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曹丕的受禅

關燈
uo言午是&lsquo許&rsquo字,兩日是&lsquo昌&rsquo字,這是說漢當以許亡,魏當以許昌。

    《運期谶》又說:&lsquo鬼在山,禾女連(魏),王天下&rsquo,也是魏應得天下的證據。

    按帝王是五行之精,應當七百二十年一交替,但有德者可以超過這個數目,無德者就到不了這個數目。

    從漢高帝到現在固然不過四百二十六年,但漢的受命,圖谶上早已說明,乃在春秋末的&lsquo西狩獲麟&rsquo,從獲麟到現在早已超過了七百年了,到了應當交替的時候了!我們看天上太微宮裡,黃帝坐常明亮,赤帝坐常不見,可見赤家當衰而黃家當興,在天象裡也有證據。

    又熒惑星是赤帝之佐,失色不明也有十餘年了。

    建安十年,彗星先除紫微;二十三年,又掃太微。

    新天子氣見于東南。

    您初即位,就有黃龍、鳳凰、麒麟、白虎等許多祥瑞。

    從前黃帝受命風後,受《河圖》。

    舜、禹得天下時,鳳凰翔,洛出書。

    湯為王,有白鳥之符。

    周文王為西伯,赤烏銜丹書來。

    漢高帝剛起,就有白蛇的征應。

    這些異物都是為了聖人而出現的。

    我們看漢家前後的大災,魏國現在的符瑞,再察圖谶中的期運,可說從古以來得天下者沒有像魏這樣又完美又正當的。

    從前周公歸政成王,孔子很反對他,以為他不是聖人,所以不替億兆的人民設想。

    伏願您體會堯、舜的聰明,承受這七百年的禅代罷!” 獻帝再三下诏禅位,群臣又數十次上表勸進,曹丕一味地謙讓。

    在這一個月中,從初一直鬧得月底,往還的文書着實可觀。

    僅看那些文書,差不多比了唐、虞之世還要美麗了。

    其中以博士蘇林、董巴所上的表有些新意思。

    他們說:“周天分為十二次,叫作分野,王公之國在分野中各有所屬。

    周的分野是鹑火之次,魏的分野是大梁之次。

    歲星每年曆一次,十二年而一周天;天子的受命,諸侯的封國,都按照着這個次序。

    所以周文王始受命,歲星在鹑火;到武王伐纣,是文王受命後的十三年,歲星又到了鹑火了。

    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武王(曹操)讨黃巾,是為始受命,那年歲星在大梁。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又在大梁,始拜大将軍。

    十三年(公元208年),又在大梁,始拜丞相。

    今年(公元220年)歲星又到了大梁了,您應該受命王天下了!況且今年是庚子,《詩緯推度災》說,&lsquo庚者,更也。

    子者,滋也。

    聖命天下治&rsquo,又說,&lsquo王者布德于子,治成于醜&rsquo,這是明說今年應當換個新聖人治天下了。

    又魏的氏族出于颛顼,和舜同祖。

    舜用土德繼承堯的火德,現在魏也是用了土德繼承漢的火德,極合于帝王授受的次序。

    天命這樣地丁甯周至,就是人們說白話也不能比它再清楚。

    倘使您一味地固執謙讓,那真是上逆天命,下違民望了!” 獻帝在第三次禅位诏裡,對于曹丕作苦苦的祈求,他道:“漢家世逾二十,年過四百,運已周遍了,數已終訖了,天心移了,民望絕了。

    現在天命有所歸,神人又同應。

    違天不順,逆衆不祥,魏王呵,你還是模仿了有虞氏的盛德,接受了這曆數的期會罷!從前堯禅舜時不聽得舜逆堯命,舜禅禹時又不聽得禹辭舜位。

    你還是敬奉天心,不要再違背我的命令,登了皇帝之位罷!”但曹丕又說:“聽得了這個诏命,直使我吓得發抖!” 最後,魏的相國華歆等上一個最懇切的奏書,說道:“我們聽得您屢次地讓,真是悲傷極了。

    《易》雲:&lsquo聖人奉天時。

    &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