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撤退後方
關燈
小
中
大
才從栅欄裡給票遞出來,再用那個票進去,住在房艙以後再想法子,因為管栅欄門的是印度巡捕記不清,可是非有票不能進去。
我帶了三個小的坐在江邊等,也不知道能不能走,所以四個人和小李媽一同隻帶了一布袋和一個手提包走。
真是冤家路窄!史語所同人和吳之椿太太小孩老媽子也是這個船,李家小桐看見我們坐在那兒,還走過來問二姊你們也是這個船嗎?新那自然不會回答了,李濟之還在罵小桐你不快過來,我們就給你留下來,這一幕我永遠忘不了的。
李家老太爺隻歎氣,所以以後他寫的有詩和信對我們道歉的。
我是向來以德報怨的人,以後再詳說好了。
票出來後,我們五個人進去了。
先在統艙裡等等,但是亂的很,我隻覺得二女新那大一點,不便在統艙裡。
看吳之椿太太(歐陽采薇)大萊間内有四個床位,同她商量隻放二女住在裡面(這本是我們的艙位,為吳之椿搶去的),但是吳太太不肯,恐人驚了她的兒子,我因她丈夫做的事我也不必和她去争了。
李濟之太太在旁邊看不過去,對我說給二姊放在我們房裡好了,那時我真感激她,我想世上好壞人真是不等,不可一概而論。
豈知未到開船,下午三點警報又來了。
船長發命令不等人到齊就開船,因此房間空出不少來了!我們正得其惠,弄到兩間房子正在吳之椿太太隔壁,而吳太太還問我好運氣弄到了房子,我沒睬她。
一天不到他們的報應來了。
船到九江前忽然船艙轟轟鬧起來了。
我去看,哪知是吳家小太子搶了兩個外國小孩的玩物,吳太太不管,還反打了人家的小孩一巴掌(中國人慣小孩往往在家裡如此尊貴而對外想也應該如此的)。
全艙人不平,要給他們攆下船,此事李濟之太太大約還記得吧?因為她也在旁邊看着的。
過後船長出來定了在九江請他們下船。
第二天中午船到九江,船長親自出來看着他們一定下船才算了事。
我在那次心裡想世上若無果報一般人還能過嗎?看見各種賣物的小販,還都提籃子上船賣東西,因為那時江西九江等地還是比較太平呢。
我向來喜歡瓷器的,但是這種時代怎麼能買和帶瓷器?隻得買了一個全自的觀音象。
(以後一直帶到美國,現在還放在家裡客廳呢,留作紀念亂時經過九江的一個紀念品。
當時在我的心裡想看中國人抗戰的精神,和日本人的準備,這個戰事一起,不是一兩年可以完的,不過還總覺得不久仍可經過九江的感覺,沒料到一别三十多年了。
) 到漢口後吳國祯派人來接他的丈人,而王慎名由元任離漢口時告訴他,我們何時到,所以也去接我們。
(因為我們一有了可走的機會,就打了電報給元任,以安他的心!)王那時是漢口電台台長,他有汽車和大卡車,所以接人和帶行李很便當的。
到他家住下來,我就趕快打聽唐擘黃太太的住處,因在南京臨走時,擘黃托我到漢口看看他太太如何辦法。
她是早一班船走的,唐本人也因是心理所所長,不能離職先走,隻太太和小孩先走了。
到漢口後不知他們如何情形,隻知所裡給定的旅館名字。
我幸虧有當地的王慎名又有地位又有汽車,又對我們十分熱心關照,所以一到樣樣事就全托他了。
找到旅館後一看李濟之的一家也在那兒,在這時大家見面比親人還親了。
李老太爺更是關心的不得了,說一下船大家都分散了,他們是由考古組先到的人員給安排的旅館(唐家也是由心理所人員安排的所以都住在一道了)。
董彥堂、梁思永等人也在那兒,大家都在說無車到長沙,不知那一天才可以動身呢。
問我住在何處,我回我有我的洞,不勞别人煩心,大家一笑而散。
想不到第二天日本人的炸彈跟着來了,在漢口市外放了幾個炸彈,市内的人自然更恐慌起來了。
王慎名正在想辦法弄火車給我們到長沙,我說先去看看唐李二家吧。
一到旅館李老太爺就和王談起同鄉來了,問給我們如何設法走?我說現正辦交涉火車位子,李老太爺對我作揖說我們也照趙太太以前辦法給小祁先帶走,其餘再說。
梁思永走過來也拱手說趙太太給想想法子可否能挂車走。
我回他你們公事還不早想好了嗎!還托我幹什麼?他說公事雖然有辦法不過還不一定呢?而各家的家眷實無法可想。
我回他我也是靠人的,若能辦到再說,梁思永笑笑說是不容易,若要辦到我對你磕四方頭。
董彥堂就對梁思永說,小心點,我想你這個四方頭磕定了,你豈不知趙太太是孫悟空拔一個寒毛就可以變一大串車出來了嗎?大家笑了一陣分散了。
我知道梁的意思又是恐人多行李多無辦法,其實他們為三組(考古組)運東西早接好頭挂特别車了,不過隻答應了兩輛車,帶不了那些人和幾十箱私人東西而己,又恐我們和唐家也要加入則更難辦了。
我向來總說親戚是無法才做的,朋友則是大家有感情願意才做朋友呢,勸導人總是說人患難相同友誼不可忘。
可是從這次的經驗中,我感到我的看法不完全準确了。
親戚朋友關系并不在乎名份上,隻在乎各人的為人而已。
什麼從小用故事來勉勵人都不一定有用的。
世人很多都是見利忘義,自私而已。
不過果報有靈,我還有點這個迷信,否則世上人被欺者,永遠不得出頭了。
(所以我教導小孩子們,不管是親戚或朋友或不大認識的人,或事情,總須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我不能為,對人也不能為,患難中我顧自己,也要想到别人,幸我們女兒女婿等都還對人忠厚。
他們未必跟着我信果報,但一向看我做人對人當然受影響。
) 我看李老太爺的急法,隻希望我把孫子小祁帶走,因漢口日機已來了炸了市外一兩處了,我和王慎名商量,可否再和吳國桢商量商量,能否多挂一輛車給這些人都帶到長沙再說,不能的話就多帶一個是一個。
因在南京臨走時唐擘黃也再三托我關照他太太和小孩們的。
王說不用找市長了,他現在也是忙的不得了,站長是趙先生的學生,我打電話問問他有沒有辦法。
當時在旅館的人(都是考古組的)一聽這個消息,大家都哄哄的要走。
我說不要急,辦法還沒有呢,就鬧起來了,這不是公事公辦,這是我私事私辦了,應該讓年輕人留下,老年和小孩先走。
你們若覺得我提議不公平,你們去找你們的負責人去,這個不管大家的事。
當初在南京,我鬧沒鬧?我并不是說你們沒有顧我,我現在就不顧你們了,要看辦法如何呢。
我對人要車真是完全私交,而你們可以打官話要,因為是辦公家事嘛。
梁和董兩個人趕快先走了,我和王無法,就隻得打電話。
王又想法說這些人都是由我帶出來的,倘若不給他們帶走,我也走不了。
車站上回話答應可以另加一節車,但是須有二十個人以上才好意思挂車。
我趕快說不止二十個,一共二十七個人呢。
(因為唐家連奶媽在内,李家也有用人,還有所裡聽差的也有家眷在内,都是先出來住在旅館裡的,老胡大約還記得吧。
)王又打電話叫了他們電台裡的一個大卡車來裝東西和人,但是李老太爺又說還有三十多隻皮箱存在(上海銀行辦的)中國旅行社倉庫裡也須拿出來。
我聽了笑笑,想我們這些人在南京時都不及人家一隻箱子,但是今日他們還要來靠我來想法子,我就不提了。
王慎名說這個年頭那麼些箱子,就是自己本機關的車夫也不靠不住,并且也須熟人才可以拿出來,否則行李不給取的,隻得我和趙太太兩個人親自開大車去吧。
行長也是趙先生的學生,所以非趙太太親自去一趟不可。
我大笑起來了說,幸虧趙先生從前教了這麼些學生,不然連難都逃不成了,不過也要看那種人就是了。
有些人到緊急起來那還想到當日的老師,還來恭敬師母嗎?王也笑了說,我若不恭敬老師師母,這個大亂時還不回家呆着,來冒險自己開車來聽師母的分咐嗎?好,我們這就走,給小車留在這兒裝人用。
我們兩個人到了公司倉房一看共有四十三隻皮箱(自然不全是李家的,什麼聽差的也有)。
唐家的好象也有在内,王隻搖頭。
我苦笑笑對他說:你看有時候,物的價值,勝過人的價值!但是,我們一家現在不到八十磅東西,不過隻要人平安出去,身外之物有去有來,何足惜乎呢。
我們雖然說是這樣說,可是一大卡車裝不下,隻得去向行長借一輛大車添,并且開倉庫的鐘點也有限了,又隻得請他們通融。
可是堆好車内都無處坐了。
行長叫了兩個車夫出來開車,我和王慎名兩個人坐在箱子上對談對笑。
豈知不巧走到半路上日機又來了,隻得給車子靠牆邊停下。
這次是虛報,所以不到二十分鐘就解除了警報。
我對王說:若出事才對不起你
我帶了三個小的坐在江邊等,也不知道能不能走,所以四個人和小李媽一同隻帶了一布袋和一個手提包走。
真是冤家路窄!史語所同人和吳之椿太太小孩老媽子也是這個船,李家小桐看見我們坐在那兒,還走過來問二姊你們也是這個船嗎?新那自然不會回答了,李濟之還在罵小桐你不快過來,我們就給你留下來,這一幕我永遠忘不了的。
李家老太爺隻歎氣,所以以後他寫的有詩和信對我們道歉的。
我是向來以德報怨的人,以後再詳說好了。
票出來後,我們五個人進去了。
先在統艙裡等等,但是亂的很,我隻覺得二女新那大一點,不便在統艙裡。
看吳之椿太太(歐陽采薇)大萊間内有四個床位,同她商量隻放二女住在裡面(這本是我們的艙位,為吳之椿搶去的),但是吳太太不肯,恐人驚了她的兒子,我因她丈夫做的事我也不必和她去争了。
李濟之太太在旁邊看不過去,對我說給二姊放在我們房裡好了,那時我真感激她,我想世上好壞人真是不等,不可一概而論。
豈知未到開船,下午三點警報又來了。
船長發命令不等人到齊就開船,因此房間空出不少來了!我們正得其惠,弄到兩間房子正在吳之椿太太隔壁,而吳太太還問我好運氣弄到了房子,我沒睬她。
一天不到他們的報應來了。
船到九江前忽然船艙轟轟鬧起來了。
我去看,哪知是吳家小太子搶了兩個外國小孩的玩物,吳太太不管,還反打了人家的小孩一巴掌(中國人慣小孩往往在家裡如此尊貴而對外想也應該如此的)。
全艙人不平,要給他們攆下船,此事李濟之太太大約還記得吧?因為她也在旁邊看着的。
過後船長出來定了在九江請他們下船。
第二天中午船到九江,船長親自出來看着他們一定下船才算了事。
我在那次心裡想世上若無果報一般人還能過嗎?看見各種賣物的小販,還都提籃子上船賣東西,因為那時江西九江等地還是比較太平呢。
我向來喜歡瓷器的,但是這種時代怎麼能買和帶瓷器?隻得買了一個全自的觀音象。
(以後一直帶到美國,現在還放在家裡客廳呢,留作紀念亂時經過九江的一個紀念品。
當時在我的心裡想看中國人抗戰的精神,和日本人的準備,這個戰事一起,不是一兩年可以完的,不過還總覺得不久仍可經過九江的感覺,沒料到一别三十多年了。
) 到漢口後吳國祯派人來接他的丈人,而王慎名由元任離漢口時告訴他,我們何時到,所以也去接我們。
(因為我們一有了可走的機會,就打了電報給元任,以安他的心!)王那時是漢口電台台長,他有汽車和大卡車,所以接人和帶行李很便當的。
到他家住下來,我就趕快打聽唐擘黃太太的住處,因在南京臨走時,擘黃托我到漢口看看他太太如何辦法。
她是早一班船走的,唐本人也因是心理所所長,不能離職先走,隻太太和小孩先走了。
到漢口後不知他們如何情形,隻知所裡給定的旅館名字。
我幸虧有當地的王慎名又有地位又有汽車,又對我們十分熱心關照,所以一到樣樣事就全托他了。
找到旅館後一看李濟之的一家也在那兒,在這時大家見面比親人還親了。
李老太爺更是關心的不得了,說一下船大家都分散了,他們是由考古組先到的人員給安排的旅館(唐家也是由心理所人員安排的所以都住在一道了)。
董彥堂、梁思永等人也在那兒,大家都在說無車到長沙,不知那一天才可以動身呢。
問我住在何處,我回我有我的洞,不勞别人煩心,大家一笑而散。
想不到第二天日本人的炸彈跟着來了,在漢口市外放了幾個炸彈,市内的人自然更恐慌起來了。
王慎名正在想辦法弄火車給我們到長沙,我說先去看看唐李二家吧。
一到旅館李老太爺就和王談起同鄉來了,問給我們如何設法走?我說現正辦交涉火車位子,李老太爺對我作揖說我們也照趙太太以前辦法給小祁先帶走,其餘再說。
梁思永走過來也拱手說趙太太給想想法子可否能挂車走。
我回他你們公事還不早想好了嗎!還托我幹什麼?他說公事雖然有辦法不過還不一定呢?而各家的家眷實無法可想。
我回他我也是靠人的,若能辦到再說,梁思永笑笑說是不容易,若要辦到我對你磕四方頭。
董彥堂就對梁思永說,小心點,我想你這個四方頭磕定了,你豈不知趙太太是孫悟空拔一個寒毛就可以變一大串車出來了嗎?大家笑了一陣分散了。
我知道梁的意思又是恐人多行李多無辦法,其實他們為三組(考古組)運東西早接好頭挂特别車了,不過隻答應了兩輛車,帶不了那些人和幾十箱私人東西而己,又恐我們和唐家也要加入則更難辦了。
我向來總說親戚是無法才做的,朋友則是大家有感情願意才做朋友呢,勸導人總是說人患難相同友誼不可忘。
可是從這次的經驗中,我感到我的看法不完全準确了。
親戚朋友關系并不在乎名份上,隻在乎各人的為人而已。
什麼從小用故事來勉勵人都不一定有用的。
世人很多都是見利忘義,自私而已。
不過果報有靈,我還有點這個迷信,否則世上人被欺者,永遠不得出頭了。
(所以我教導小孩子們,不管是親戚或朋友或不大認識的人,或事情,總須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我不能為,對人也不能為,患難中我顧自己,也要想到别人,幸我們女兒女婿等都還對人忠厚。
他們未必跟着我信果報,但一向看我做人對人當然受影響。
) 我看李老太爺的急法,隻希望我把孫子小祁帶走,因漢口日機已來了炸了市外一兩處了,我和王慎名商量,可否再和吳國桢商量商量,能否多挂一輛車給這些人都帶到長沙再說,不能的話就多帶一個是一個。
因在南京臨走時唐擘黃也再三托我關照他太太和小孩們的。
王說不用找市長了,他現在也是忙的不得了,站長是趙先生的學生,我打電話問問他有沒有辦法。
當時在旅館的人(都是考古組的)一聽這個消息,大家都哄哄的要走。
我說不要急,辦法還沒有呢,就鬧起來了,這不是公事公辦,這是我私事私辦了,應該讓年輕人留下,老年和小孩先走。
你們若覺得我提議不公平,你們去找你們的負責人去,這個不管大家的事。
當初在南京,我鬧沒鬧?我并不是說你們沒有顧我,我現在就不顧你們了,要看辦法如何呢。
我對人要車真是完全私交,而你們可以打官話要,因為是辦公家事嘛。
梁和董兩個人趕快先走了,我和王無法,就隻得打電話。
王又想法說這些人都是由我帶出來的,倘若不給他們帶走,我也走不了。
車站上回話答應可以另加一節車,但是須有二十個人以上才好意思挂車。
我趕快說不止二十個,一共二十七個人呢。
(因為唐家連奶媽在内,李家也有用人,還有所裡聽差的也有家眷在内,都是先出來住在旅館裡的,老胡大約還記得吧。
)王又打電話叫了他們電台裡的一個大卡車來裝東西和人,但是李老太爺又說還有三十多隻皮箱存在(上海銀行辦的)中國旅行社倉庫裡也須拿出來。
我聽了笑笑,想我們這些人在南京時都不及人家一隻箱子,但是今日他們還要來靠我來想法子,我就不提了。
王慎名說這個年頭那麼些箱子,就是自己本機關的車夫也不靠不住,并且也須熟人才可以拿出來,否則行李不給取的,隻得我和趙太太兩個人親自開大車去吧。
行長也是趙先生的學生,所以非趙太太親自去一趟不可。
我大笑起來了說,幸虧趙先生從前教了這麼些學生,不然連難都逃不成了,不過也要看那種人就是了。
有些人到緊急起來那還想到當日的老師,還來恭敬師母嗎?王也笑了說,我若不恭敬老師師母,這個大亂時還不回家呆着,來冒險自己開車來聽師母的分咐嗎?好,我們這就走,給小車留在這兒裝人用。
我們兩個人到了公司倉房一看共有四十三隻皮箱(自然不全是李家的,什麼聽差的也有)。
唐家的好象也有在内,王隻搖頭。
我苦笑笑對他說:你看有時候,物的價值,勝過人的價值!但是,我們一家現在不到八十磅東西,不過隻要人平安出去,身外之物有去有來,何足惜乎呢。
我們雖然說是這樣說,可是一大卡車裝不下,隻得去向行長借一輛大車添,并且開倉庫的鐘點也有限了,又隻得請他們通融。
可是堆好車内都無處坐了。
行長叫了兩個車夫出來開車,我和王慎名兩個人坐在箱子上對談對笑。
豈知不巧走到半路上日機又來了,隻得給車子靠牆邊停下。
這次是虛報,所以不到二十分鐘就解除了警報。
我對王說:若出事才對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