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和一個男青年
關燈
小
中
大
玩夠了一會兒了。
所以又回到康奈爾去教物理。
他在那兒特别注意聲學,常常看那些年長的同事們繞了幾百幾百尺的電線還叫他叫“無線電話”呢。
不久清華學校來了個有線電報叫他回去教數學。
他就印了幾百份告别的油印信給在美的朋友就回國了。
在美國住了整整十年。
趙元任和好幾個人做過愛,逢是他吹他做過。
可是他始終沒有做到什麼程度,因為他早已定了婚了。
他父母過輩了不久他的長輩們就給他定了一個遠房的親戚。
他同我的情形不同。
我定的是嫡親的表弟,他這親戚是遠房的,所以按舊規矩要等到洞房花燭夜才看得見人。
他們給他定婚的唯一影響使他更決心出洋在外國呆着。
他從美國寫信給伯母叔父等等提議退婚,但是他們都不大贊成。
退婚這事是趙家沒聽見過的,就是楊家也是少聽過的嘛。
所以他就老在外國呆着,同一些定了婚的小姐們半認真的(?)做愛。
可是趙元任缺乏和女朋友周旋的資格。
他在街上遇見了無論是男朋友是女朋友一樣的目中無人的擦過去,所以他從二年級時候就得了一個心不在焉的“prof”的綽号。
衣服很少燙,皮鞋難得擦。
有一次在哈佛的牛津街上走着,後頭一個小孩跟着,叫,嘿!那個家夥的頭發應該剪剪了!可是這種話得叫了好幾次他才上理發鋪呢。
趙先生在一九二〇年回中國時并未誠心誠意的回國。
他向康奈爾告了一年的假回去看看,也許可以給退婚的事弄弄清楚,一年後再回到美國的教書的事情。
他早已美國化透了,所以願意長住在美國。
一年過了,他回到美國的計劃倒是實行了,可是出了一件事情使他永久在中國了,就是人不在中國,精神老是在中國了。
我總願意想我對于他出國又歸國的這一着多少有點影響。
不過起頭得要有個底子我才能夠影響得到他。
他得先有個中國底子才行。
什麼叫作中國人?我總說除了頂着中國人的臉皮之外,第一得要說中國話。
我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為我說什麼都是說中國話,我說是會說日本話、英國話,一點德國話、法國話,可是無論什麼國話,我一說出口來總是中國話的精神。
誰要學中國話的文法,隻須聽我說的英文就行了30。
趙元任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為他說的是全中國的話。
他的母親說北方話;他第一個先生教他用常州音念書;他在長沙給羅素翻譯的時候當地人問他“遭先森基時匪甚的?”(趙先生幾時回省的?);他到廣東調查方言去人家問他家是不是在省城?他感覺到處都是家鄉,因為處處人都拿他當家鄉人。
這種融洽的情形并不是一下子就會有的,是漸漸的來的。
起頭他性子就近乎這些上頭,再加上從小四周圍都和各處人接觸的多。
不過離開了中國十年之久,對于他這中國人的中國話恐怕隻有退步沒有長進。
他初回國時候簡直是個外國腦子的中國人。
我倒并沒有給趙元任勸的不弄哲學了,弄一點哲學也沒大害處。
可是我想我給他說進了中國語言學了。
我倒不是勸過他改行,那是勸不動的。
我雖然對于哲學懂到夠不喜歡他的程度,可是在那時期什麼叫做語音學、語言學,我根本就沒有聽見過。
我對他這上頭的影響其實自己都不覺得,他也是不知不覺的。
上文不是說他對我說“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嗎?我們談話用普通話,湖北話、上海話31。
不管說什麼話,他的口音和本地人一樣,我的口音和我的本地的口音一樣(外國反而常常說我的英文的口音好)。
可是我說的各處話夠使他感到中國各處地方的情緒來,他覺得是在中國了。
那時候有丁文江胡适蔣夢麟他們都勸他把這門業餘的嗜好改成正行,全國方言的調查咧,國語統一咧,那才是他的任務呢。
對了,想起來這些事向來他腦子裡常常轉來轉去的嘛。
他不是小時候就猜對了四聲的音高與時間的曲線嗎?他在康奈爾不是還讀過一兩科語音學嗎?這并不算改行啊,這隻是回到他的初戀嘛。
何不明明白白的招認了呢? 所以這樣子趙元任找到了他的本行,找到他的本國。
因為他找到了我。
我那時非常需要這樣自圓其說的想法,因為我自己的事業正弄的一塌糊糟。
我這醫院的情怎麼辦呢?我學的這門醫學預備怎麼用呢?這就是我那個十二月早晨離開中央公園以後腦子裡盡轉盡轉些的問題。
第三十四章 新計劃 前些年我的女兒如蘭慨歎婚姻與事業不能兩全,我就罵她淨背些陳舊俗套的成語,從舊思想裡如何能有新眼光呢?并她自己也用不着愁,因為那次的話說了沒有多久她就結了婚了,她和她丈夫卞學就被浙江大學聘請了去辦新事業過新生活了32。
那也許是特别的例。
對一般的青年女人我總這麼樣的主張:起初能有多少機會得教育就得多少教育,并且在結婚以前最好先去做點事情。
婚姻對于事業固然免不了分去很多時間和精神,結果很可能把女人達到本行中最高地位的機會失掉,但是這話并不是說女人沒有本事又結婚又能達到最高的造就(例如居利夫人),更不是女人一結了婚就得放棄一切事業。
一個女人對于做家有興趣并非可鄙的事,但是如果她在成年的時節學的和閱曆的愈多,她就愈能拿家庭的發展當她自己學識長進的機會,就不會拿做家當自己退步的推托了。
等子女們成人離手了,她在社會上就更有自信心,不是個退步份子了。
可是我恐怕又在想法子自圓其說了。
因為我現在興趣之廣眼光之遠,隻須看看我一排四個孩子就夠廣夠遠了。
因為在中國四個孩子是不算多,照老樣子四個女兒還要算不夠呢,可是在新式家庭裡要算多的了。
在任何一門科學裡你荒疏了十年二十年就一退八百裡。
我那時決定結婚時候我知道是會有這影響的。
我有時候想政府當初一定要我們學不大喜歡的産婦科倒也好,因為免得我後來丢掉了覺得可惜,可是當初若是許我們專修病理學或細菌學我後來再恢複做事還容易點。
甚至我不喜歡的牙科眼科工作的鐘點都好辦些。
所以我的女兒當中有一兩個提議要學醫我就勸她們不要。
我說你們的相貌也幾乎有我當年的相貌那麼美。
國家固然是需女醫生,可是留給那些難嫁一點的去當醫生好了。
所以結果第二個女兒新那聽了我的話學化學了,她做了黃培雲的太太還接着一直做化學的事業。
我雖然這樣自說自解怎麼這麼快就丢掉了行醫的事情,可是也沒有料到情形一變變到這樣快。
在醫院未交待結束以前,我真是忙的不得了。
有一陣一連十五晚忙接生都不能回到醫院多呆,每天隻能看元任一下。
我就懷疑的對元任說,你看這樣我們能結婚嗎?對你将來精神時間上無妨礙嗎?我個人又不能不做事的。
元任很有主張的答應我說,我知道你是愛做事的你也許會改一點。
我說行醫不是像打橋牌一樣,你可以随便換一個叫叫的。
不過我對于産科向來不喜歡,最是給我容易換的一個機會,如上文所說,所以我們還是定了婚。
等結婚以後元任打算再到美國,第一是想給我換換環境也許好點,因為他看我對醫院事很難受。
第二麼他本打算再到美國去學語言學。
我是愛玩的,醫院交待了,就和元任今天玩長城,明天玩明陵的,到處去,一面商量婚禮和出國的事。
其時羅素大病在醫院内,所以元任有空。
還有陳家事雖然提議多年退婚,元任的家長總沒有給這個事弄清楚,現在我們要結婚了,那邊總要弄清了才好,所以元任就到南邊去一趟,給原媒人找到辦這個事,那面提議要兩千元給女的教育費,以後她可以獨立。
元任問我,我向來對錢上不算一回事。
我說就給她好了,我們将來也不在乎這兩千塊錢。
元任從南邊回來後,我就搬出醫院到箭杆胡同去住和兩個英國小姐同住。
羅素病還未好,所以元任也沒有多少事,每天就在我那兒翻譯《阿麗思漫遊奇境記》。
他就對我說,我須明白他這個人一輩不會做官的。
他的志願是想做學問、寫書和念書;不喜歡做行政事。
我回答他,我的行為是像幫助丈夫做行政事的樣子,也喜歡,可是近來對交際上已有點厭了(可是比一般人還算喜歡交際的)。
有一天元任從他姊姊家來手裡抱了兩個大紅漆描金的拜合來(就是首飾盒子)說,這是大姊交給我的,說是娘娘的首飾,我也不知道是些什麼。
我說,等我幾時有空再開了看。
他就給放在桌子下面了。
擺了好幾天,我都忘了去開開來看了。
又過了三四天湘姊來了(湘姊就是我的同學朱徵大夫接醫院事的)。
她也是在乎
所以又回到康奈爾去教物理。
他在那兒特别注意聲學,常常看那些年長的同事們繞了幾百幾百尺的電線還叫他叫“無線電話”呢。
不久清華學校來了個有線電報叫他回去教數學。
他就印了幾百份告别的油印信給在美的朋友就回國了。
在美國住了整整十年。
趙元任和好幾個人做過愛,逢是他吹他做過。
可是他始終沒有做到什麼程度,因為他早已定了婚了。
他父母過輩了不久他的長輩們就給他定了一個遠房的親戚。
他同我的情形不同。
我定的是嫡親的表弟,他這親戚是遠房的,所以按舊規矩要等到洞房花燭夜才看得見人。
他們給他定婚的唯一影響使他更決心出洋在外國呆着。
他從美國寫信給伯母叔父等等提議退婚,但是他們都不大贊成。
退婚這事是趙家沒聽見過的,就是楊家也是少聽過的嘛。
所以他就老在外國呆着,同一些定了婚的小姐們半認真的(?)做愛。
可是趙元任缺乏和女朋友周旋的資格。
他在街上遇見了無論是男朋友是女朋友一樣的目中無人的擦過去,所以他從二年級時候就得了一個心不在焉的“prof”的綽号。
衣服很少燙,皮鞋難得擦。
有一次在哈佛的牛津街上走着,後頭一個小孩跟着,叫,嘿!那個家夥的頭發應該剪剪了!可是這種話得叫了好幾次他才上理發鋪呢。
趙先生在一九二〇年回中國時并未誠心誠意的回國。
他向康奈爾告了一年的假回去看看,也許可以給退婚的事弄弄清楚,一年後再回到美國的教書的事情。
他早已美國化透了,所以願意長住在美國。
一年過了,他回到美國的計劃倒是實行了,可是出了一件事情使他永久在中國了,就是人不在中國,精神老是在中國了。
我總願意想我對于他出國又歸國的這一着多少有點影響。
不過起頭得要有個底子我才能夠影響得到他。
他得先有個中國底子才行。
什麼叫作中國人?我總說除了頂着中國人的臉皮之外,第一得要說中國話。
我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為我說什麼都是說中國話,我說是會說日本話、英國話,一點德國話、法國話,可是無論什麼國話,我一說出口來總是中國話的精神。
誰要學中國話的文法,隻須聽我說的英文就行了30。
趙元任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為他說的是全中國的話。
他的母親說北方話;他第一個先生教他用常州音念書;他在長沙給羅素翻譯的時候當地人問他“遭先森基時匪甚的?”(趙先生幾時回省的?);他到廣東調查方言去人家問他家是不是在省城?他感覺到處都是家鄉,因為處處人都拿他當家鄉人。
這種融洽的情形并不是一下子就會有的,是漸漸的來的。
起頭他性子就近乎這些上頭,再加上從小四周圍都和各處人接觸的多。
不過離開了中國十年之久,對于他這中國人的中國話恐怕隻有退步沒有長進。
他初回國時候簡直是個外國腦子的中國人。
我倒并沒有給趙元任勸的不弄哲學了,弄一點哲學也沒大害處。
可是我想我給他說進了中國語言學了。
我倒不是勸過他改行,那是勸不動的。
我雖然對于哲學懂到夠不喜歡他的程度,可是在那時期什麼叫做語音學、語言學,我根本就沒有聽見過。
我對他這上頭的影響其實自己都不覺得,他也是不知不覺的。
上文不是說他對我說“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嗎?我們談話用普通話,湖北話、上海話31。
不管說什麼話,他的口音和本地人一樣,我的口音和我的本地的口音一樣(外國反而常常說我的英文的口音好)。
可是我說的各處話夠使他感到中國各處地方的情緒來,他覺得是在中國了。
那時候有丁文江胡适蔣夢麟他們都勸他把這門業餘的嗜好改成正行,全國方言的調查咧,國語統一咧,那才是他的任務呢。
對了,想起來這些事向來他腦子裡常常轉來轉去的嘛。
他不是小時候就猜對了四聲的音高與時間的曲線嗎?他在康奈爾不是還讀過一兩科語音學嗎?這并不算改行啊,這隻是回到他的初戀嘛。
何不明明白白的招認了呢? 所以這樣子趙元任找到了他的本行,找到他的本國。
因為他找到了我。
我那時非常需要這樣自圓其說的想法,因為我自己的事業正弄的一塌糊糟。
我這醫院的情怎麼辦呢?我學的這門醫學預備怎麼用呢?這就是我那個十二月早晨離開中央公園以後腦子裡盡轉盡轉些的問題。
第三十四章 新計劃 前些年我的女兒如蘭慨歎婚姻與事業不能兩全,我就罵她淨背些陳舊俗套的成語,從舊思想裡如何能有新眼光呢?并她自己也用不着愁,因為那次的話說了沒有多久她就結了婚了,她和她丈夫卞學就被浙江大學聘請了去辦新事業過新生活了32。
那也許是特别的例。
對一般的青年女人我總這麼樣的主張:起初能有多少機會得教育就得多少教育,并且在結婚以前最好先去做點事情。
婚姻對于事業固然免不了分去很多時間和精神,結果很可能把女人達到本行中最高地位的機會失掉,但是這話并不是說女人沒有本事又結婚又能達到最高的造就(例如居利夫人),更不是女人一結了婚就得放棄一切事業。
一個女人對于做家有興趣并非可鄙的事,但是如果她在成年的時節學的和閱曆的愈多,她就愈能拿家庭的發展當她自己學識長進的機會,就不會拿做家當自己退步的推托了。
等子女們成人離手了,她在社會上就更有自信心,不是個退步份子了。
可是我恐怕又在想法子自圓其說了。
因為我現在興趣之廣眼光之遠,隻須看看我一排四個孩子就夠廣夠遠了。
因為在中國四個孩子是不算多,照老樣子四個女兒還要算不夠呢,可是在新式家庭裡要算多的了。
在任何一門科學裡你荒疏了十年二十年就一退八百裡。
我那時決定結婚時候我知道是會有這影響的。
我有時候想政府當初一定要我們學不大喜歡的産婦科倒也好,因為免得我後來丢掉了覺得可惜,可是當初若是許我們專修病理學或細菌學我後來再恢複做事還容易點。
甚至我不喜歡的牙科眼科工作的鐘點都好辦些。
所以我的女兒當中有一兩個提議要學醫我就勸她們不要。
我說你們的相貌也幾乎有我當年的相貌那麼美。
國家固然是需女醫生,可是留給那些難嫁一點的去當醫生好了。
所以結果第二個女兒新那聽了我的話學化學了,她做了黃培雲的太太還接着一直做化學的事業。
我雖然這樣自說自解怎麼這麼快就丢掉了行醫的事情,可是也沒有料到情形一變變到這樣快。
在醫院未交待結束以前,我真是忙的不得了。
有一陣一連十五晚忙接生都不能回到醫院多呆,每天隻能看元任一下。
我就懷疑的對元任說,你看這樣我們能結婚嗎?對你将來精神時間上無妨礙嗎?我個人又不能不做事的。
元任很有主張的答應我說,我知道你是愛做事的你也許會改一點。
我說行醫不是像打橋牌一樣,你可以随便換一個叫叫的。
不過我對于産科向來不喜歡,最是給我容易換的一個機會,如上文所說,所以我們還是定了婚。
等結婚以後元任打算再到美國,第一是想給我換換環境也許好點,因為他看我對醫院事很難受。
第二麼他本打算再到美國去學語言學。
我是愛玩的,醫院交待了,就和元任今天玩長城,明天玩明陵的,到處去,一面商量婚禮和出國的事。
其時羅素大病在醫院内,所以元任有空。
還有陳家事雖然提議多年退婚,元任的家長總沒有給這個事弄清楚,現在我們要結婚了,那邊總要弄清了才好,所以元任就到南邊去一趟,給原媒人找到辦這個事,那面提議要兩千元給女的教育費,以後她可以獨立。
元任問我,我向來對錢上不算一回事。
我說就給她好了,我們将來也不在乎這兩千塊錢。
元任從南邊回來後,我就搬出醫院到箭杆胡同去住和兩個英國小姐同住。
羅素病還未好,所以元任也沒有多少事,每天就在我那兒翻譯《阿麗思漫遊奇境記》。
他就對我說,我須明白他這個人一輩不會做官的。
他的志願是想做學問、寫書和念書;不喜歡做行政事。
我回答他,我的行為是像幫助丈夫做行政事的樣子,也喜歡,可是近來對交際上已有點厭了(可是比一般人還算喜歡交際的)。
有一天元任從他姊姊家來手裡抱了兩個大紅漆描金的拜合來(就是首飾盒子)說,這是大姊交給我的,說是娘娘的首飾,我也不知道是些什麼。
我說,等我幾時有空再開了看。
他就給放在桌子下面了。
擺了好幾天,我都忘了去開開來看了。
又過了三四天湘姊來了(湘姊就是我的同學朱徵大夫接醫院事的)。
她也是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