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僞滿洲國登場

關燈
六十億元。

    關于日本之移民,二十年間,關内外日本移民達六百萬人,日方以少許補償或無償沒收中國人民之土地,分與此輩日本移民。

    又對一定年齡之東北人民發給&lsquo國民身份證&rsquo,限制人民之旅行及移動。

    梅津任司令官時,十八歲至四十五歲之東北人民,均被迫為日軍修築道路,開發礦山,在日人所組織之協和會下,為日本服勞役。

    勞動者所受待遇極劣,且極不平等,待遇最優者為日人,韓人次之,中國人又次之;配給亦依此順序而行。

    日本利用東北人力物力資源,以擴大其軍事基地。

    ” 導演傀儡組織之任務,本由關東軍司令部之第四科主持;其後擴充為自治指導部,以于沖臣為部長;于某為該部之唯一華人,乃有名無實之首領,其餘均為日人。

     二十一年三月十九日,日人挾溥儀、鄭孝胥諸逆至長春舉行“滿洲建國”典禮,而大同元年之僭号亦同時出現。

    是年七月二十三日日方有駐滿機關統一綱要之決議,九月十五日簽定第一次日“滿”議定書,規定日“滿”未另訂新約以前,舊時日華一切公私條約一律有效;日“滿”為共同防禦,日軍得駐紮于滿洲國。

    二十二年三月,東北僞組織更設立所謂“憲法制度及調查委員會”,制造僞憲為溥儀僭号之張本;二十三年三月一日,溥儀正式稱帝,廢棄共和,改名為“大滿洲帝國”,年号“康德”。

    同時利用僭号之機會,将東北原有行政區域遼、吉、黑、熱四省,劃分為奉天、吉林、龍江、熱河、濱江、錦州、安東、間島、三江、黑河、通化、牡丹江、東安、北安十四省,又将興安(東蒙哲裡木盟及呼倫貝迩)劃為興安東、南、西、北四省,另設奉天、哈爾濱二特别市。

     僞滿國成立之經過,以及日人控制滿洲之實情,由幕中人溥儀自己來叙述,自是最可信的直接史料;不過日人控制僞滿洲之居心,路人皆知,日人雖不容溥儀對李頓調查團作真實的報告,而李頓調查團《報告書》,說及“滿洲國”的一段,詳叙新“國家”之政府組織,說及日人在該政府行政上所具之勢力,(日人控制事實上等于國務總理衙門之總務廳、法制局與咨議局及各部各省之總務廳,各縣區之自治指導委員會以及遼甯、吉林以及黑龍江省之警察廳。

    日本顧問參議及秘書,各局大多有之。

    )又說及該政府成立後之各種設施,都和事實完全相合;所以日人雖欲一手掩盡天下耳目,終于欲蓋彌彰呢!李頓《報告書》曾作初次的結論: 至于“政府”及行政機關,其各部名義之長官,雖系居住滿洲之中國人。

    但其重要之政治行政權,則仍操諸日本官吏及日本顧問之手。

    該“政府”之政治的及行政的組織,不僅予此項官吏及顧問以供獻專家意見之權,抑且予以實行管理及指揮行政之機會。

    此輩固不受東京政府之訓令。

    其政策亦非與日本政府或關東軍司令部之政策相符合。

    但遇重要問題發生時,該官吏及顧問等,均漸漸被迫而遵照日本當局之意旨以行。

    此日本當局者,因其軍隊占領滿洲土地,而“滿洲國”政府又依賴該軍隊以維持其對内對外之權威。

    (第二節) 滿洲國成立以後,日外相内田伯爵曾在貴族院作如次之演說:“吾人欣幸&lsquo滿洲國&rsquo已趨于穩定,日本政府深知承認此新國,乃穩定滿洲情狀及樹立遠東永久和平之唯一方法。

    為使及早正式承認滿洲國起見,吾人方采取各種措施,務期在最近之将來,吾人之計劃,見諸實行。

    ”從這一演說,我們明白日人又将有所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