地人面前丢人現眼,隻要他定期回寶山,至少張家看起來還是和睦融洽的。
大概過了十年以後,珠寶失竊的事情才真相大白。
原來,那個賊是祖母廚師的兒子。
這廚師是祖母的忠仆,他在無意間聽到兒子吹噓偷東西的事,就當面質問。
後來他兒子向祖母認錯,結果被從輕發落,關了些日子。
過了這麼多年以後,他才把解開謎團的關鍵供了出來:那夜搜查的時候,他把自己藏在了我家的一頂轎子裡!當初沒有一個用人想過要檢查放轎子的小屋,更别說看看轎子裡頭了。
在我們家的罪名正式被洗刷前的那十年間,我們經曆了太多事情:家裡錢财盡失;我哥哥在海外求學的時候,生活艱苦;我也不得不在十三歲那年訂婚。
那些年間,我哥哥憑着個人的成就,逐漸挽回家裡的财富和尊嚴,可是一切已經不同往昔,因為我們再也不能回寶山老家了。
此處或系誤記。
鄭逸梅《從羊角軍到轎子》一文中有“楊子京雇西人擡轎”掌故,講富人楊子京身着特制的一丈八尺長衫,“命四個外國癟三每人提着長衫下擺的一角,大模大樣地在四馬路一帶兜圈子。
&hellip&hellip過了一天,他又穿了這件長衫到城裡豫園湖心亭喝茶,坐着官派十足的綠呢大轎,仍舊由那四個外國癟三擡着。
&hellip&hellip到了豫園下轎,外國癟三又替他提着衣角,宛如做了一出滑稽戲,看熱鬧的把馬路都塞住了”。
見《上海舊話》第6&mdash7頁,鄭逸梅、徐卓呆編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mdash&mdash編者注
可是,那一陣子大哥的工廠經營發生困難,這也正是他飯碗摔碎的時候每個人都憂心忡忡的原因。
當時大哥手下有幾個最優秀的工人被當地一個買辦挖走了,在他找人頂替的時候,工廠賠了錢。
雖然後來大哥另外拿了個碗吃飯,可是有個用人小心拾起破碗的碎片放在一邊,等着第二天下午拿給來我們家的補碗匠修補。
那補碗匠用一根小小的鑽子在破瓷碗片上鑽進一些小孔,再用細細的金絲把碗锔在一起。
當然啦,補好的碗看起來非常滑稽,因為白瓷上面交纏着金絲。
不過,大哥從那天起到臘月底,一直是用那個碗。
家裡隻有大堂哥取笑大哥笨手笨腳,他們兩人老是處不好。
春節第二天的夜裡,我被許多人在房子周圍尖叫和奔跑的聲音吵醒。
我一邊搖醒可以一睡就不省人事的大姐,一邊從床上沖出去。
到了外頭,發現全家人都起來了,連大堂嫂和她父母,以及祖母都在。
每個人都還穿着睡衣,女眷們披散着頭發,在月光下看起來令人毛骨悚然。
她們的腳有一部分沒纏好,布條的尾巴都拖在地上了。
原來,大堂嫂的珠寶被偷了!用人點起家裡所有的燈籠,池塘對面的鄰居也燃亮所有燈籠。
他們的用人跑過來說,他們看到一個黑影從我們這合院的屋頂跑過去。
當夜,兩家的用人好好找了一遍,可是夜賊和珠寶已經不知去向。
珠寶失竊的事大概過了一星期,大哥工廠的生意突然好轉。
從摔破碗這件事來看,他的勢力範圍理應遭到破壞,所以他瞬間轉運的事情出人意料,而且差不多是個奇迹。
當然啦,我們家裡是很高興的。
說不定我們這支張家人得到的好運,在甫遭噩運的大堂哥家人看來太多了,也說不定是大哥和大堂哥之間老是磕磕碰碰,原因我不知道,可是事情過後不久,我看到他們家起了疑心的征兆:大堂哥、大堂嫂和她的父母開始在自己的房舍裡用飯,而且再也不許小孩和我們一起玩。
有一天,大哥經過大堂哥住處的時候,大堂嫂的母親惡毒地說:“哦,那個賊來了。
” 大哥一聽到這批評,就垂下頭來沒作聲,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好運導緻家庭失和很丢臉。
但是這句誣賴人的話,也被在隔壁我們自己家縫衣服的媽媽聽到了,那天晚上,她告訴爸爸,她不願意再待在一個别人用這種态度批評她孩子的家裡。
年關馬上就要過去的時候,爸爸走進房間對我和兄弟姐妹宣布:“我們要搬走了。
” 為了顧全面子,我們在開年的時候一聲不響、匆匆忙忙地離開老家,帶着家什搬到一個新的鎮上。
離開祖母是讓人很難過的事,可是她老人家為了維持家庭和諧,留在寶山和兩個年紀較長的兒子一起住。
我們有好幾個月沒看到祖母,後來爸爸才開始偶爾帶幾個孩子回寶山吃飯。
他是出于對祖母的愛與敬才回老家的,他不想讓她在當地人面前丢人現眼,隻要他定期回寶山,至少張家看起來還是和睦融洽的。
大概過了十年以後,珠寶失竊的事情才真相大白。
原來,那個賊是祖母廚師的兒子。
這廚師是祖母的忠仆,他在無意間聽到兒子吹噓偷東西的事,就當面質問。
後來他兒子向祖母認錯,結果被從輕發落,關了些日子。
過了這麼多年以後,他才把解開謎團的關鍵供了出來:那夜搜查的時候,他把自己藏在了我家的一頂轎子裡!當初沒有一個用人想過要檢查放轎子的小屋,更别說看看轎子裡頭了。
在我們家的罪名正式被洗刷前的那十年間,我們經曆了太多事情:家裡錢财盡失;我哥哥在海外求學的時候,生活艱苦;我也不得不在十三歲那年訂婚。
那些年間,我哥哥憑着個人的成就,逐漸挽回家裡的财富和尊嚴,可是一切已經不同往昔,因為我們再也不能回寶山老家了。
此處或系誤記。
鄭逸梅《從羊角軍到轎子》一文中有“楊子京雇西人擡轎”掌故,講富人楊子京身着特制的一丈八尺長衫,“命四個外國癟三每人提着長衫下擺的一角,大模大樣地在四馬路一帶兜圈子。
&hellip&hellip過了一天,他又穿了這件長衫到城裡豫園湖心亭喝茶,坐着官派十足的綠呢大轎,仍舊由那四個外國癟三擡着。
&hellip&hellip到了豫園下轎,外國癟三又替他提着衣角,宛如做了一出滑稽戲,看熱鬧的把馬路都塞住了”。
見《上海舊話》第6&mdash7頁,鄭逸梅、徐卓呆編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mdash&mdash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