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女孩時期
關燈
小
中
大
事做嘛。
你們忙些什麼半夜三更的不睡?她們回我算學不得了,一天二十題總做不完。
我聽說甲乙班是一樣的嘛,有什麼難呢?讓我看看。
蔡就給我石闆看。
我說真是一樣的,好做極了,我總是先生出題的時候在班上我就都做完了。
她們不信,我就解說給她們聽,因為那三本書是我在家裡我父親早教過我,早學完了的筆算數學,她們現在才從加法起頭呢。
地理我家也有,祖父、父親他們也常說給我們聽,哥哥叔叔們常畫地圖,所以我也不覺得難。
可是從此我的生意來了,一下班她們總來問我這個,問我那個。
比方有一天聽見蘇娟和貫虹在那争論,要是像這麼一個算題16: 17×25-3÷49+1 應該從那兒算起。
一個說應該這麼算,一個說應該那麼算,可是誰算出來的得數也不對。
我一看就告訴她們這還不容易,你隻要記得先做乘除,後做加減,從左向右做過去,一下子就做出來了嘛17。
她們又鬧不清經度緯度哪個是上下的,哪個是左右的。
我說,這簡單的很,你隻要記得經度是上下畫,可是向左右算的,緯度是左右畫,可是向上下算的。
我這給同學幫忙的消息漸漸傳到先生耳朵裡去了,她們不但不責備我,并且過了一星期給我升到甲班了。
我在甲班隻國文比她們壞點;可是别的都在她們以上,所以總是林、蔡、我三個人搶頭三名。
林是國文好,蔡是英文好,我是算學地理曆史都好,所以前三名總是我們占的,因此鬧過一點小風潮。
學校一共有甲乙丙丁四班。
甲班内真不少國文好的,可是她們新教育沒有受過,各科全不好,學校的規矩須要各種都好才行,她們都是才出來的人不懂,所以常常不平,以為先生們特别巴結我們幾個人,她們就在背後說閑話。
有一個學生叫劉斐的(後來嫁了佛學家梅缬雲),聽見了不服氣,就和她們吵起來了。
她們見劉斐吵,又說她們沒有說什麼話,劉斐一定要她們來對話,她們就賭咒發誓說,若是她們說了閑話,就是婊子養的。
不巧劉斐母親正是妓女出身,所以就更大鬧起來了。
我們也加入裡面鬧,要她們賠償我們兩種名譽,一直鬧到沈來了,要她公平決斷。
沈說叫她們道歉就了事,而劉斐不肯,非要求開除她們不可。
沈不肯,劉斐回說,除非你也是婊子養的,才可以忍耐下去。
哪知沈的母親又是個妓女出身的(沈是福建沈文肅公的小兒子庶出的),所以給貫虹笑的不得了(沈是貫虹的姑父,所以他知道),可是不敢笑出聲,就用手兩面推我們,暗示可笑。
這事結果給沈也弄氣了,非以道歉了事不可。
這次的是非,是号稱五個屬虎的領頭的,所以她們叫五虎鬧學校(其實我是屬牛的,并不屬虎)。
事後沈又去告訴了劉斐的父親說他女兒鬧事(劉的父親也是南京候補道),本應開除;但因面子問題,請他下學期自動退學。
所以劉離開學校時我們不覺得,還以為她自己改變主意換了學校,以後才聽見她到日本去了。
(可惜以後為姨夫之并妻。
) 在一九〇八年的冬天,美國退還庚子賠款,中國拟派留學生出洋,有人提議也派六名女學生出去,以中國自立的學校為先。
那時中國主辦的隻天津師範和南京旅甯兩校,恐怕英文程度不夠,就調兩校的前三名去。
林貫虹自知英文不夠不去,蔡蘇娟因向來随林而行也不去。
我雖然想去,可是祖父告訴我,進外國學校不能聽講是和白癡一樣,還是遲一兩年再說。
并且這個官費每年有的,所以我也打消主意了。
不然我比我丈夫還早到美國一年呢。
我在這個學校非常快樂,功課總好,另學鋼琴。
開會時總是林貫虹中文演說,蔡蘇娟背英文故事,我鋼琴獨奏,我還記得有一次演奏是海頓的“砰”一響的“詫異交響樂”呢。
我成績這樣好,以為和我有關系的人應該高興,沒想到姑母不諒解這些,反去信給我父親說我家将來娶個賣唱的媳婦了。
我父親就寫信告訴我,并問是怎麼一回事。
我就告訴我父親一切的經過,我父親回信很鼓勵我好好學。
我因此一來可生氣起來,我就反過來自由我的一切行動,凡是同學家請我,我總去和他們一道玩。
林蔡兩家弟兄又多,每星期六總約出去到中正街悅生公司吃大菜(就是西餐),吃完了就幾家輪流的玩。
那時的情形好玩的很,那些學生們的弟兄和弟兄們的朋友們,一到星期六中午放學時,就排班的站在學校大門口等候着。
上文我不是說過的嗎,我的三哥和貫虹的八哥(十八哥的簡稱)是在南京日文學校同學,他們總是一同到學校來接我們的,彼此也最熟,所以出門後總提一同去吃西餐。
我最初總因出來進學校已不容易了,而自身又不幸早不自由,還是注意一點,不要被人說閑話,免得給家裡找麻煩。
但是被姑母這一挑剔我反覺得可以大自由起來,他們又其奈我何?我家裡也是很熱鬧的。
大二兩個哥哥朋友很多:二林、一彭、三章、一倪、二程,因倪每天來我家打網球的緣故,聽到周玉山家要請家庭教師教英文,所以托我祖父薦了他姊姊溫太太去了,我家裡除了網球場外,又有竹林内休息所。
大家打累就坐下吃茶點。
兩棵大柳樹接連起來搭了一個高台子,在上面下棋。
塘邊有躺椅坐着釣魚。
還有照相暗房等等,大家自己照完了,洗照相。
哥哥他們是每天下午聚會,我們是每星期六或星期日加入一次。
不知從誰家拿了一個留聲機器來,唱片是歸大家輪流的買。
那時家裡真熱鬧,祖父無事時也加入說笑話說外國故事給大家聽。
姑母又玩小器了,打發表弟來南京入彙文書院,也加入裡面玩,有時大家拿我開玩笑,我也不怕。
那時訂了婚的兩個人就不能見面,但是我見了他,一點不躲。
他是一個很會玩會鬧的人,可是一見了我就怕我。
所以大家就這麼唱了笑他說: 小老鼠,上燈台。
偷油吃,下不來。
茲兒茲兒叫奶奶。
聽見了貓兒來, 骨碌,碌碌,滾下來! 大家越說他越不好意思,我就越起勁不怕的鬧。
所有人當中倪最大,對我也最好,其次林家六哥和十八哥也好,可是我總拿他們當哥哥看待。
我們在學校裡也是快活極了,每餐吃飯差不多各家自己送添菜,每桌六個學生一個先生,所以每餐除學校六樣菜以外總還有五、六樣家裡菜添進去。
早上十點後放十五分鐘,我們房間的老媽子(每間一個老媽子伺候一切,帶打掃公共的講堂)總是拿一個大一品鍋的雞蛋炒飯和另外一碗燒鴨或鹽水鴨子,或油雞拿到房裡來給我們五個人吃。
下午五點也是這樣。
還有水果家裡也都送來。
還有家裡大姊對我的愛護,也是應有盡有的,天氣一熱老媽子單衣就送來了,一冷夾或棉衣也送來了。
全校先生同學都羨慕我的不得了,總說韻卿天底下還有你這樣快活的人嗎?我自己也是那樣想,世界上任何學校内,任何人也沒有我快活了。
可是成語說,樂極生悲,真是不錯的話。
第十四章 禍與福 一年半以後家中方面,初是大伯調做湖北馬鞍山煤礦總辦,人一高興就打不好的主意了,忽然想娶姨太太。
我以前不是說過的嗎,祖母遺命任何人都不準娶妾,大伯就逼着姨姨自己出頭對祖父說要給大伯娶小。
大伯母做人雖然溫和慈善,可是逼她說這個她可不願意,回大伯說,我這樣大歲數了(其實隻五十七歲),當然不會妒忌你娶小,可是你說是我的意思要的,我可沒有發瘋了要做這個事。
一則違背母命,二則你現在這樣大的家累,已經娶了兩房媳婦,有五個孫男女,還做這種無聊的事嗎?大伯就和大伯母大吵,罵不賢之婦。
大哥本有肺病,因此一氣,病更兇了,而大伯又藉口說局内不帶家眷不便,祖父年高,姨姨須留家侍奉老父,他有何人照應昵?大哥就說分一半子女随大伯去,留一半随姨姨在南京。
大伯不肯,非要兒媳孫男女全去(因知姨姨最愛長孫女),所以結果帶了大二哥嫂和孫男女及二姊全到湖北馬鞍山住所。
一個錢不給姨姨和大姊三哥用。
所以他們生活隻得一面由祖父貼,一面就給祖父由英國帶回來的天地球的材料等等做成一天球一地球一對一對的賣給各處學校去,所以那時各校都有我家的天地球儀。
大哥的病日見沉重,而又傳給他的大女兒,因為她隻五歲,最易傳染,結果隻五個月就死了。
這樣一來又給全體送回南京。
不久大哥及他三個小女兒和我二姊接連的傳染而死,大姊也因看護他們又在六個月後也傳染死了。
前後九個月零四天,死了七個人。
這場大悲劇真是慘不可言。
大哥一房六個人隻存了大嫂一個。
姨姨麼,是心愛的人大都死了。
這時大伯的迷信又來了,自己非常懊悔,對姨姨賠不是,覺得都是他自己造的孽了,所以家庭中由樂劇變成悲劇,自然不必說了。
而我個人向來對大姊的感情勝過任何人,大姊這一死我覺得什麼倚靠都沒有了。
姨姨舍不得給大姊的棺材早出,就留在她自己住的院内停了一百天,姨姨就終日在棺材旁邊念經。
我也每日總回家一趟,到棺材旁邊坐一下哭一陣才回到學校去,姨姨又恐傳染給我(中國棺材封是封的非常密,并且大姊死後叫南京鼓樓醫院來人照外國法子消毒的),算定下午我回家時就給隔子門鎖上,她自己也坐在廊檐下等着對我說,蘭仙!我現在所愛的都死了,隻有你一個,幸而早過繼出去;你必定要好好的保重,不要使我失望。
大姊雖死他還會保佑你的。
你将來一定有大的希望,你必須乖乖的不到棺材面前去,等過了一百天就運回安徽去安葬,等你将來發達了再回到安徽去上她的墳去。
我答應了姨姨,可是我每日仍舊回家看一次,在院内站一下再回學校。
那一個院子以後别人都不願住,都因為停過三個棺材,一直到一九三四年我們回南京我就修理那個院子的房子,和我丈夫四個小孩住在裡面十個月,到我自己房子蓋好才搬出來,我一點也不怕。
我也還有那個迷信,覺得大姊最愛我,我住在那兒不怕的。
我們搬了以後我三哥他們才敢住進去。
所以大姊之死,是我生長到現在最傷心的一樣事。
學校一方面也有事發生了,就是校長沈士然放了江西藩台,而周玉山又調到北京内用,多數人提議請女校長,就請了安徽出名的呂惠如(她的妹妹碧塵,在那時女界中是很出名的),在中國學問一方面倒是琴棋書畫都好,也到日本去過一年,可是對于普通的知識不很長。
一到就提議給學校改為師範,與我們所希望的不同。
其時英文教員和算學教員都和她合不來,都辭退了,所以我們也打算換學校。
貫虹父親又死了,她的哥哥都要到日本留學,願意給她帶走,蔡蘇娟要改到蘇州美以美會辦的景海女校去。
我還待了三個月,覺得無味,和祖父說我到上海中西女塾去,好不好?(因為以前的英文先生孫小姐是從那兒來的。
)祖父說也好,不過是教會學校,對于國文太差,等過年父親回來再說吧。
那時候父親和姑母他們大家合開的礦忽然出水,大賠本,連我們的教育費都用了,聽說都要回南京。
可是我父親的公事還是照常。
祖父說隻要我父親答應我轉中西,無錢他可以給我。
父親好久無信來,年假我就到大冶去看我父親。
父親姑父都贊成我去,并說正月他們兩個人親自送我到上海去。
舊曆十二月二十三,我忽然得了湖北省發行的彩票第三彩,八百元。
這次真是冤枉,每月我們大家三四個人總買六元一大張,買了兩三年了,最多也不過得十二元的小彩。
父親總笑我們真愛國,因為長期算起來當然總是政府賺了。
這次大家又說買,我就提議不買了,蕭家大哥說你不是鬧要到上海進學校沒有錢嗎?這回你一個人買一大張吧,得頭彩五萬元,二彩二萬五千,三彩一萬元多好。
我說要有那個命得呢,為什麼兩三年都不得,現在就忽然會得嗎?我不要拿熱錢趕冷錢去了,我一定不買。
大表哥再三說這次郵差已經拿來了不好再退(小地方都是歸郵差帶來的)。
我說我再準備丢六毛錢吧,拿了一條。
其餘給局内大家分了,一個守門口的護男兵買了四條。
到十二月二十三報條來中了三彩,是一萬元,由發行處扣二成,所以隻得八千,每條八百元,真是命啊運啊,每次總不止一條就總不得,這次還硬分給别人倒得了。
守門兵拿了三千二百大洋,事也不做了,買了好些田回家過快活日子去了。
我呢,拿了八百元大家都來分紅,結果我自己隻得了三百十元帶到上海用去了。
正月十七父親和大姑父兩個人一同送我到上海,住在三馬路惠中旅館裡,預備入中西。
第十五章 自己寫信退婚 第二天到上海高昌廟兵工廠裡去找大表哥,問他報名的事(因為以前托過他就近報名的)。
大表哥告訴我們中西指定要舒新城保才收,因為他們收沒有進教的學生,須要他們知道在教而有名的人保才能收。
舒是中華書局的總編輯,那時也是兵工廠的英文翻譯,而又是美以美會的教徒,所以要他保。
又須指定大表哥是住滬的家屬,每月可以接出來一次。
(其實大表哥嫂接我出來都是做些犯規的事,吃館子咧,聽貓兒戲,聽唱說書之類。
) 我到了校一個月我覺得中西好些規矩守舊的不得了,也專制的很,有些學生的習氣也腐化,而裝飾穿戴都講究的不得了。
多數學生是買辦開洋行等等人家的,或是老教會會友的女兒居多,外國人的女孩子當然不進我們的學校,因為她們都進外國人給自己小孩特設的學校,好讓她們長大了不懂中文!連為中國人開的中西女塾裡也是英文比中文注重。
我在旅甯的時候中文差,别的科目強,可是入了中西我的中文插在最高一班,都念《左傳》了。
我算學是第二班,而英文插在第五班了,有時先生還叫同學們幫我補一點英文。
我雖然不太喜歡這學堂,可是和許多同學做了些好朋友。
我最記得的有陳昭興,她一下班就抓我一道讀英文,她的中文不好我就教她中文,兩個人非常好。
還有麼,還有潘&mdash&mdash玉&mdash&mdash美,司,史鳳美(我想的這麼慢,因為我現在寫的時候把她們名字口裡念成國音,可是那時候我雖然不大說上海話,那些同學名字全是上海音叫的)。
一道做朋友最好的還有唐玉美、唐玉瑞姊妹兩個,還有丁美英。
我覺得我最喜歡的還是陳昭興和唐玉瑞。
陳幫過我英文不少。
可惜在我離開中西後不久就死了。
唐的為人以後雖做過很高的地位的太太(蔣廷黻的太太),但是一直溫和性情,一點不驕傲,三十年未改。
丁美英後來是名醫,可是我們同學時,常起沖突。
她愛管人,我不愛人管,所以總是打架。
多年後我到天津看她的醫院提起舊事來還笑的不得了呢。
第二年暑假回南京,我切身的問題又來了,因為自從十六歲正式下定起,我父親對表弟又出過條件,表弟也答應獨立以後再結婚,這麼一來我父親對我退婚的口氣又漸漸緊了。
我自己也總覺得第一步革命已成,再硬做下去,覺得負了表弟的好意,并且讓父親食言也不好。
可是同時這是我自己切身的問題,怎麼就這樣算了嗎?所以我心裡常常嘀咕,凡是别人一提到婚姻問題,我總老想到我自己頭上。
那年的夏天郎二姐(姨姨的内侄女)頭上長了個疖子。
他們用熱濕布咧東西子給她塢,塢到出頭了把膿出幹淨了就好了。
一天早上我坐在祖父格子門口,談到生疖子,又談到婚姻制度。
我就少不了又用在自己的例子上去。
那時離我生日五個月,到中國歲數已過二十歲了。
我問祖父說,我的疖子幾時可以出頭了煞? 祖父不響。
他拿一雙四千年文化的眼光來照在我這二十世紀的問題上。
過了一會兒說,傳弟,你要是真是覺得那麼樣啊,那我們得想法子。
不過你主意是決定了嗎?瑞景這孩子很不壞,你知道,你不會後悔嗎? 我就很簡單的說,不。
那麼現在就是這事情應該誰對誰提?這類事無例可援,因為是很少前例的。
我起先想既然這親事是楊家和程家定的,解約也應該是兩家的事了。
可是我又覺得這是個人與個人的事情,我既然主張個人的自由,應該由我寫信提議
你們忙些什麼半夜三更的不睡?她們回我算學不得了,一天二十題總做不完。
我聽說甲乙班是一樣的嘛,有什麼難呢?讓我看看。
蔡就給我石闆看。
我說真是一樣的,好做極了,我總是先生出題的時候在班上我就都做完了。
她們不信,我就解說給她們聽,因為那三本書是我在家裡我父親早教過我,早學完了的筆算數學,她們現在才從加法起頭呢。
地理我家也有,祖父、父親他們也常說給我們聽,哥哥叔叔們常畫地圖,所以我也不覺得難。
可是從此我的生意來了,一下班她們總來問我這個,問我那個。
比方有一天聽見蘇娟和貫虹在那争論,要是像這麼一個算題16: 17×25-3÷49+1 應該從那兒算起。
一個說應該這麼算,一個說應該那麼算,可是誰算出來的得數也不對。
我一看就告訴她們這還不容易,你隻要記得先做乘除,後做加減,從左向右做過去,一下子就做出來了嘛17。
她們又鬧不清經度緯度哪個是上下的,哪個是左右的。
我說,這簡單的很,你隻要記得經度是上下畫,可是向左右算的,緯度是左右畫,可是向上下算的。
我這給同學幫忙的消息漸漸傳到先生耳朵裡去了,她們不但不責備我,并且過了一星期給我升到甲班了。
我在甲班隻國文比她們壞點;可是别的都在她們以上,所以總是林、蔡、我三個人搶頭三名。
林是國文好,蔡是英文好,我是算學地理曆史都好,所以前三名總是我們占的,因此鬧過一點小風潮。
學校一共有甲乙丙丁四班。
甲班内真不少國文好的,可是她們新教育沒有受過,各科全不好,學校的規矩須要各種都好才行,她們都是才出來的人不懂,所以常常不平,以為先生們特别巴結我們幾個人,她們就在背後說閑話。
有一個學生叫劉斐的(後來嫁了佛學家梅缬雲),聽見了不服氣,就和她們吵起來了。
她們見劉斐吵,又說她們沒有說什麼話,劉斐一定要她們來對話,她們就賭咒發誓說,若是她們說了閑話,就是婊子養的。
不巧劉斐母親正是妓女出身,所以就更大鬧起來了。
我們也加入裡面鬧,要她們賠償我們兩種名譽,一直鬧到沈來了,要她公平決斷。
沈說叫她們道歉就了事,而劉斐不肯,非要求開除她們不可。
沈不肯,劉斐回說,除非你也是婊子養的,才可以忍耐下去。
哪知沈的母親又是個妓女出身的(沈是福建沈文肅公的小兒子庶出的),所以給貫虹笑的不得了(沈是貫虹的姑父,所以他知道),可是不敢笑出聲,就用手兩面推我們,暗示可笑。
這事結果給沈也弄氣了,非以道歉了事不可。
這次的是非,是号稱五個屬虎的領頭的,所以她們叫五虎鬧學校(其實我是屬牛的,并不屬虎)。
事後沈又去告訴了劉斐的父親說他女兒鬧事(劉的父親也是南京候補道),本應開除;但因面子問題,請他下學期自動退學。
所以劉離開學校時我們不覺得,還以為她自己改變主意換了學校,以後才聽見她到日本去了。
(可惜以後為姨夫之并妻。
) 在一九〇八年的冬天,美國退還庚子賠款,中國拟派留學生出洋,有人提議也派六名女學生出去,以中國自立的學校為先。
那時中國主辦的隻天津師範和南京旅甯兩校,恐怕英文程度不夠,就調兩校的前三名去。
林貫虹自知英文不夠不去,蔡蘇娟因向來随林而行也不去。
我雖然想去,可是祖父告訴我,進外國學校不能聽講是和白癡一樣,還是遲一兩年再說。
并且這個官費每年有的,所以我也打消主意了。
不然我比我丈夫還早到美國一年呢。
我在這個學校非常快樂,功課總好,另學鋼琴。
開會時總是林貫虹中文演說,蔡蘇娟背英文故事,我鋼琴獨奏,我還記得有一次演奏是海頓的“砰”一響的“詫異交響樂”呢。
我成績這樣好,以為和我有關系的人應該高興,沒想到姑母不諒解這些,反去信給我父親說我家将來娶個賣唱的媳婦了。
我父親就寫信告訴我,并問是怎麼一回事。
我就告訴我父親一切的經過,我父親回信很鼓勵我好好學。
我因此一來可生氣起來,我就反過來自由我的一切行動,凡是同學家請我,我總去和他們一道玩。
林蔡兩家弟兄又多,每星期六總約出去到中正街悅生公司吃大菜(就是西餐),吃完了就幾家輪流的玩。
那時的情形好玩的很,那些學生們的弟兄和弟兄們的朋友們,一到星期六中午放學時,就排班的站在學校大門口等候着。
上文我不是說過的嗎,我的三哥和貫虹的八哥(十八哥的簡稱)是在南京日文學校同學,他們總是一同到學校來接我們的,彼此也最熟,所以出門後總提一同去吃西餐。
我最初總因出來進學校已不容易了,而自身又不幸早不自由,還是注意一點,不要被人說閑話,免得給家裡找麻煩。
但是被姑母這一挑剔我反覺得可以大自由起來,他們又其奈我何?我家裡也是很熱鬧的。
大二兩個哥哥朋友很多:二林、一彭、三章、一倪、二程,因倪每天來我家打網球的緣故,聽到周玉山家要請家庭教師教英文,所以托我祖父薦了他姊姊溫太太去了,我家裡除了網球場外,又有竹林内休息所。
大家打累就坐下吃茶點。
兩棵大柳樹接連起來搭了一個高台子,在上面下棋。
塘邊有躺椅坐着釣魚。
還有照相暗房等等,大家自己照完了,洗照相。
哥哥他們是每天下午聚會,我們是每星期六或星期日加入一次。
不知從誰家拿了一個留聲機器來,唱片是歸大家輪流的買。
那時家裡真熱鬧,祖父無事時也加入說笑話說外國故事給大家聽。
姑母又玩小器了,打發表弟來南京入彙文書院,也加入裡面玩,有時大家拿我開玩笑,我也不怕。
那時訂了婚的兩個人就不能見面,但是我見了他,一點不躲。
他是一個很會玩會鬧的人,可是一見了我就怕我。
所以大家就這麼唱了笑他說: 小老鼠,上燈台。
偷油吃,下不來。
茲兒茲兒叫奶奶。
聽見了貓兒來, 骨碌,碌碌,滾下來! 大家越說他越不好意思,我就越起勁不怕的鬧。
所有人當中倪最大,對我也最好,其次林家六哥和十八哥也好,可是我總拿他們當哥哥看待。
我們在學校裡也是快活極了,每餐吃飯差不多各家自己送添菜,每桌六個學生一個先生,所以每餐除學校六樣菜以外總還有五、六樣家裡菜添進去。
早上十點後放十五分鐘,我們房間的老媽子(每間一個老媽子伺候一切,帶打掃公共的講堂)總是拿一個大一品鍋的雞蛋炒飯和另外一碗燒鴨或鹽水鴨子,或油雞拿到房裡來給我們五個人吃。
下午五點也是這樣。
還有水果家裡也都送來。
還有家裡大姊對我的愛護,也是應有盡有的,天氣一熱老媽子單衣就送來了,一冷夾或棉衣也送來了。
全校先生同學都羨慕我的不得了,總說韻卿天底下還有你這樣快活的人嗎?我自己也是那樣想,世界上任何學校内,任何人也沒有我快活了。
可是成語說,樂極生悲,真是不錯的話。
第十四章 禍與福 一年半以後家中方面,初是大伯調做湖北馬鞍山煤礦總辦,人一高興就打不好的主意了,忽然想娶姨太太。
我以前不是說過的嗎,祖母遺命任何人都不準娶妾,大伯就逼着姨姨自己出頭對祖父說要給大伯娶小。
大伯母做人雖然溫和慈善,可是逼她說這個她可不願意,回大伯說,我這樣大歲數了(其實隻五十七歲),當然不會妒忌你娶小,可是你說是我的意思要的,我可沒有發瘋了要做這個事。
一則違背母命,二則你現在這樣大的家累,已經娶了兩房媳婦,有五個孫男女,還做這種無聊的事嗎?大伯就和大伯母大吵,罵不賢之婦。
大哥本有肺病,因此一氣,病更兇了,而大伯又藉口說局内不帶家眷不便,祖父年高,姨姨須留家侍奉老父,他有何人照應昵?大哥就說分一半子女随大伯去,留一半随姨姨在南京。
大伯不肯,非要兒媳孫男女全去(因知姨姨最愛長孫女),所以結果帶了大二哥嫂和孫男女及二姊全到湖北馬鞍山住所。
一個錢不給姨姨和大姊三哥用。
所以他們生活隻得一面由祖父貼,一面就給祖父由英國帶回來的天地球的材料等等做成一天球一地球一對一對的賣給各處學校去,所以那時各校都有我家的天地球儀。
大哥的病日見沉重,而又傳給他的大女兒,因為她隻五歲,最易傳染,結果隻五個月就死了。
這樣一來又給全體送回南京。
不久大哥及他三個小女兒和我二姊接連的傳染而死,大姊也因看護他們又在六個月後也傳染死了。
前後九個月零四天,死了七個人。
這場大悲劇真是慘不可言。
大哥一房六個人隻存了大嫂一個。
姨姨麼,是心愛的人大都死了。
這時大伯的迷信又來了,自己非常懊悔,對姨姨賠不是,覺得都是他自己造的孽了,所以家庭中由樂劇變成悲劇,自然不必說了。
而我個人向來對大姊的感情勝過任何人,大姊這一死我覺得什麼倚靠都沒有了。
姨姨舍不得給大姊的棺材早出,就留在她自己住的院内停了一百天,姨姨就終日在棺材旁邊念經。
我也每日總回家一趟,到棺材旁邊坐一下哭一陣才回到學校去,姨姨又恐傳染給我(中國棺材封是封的非常密,并且大姊死後叫南京鼓樓醫院來人照外國法子消毒的),算定下午我回家時就給隔子門鎖上,她自己也坐在廊檐下等着對我說,蘭仙!我現在所愛的都死了,隻有你一個,幸而早過繼出去;你必定要好好的保重,不要使我失望。
大姊雖死他還會保佑你的。
你将來一定有大的希望,你必須乖乖的不到棺材面前去,等過了一百天就運回安徽去安葬,等你将來發達了再回到安徽去上她的墳去。
我答應了姨姨,可是我每日仍舊回家看一次,在院内站一下再回學校。
那一個院子以後别人都不願住,都因為停過三個棺材,一直到一九三四年我們回南京我就修理那個院子的房子,和我丈夫四個小孩住在裡面十個月,到我自己房子蓋好才搬出來,我一點也不怕。
我也還有那個迷信,覺得大姊最愛我,我住在那兒不怕的。
我們搬了以後我三哥他們才敢住進去。
所以大姊之死,是我生長到現在最傷心的一樣事。
學校一方面也有事發生了,就是校長沈士然放了江西藩台,而周玉山又調到北京内用,多數人提議請女校長,就請了安徽出名的呂惠如(她的妹妹碧塵,在那時女界中是很出名的),在中國學問一方面倒是琴棋書畫都好,也到日本去過一年,可是對于普通的知識不很長。
一到就提議給學校改為師範,與我們所希望的不同。
其時英文教員和算學教員都和她合不來,都辭退了,所以我們也打算換學校。
貫虹父親又死了,她的哥哥都要到日本留學,願意給她帶走,蔡蘇娟要改到蘇州美以美會辦的景海女校去。
我還待了三個月,覺得無味,和祖父說我到上海中西女塾去,好不好?(因為以前的英文先生孫小姐是從那兒來的。
)祖父說也好,不過是教會學校,對于國文太差,等過年父親回來再說吧。
那時候父親和姑母他們大家合開的礦忽然出水,大賠本,連我們的教育費都用了,聽說都要回南京。
可是我父親的公事還是照常。
祖父說隻要我父親答應我轉中西,無錢他可以給我。
父親好久無信來,年假我就到大冶去看我父親。
父親姑父都贊成我去,并說正月他們兩個人親自送我到上海去。
舊曆十二月二十三,我忽然得了湖北省發行的彩票第三彩,八百元。
這次真是冤枉,每月我們大家三四個人總買六元一大張,買了兩三年了,最多也不過得十二元的小彩。
父親總笑我們真愛國,因為長期算起來當然總是政府賺了。
這次大家又說買,我就提議不買了,蕭家大哥說你不是鬧要到上海進學校沒有錢嗎?這回你一個人買一大張吧,得頭彩五萬元,二彩二萬五千,三彩一萬元多好。
我說要有那個命得呢,為什麼兩三年都不得,現在就忽然會得嗎?我不要拿熱錢趕冷錢去了,我一定不買。
大表哥再三說這次郵差已經拿來了不好再退(小地方都是歸郵差帶來的)。
我說我再準備丢六毛錢吧,拿了一條。
其餘給局内大家分了,一個守門口的護男兵買了四條。
到十二月二十三報條來中了三彩,是一萬元,由發行處扣二成,所以隻得八千,每條八百元,真是命啊運啊,每次總不止一條就總不得,這次還硬分給别人倒得了。
守門兵拿了三千二百大洋,事也不做了,買了好些田回家過快活日子去了。
我呢,拿了八百元大家都來分紅,結果我自己隻得了三百十元帶到上海用去了。
正月十七父親和大姑父兩個人一同送我到上海,住在三馬路惠中旅館裡,預備入中西。
第十五章 自己寫信退婚 第二天到上海高昌廟兵工廠裡去找大表哥,問他報名的事(因為以前托過他就近報名的)。
大表哥告訴我們中西指定要舒新城保才收,因為他們收沒有進教的學生,須要他們知道在教而有名的人保才能收。
舒是中華書局的總編輯,那時也是兵工廠的英文翻譯,而又是美以美會的教徒,所以要他保。
又須指定大表哥是住滬的家屬,每月可以接出來一次。
(其實大表哥嫂接我出來都是做些犯規的事,吃館子咧,聽貓兒戲,聽唱說書之類。
) 我到了校一個月我覺得中西好些規矩守舊的不得了,也專制的很,有些學生的習氣也腐化,而裝飾穿戴都講究的不得了。
多數學生是買辦開洋行等等人家的,或是老教會會友的女兒居多,外國人的女孩子當然不進我們的學校,因為她們都進外國人給自己小孩特設的學校,好讓她們長大了不懂中文!連為中國人開的中西女塾裡也是英文比中文注重。
我在旅甯的時候中文差,别的科目強,可是入了中西我的中文插在最高一班,都念《左傳》了。
我算學是第二班,而英文插在第五班了,有時先生還叫同學們幫我補一點英文。
我雖然不太喜歡這學堂,可是和許多同學做了些好朋友。
我最記得的有陳昭興,她一下班就抓我一道讀英文,她的中文不好我就教她中文,兩個人非常好。
還有麼,還有潘&mdash&mdash玉&mdash&mdash美,司,史鳳美(我想的這麼慢,因為我現在寫的時候把她們名字口裡念成國音,可是那時候我雖然不大說上海話,那些同學名字全是上海音叫的)。
一道做朋友最好的還有唐玉美、唐玉瑞姊妹兩個,還有丁美英。
我覺得我最喜歡的還是陳昭興和唐玉瑞。
陳幫過我英文不少。
可惜在我離開中西後不久就死了。
唐的為人以後雖做過很高的地位的太太(蔣廷黻的太太),但是一直溫和性情,一點不驕傲,三十年未改。
丁美英後來是名醫,可是我們同學時,常起沖突。
她愛管人,我不愛人管,所以總是打架。
多年後我到天津看她的醫院提起舊事來還笑的不得了呢。
第二年暑假回南京,我切身的問題又來了,因為自從十六歲正式下定起,我父親對表弟又出過條件,表弟也答應獨立以後再結婚,這麼一來我父親對我退婚的口氣又漸漸緊了。
我自己也總覺得第一步革命已成,再硬做下去,覺得負了表弟的好意,并且讓父親食言也不好。
可是同時這是我自己切身的問題,怎麼就這樣算了嗎?所以我心裡常常嘀咕,凡是别人一提到婚姻問題,我總老想到我自己頭上。
那年的夏天郎二姐(姨姨的内侄女)頭上長了個疖子。
他們用熱濕布咧東西子給她塢,塢到出頭了把膿出幹淨了就好了。
一天早上我坐在祖父格子門口,談到生疖子,又談到婚姻制度。
我就少不了又用在自己的例子上去。
那時離我生日五個月,到中國歲數已過二十歲了。
我問祖父說,我的疖子幾時可以出頭了煞? 祖父不響。
他拿一雙四千年文化的眼光來照在我這二十世紀的問題上。
過了一會兒說,傳弟,你要是真是覺得那麼樣啊,那我們得想法子。
不過你主意是決定了嗎?瑞景這孩子很不壞,你知道,你不會後悔嗎? 我就很簡單的說,不。
那麼現在就是這事情應該誰對誰提?這類事無例可援,因為是很少前例的。
我起先想既然這親事是楊家和程家定的,解約也應該是兩家的事了。
可是我又覺得這是個人與個人的事情,我既然主張個人的自由,應該由我寫信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