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經濟概狀
關燈
小
中
大
與洛陽相似。
王符區别農工商的本末,說:農桑為本,工商為末;工造有用物為本,造淫侈無用物為末;商通有用物為本,通淫侈無用物為末。
農工商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
照王符的說法,浮末是守本的工商,虛僞遊手是離本的工商。
為什麼離本的工商占絕對大多數呢?因為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财富,極大部分被富貴人剝削去了,富貴人需要的是淫侈之物,供給淫侈之物以牟利的正是王符所說的那些淫商。
王符描述以京師貴戚為首的富貴人家衣服、飲食、車輿、裝飾、廬舍都非常淫侈。
這些人家養着大量奴仆婢妾,讓他們身穿錦繡衣,足登麂(音己jǐ)皮履,佩帶犀角、象牙、珠、玉、金、銀、琥珀、瑇瑁(音代昧dāimèi)等精制品,表示主人家的富貴氣象。
富貴人死後,棺材一定要用江南出産的大楠木,從幾千裡外運來,讓工匠雕治,工程極其精細。
一套棺椁重約一萬斤,要耗費成千上萬的人工才能造成。
葛洪《抱樸子》記載漢朝廣陵某富貴人的墓冢說,吳景帝時,發掘一個大冢。
冢内有高閣。
四周有行車路,高可以騎馬。
靈座前侍立長五尺的銅人數十枚。
棺内置雲母石厚一尺,屍體下有白玉璧三十枚。
死人懷中有形似冬瓜長一尺許的白玉,耳鼻塞棗形黃金。
這一類墓冢,照王符說,東起樂浪,西至敦煌,萬裡版圖内富貴人家都是這樣。
富貴人不論是活人或死人,都是極淫侈的消耗者。
他們殘酷地榨取農工所生産的财富,通過淫商達到窮奢極欲的目的。
社會生産力的提高,并不曾改進生産者本身的生活,而富貴人卻愈益集中了大量的财富。
西漢富商的财産最多不過一萬萬錢,東漢時士孫奮有錢一億七千餘萬,折國有錢二億,奴隸八百人,錢比西漢加倍了。
東漢法律上也禁止商賈兼做地主,叫做“商者不農”、“禁民二業”。
事實完全相反,無市籍地主同樣做商賈,商賈同樣做有市籍地主。
鄧太後廢鹽鐵官營制以後,大利所在,二業更是混成一業,大大增加了豪強的财産。
受這個法令迫害的還是那些勞動人民。
官吏借口禁民二業,禁農民捕魚打獵,甚至禁采桑養蠶,使農民窮困破産的過程加速起來。
王莽末年,大小豪強抗拒農民起義軍,到處築起稱為營、壁、塢的堡壘,實行武裝割據。
東漢時期,這種堡壘合法存在并逐漸加強,豪強勢力遠遠超過西漢時期,試先看下列兩個事例:(一)汝南郡袁紹哀術是士族大豪強。
袁紹占據河北,留在本郡各縣的門生賓客,擁兵守壁,反抗曹操。
曹操用滿寵為汝南太守,攻破二十餘壁,又誘殺十幾個壁帥,共得戶二萬,兵二千。
袁術死後,殘部逃到廬江。
孫策襲破廬江,得百工、鼓吹(樂隊)及部曲三萬餘人。
(二)仲長統《昌言》裡說,豪強人住着接連數百棟的大宅院,占有着大片的良田,畜養着成群的馬牛羊豕,州城郡城裡開設着大商店,車船周流四方,販運奇物寶貨。
這種豪強人連做個伍長的資格也沒有,卻有成千的奴婢,上萬的徒附,享樂比封君還強,勢力等于郡守縣令。
他養活賓客刺客和敢死士,替他迫害或殺死窮人。
窮人被迫服從役使,冤枉窮困,不敢到官府申訴,因為申訴隻有危險沒有好處。
以上兩個事例,第一個說的是在戰時的無市籍地主豪強,第二個說的是在平時的有市籍地主豪強。
總起來看,豪強在平時,以大宅院為中心,築起一個堡壘。
宅院裡住着供享樂用的“妖童、美妾、倡讴、妓樂”之類的奴隸,也住着充當爪牙走狗的賓客、刺客、敢死士之類的文武流氓。
堡壘裡住着制造各種自用器物或商品的工匠,又有經營商販的商賈。
袁術家工匠齊全,号稱百工,開大商店、車船周流四方的豪強當然也有很多的工匠和商賈。
這種工匠、商賈以及牧人就是成千奴婢中的一部分。
堡壘外住着佃農。
他們在暴力脅迫下,變成半農奴的身分(人身還不能被買賣),叫做徒附。
崔寔《政論》叙述徒附的生活情況說,貧戶沒有耕地,隻好向豪富低頭,父子妻女象奴婢一般替田主耕種,一輩一輩做下去。
活着衣食不足,死了買不起棺材。
年景略差,便得餓死或出賣妻子。
真是說不盡的傷心慘目,作為人的生趣被剝奪得幹幹淨淨了。
大名士申屠蟠隐居在田野間,住屋用蓬草蓋頂,依桑樹枝作梁棟,同傭人一樣。
傭人即徒附,他們住的是這樣的陋室,室裡隻有一些破被爛帳,臨死時還得到路旁去死,不敢死在家裡,因為沒有葬身的土地(《昌言》“被穿帷敗,寄死不斂”)。
徒附窮困到極度,那裡會有人的生趣! 徒附離開豪強,更無法生活,因此,徒附不僅幾乎無償地替豪強耕作,而且還得替豪強當私兵。
這種豪強武裝,叫做部曲。
(徒附戶一家人也統稱為部曲。
)袁紹的附屬堡壘有戶二萬兵二千,大概一戶徒附,得出一人當部曲兵。
袁術部曲有三萬餘人,大概袁術一家的徒附戶至少有三萬餘(一部分被部曲将帶走)。
豪強與文武流氓平時組成一個統治集團,戰時便成為軍事統率集團,豪強當統帥,一些賓客當僚佐,一些刺客敢死士當将校,部曲兵不敢不力戰,否則就有滅家的禍難。
東漢豪強的兼并性、割據性和破壞力都顯得特
王符區别農工商的本末,說:農桑為本,工商為末;工造有用物為本,造淫侈無用物為末;商通有用物為本,通淫侈無用物為末。
農工商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
照王符的說法,浮末是守本的工商,虛僞遊手是離本的工商。
為什麼離本的工商占絕對大多數呢?因為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财富,極大部分被富貴人剝削去了,富貴人需要的是淫侈之物,供給淫侈之物以牟利的正是王符所說的那些淫商。
王符描述以京師貴戚為首的富貴人家衣服、飲食、車輿、裝飾、廬舍都非常淫侈。
這些人家養着大量奴仆婢妾,讓他們身穿錦繡衣,足登麂(音己jǐ)皮履,佩帶犀角、象牙、珠、玉、金、銀、琥珀、瑇瑁(音代昧dāimèi)等精制品,表示主人家的富貴氣象。
富貴人死後,棺材一定要用江南出産的大楠木,從幾千裡外運來,讓工匠雕治,工程極其精細。
一套棺椁重約一萬斤,要耗費成千上萬的人工才能造成。
葛洪《抱樸子》記載漢朝廣陵某富貴人的墓冢說,吳景帝時,發掘一個大冢。
冢内有高閣。
四周有行車路,高可以騎馬。
靈座前侍立長五尺的銅人數十枚。
棺内置雲母石厚一尺,屍體下有白玉璧三十枚。
死人懷中有形似冬瓜長一尺許的白玉,耳鼻塞棗形黃金。
這一類墓冢,照王符說,東起樂浪,西至敦煌,萬裡版圖内富貴人家都是這樣。
富貴人不論是活人或死人,都是極淫侈的消耗者。
他們殘酷地榨取農工所生産的财富,通過淫商達到窮奢極欲的目的。
社會生産力的提高,并不曾改進生産者本身的生活,而富貴人卻愈益集中了大量的财富。
西漢富商的财産最多不過一萬萬錢,東漢時士孫奮有錢一億七千餘萬,折國有錢二億,奴隸八百人,錢比西漢加倍了。
東漢法律上也禁止商賈兼做地主,叫做“商者不農”、“禁民二業”。
事實完全相反,無市籍地主同樣做商賈,商賈同樣做有市籍地主。
鄧太後廢鹽鐵官營制以後,大利所在,二業更是混成一業,大大增加了豪強的财産。
受這個法令迫害的還是那些勞動人民。
官吏借口禁民二業,禁農民捕魚打獵,甚至禁采桑養蠶,使農民窮困破産的過程加速起來。
王莽末年,大小豪強抗拒農民起義軍,到處築起稱為營、壁、塢的堡壘,實行武裝割據。
東漢時期,這種堡壘合法存在并逐漸加強,豪強勢力遠遠超過西漢時期,試先看下列兩個事例:(一)汝南郡袁紹哀術是士族大豪強。
袁紹占據河北,留在本郡各縣的門生賓客,擁兵守壁,反抗曹操。
曹操用滿寵為汝南太守,攻破二十餘壁,又誘殺十幾個壁帥,共得戶二萬,兵二千。
袁術死後,殘部逃到廬江。
孫策襲破廬江,得百工、鼓吹(樂隊)及部曲三萬餘人。
(二)仲長統《昌言》裡說,豪強人住着接連數百棟的大宅院,占有着大片的良田,畜養着成群的馬牛羊豕,州城郡城裡開設着大商店,車船周流四方,販運奇物寶貨。
這種豪強人連做個伍長的資格也沒有,卻有成千的奴婢,上萬的徒附,享樂比封君還強,勢力等于郡守縣令。
他養活賓客刺客和敢死士,替他迫害或殺死窮人。
窮人被迫服從役使,冤枉窮困,不敢到官府申訴,因為申訴隻有危險沒有好處。
以上兩個事例,第一個說的是在戰時的無市籍地主豪強,第二個說的是在平時的有市籍地主豪強。
總起來看,豪強在平時,以大宅院為中心,築起一個堡壘。
宅院裡住着供享樂用的“妖童、美妾、倡讴、妓樂”之類的奴隸,也住着充當爪牙走狗的賓客、刺客、敢死士之類的文武流氓。
堡壘裡住着制造各種自用器物或商品的工匠,又有經營商販的商賈。
袁術家工匠齊全,号稱百工,開大商店、車船周流四方的豪強當然也有很多的工匠和商賈。
這種工匠、商賈以及牧人就是成千奴婢中的一部分。
堡壘外住着佃農。
他們在暴力脅迫下,變成半農奴的身分(人身還不能被買賣),叫做徒附。
崔寔《政論》叙述徒附的生活情況說,貧戶沒有耕地,隻好向豪富低頭,父子妻女象奴婢一般替田主耕種,一輩一輩做下去。
活着衣食不足,死了買不起棺材。
年景略差,便得餓死或出賣妻子。
真是說不盡的傷心慘目,作為人的生趣被剝奪得幹幹淨淨了。
大名士申屠蟠隐居在田野間,住屋用蓬草蓋頂,依桑樹枝作梁棟,同傭人一樣。
傭人即徒附,他們住的是這樣的陋室,室裡隻有一些破被爛帳,臨死時還得到路旁去死,不敢死在家裡,因為沒有葬身的土地(《昌言》“被穿帷敗,寄死不斂”)。
徒附窮困到極度,那裡會有人的生趣! 徒附離開豪強,更無法生活,因此,徒附不僅幾乎無償地替豪強耕作,而且還得替豪強當私兵。
這種豪強武裝,叫做部曲。
(徒附戶一家人也統稱為部曲。
)袁紹的附屬堡壘有戶二萬兵二千,大概一戶徒附,得出一人當部曲兵。
袁術部曲有三萬餘人,大概袁術一家的徒附戶至少有三萬餘(一部分被部曲将帶走)。
豪強與文武流氓平時組成一個統治集團,戰時便成為軍事統率集團,豪強當統帥,一些賓客當僚佐,一些刺客敢死士當将校,部曲兵不敢不力戰,否則就有滅家的禍難。
東漢豪強的兼并性、割據性和破壞力都顯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