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女青年
關燈
小
中
大
們了。
到了六七四十二天的時候,應該由女兒家送酒席和飯來上祭的,因我沒有嫁,大家提議說讓四妹妹家來上祭(四妹是五叔家的)。
我不肯,我說讓我自己來做一桌二十四樣孝席上祭,大家一聽了哄堂大笑。
(中國辦喪喜事時,幾十天内都有親戚住在家裡的,每餐八個人或十個人一桌的飯總有三四桌人吃,所以中國紅白事在這個上面不知要花多少錢。
)大姑母和一個本家舅舅嘴最尖,說,對了,你做的菜隻好請死人吃,并且你父親愛你,一定不會怪你的,不好吃也會覺得好吃的。
我也不響,就和二表姊、四表妹三個人到街上去買菜。
他們說我是孝子不能離開孝堂的,寫一個帳叫廚子買去吧。
我一想那可糟了,西洋鏡要戳穿了,有些菜我也叫不出名字來,如何開單子呢?我自己去看見了就可以買了。
(我向來不大記東西名字的,所以我現在在外國也是會買不會叫,我丈夫總笑我對賣東西的人說給我些這個,給我些那個就是了。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給麻衣脫了借了表姊的一件白夏布褂子,穿了表妹的一雙打球鞋(因帶孝去了麻的就要穿白的),叫了三輛洋車就上街買東西去了。
幹的鮮的買了三十多樣,拿回來就上廚房,叫表姊表妹隻幫我洗,不要告訴我别的,看我做好了。
忙了大半夜和第二天一上午,有些菜從前吃過不會做的,我就換一個法子做,味道倒是一樣。
例如素雞,是要先用水給幹豆付皮泡濕了再用布給他包起來煮些時他就并到一塊,絞了一個長園條子了,再切的一塊塊的,再加作料煮。
我不知道那樣做法,我就給幹皮子放在鍋内用水煮軟了加作料,結果也一樣好吃。
我再用這個加那個,那個加這個做出一大些叫不出名字來的菜,像發明Chopsuey樣的,可是都很好吃。
本來一桌二十四樣,結果我做了三十三樣,每樣又多的不得了,上祭時本來我母親和弟婦都要哭的(這一點我可不能照例辦了),她們看我忙的起勁也不哭了。
上過祭以後大家都來嘗嘗,非常的好(上祭菜本來大半不煮的,可是我給樣樣都煮好了)。
結果我母親忙的分菜,一共分成四桌,全體坐下吃着誇着。
大姑母第一個佩服倒了,從此隻誇不罵了。
最高興的當然是姨姨。
這一次可以算是我在日本研究做中國飯的第一個結果。
過了兩天,我提議要回北京辦醫院,我的意思我和貫中先回去,等有點進展了,再接母親他們去,并且老家内不要出房錢。
我母親一定不肯,說她自己還有點零錢,弟婦手内首飾不少,就是我一年内無收入也可以對付過去,可是一定要跟我一同去,絕對不住南京老家裡。
大伯也要接姨姨,三哥也要接三嫂和他的女兒,所以我們又是八個人上路了。
兩天到了北京,大家就分開來住了。
因為我不願意我母親和貫中住在一道,久了一定會鬧的,我也不願家裡人幹涉醫院的事,所以我母親和弟弟夫婦住大伯一道。
有一天我和姑母家大表哥談到我父親的經濟,因為大表哥是跟我父親在海甯做會計的,我問他到底父親有沒有錢?我并不在乎要,我要調查清楚。
他說父親臨走時同他一道到上海浙江興業銀行提存款一萬五千全體現款,九千帶在身邊内背心口袋内,一千買了二十兩金葉子,其餘買了好些女人用的首飾,二千留給母親了,并告訴大表哥不打算回海甯,拟給我房子買好後長住北京(以後這件背心找到了,空空如也,可是口袋還在),所以他一到北京就去找仲衡哥哥(本家哥哥)。
這筆大款若是在路上失落我父親到時不會那樣高興的。
到他家去了回來時還說有點東西存仲衡處,會館恐不謹慎。
我以後問仲衡,他就說隻是金子而已。
并且喪事辦的極闊,無錢他何必辦那樣好呢?我姊妹中三哥和我最好,他就是膽小的很,不敢多說一句話,以後總叫我不要近仲衡,并且他告訴我,他疑心仲衡,以後少近他為是。
不過醫院快要開了,好些事情還是仲衡來幫忙啊。
第二十九章 開森仁醫院 在這兩個月中,我們就忙着辦醫院的事。
仲衡非常熱心樣樣幫忙,每天來我們住的地方一次。
樣樣出錢的事都是他出的,隻有定醫用器具和藥是我們另借的款。
在中國那時開醫院,非本院有藥不可,否則外面很少西藥店會按着處方可以配藥的。
兩個月以後,醫院就開張了。
醫院名字叫森仁醫院,上文已略提過。
森字是林貫虹李貫中和我的楊三個姓都有木字的意思,又是三個人同志學醫的,所以用這個字。
第二仁字是林貫虹已死,隻存我和李兩個人了,所以是二人,兩個字合起來又可以說将來樹立醫道上的仁義發展像森林那樣廣闊,這是我在回國的火車上想起來的。
這兩個字在一道人家看上去可是有點像日本人的名詞,但是日本并沒有這個姓名。
森仁醫院是在前門内西邊一個絨線胡同内。
請執照時須有一個院長一個副院長,我就填了我和貫中兩個人的名字。
我們有兩個看護,一個洋車夫,一個女仆,一個跑街的。
我問電話局想要一個“606”的号碼(雖然我們與這個藥并沒有特别關系),但是沒有要到,隻要着了一個“南局706”。
醫院的地方有兩排四進的房子,正房從外頭數起是接待和診查室,處方和配藥室,再是醫生寝室,最後是廚房和用人地方。
跨院二進小一點,大部分是住院的病人用的。
醫院開張後病人非常多,大部都是政府各部的人員,和家眷,我們雖然隻定收婦産科和小兒科,可是人托人的都來了。
其時女醫生很少,有的也都是教會的,忽然來了兩個青年中國的女醫生,而又獨立開了一個醫院,誰都願來看看(就像後來我的食譜初出來時,波士頓鬧的熱鬧的很)。
北京城内哄動一時。
聞說是兩位小姐開的,無病的人也花一元挂個号來看看,或者由人托人的來拜望。
中國的事就是這樣,你不能說我們定好了診察時間一切人來都不招待,并且剛起頭辦個事業,更須要多少人知道才能創開出去。
也不能像美國廣告式的宣傳方法做各種事業的宣傳,而中國主要是要靠人與人往來上的宣傳,所以隻好一一招待他們。
結果弄的一天到晚客人比病人多。
中國還有一個風氣,生意不照生意做。
熟人來看病的,你不能照規矩開帳,而病人也不願照帳付,情願送禮或請酒,花的錢比照規矩付的錢還多;再不然你給他治好了,他們醫藥費不給,可是用一大些叫花子隊的吹鼓手大吹大打的送一塊匾來挂上,以為這是最恭敬的給你宣傳品,可以使别人相信你。
結果我們領情不得實惠外,還要自己花不少錢去開發酒錢。
總歸一句話得其名而不得其實而已。
那時北京協和醫院還沒有擴充,在預王府新造的醫院還未造成功,而我們又是中國女子自己開的,所以一般人非常的表示歡迎和恭維。
可是也有危險的地方,因為我們一個年輕的女醫生不比男醫生,所以每次出診我總帶一個男聽差兩個女看護婦一同去。
有時半夜三更的忽然來一個電話請往診就得去,也不知是何種人家,隻得提心吊膽的去出診。
有一次最使我害怕的,就是在南苑的一個吳團長,在天亮五點鐘的時候,忽然派了一輛汽車(那時北京的汽車不多)四個憲兵來,打門,并且打的急的不得了。
看門的開門一看吓了一跳,叫着進來說,不好了,憲兵司令部來捉人了!一叫給我叫醒了。
我一想那幾天我并無危險的病人從我手内治的,不會出錯事。
我告訴聽差的,叫他們在前進房子招待室内等一等,我自己就出來。
他們還是催的不得了,聽差的因吓的緣故也聽不清他們說的什麼,隻知道叫我快去。
我一面穿衣,往前走,一面偷偷的叫看護婦到隔壁去叫一個警察來一同去問他們。
我們醫院旁邊就是一個警察分局,日夜有巡警在裡面的,也是仲衡哥哥叫他們特别注意保護我們的。
醫院有一個旁門就靠在他們窗戶邊(那時北京常常有綁票的),所以他們一聽見就從旁門進來了。
我正等着一道出去,見憲兵問是什麼事?憲兵一看見我有警察跟着,大笑起來了,說我們不是辦差的,是來請楊大夫看病的。
我們吳團長久仰楊大夫是國手,所以我們太太昨天夜裡一病就打發我們來請,特為從師長那兒借了汽車來的。
我就問他們太太什麼病,他們也說不出來。
不過我想做此官行此禮,不能說下去,就匆促的洗了一個臉帶了兩個看護婦又帶了一個警察一共八個人,就到南苑去,并交代李大夫若是多少時候不回來,就告訴區裡查有沒有吳團長這個人。
我現在隻得冒險去好了。
到了南苑在營房旁邊一所房子大門前停下,我心裡放心了。
進去後吳團長親自出來接我,進去一看他的太太睡在床上,我去診查過後一點毛病沒有,隻胃裡瓦斯膨漲而已。
又有了五個月的身孕,我的意思吃點藥就可以了,他們一定要打針,覺得打針好的快。
這也是在中國行醫的一個怪現象,有的地方是要依從病人方面的要求的。
等到他相信你以後,你說什麼他都聽了。
我當時隻得給她打一針,一下就睡了。
吳團長還不放心叫我走,又拿出早飯來陪我吃。
半點鐘後這位太太醒了,說好了,馬上走出來對我又是作揖,又是鞠躬,說這簡直是神仙嘛,真是手到病除,過一天送匾來。
我真又好氣又好笑。
我告訴他,你今天早上吓了我一大跳,不知還是我犯了罪,還是你們是綁票的。
大家大笑一陣,又用汽車送我回來了。
過了一個星期又請我到飯館吃酒席,兩桌客人,恭維我的不得了。
等了一個星期又送匾和兩擡箱禮物,結果我花了十幾塊錢的賞錢,他可沒有付我一個錢的醫藥帳。
車夫看護等他們倒賞了二十元。
所以我聽說,生意茂盛,本錢幹淨。
平常日子醫院病室也總是滿滿的人。
正在熱鬧哄天的時候,我家内又出事了。
不是我的弟婦有孕了嗎?她快生産了,她從到北京以後,總是願死願活的鬧。
自然了,一個新娘子那些新衣服都沒有穿,現在天天來穿麻衣和白布灰布衣多麼難看,又不準擦一點胭脂粉什麼的。
有時不高興叽哩咕噜的,我母親就說誰叫你命不好,給公公翻死了?(中國老式說,新娘子進門三年内有親人死了,都是她翻的。
)不然你是一個獨子媳婦多快活!這些等等的閑話說她,她雖然不敢回嘴,可是一天到晚不高興。
我因看她們的是非多,我就不常在家裡呆,每隔一天去走一下四五分鐘就回醫院了。
病人送我的東西我總帶點去給她們吃用。
中國有句俗話說家裡人不治家裡人的病,所以弟婦的生産我就定了北京教會的婦嬰醫院看。
我平日告訴她注意頭生,少吃大油膩灑菜,她都不聽。
叫弟弟帶她到醫院去查,她也不去,我自己忙,也問不了許多。
到要生産的前一個星期她忽然大燒大熱的重傷風起來了。
以後聞弟弟說是第一天忽然冷起來了,來不及做棉褲,就拿了一條紅綢的棉褲出來穿。
我母親看見了說,她帶孝怎麼穿大紅的呢?翻過來穿裡子好了,弟婦又不肯。
大哭大鬧,就給棉褲脫了,一凍,當夜就傷風。
并且滿床的亂滾要死要活的。
我那幾天正忙,隔了三天回去看她們,看她已經支氣管炎,很利害了。
聽腹内小兒心音已弱。
勸她入醫院,怎麼也不肯,請醫生來也不肯,不要西醫。
我就請了翟紹衡來看也不要。
她回我,姊姊若是給我送醫院我就尋死。
我母親和弟弟又再三說是因哭鬧的緣故,所以喉嚨啞,又是病。
我氣極了,我說死了我可不管,我現在開産科醫院,家内産科先出事,無非害我的名譽。
我就氣走了。
當晚姨姨來說她們的事,實在不好管,每晚大吃大喝酒,總口口聲聲的鬧不要活了,我看非出事不可,聽說小兒在腹内已不動了。
第二天早我就趕回去,一聽,小兒已死在腹内了,就給她的哥哥和叔叔叫來,告訴他們的危險。
第一須入醫院,第二小孩須取出來。
我又叫了翟大夫和婦嬰醫院的張(女)大夫同診。
他們和我同樣的說法,但是她家和我家沒有一個人贊成,說你們外國醫生回來的總是要動手術什麼的,聽其死活不準動。
第七天大人已肺炎,肚子又痛,小兒頭在門口不得出,結果還是我自己給他用鉗子鉗出來的。
小兒都浮腫大了,大人心髒弱到極點;李大夫連給打了兩針強心劑無用,隻半小時就死了。
我覺得又可憐又可氣。
看弟弟也非常可憐不便罵他。
可是我母親不可惜媳婦,倒可惜孫子沒有活,傷心的不得了。
弟婦死後第二天剛入殓,我母親忽然又發喘病,叫我回家,對我說弟弟要回到五叔處(他的生父),叫我不要讓他走,等她自己死後,再讓弟弟走。
又關照我她自己将來一定要和父親合葬,說弟弟樣樣事要聽我的話等等的話囑咐我。
我聽完了就想總是一時看見如此不順的事接踵而來,所以這麼消極。
下午我回醫院治病人,又遇到一個難産的産婦守到晚上七點又回家看一次,看我母親忽然樣子都變了。
大伯對我說,快預備後事,一二日内會出事的,并且中國規矩不能兩個喪在一個門内,趕快給弟婦的棺材出出去,再擡我母親的空材進來。
弟弟非常傷心,想弟婦才入殓就擡走,于心不忍。
因為中國規矩以停在家内為好,就是表示不忍給死人就難的意思。
所以父母之喪最少須停在家裡七七四十九天或一百天才出棺材呢。
小喪(就是青年死的)一七或三七。
三天就擡出真算慘事,不過這又是規矩不得不做的。
我也想到弟婦一生非常的苦,三歲無母,五歲無父,由伯母帶大,十八歲嫁給弟弟以為一個獨子可以非常自由,不想嫁過來隻五個月,我父親就死了,我母親因此又不喜歡她了。
夫婦雖好,而弟弟還不能獨立,和我總是客客氣氣而已。
因此隻半年就郁郁而死,死後又匆匆的擡出去,我也覺得傷心,所以弟弟和我商量七天再說吧,母親不見得一兩天有變的,心髒雖弱因為向來是弱的。
豈知薄命人總歸薄命,到半夜十一點我和弟弟坐在床面前談天,我母親有時還加一兩句。
沒想到她忽然笑了一聲就斷氣了。
我其時多少事須我辦,雖然傷心還有急務打岔。
最可憐的是我弟弟,我們雖然都是過繼的,我因在外多年,還不覺得。
可是弟弟一直随母親的,母親的愛他也勝過别人家親生的,所以也給她慣壞了好多習慣。
現在忽然慈母愛妻三天内都死了,他的傷心不言可知。
但是他膽又小,怕的不得了,總站在我背後,一點不肯離開我。
照中國規矩孝子須睡在棺材旁邊,他又要我陪他一道。
我們兩個人,又沒有多人替換,把我急的革命思想又發動了。
我對弟弟說,我們兩個人隻要良心上對得起父母,我們何必在形式上假做這些無聊的事呢?父親死時因恐母親覺得我們是過繼子女不孝,現在母親已死,不必做給别人看了。
我們兩個人白天自己管各樣事,晚上回到醫院去住去,上祭出棺材時再穿麻衣,别的時候我們穿黑衣好了。
我給弟弟做了一件灰布棉袍子,黑布馬褂,我自己全黑的。
并且我天天還要到醫院治病人,有多少病人是我負責任的,我不能半中間不管。
弟弟非常贊成,可是他不敢說。
我說不要緊,三天成服時我對親戚朋友們解說好了。
到第三天到了有七八十親戚朋友在座,我就走出來對大家解說清楚我們目前的困難情形。
并且我還引古人的話,生待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我們都照樣做,可是無聊的禮不行了。
我們兩個人隻照良心上對得起父母,大家若是苛求我們禮行上,我隻得聽其自然了。
弟弟是我叫他這樣做的,有錯不要怪他,我以長子似父的命令叫他行的。
并且我也無多工夫來守靈,弟弟也須趕快求學自立成人,才算孝順父母呢。
父母喪葬之事歸我,弟弟學成後自己成家立業,我也不管,讓他養成獨立的習慣。
所以我現在定了三七就出棺材。
我們兩個人各奔前程,才算不負父母教養我們呢。
諸位親戚朋友們贊成我的也是這樣做,不贊成我們也是這樣做。
當時好多人鼓掌贊成說,三小姐快人快語,大有探春之風。
因此好多我父親的朋友送禮送錢的,都知道我才回國遭這種種大難。
三七出材後我們一切照我所說的行事,幾年以後葬父母是我做的,弟弟在漢陽鐵廠内學成後,也是自己成家立業了,總算言未虛發。
第三十章 計劃和打岔 第二年(一九二〇)三月間三哥從天津回來,說黎元洪聽說我回國了,要看我,叫我到天津去一趟。
其時我們也正想擴充醫院,因為雖然有幾間病室總是不夠用,二則要蓋一個手術室,因為中國舊式的房子改造的不合用。
祖父的學生,陳正友、蒯若木等等都願幫我的忙,造一個好好的醫院,并辦一個看護學校,因其時自願到我們醫院來做和學看護婦的已經有八個人了,而同時還不斷的有人來問願來學習,所以一般人贊成我們同時辦一個看護和産婆學校。
我想黎來找我去,正是一個好機會,找他發起這事。
他那時已不做總統了,可是對這些事上非常熱心幫忙發起。
所以二月十九日我就和三哥同到天津去。
一到他家看門的對我們非常客氣,就對三哥說是不是三小姐來了,總統和太太都記挂呢(因三哥常去他們家也常提我)。
他說帶我們到後客廳裡去看黎嬸嬸。
我一看見她,我很詫異她隻穿了一套黑洋緞的衣褲,還是十五年前在武昌看見時一樣的,一點不像做過總統夫人的,樣子舉動都未變,隻胖了些。
見我就問長問短的,說你叔叔外面有客一下就來了,他常念你呢。
隻十五分鐘,忽然有一個人在我背後給我兩個眼睛蒙上了,我問是誰?大家笑起來了,後面一個湖北黃陂口音的人問,你還是那樣淘氣害人嗎?我知道是黎叔叔了。
談了很多的事,他問我将來的宗旨在什麼上?我說我的目的不僅止行醫,我想辦醫學校和訓練看護婦,但是不是一點力量可以做成的。
他問我如何計劃,我說公家的事一時組織不起來,還有多少外行人在中間幹涉,我不要。
我願意少數私人發起,組織一個董事會,捐點款,除醫院外,開少數女醫生和看護班,但是醫院要有手術室的設備,X光線,和細菌檢查室等等,成功一個私人設備完全的醫院。
黎笑笑問我打算須多少錢辦呢?我說最少十萬八萬,他又笑笑說,好,你去寫一個計劃書來,還要多找幾個有名有力的人一同發起,我總算一個,可是不要半途而廢。
我回說那末黎叔叔現在應該答應他們做總統,因為革命尚未成功呢。
(那時正有人運動他做總統,他不肯。
)他大笑說還是這樣快嘴,兩手抱了我半天,外面催了兩次來人了,他就出去了,臨走還回過頭來說,我幫你。
我在他家吃了晚飯,又到别處去看了幾個人和鐵路局接頭每兩星期在他們那兒看一天病,就借了我一個表弟家一間房子做診療室,當晚就回北京了。
醫院雖然有兩個醫生,可是李貫中從來不管産婦科的,我弄的一天離不開,所以每次到天津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
(從前到各處去的太多了,我現在一聽要動我就怕了,所以後來《食譜》出來以後,各處要我去演講,我怕又像從前行醫似的了,常常連吃一頓飯的工夫都沒有。
) 到了夏天正遇皖直戰争事起來,北京關了六天城,在這時可是一個病人也沒有了,城裡也沒有菜賣了,鴨子反倒隻賣四毛錢一隻,因為填鴨的食沒有了。
北京這種鴨子,不是像平常的鴨子喂肥的,是養到相當大的時候就不管他吃不吃食,每天做好了食團子往他的口内填進去,又不讓他走動的多,所以長的肥胖胖的,不短老粗(人若是隻吃不愛動而肥胖,我們就叫他是“填鴨子”),可是停一天不喂就不好,兩三天不給喂就死的,所以他們隻得折本賣了。
還有大茄子多的不得了,四個銅闆一個,還有西瓜便宜,也是因有存貨而不能多留,并且不是必需的食物,那時人家都不買了。
因闊人都早到天津去了,留下的都是窮人,隻顧三餐而已,還有誰來吃零食呢?那麼我們好了,終日吃鴨子,茄子、西瓜就吃的不停。
還有平日病人送的東西我們放在一道,幾個行醫的人無事就坐到一道吃和閑談。
我這個人是閑不住的,悶的不得了,膀子上綁了一個紅十字布坐一個洋車去看傷兵去,因為内務部發給我們一個紅十字旗子,所以我們可以到前門車站接傷兵去。
看見滿街都是傷兵我就和他們閑談。
正想叫他們擡些到我們醫院來,看見中央防疫處的人在那兒忙着擡人呢,嚴智鐘也在那兒。
他一看我就很兇的問我,你來做什麼?我說來救傷兵的。
他給我拉在一邊低低的對我說,你真胡鬧,這些無知識的兵,你怎麼可以弄到你們女醫院去呢?快回去!我翻翻眼睛看看他?我覺得他為什麼可以幹涉我,和看不起我們女人呢?他覺得了,說你要服務可到我們醫院來,絕對不能讓病人到你們醫院去的,快回去,或跟我們一道走!我不睬他,我就回來了。
等了一下子金寶善來了(後來的衛生部長,其時在中央防疫處跟嚴做事,是我們同時在日本認得介紹給嚴的)。
他說楊大夫!嚴先生恐你生氣,叫我來解說一下。
那些兵胡鬧的很,你若不相信可到我們那兒去看看。
我說我也無所謂,因為我這幾天無事做,覺得無聊的很,既有能救人的事,何不去做做呢?不能做我正好休息休息好了,過一天再到你們那兒去看好了。
隔了兩天,我和李龐三個人一同去參觀,真是可怕。
有的睡在床上的,有的躺在地上的,大叫大罵的粗話不絕口,地上弄的一塌糊糟,東西就往看護婦臉上丢,換繃帶時有點痛就用腳對看護醫生亂踢。
嚴金都對我笑笑,我也回他們一笑,我知道我幾乎惹出大禍來了。
(可是後來幾年的兵大不相同,文明的多了。
) 在這以後一個半月内都無多事,我和李貫中兩個人可有機會計劃請人發起籌款和擴充醫院等事。
嚴金他們雖忙,有時也常來我們醫院内聊天,也給我們想想辦法,打算找這個找那個的。
嚴的父親嚴範荪,也是當代的名人,也打算請他兒子去找他,還有江蘇督軍齊燮元是貫中父親的熟人,由貫中去。
熊希齡是我父親的朋友歸我找,還有蒯若木,林丙南(就是“九哥”)、柏文蔚,他們都是由我找。
這些人都答應了,隻齊須李貫中親自去一趟。
事情将有頭緒起來了,忽然一個我一生内的大變遷的事發生了。
這是我計劃的大打岔。
到了六七四十二天的時候,應該由女兒家送酒席和飯來上祭的,因我沒有嫁,大家提議說讓四妹妹家來上祭(四妹是五叔家的)。
我不肯,我說讓我自己來做一桌二十四樣孝席上祭,大家一聽了哄堂大笑。
(中國辦喪喜事時,幾十天内都有親戚住在家裡的,每餐八個人或十個人一桌的飯總有三四桌人吃,所以中國紅白事在這個上面不知要花多少錢。
)大姑母和一個本家舅舅嘴最尖,說,對了,你做的菜隻好請死人吃,并且你父親愛你,一定不會怪你的,不好吃也會覺得好吃的。
我也不響,就和二表姊、四表妹三個人到街上去買菜。
他們說我是孝子不能離開孝堂的,寫一個帳叫廚子買去吧。
我一想那可糟了,西洋鏡要戳穿了,有些菜我也叫不出名字來,如何開單子呢?我自己去看見了就可以買了。
(我向來不大記東西名字的,所以我現在在外國也是會買不會叫,我丈夫總笑我對賣東西的人說給我些這個,給我些那個就是了。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給麻衣脫了借了表姊的一件白夏布褂子,穿了表妹的一雙打球鞋(因帶孝去了麻的就要穿白的),叫了三輛洋車就上街買東西去了。
幹的鮮的買了三十多樣,拿回來就上廚房,叫表姊表妹隻幫我洗,不要告訴我别的,看我做好了。
忙了大半夜和第二天一上午,有些菜從前吃過不會做的,我就換一個法子做,味道倒是一樣。
例如素雞,是要先用水給幹豆付皮泡濕了再用布給他包起來煮些時他就并到一塊,絞了一個長園條子了,再切的一塊塊的,再加作料煮。
我不知道那樣做法,我就給幹皮子放在鍋内用水煮軟了加作料,結果也一樣好吃。
我再用這個加那個,那個加這個做出一大些叫不出名字來的菜,像發明Chopsuey樣的,可是都很好吃。
本來一桌二十四樣,結果我做了三十三樣,每樣又多的不得了,上祭時本來我母親和弟婦都要哭的(這一點我可不能照例辦了),她們看我忙的起勁也不哭了。
上過祭以後大家都來嘗嘗,非常的好(上祭菜本來大半不煮的,可是我給樣樣都煮好了)。
結果我母親忙的分菜,一共分成四桌,全體坐下吃着誇着。
大姑母第一個佩服倒了,從此隻誇不罵了。
最高興的當然是姨姨。
這一次可以算是我在日本研究做中國飯的第一個結果。
過了兩天,我提議要回北京辦醫院,我的意思我和貫中先回去,等有點進展了,再接母親他們去,并且老家内不要出房錢。
我母親一定不肯,說她自己還有點零錢,弟婦手内首飾不少,就是我一年内無收入也可以對付過去,可是一定要跟我一同去,絕對不住南京老家裡。
大伯也要接姨姨,三哥也要接三嫂和他的女兒,所以我們又是八個人上路了。
兩天到了北京,大家就分開來住了。
因為我不願意我母親和貫中住在一道,久了一定會鬧的,我也不願家裡人幹涉醫院的事,所以我母親和弟弟夫婦住大伯一道。
有一天我和姑母家大表哥談到我父親的經濟,因為大表哥是跟我父親在海甯做會計的,我問他到底父親有沒有錢?我并不在乎要,我要調查清楚。
他說父親臨走時同他一道到上海浙江興業銀行提存款一萬五千全體現款,九千帶在身邊内背心口袋内,一千買了二十兩金葉子,其餘買了好些女人用的首飾,二千留給母親了,并告訴大表哥不打算回海甯,拟給我房子買好後長住北京(以後這件背心找到了,空空如也,可是口袋還在),所以他一到北京就去找仲衡哥哥(本家哥哥)。
這筆大款若是在路上失落我父親到時不會那樣高興的。
到他家去了回來時還說有點東西存仲衡處,會館恐不謹慎。
我以後問仲衡,他就說隻是金子而已。
并且喪事辦的極闊,無錢他何必辦那樣好呢?我姊妹中三哥和我最好,他就是膽小的很,不敢多說一句話,以後總叫我不要近仲衡,并且他告訴我,他疑心仲衡,以後少近他為是。
不過醫院快要開了,好些事情還是仲衡來幫忙啊。
第二十九章 開森仁醫院 在這兩個月中,我們就忙着辦醫院的事。
仲衡非常熱心樣樣幫忙,每天來我們住的地方一次。
樣樣出錢的事都是他出的,隻有定醫用器具和藥是我們另借的款。
在中國那時開醫院,非本院有藥不可,否則外面很少西藥店會按着處方可以配藥的。
兩個月以後,醫院就開張了。
醫院名字叫森仁醫院,上文已略提過。
森字是林貫虹李貫中和我的楊三個姓都有木字的意思,又是三個人同志學醫的,所以用這個字。
第二仁字是林貫虹已死,隻存我和李兩個人了,所以是二人,兩個字合起來又可以說将來樹立醫道上的仁義發展像森林那樣廣闊,這是我在回國的火車上想起來的。
這兩個字在一道人家看上去可是有點像日本人的名詞,但是日本并沒有這個姓名。
森仁醫院是在前門内西邊一個絨線胡同内。
請執照時須有一個院長一個副院長,我就填了我和貫中兩個人的名字。
我們有兩個看護,一個洋車夫,一個女仆,一個跑街的。
我問電話局想要一個“606”的号碼(雖然我們與這個藥并沒有特别關系),但是沒有要到,隻要着了一個“南局706”。
醫院的地方有兩排四進的房子,正房從外頭數起是接待和診查室,處方和配藥室,再是醫生寝室,最後是廚房和用人地方。
跨院二進小一點,大部分是住院的病人用的。
醫院開張後病人非常多,大部都是政府各部的人員,和家眷,我們雖然隻定收婦産科和小兒科,可是人托人的都來了。
其時女醫生很少,有的也都是教會的,忽然來了兩個青年中國的女醫生,而又獨立開了一個醫院,誰都願來看看(就像後來我的食譜初出來時,波士頓鬧的熱鬧的很)。
北京城内哄動一時。
聞說是兩位小姐開的,無病的人也花一元挂個号來看看,或者由人托人的來拜望。
中國的事就是這樣,你不能說我們定好了診察時間一切人來都不招待,并且剛起頭辦個事業,更須要多少人知道才能創開出去。
也不能像美國廣告式的宣傳方法做各種事業的宣傳,而中國主要是要靠人與人往來上的宣傳,所以隻好一一招待他們。
結果弄的一天到晚客人比病人多。
中國還有一個風氣,生意不照生意做。
熟人來看病的,你不能照規矩開帳,而病人也不願照帳付,情願送禮或請酒,花的錢比照規矩付的錢還多;再不然你給他治好了,他們醫藥費不給,可是用一大些叫花子隊的吹鼓手大吹大打的送一塊匾來挂上,以為這是最恭敬的給你宣傳品,可以使别人相信你。
結果我們領情不得實惠外,還要自己花不少錢去開發酒錢。
總歸一句話得其名而不得其實而已。
那時北京協和醫院還沒有擴充,在預王府新造的醫院還未造成功,而我們又是中國女子自己開的,所以一般人非常的表示歡迎和恭維。
可是也有危險的地方,因為我們一個年輕的女醫生不比男醫生,所以每次出診我總帶一個男聽差兩個女看護婦一同去。
有時半夜三更的忽然來一個電話請往診就得去,也不知是何種人家,隻得提心吊膽的去出診。
有一次最使我害怕的,就是在南苑的一個吳團長,在天亮五點鐘的時候,忽然派了一輛汽車(那時北京的汽車不多)四個憲兵來,打門,并且打的急的不得了。
看門的開門一看吓了一跳,叫着進來說,不好了,憲兵司令部來捉人了!一叫給我叫醒了。
我一想那幾天我并無危險的病人從我手内治的,不會出錯事。
我告訴聽差的,叫他們在前進房子招待室内等一等,我自己就出來。
他們還是催的不得了,聽差的因吓的緣故也聽不清他們說的什麼,隻知道叫我快去。
我一面穿衣,往前走,一面偷偷的叫看護婦到隔壁去叫一個警察來一同去問他們。
我們醫院旁邊就是一個警察分局,日夜有巡警在裡面的,也是仲衡哥哥叫他們特别注意保護我們的。
醫院有一個旁門就靠在他們窗戶邊(那時北京常常有綁票的),所以他們一聽見就從旁門進來了。
我正等着一道出去,見憲兵問是什麼事?憲兵一看見我有警察跟着,大笑起來了,說我們不是辦差的,是來請楊大夫看病的。
我們吳團長久仰楊大夫是國手,所以我們太太昨天夜裡一病就打發我們來請,特為從師長那兒借了汽車來的。
我就問他們太太什麼病,他們也說不出來。
不過我想做此官行此禮,不能說下去,就匆促的洗了一個臉帶了兩個看護婦又帶了一個警察一共八個人,就到南苑去,并交代李大夫若是多少時候不回來,就告訴區裡查有沒有吳團長這個人。
我現在隻得冒險去好了。
到了南苑在營房旁邊一所房子大門前停下,我心裡放心了。
進去後吳團長親自出來接我,進去一看他的太太睡在床上,我去診查過後一點毛病沒有,隻胃裡瓦斯膨漲而已。
又有了五個月的身孕,我的意思吃點藥就可以了,他們一定要打針,覺得打針好的快。
這也是在中國行醫的一個怪現象,有的地方是要依從病人方面的要求的。
等到他相信你以後,你說什麼他都聽了。
我當時隻得給她打一針,一下就睡了。
吳團長還不放心叫我走,又拿出早飯來陪我吃。
半點鐘後這位太太醒了,說好了,馬上走出來對我又是作揖,又是鞠躬,說這簡直是神仙嘛,真是手到病除,過一天送匾來。
我真又好氣又好笑。
我告訴他,你今天早上吓了我一大跳,不知還是我犯了罪,還是你們是綁票的。
大家大笑一陣,又用汽車送我回來了。
過了一個星期又請我到飯館吃酒席,兩桌客人,恭維我的不得了。
等了一個星期又送匾和兩擡箱禮物,結果我花了十幾塊錢的賞錢,他可沒有付我一個錢的醫藥帳。
車夫看護等他們倒賞了二十元。
所以我聽說,生意茂盛,本錢幹淨。
平常日子醫院病室也總是滿滿的人。
正在熱鬧哄天的時候,我家内又出事了。
不是我的弟婦有孕了嗎?她快生産了,她從到北京以後,總是願死願活的鬧。
自然了,一個新娘子那些新衣服都沒有穿,現在天天來穿麻衣和白布灰布衣多麼難看,又不準擦一點胭脂粉什麼的。
有時不高興叽哩咕噜的,我母親就說誰叫你命不好,給公公翻死了?(中國老式說,新娘子進門三年内有親人死了,都是她翻的。
)不然你是一個獨子媳婦多快活!這些等等的閑話說她,她雖然不敢回嘴,可是一天到晚不高興。
我因看她們的是非多,我就不常在家裡呆,每隔一天去走一下四五分鐘就回醫院了。
病人送我的東西我總帶點去給她們吃用。
中國有句俗話說家裡人不治家裡人的病,所以弟婦的生産我就定了北京教會的婦嬰醫院看。
我平日告訴她注意頭生,少吃大油膩灑菜,她都不聽。
叫弟弟帶她到醫院去查,她也不去,我自己忙,也問不了許多。
到要生産的前一個星期她忽然大燒大熱的重傷風起來了。
以後聞弟弟說是第一天忽然冷起來了,來不及做棉褲,就拿了一條紅綢的棉褲出來穿。
我母親看見了說,她帶孝怎麼穿大紅的呢?翻過來穿裡子好了,弟婦又不肯。
大哭大鬧,就給棉褲脫了,一凍,當夜就傷風。
并且滿床的亂滾要死要活的。
我那幾天正忙,隔了三天回去看她們,看她已經支氣管炎,很利害了。
聽腹内小兒心音已弱。
勸她入醫院,怎麼也不肯,請醫生來也不肯,不要西醫。
我就請了翟紹衡來看也不要。
她回我,姊姊若是給我送醫院我就尋死。
我母親和弟弟又再三說是因哭鬧的緣故,所以喉嚨啞,又是病。
我氣極了,我說死了我可不管,我現在開産科醫院,家内産科先出事,無非害我的名譽。
我就氣走了。
當晚姨姨來說她們的事,實在不好管,每晚大吃大喝酒,總口口聲聲的鬧不要活了,我看非出事不可,聽說小兒在腹内已不動了。
第二天早我就趕回去,一聽,小兒已死在腹内了,就給她的哥哥和叔叔叫來,告訴他們的危險。
第一須入醫院,第二小孩須取出來。
我又叫了翟大夫和婦嬰醫院的張(女)大夫同診。
他們和我同樣的說法,但是她家和我家沒有一個人贊成,說你們外國醫生回來的總是要動手術什麼的,聽其死活不準動。
第七天大人已肺炎,肚子又痛,小兒頭在門口不得出,結果還是我自己給他用鉗子鉗出來的。
小兒都浮腫大了,大人心髒弱到極點;李大夫連給打了兩針強心劑無用,隻半小時就死了。
我覺得又可憐又可氣。
看弟弟也非常可憐不便罵他。
可是我母親不可惜媳婦,倒可惜孫子沒有活,傷心的不得了。
弟婦死後第二天剛入殓,我母親忽然又發喘病,叫我回家,對我說弟弟要回到五叔處(他的生父),叫我不要讓他走,等她自己死後,再讓弟弟走。
又關照我她自己将來一定要和父親合葬,說弟弟樣樣事要聽我的話等等的話囑咐我。
我聽完了就想總是一時看見如此不順的事接踵而來,所以這麼消極。
下午我回醫院治病人,又遇到一個難産的産婦守到晚上七點又回家看一次,看我母親忽然樣子都變了。
大伯對我說,快預備後事,一二日内會出事的,并且中國規矩不能兩個喪在一個門内,趕快給弟婦的棺材出出去,再擡我母親的空材進來。
弟弟非常傷心,想弟婦才入殓就擡走,于心不忍。
因為中國規矩以停在家内為好,就是表示不忍給死人就難的意思。
所以父母之喪最少須停在家裡七七四十九天或一百天才出棺材呢。
小喪(就是青年死的)一七或三七。
三天就擡出真算慘事,不過這又是規矩不得不做的。
我也想到弟婦一生非常的苦,三歲無母,五歲無父,由伯母帶大,十八歲嫁給弟弟以為一個獨子可以非常自由,不想嫁過來隻五個月,我父親就死了,我母親因此又不喜歡她了。
夫婦雖好,而弟弟還不能獨立,和我總是客客氣氣而已。
因此隻半年就郁郁而死,死後又匆匆的擡出去,我也覺得傷心,所以弟弟和我商量七天再說吧,母親不見得一兩天有變的,心髒雖弱因為向來是弱的。
豈知薄命人總歸薄命,到半夜十一點我和弟弟坐在床面前談天,我母親有時還加一兩句。
沒想到她忽然笑了一聲就斷氣了。
我其時多少事須我辦,雖然傷心還有急務打岔。
最可憐的是我弟弟,我們雖然都是過繼的,我因在外多年,還不覺得。
可是弟弟一直随母親的,母親的愛他也勝過别人家親生的,所以也給她慣壞了好多習慣。
現在忽然慈母愛妻三天内都死了,他的傷心不言可知。
但是他膽又小,怕的不得了,總站在我背後,一點不肯離開我。
照中國規矩孝子須睡在棺材旁邊,他又要我陪他一道。
我們兩個人,又沒有多人替換,把我急的革命思想又發動了。
我對弟弟說,我們兩個人隻要良心上對得起父母,我們何必在形式上假做這些無聊的事呢?父親死時因恐母親覺得我們是過繼子女不孝,現在母親已死,不必做給别人看了。
我們兩個人白天自己管各樣事,晚上回到醫院去住去,上祭出棺材時再穿麻衣,别的時候我們穿黑衣好了。
我給弟弟做了一件灰布棉袍子,黑布馬褂,我自己全黑的。
并且我天天還要到醫院治病人,有多少病人是我負責任的,我不能半中間不管。
弟弟非常贊成,可是他不敢說。
我說不要緊,三天成服時我對親戚朋友們解說好了。
到第三天到了有七八十親戚朋友在座,我就走出來對大家解說清楚我們目前的困難情形。
并且我還引古人的話,生待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我們都照樣做,可是無聊的禮不行了。
我們兩個人隻照良心上對得起父母,大家若是苛求我們禮行上,我隻得聽其自然了。
弟弟是我叫他這樣做的,有錯不要怪他,我以長子似父的命令叫他行的。
并且我也無多工夫來守靈,弟弟也須趕快求學自立成人,才算孝順父母呢。
父母喪葬之事歸我,弟弟學成後自己成家立業,我也不管,讓他養成獨立的習慣。
所以我現在定了三七就出棺材。
我們兩個人各奔前程,才算不負父母教養我們呢。
諸位親戚朋友們贊成我的也是這樣做,不贊成我們也是這樣做。
當時好多人鼓掌贊成說,三小姐快人快語,大有探春之風。
因此好多我父親的朋友送禮送錢的,都知道我才回國遭這種種大難。
三七出材後我們一切照我所說的行事,幾年以後葬父母是我做的,弟弟在漢陽鐵廠内學成後,也是自己成家立業了,總算言未虛發。
第三十章 計劃和打岔 第二年(一九二〇)三月間三哥從天津回來,說黎元洪聽說我回國了,要看我,叫我到天津去一趟。
其時我們也正想擴充醫院,因為雖然有幾間病室總是不夠用,二則要蓋一個手術室,因為中國舊式的房子改造的不合用。
祖父的學生,陳正友、蒯若木等等都願幫我的忙,造一個好好的醫院,并辦一個看護學校,因其時自願到我們醫院來做和學看護婦的已經有八個人了,而同時還不斷的有人來問願來學習,所以一般人贊成我們同時辦一個看護和産婆學校。
我想黎來找我去,正是一個好機會,找他發起這事。
他那時已不做總統了,可是對這些事上非常熱心幫忙發起。
所以二月十九日我就和三哥同到天津去。
一到他家看門的對我們非常客氣,就對三哥說是不是三小姐來了,總統和太太都記挂呢(因三哥常去他們家也常提我)。
他說帶我們到後客廳裡去看黎嬸嬸。
我一看見她,我很詫異她隻穿了一套黑洋緞的衣褲,還是十五年前在武昌看見時一樣的,一點不像做過總統夫人的,樣子舉動都未變,隻胖了些。
見我就問長問短的,說你叔叔外面有客一下就來了,他常念你呢。
隻十五分鐘,忽然有一個人在我背後給我兩個眼睛蒙上了,我問是誰?大家笑起來了,後面一個湖北黃陂口音的人問,你還是那樣淘氣害人嗎?我知道是黎叔叔了。
談了很多的事,他問我将來的宗旨在什麼上?我說我的目的不僅止行醫,我想辦醫學校和訓練看護婦,但是不是一點力量可以做成的。
他問我如何計劃,我說公家的事一時組織不起來,還有多少外行人在中間幹涉,我不要。
我願意少數私人發起,組織一個董事會,捐點款,除醫院外,開少數女醫生和看護班,但是醫院要有手術室的設備,X光線,和細菌檢查室等等,成功一個私人設備完全的醫院。
黎笑笑問我打算須多少錢辦呢?我說最少十萬八萬,他又笑笑說,好,你去寫一個計劃書來,還要多找幾個有名有力的人一同發起,我總算一個,可是不要半途而廢。
我回說那末黎叔叔現在應該答應他們做總統,因為革命尚未成功呢。
(那時正有人運動他做總統,他不肯。
)他大笑說還是這樣快嘴,兩手抱了我半天,外面催了兩次來人了,他就出去了,臨走還回過頭來說,我幫你。
我在他家吃了晚飯,又到别處去看了幾個人和鐵路局接頭每兩星期在他們那兒看一天病,就借了我一個表弟家一間房子做診療室,當晚就回北京了。
醫院雖然有兩個醫生,可是李貫中從來不管産婦科的,我弄的一天離不開,所以每次到天津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
(從前到各處去的太多了,我現在一聽要動我就怕了,所以後來《食譜》出來以後,各處要我去演講,我怕又像從前行醫似的了,常常連吃一頓飯的工夫都沒有。
) 到了夏天正遇皖直戰争事起來,北京關了六天城,在這時可是一個病人也沒有了,城裡也沒有菜賣了,鴨子反倒隻賣四毛錢一隻,因為填鴨的食沒有了。
北京這種鴨子,不是像平常的鴨子喂肥的,是養到相當大的時候就不管他吃不吃食,每天做好了食團子往他的口内填進去,又不讓他走動的多,所以長的肥胖胖的,不短老粗(人若是隻吃不愛動而肥胖,我們就叫他是“填鴨子”),可是停一天不喂就不好,兩三天不給喂就死的,所以他們隻得折本賣了。
還有大茄子多的不得了,四個銅闆一個,還有西瓜便宜,也是因有存貨而不能多留,并且不是必需的食物,那時人家都不買了。
因闊人都早到天津去了,留下的都是窮人,隻顧三餐而已,還有誰來吃零食呢?那麼我們好了,終日吃鴨子,茄子、西瓜就吃的不停。
還有平日病人送的東西我們放在一道,幾個行醫的人無事就坐到一道吃和閑談。
我這個人是閑不住的,悶的不得了,膀子上綁了一個紅十字布坐一個洋車去看傷兵去,因為内務部發給我們一個紅十字旗子,所以我們可以到前門車站接傷兵去。
看見滿街都是傷兵我就和他們閑談。
正想叫他們擡些到我們醫院來,看見中央防疫處的人在那兒忙着擡人呢,嚴智鐘也在那兒。
他一看我就很兇的問我,你來做什麼?我說來救傷兵的。
他給我拉在一邊低低的對我說,你真胡鬧,這些無知識的兵,你怎麼可以弄到你們女醫院去呢?快回去!我翻翻眼睛看看他?我覺得他為什麼可以幹涉我,和看不起我們女人呢?他覺得了,說你要服務可到我們醫院來,絕對不能讓病人到你們醫院去的,快回去,或跟我們一道走!我不睬他,我就回來了。
等了一下子金寶善來了(後來的衛生部長,其時在中央防疫處跟嚴做事,是我們同時在日本認得介紹給嚴的)。
他說楊大夫!嚴先生恐你生氣,叫我來解說一下。
那些兵胡鬧的很,你若不相信可到我們那兒去看看。
我說我也無所謂,因為我這幾天無事做,覺得無聊的很,既有能救人的事,何不去做做呢?不能做我正好休息休息好了,過一天再到你們那兒去看好了。
隔了兩天,我和李龐三個人一同去參觀,真是可怕。
有的睡在床上的,有的躺在地上的,大叫大罵的粗話不絕口,地上弄的一塌糊糟,東西就往看護婦臉上丢,換繃帶時有點痛就用腳對看護醫生亂踢。
嚴金都對我笑笑,我也回他們一笑,我知道我幾乎惹出大禍來了。
(可是後來幾年的兵大不相同,文明的多了。
) 在這以後一個半月内都無多事,我和李貫中兩個人可有機會計劃請人發起籌款和擴充醫院等事。
嚴金他們雖忙,有時也常來我們醫院内聊天,也給我們想想辦法,打算找這個找那個的。
嚴的父親嚴範荪,也是當代的名人,也打算請他兒子去找他,還有江蘇督軍齊燮元是貫中父親的熟人,由貫中去。
熊希齡是我父親的朋友歸我找,還有蒯若木,林丙南(就是“九哥”)、柏文蔚,他們都是由我找。
這些人都答應了,隻齊須李貫中親自去一趟。
事情将有頭緒起來了,忽然一個我一生内的大變遷的事發生了。
這是我計劃的大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