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又到美國
關燈
小
中
大
沒象前些次那樣高興,有一天大家要他唱《叫我如何不想他》的歌,他說我不唱這個,我唱《過印度洋》的歌來過印度洋,歌詞如下,原歌周若無作詞趙元任作曲,(譜見新詩歌集頁2至4)詞如下:
圓天蓋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也看不見山,那天邊隻有雲頭。
也看不見樹,那水上隻有海鷗。
那裡是亞洲?(原是非洲)那裡是歐洲? 我美麗親愛的放鄉丢(原文卻)在腦後。
怕回頭,怕回頭, 一陣大風,雪浪上船頭。
飕飕,飕飕,吹散一天雲霧一天愁。
飕飕,飕飕,吹散一天雲霧一天愁。
唱完了元任一聲不響回到艙裡去了。
學生們還要他再唱,我說今天他累了,明天再唱吧。
船經過上海時中基會孫洪芬還上船來看我們,說可以下船玩玩不要緊,因為那時日本人的勢力還沒到上海租界呢。
這是我們這個三十多年中,第一次腳踏大陸土地。
希望在我們有生之年不久還可以回去。
到檀香山以前大家都理東西,除我們一家以外,都是到美大陸去的,那時檀香山還沒改成美國本部一省呢,不過入口制度和美國本部一樣,我們從昆明帶出來的一隻火腿和十小罐火腿都要在下船前扔了,我回他們拿回船上給那些中國學生吃可以吧,他們說可以。
我就走回船叫了兩三個學生出來拿回去,他們大高其興說,我們來一個祝頌趙家宴好了,一直到現在還有幾個那時同出來的人在美國還常常提到這個事呢。
孫啟禮教授到印度去了,李紹昌教授夫婦到船碼頭去接我們的。
下船後一直到住的地方。
雖然房子很小,而鄰居都很好,家具等都是東借借西湊湊的暫住下來。
元任還租了一個鋼琴,我們從香港帶了一套藤椅子和一套碗碟,以後有人來吃飯常笑我們住的地方這樣小,而碗盞這樣講究。
兩個大孩馬上進了初中,兩個小的勉強插入小學一二年級,我還帶了一紙箱小學中學的教科書,下午三點後給她們補中文,免得回國時趕不上課程。
(可惜以後進入大學了恐英文趕不上都給時間在英文上,就給中文落下了。
這一箱書現仍留家中。
)大女一到學校可是樣樣都趕的上,課外活動也加入他們,而行為上更是到鄉随鄉。
有一天下大雨,檀香山常常日中夏天早晚涼而忽然一陣大雨下來,她們都未帶皮鞋,她一下就給鞋子脫下來拿在手上,而赤腳走回來了。
陳榮捷一家常常來帶我們出去玩玩,應酬很多,大家無聊的很。
元任一點不發生興趣,他雖然精神上不大高興,可是身體一天一天的健康起來了。
這時我才學起頭過家來打算盤,第一我起頭來做三餐飯,不要小孩以三明治、牛肉餅和熱狗(腸子)當正餐。
每餐道地的中國或外國飯,那天書讀得好就給一個冰淇淋卷作獎,一直到現在我最恨長在美國的小孩們,非牛肉餅和熱狗不吃飯,這是大人們懶的緣故。
隔了不久陳受頤在中國城發起開國語課,在明倫中學開了兩班,本來聽見他的太太也去教,結果請了我和大女如蘭兩個人去教了,每天一小時,每星期五天,每天他們接送。
年老的學生在我班裡,很多年紀比我大,還有孫中山先生的朋友呢年輕的在我大女班裡,也是年紀比她大,因為她那時才十六歲。
因為她的國語實在好,又是天生的教書匠,她很知道怎麼教法,就是有時常到我班裡來抗議,因為我的聲音大,往往她的學生不聽她講而豎起耳朵來聽對門我在講和教,她就來請我聲音小點,免得兩面混亂了。
有一次更可笑,學校大門外街邊很多人站在那兒不動,警察來問出了什麼事?他們回說,因聽樓上先生上課,我們在這兒聽也和上課一樣清楚,警察上來看我真是在上課呢。
以後我上課時就給樓上窗門都關起來了,以免擾亂治安。
也看不見山,那天邊隻有雲頭。
也看不見樹,那水上隻有海鷗。
那裡是亞洲?(原是非洲)那裡是歐洲? 我美麗親愛的放鄉丢(原文卻)在腦後。
怕回頭,怕回頭, 一陣大風,雪浪上船頭。
飕飕,飕飕,吹散一天雲霧一天愁。
飕飕,飕飕,吹散一天雲霧一天愁。
唱完了元任一聲不響回到艙裡去了。
學生們還要他再唱,我說今天他累了,明天再唱吧。
船經過上海時中基會孫洪芬還上船來看我們,說可以下船玩玩不要緊,因為那時日本人的勢力還沒到上海租界呢。
這是我們這個三十多年中,第一次腳踏大陸土地。
希望在我們有生之年不久還可以回去。
到檀香山以前大家都理東西,除我們一家以外,都是到美大陸去的,那時檀香山還沒改成美國本部一省呢,不過入口制度和美國本部一樣,我們從昆明帶出來的一隻火腿和十小罐火腿都要在下船前扔了,我回他們拿回船上給那些中國學生吃可以吧,他們說可以。
我就走回船叫了兩三個學生出來拿回去,他們大高其興說,我們來一個祝頌趙家宴好了,一直到現在還有幾個那時同出來的人在美國還常常提到這個事呢。
孫啟禮教授到印度去了,李紹昌教授夫婦到船碼頭去接我們的。
下船後一直到住的地方。
雖然房子很小,而鄰居都很好,家具等都是東借借西湊湊的暫住下來。
元任還租了一個鋼琴,我們從香港帶了一套藤椅子和一套碗碟,以後有人來吃飯常笑我們住的地方這樣小,而碗盞這樣講究。
兩個大孩馬上進了初中,兩個小的勉強插入小學一二年級,我還帶了一紙箱小學中學的教科書,下午三點後給她們補中文,免得回國時趕不上課程。
(可惜以後進入大學了恐英文趕不上都給時間在英文上,就給中文落下了。
這一箱書現仍留家中。
)大女一到學校可是樣樣都趕的上,課外活動也加入他們,而行為上更是到鄉随鄉。
有一天下大雨,檀香山常常日中夏天早晚涼而忽然一陣大雨下來,她們都未帶皮鞋,她一下就給鞋子脫下來拿在手上,而赤腳走回來了。
陳榮捷一家常常來帶我們出去玩玩,應酬很多,大家無聊的很。
元任一點不發生興趣,他雖然精神上不大高興,可是身體一天一天的健康起來了。
這時我才學起頭過家來打算盤,第一我起頭來做三餐飯,不要小孩以三明治、牛肉餅和熱狗(腸子)當正餐。
每餐道地的中國或外國飯,那天書讀得好就給一個冰淇淋卷作獎,一直到現在我最恨長在美國的小孩們,非牛肉餅和熱狗不吃飯,這是大人們懶的緣故。
隔了不久陳受頤在中國城發起開國語課,在明倫中學開了兩班,本來聽見他的太太也去教,結果請了我和大女如蘭兩個人去教了,每天一小時,每星期五天,每天他們接送。
年老的學生在我班裡,很多年紀比我大,還有孫中山先生的朋友呢年輕的在我大女班裡,也是年紀比她大,因為她那時才十六歲。
因為她的國語實在好,又是天生的教書匠,她很知道怎麼教法,就是有時常到我班裡來抗議,因為我的聲音大,往往她的學生不聽她講而豎起耳朵來聽對門我在講和教,她就來請我聲音小點,免得兩面混亂了。
有一次更可笑,學校大門外街邊很多人站在那兒不動,警察來問出了什麼事?他們回說,因聽樓上先生上課,我們在這兒聽也和上課一樣清楚,警察上來看我真是在上課呢。
以後我上課時就給樓上窗門都關起來了,以免擾亂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