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在耶魯兩年

關燈
到耶魯後元任的精神一天一天的好起來了,因為這面的人事和讨論的興趣使得他有意思。

     語言學在美國那時耶魯是中心,幾位專家都說這兒,每月又有一個大聚會演講和聚餐。

    對于小孩們的教育也上了軌道了,大二兩女已入中學,老三也趕上她的班次四年級,老四二年級。

    學校中都說照資格應跳班,但為年齡的關系隻得委屈她們。

    最可笑的是大女在中學必修的美國曆史一課,她不肯學,校長問她何故?她說美國曆史太短了,沒趣味。

    以後她的校長告訴我們大家大笑,不過她還是隻得學那課,因為是必修的,可是在各課分數中那是她最壞的一門,隻剛剛及格而已。

    紐黑文學術的環境雖然樣樣好,可是外面的市面沒有多少好玩的地方,所以我們每星期不是到四郊去玩,就是到紐約去過星期六或星期日。

    那時旅館真便宜,我們總住五七街,就是當日的華美協進社對面一家GreatNorthern旅館,兩間住房,一個浴室,隻十元一天,開車又不花什麼汽油,隔壁又是自助餐食,所以學校沒特别聚會時,我們總是到紐約去玩。

    學校方面主任FranklinEdgerton每月總有一次在他家大園子裡酒會,E.H.Sturevvant家也常請客。

    一年後LeonardBloomheld也來了,在語言方面真是精華荟萃一道了。

    主任提議留元任常久待下來,至少也須十年,叫金守拙辦洛氏基金請款事。

    那時元任想中日還在戰争中,政府在重慶,研究所搬來搬去的無定,雖暫在昆明而方桂又到燕大去了,地小人多,是非更多,不如暫在外留些時,就答應他們辦理此事,可是希望給丁聲樹弄出來,所以他們請款是一正一副教授名目。

    洛氏基金果然答應了。

    那時哈佛的遠東語言系主任兼哈佛燕京學社的主任葉理綏(SergeElisseeff),到耶魯來了兩次要元任到哈佛去(他是白俄人),還有别的哈佛人也要元任去,說你本來是哈佛的人,為什麼在耶魯?元任覺得那時在耶魯真有意思,人事又好,就謝絕他們的好意,而且他們要元任去不但教書并且還要主辦編字典的工作。

    元任想那個時間太長太規定了,所以就和他們定了常常去做顧問,并薦了金守拙(GeorgeA.Kennedy)也去幫忙,每月去一兩次。

    還有美國那時各處發起對中國赈災事,紐約總會派我做紐英倫一帶的主任辦理。

    我想我是中國人,不便主持這個事,最好找美國出名一點的太太們來做主任,我盡力幫忙好了。

    那時我認得的人又不多,元任本系裡的幾位太太們都是不能做事的,我就請了法學院主任的太太Mrs.FrancisW.Coker做名譽的主辦人,大家組織一個委員會辦理籌款的方法。

    不過想來想去還是賣中國飯最受歡迎而又最容易賺錢。

    我們就借了一個大禮拜堂的地下室作飯廳,而他們大鍋等等都有。

    但是誰做飯呢?自然我膽大擔任下來,找了三個太太幫忙,打算賣五百份飯。

    一小碗湯,一菜,一肉炒菜,一飯,賣一元五毛,本錢隻花二毛五分,就沒有别的開銷了。

    幸虧那時東西便宜,豬肉扒隻七分一磅。

    那時紐黑文還沒有中國飯館呢。

    我們又到紐約去問些古董店和雜貨店捐了些各種各樣的東西擺一個桌子來賣東西。

    第一天賣了四百七十個人的飯,菜都不發生問題,可是到臨時飯發生問題了。

    這位太太當然在家裡沒有煮過這一大些人的飯。

    她給飯都煮焦了,美國人又最恨焦飯的。

    我急的不得了,隻得叫元任開車回家,給家中所有大小的鍋拿出來用四個火煮了八鍋飯,拿去對付用。

    叫他們不要用碗裝飯,隻放在碟子裡,結果有人要兩碟菜和飯,我們就要他們出兩份錢,所以第一天的收入是七百八十份的入款,東西雜貨隻賣了幾十元。

    大家還要求再來一天,第二天也賣了三百多份,一共湊了一千六百元給赈災總所,可是給大家幫忙的焦頭爛額的了。

    沒想到這當中大得罪了兩個人,一個是Mrs.Winslow,她覺得沒有找她這個向來出名的人。

    做主辦的,叫人對我說李太太在紐黑文總是找她的,我隻得叫金守拙太太開車到她家,對她解說一下。

    那知一禍變成兩禍,她問我金太太的先生是不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