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長的時代

關燈
成長的時代 真宗鹹平五年壬寅(1002)一歲 從皖南峄山山腳宛轉北向的宛溪,經過宛陵城下,和績溪東來的句溪合流,帶着歡騰的浪花,直奔水陽鎮,這時稱水陽江。

    水陽江浪濤滾滾,過了黃池以後,再會合青弋江,直至蕪湖入長江。

    這一大段地區,是自古以來有名的宣城郡。

    六朝時候,多少豪門貴族、詩人文士都願意到宣城當一任地方長官,那時稱為宣城太守,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到這裡來,享受這山水的勝景。

     宣城城北是一座有名的昭亭山,唐代以後,又稱敬亭山。

    古代對于山的高度估計不夠正确,一般稱為“高數百丈”,是當地的主要名勝。

    敬亭山的山脈和城内的陵陽山相接,城下便是宛溪和句溪。

    宛溪因為水勢宛轉曲折得名,句溪也是看到溪水的回環掩映,好像篆書的“句”字,因此稱為句溪。

    這雖是山間溪流的常事,可是正因為山水的環抱,引起人的愛慕,宣城古名宛陵,是從宛溪和陵陽山得名的。

     古來的名勝,當是詩人的聖地。

    南齊的優秀詩人謝朓就曾做過一任宣城太守,留下不少優美的詩篇。

    他從當時的首都建康(今南京市)出發,心中充滿無限的歡愉,有一首詩說起: 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驚。

     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旅思倦搖搖,孤遊昔已屢。

     既歡懷祿情,複協滄洲趣。

     嚣塵自茲隔,賞心于此遇。

     雖無玄豹姿,終隐南山霧。

     &mdash&mdash《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闆橋》 在宣城的時候,他的名句&mdash&mdash &hellip&hellip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hellip&hellip &mdash&mdash《宣城郡内登望》 在區區十字之中,勾勒出地區的荒寒。

    在另一首裡&mdash&mdash 餘雪映青山,寒霧開白日。

     暧暧江村見,離離海樹出。

     &hellip&hellip &mdash&mdash《高齋視事》 更把宣城的全貌完全寫出了。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在宣城躭待不短的時期,他愛宣城的山水,懷念古代的謝朓,留下的詩篇更多了。

    最有名的是他的一首五絕: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mdash&mdash《敬亭獨坐》 這裡寫出客中的孤寂,也寫出敬亭山的可愛。

    他還有一首五律: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mdash&mdash《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這裡的兩水指宛溪、句溪,雙橋是宛溪上的鳳凰橋、濟川橋,都是隋代興建的。

    謝朓在宣城有高齋,後人在這裡建立北樓,又稱為謝朓樓。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就是在這裡作的。

     雖然從5世紀以來,宣城已經成為詩人流連之地,可是一直到11世紀的初年,才産生了自己的詩人。

     在宛溪、句溪合流的所在,住着一戶梅家,大兄梅讓,表字克遜,二弟梅詢,表字昌言。

    兄弟二人雖是一母所生,可是梅詢聰明俊秀,二十六歲成了進士,以後不斷地在仕途中前進。

    哥哥梅讓,始終守着家園,有時梅詢也問起哥哥,是不是願意出仕。

    那時宋代,是一個官僚的樂園,一個人做了官,可以帶挈他的兒子做官,官大的還可以帶挈他的兄弟、侄兒,甚至門客、私人醫師都做官。

    這是所謂門蔭制,是封建統治的一種方式。

    可是梅讓不願意做官,梅詢的這一條友愛的心腸,隻好暫時擱起。

     梅讓娶妻束氏,夫婦和好,過着清閑的日子,可是沒有子嗣。

    看着梅讓已是四十開外的人了,束氏隻得由他再娶一房張氏。

    這位張氏可真是一位宜男的福星,雖然第一胎沒有長成,但是張氏之後一連生了五子,最大的長大以後取名堯臣,生于真宗鹹平五年(1002)四月十七日。

     鹹平五年是宋代值得紀念的一個年份,這一年宋王朝開始衰頹的信号從地平線升起了,可是當時還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在中國曆史裡,宋王朝本來是一個積弱的朝代。

    從宋太祖起就沒有膽量面對當時的民族矛盾,積極奮鬥,加以克服。

    他把兵力消耗在對内戰争方面,待得宋王朝勉強統一,已經沒有對外作戰的銳氣。

    太宗即位,鼓足勇氣,平定北漢以後,進軍燕山,可是經過高粱河一戰大敗,燕雲十六州繼續掌握在契丹族的手中,更沒有收複的希望。

    不過,十六州的割讓,是後晉石敬瑭時代媚外的結果,宋王朝雖然沒有收複什麼,可是也還沒有失陷什麼,這個責任并不在宋王朝的肩上。

     真宗是北宋第三位皇帝,他是一位平庸的人物,更不比他的伯父太祖和父親太宗了。

    他的希望是在寶座上度過一些安閑舒适的生活。

    可是沒有經過努力,哪能獲得這樣的生活呢?正因為他不是一位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