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和一個男青年

關燈
第三十一章 趙元任蕩啊蕩的來了 一九二〇年九月十八日,龐馮織文請我們吃飯。

    因為馮啟亞才回國不久從南邊來,同時請的有北京當時由日本回國的名醫。

    我們都是熟人,忽然走入一個不知名的美國留學生進來,對我們笑眯眯的不大說話的人,手裡拿着一個照相機舍不得離手似的。

    織文介紹給我們說這是我的表弟趙元任,剛從美國回來的。

    他在清華教書,今天恰巧進城,所以我請來會會你們一同吃飯。

    我們大家都沒有說什麼,點點頭而已。

    織文可是隻和他兩個人說話,我們聽着也無人插嘴。

    吃飯時大家鬧酒,貫中給酒杯扣過來不吃酒。

    我手拿杯子本打算也扣的,看見對面的趙元任跟着也扣過來,我就不扣了。

    嚴他們都對我笑笑,又對貫中和元任兩個人笑笑。

    吃了兩個鐘頭的飯,我們大家鬧的一塌糊塗,可是這位趙先生隻說了幾次笑話,都沒說出太多意思來,可是總是笑眯眯的。

    貫中也是如此。

    到晚上趙先生先走了,我們大家就讨論了一大陣這位從美國回來的留學生。

     就是第二天的早上,織文來了,一路叫進來說,我帶了一位生客來拜望你們了。

    那時我正在藥房配藥,我也沒有看見是誰,就随嘴答了,請後面客廳坐吧,貫中在那兒呢,我完了就來。

    織文和客人經過藥房就到後面去了。

    我配完了兩種藥也到後面去,看見織文躺在睡椅上,那位客人坐在旁邊。

    我說,織文!你說來了一位生客,這不是我們昨天遇見的趙先生嗎?他笑笑。

    大家就随便的吃吃葡萄、花生、巧克立等玩玩。

    (織文差不多每日來的,等到她家内有人來看病時,看護打電話來,她才回去呢。

    )中午馮啟亞來了。

    她雖然是我的同班同學,可是是趙先生的姨娘。

    織文的姑母,因她沒有出嫁,中國規矩不用母字,所以叫她三伯伯。

    她是從南邊來看我們大家的,有時住在她自己哥哥家,有時住在我們醫院内。

    我們和自己家裡人一樣,彼此不客氣的。

    所以她午飯來了我也留下趙先生來吃午飯。

    下午啟亞又打電話叫了她一個表侄和織文的丈夫龐敦敏來,一同到中央公園去玩。

    三個人都有照像鏡子。

    這位趙先生照的最多,他一個人一共照了二十張。

    貫中在喂鳥,他更有興趣的給她一個人特别照了一張。

    (這些小照現在都在這兒呢,太多了可惜書上不能全印。

    )大家玩了一下午,到晚上又一同回到森仁醫院吃晚飯。

    這位趙先生是遠在九英裡外的清華學校教書,不知怎樣第二天星期一又同織文來了。

    我們當然是照樣招待,可是我一天到晚忙的不得了,上午門診,下午往診,接生又多半是半夜,所以我很少陪他談天,總是織文和貫中兩個人陪他談吃兩樣不停。

    北京的糖炒栗子最好,又是這三位最愛吃的,所以每天的栗子皮不知要掃多少出去,我有時也抽空坐在一道閑談。

    有一天趙先生剝了一大堆栗子給我們大家吃,也給了些給我。

    可是我一吃這種澱粉多的東西胃就疼,人家辛辛苦苦剝好了給我,我又不便拒絕,就給他攢在手心裡,等出來後再轉請看護婦吃了。

    趙先生一連來了四五天,二十五号大早他又一個人來了,對我們說以後不能常來了,請不要怪他。

    我這個大傻子,莫名其妙的心裡說,你不來就不來,我們何必要怪你呢?同時我又覺得這個人天真的一點習氣沒有,不像一個初回國的留學生那樣調皮。

    我就回他,你住的那麼遠又教書,自然不能天天來,我們不會怪的,你有空進城來時,請來玩玩好了。

    其時我手上正打絨衣,他說我也會打絨頭繩東西,我就笑了回他,你不知道中國有句俗語說,“男做女工,一世貧窮”嗎?他笑笑說,你真像一個美國人,一下都不停的做事,一天到晚這樣忙,坐下來還要手裡打絨頭繩東西。

    我說我一小到大,家裡人總說我手不停腳不住的,我腦子裡也是沒有一天不想主意,除了睡覺,但是睡覺還要做夢,另過一個世界呢。

    他笑笑,貫中也笑笑,一句話沒有說。

    一下趙先生走了,我們以為他真一時不會來了,豈知他第二天又來了。

    這一次他走到院子裡,一腳給一盆黃菊花踢翻了,花盆也踢破了,(因此每年賠我兩盆黃菊花,四十五年已經賠了九十盆了。

    )嘴裡還在自言自語的說,說不來了,又來了。

    我和貫中好笑的不得了。

    但是我心裡想這個人一定有目的,不然這樣遠那會天天跑來呢?趙的目的,我雖然不明白對誰,但是他來時總是貫中和他說笑,有時織文也來,有時織文不來,隻他們兩個人在一道談天。

    雖然也要我加入,可是我一點空工夫沒有。

    最可笑的是貫中她是小兒科,連小孩來種牛痘,她都不種,也是我或看護婦給弄,她能不動多少總不動。

    還要三兩天裝病。

    (我對新式女子愛裝三分病的解說是這樣的,就是有些在外國生長的人,回國後,看了中國老的小說上說的什麼傾國俄城貌,多愁多病身,算是美而雅的,所謂大家閨秀總是要帶三分病才對,因此她們就不三不四的裝起來了。

    豈不知生在這個二十世紀的人要講究進取的精神的,所以我們同輩中人,往往笑我是一個傻了頭。

    ) 我想貫中既然在行醫上不願多做事不如嫁了還好點。

    我這個心一起就沒法形容他們,給他們拉攏起來。

    所以以後趙元任來,我便設法避開,讓他們兩個人在一道,并且在貫中前說出趙的種種好處來。

    可是一樣更使我覺得可恨的,就是貫中更裝起病來了,見客時總是睡在床上,我再三對她說在醫院雖然可以睡在床上見人,可是老那樣病,人家會讨厭不喜歡的。

    她不信,更整天的一事不幹。

    除了招待客人以外很少出診和門診。

    因此我就更忙,更想給她設法嫁了好。

    探她口氣她自己也願意。

    所以我們兩個人暗中這樣進行,誰知那位趙先生暗中正在反着進行呢! 第三十二章 旁觀者清嗎 九月二十七日我們醫院一周年了。

    在頭一年開醫院因太匆忙沒有儀式,我們想現在知道的人也很多了,病室也設備好了,藉此可以宣傳一下。

    并且又正在打算擴充起來,所以就籌備了一個大的周年會。

    除茶點外還請客人參觀醫院的設備等等,到了有二百多客人。

    這位趙先生因清華學校補放假所以也來了。

    熊希齡太太隻簡單的說了幾句話後,趙就忽然站在凳子上大演他的方言把戲來了,學着外國人說中國話的口音演說,弄的大家客人哄堂大笑。

    接着他又唱了一個AnnieLaurie歌。

    這一天的結果很好,多少人都覺得兩個女人私辦的醫院不錯。

    我接生的成績更好,在這一年中有給同一個人接過兩回的。

    很多人提倡擴充手術室,加病房和X光線設備。

    我們五六個人就打算分頭設法進行。

    我是派到找黎元洪的,貫中是到南邊去找齊燮元。

    可是黎滿口答應了幫忙,而貫中老不動身到南京去。

    因為這位趙先生常來,一來總坐好幾個鐘頭,有一天趙先生打了一個電話來說病了。

    可巧有一個看好了的病人請我們到西山去玩并且有汽車接送。

    我說我們順便去看看趙先生吧,織文和貫中都贊成,大家就一瘋而往。

    過了幾天他又請我們大家到清華去玩和吃飯。

    飯擺在清華學校的工字廳裡。

    我們一面吃飯,外面多少人就偷偷的圍着窗戶看。

    (因其時男女社交才起頭公開,一般人還是少見多怪,總覺得非有目的才男女請客和往來&mdash&mdash結果也真成了目的了。

    )十月七号趙先生又跑到醫院來說,好了,以後我更有機會在城裡了,因為講學社請了英國的大哲學家羅素來中國講學,請我做翻譯。

    (同時美國的大哲學家杜威也正在中國講學,是胡适做翻譯。

    )他說他以後就可以住在城裡了。

    我就接口說,可以住醫院了。

    趙先生還未聽清楚,貫中就對我瞪了一眼,我就笑笑不再說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來了,穿了一套新衣服。

    我在前進先看見他的,我說今天怎麼這樣漂亮啊?他說我今天要到南邊去接羅素去,借了人家一套衣裳穿的。

    我又說貫中,你不是也要到南邊去嗎?為何不一同去呢?有伴行路多好玩,可惜我醫院事太多不能丢手,不然我也想去玩玩。

    (我生平最壞的習慣就是喜歡大班人一同出去玩,一直到現在還是如此,所以連避難時也是組織大陣人馬上路。

    )趙說我是從京漢車先到漢口,從那兒再坐江輪到上海,接了羅素先到長沙演講,以後再回北京。

    我是一個直人,而又有心要拉攏他們在一道,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說,那更好玩一點(心想那更着實一點),我真是最喜歡坐長江艙船的。

    我又說貫中,你還沒有坐過長江輪船呢,一定去吧。

    貫中又對我翻一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