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元任和中央研究院的關系
關燈
小
中
大
付一師人的夥食。
)這樣子總算對付過去,大家快樂而散,不過旁邊有些不出力而反說閑言閑語的也大有人在,自己不盡義務,反說趙太太好客,元任的錢都是被她這樣做好人花掉的,但是我不氣,隻笑笑而已。
我知中國人向來不幫人的人,總反而妒忌人的很多。
(外國人這種行為似乎比較少一點。
) 沒料到一九三二年正是九一八以後清華大學發生了種種困難的問題,元任雖離開了,可是清華凡有緊要的事,他們評議會的人總是來找他的。
那時評議會人員是葉企孫、陳岱孫、周培源、吳有訓、金嶽霖等等,常常全體來我們家讨論,經過多次的危機,元任總是在背後幫點忙,這次的風潮(可說是危機)息後就是校長問題,又有人提議讓元任做,元任又不願意做,他說我若願做就不會羅志希來做了。
大家商量再三,就由翁永霓代理,他隻答應代理三個月,元任是提議梅月涵從駐美清華學生監督處回國長校,不知其中有好些人要做清華校長,以後都怪元任不該提議老梅(我們總是這樣叫他的)。
去了五封公私信而老梅始終沒有回信的消息(我常罵老梅對任何事總是太慢)。
翁一方面也追,而校方也百事待議,元任就說我去代他一年半監督任務,促他快些回國。
以後才知道他當中有很多的問題很難解決,而他也知元任打算去了,并且其中兩個人願接監督的人他又不敢正式的派,因國内情形複雜弄不清,隻得暫以不了了之托于焌吉先暫代。
我們到唐山去接他,他才知道國内已定了,雖然他有點不願意沒有得到他的同意,誰叫他老不回信問問呢。
其實元任也不太願意去,而孟真則大反對,叫李濟之來勸,可是濟之贊成我們走,也因前些時李和傅兩個人因董某(不是董彥堂)與Freer博物館辦合作辦的損失了主權,傅和他大争,李來我家談到他若離中央研究院奈父母年老多病不願離開北平,但和孟真一道又實在受氣太大,因他們兩個人都無忍耐性的人,我就給李留下,請幾個人陪他打牌,元任就去和适之商量改由中基會出薪水(一種另外津貼),因此兩面關系遠一點可以減少沖突。
(濟之,我這個記的一點不錯吧?)因此李濟之多年都是由中基會出的薪水。
(我們兩個人都年近古稀了,常細想對朋友們真可說甯可天下人負我,我真不負天下人,兩個人一輩子從不以暗中做弄人為快,而也從不忌妒人。
不過也說回來,元任也是為國際上人已經太看重了,所以也不須去忌妒人了,我常和元任說我們是得過于求,并且先祖常有戒言,古雲知足常樂,乃人生立身之要言,因此就不苛求與妄求了。
) 我們在一九三二年的二月底離開中央研究院又搭上清華的關系了,其時我還有病極不想到美國,并且第四女兒小中還未斷奶,因她出世不到一個月我們家和翁、任等人玩西山八大處因太累回來當晚就病,以後我就無奶,所以她一個是奶媽帶大的。
并且清華也隻剩了還有一年半的留美監督處,所謂“舊制”學生就完了,新大學留美進修的不多,也不需專人住美領導,所以元任才答應來的。
我想我就不去了,短短一年半容易過的很,但元任不肯,隻得帶病動身,他的意思是到美手術可靠一點。
因此就給小中留下來,起初由我侄媳關照,後因她和奶媽不和,又改由唐擘黃太太照理。
劉廷藩随來作書記,劉太太也想去,元任覺得隻一年半,再帶多少人出來花錢不應該,所以劉太太總覺得是個遺憾。
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号正在齊東西好多人來了,晚上月涵、擘黃、上沅夫婦還打了兩桌牌,差不多到天亮了才大家吃完早飯送我們走(可是沒有中央研究院的人,因為他們不高興我們走),二十一大早動身到塘沽。
那時正值一二八之役,火車不通,坐船到上海,當時看見進口的兩岸都是戰迹,小孩們問為什麼上海這樣破爛,我們就解說給她們聽,雖無大的政治宣傳,不過也說點大略的壞處給他們聽,大二兩女并不在意,而來思不到三歲,可是她就查根問底的追問,日本這樣不乖,媽咪為什麼不打他
)這樣子總算對付過去,大家快樂而散,不過旁邊有些不出力而反說閑言閑語的也大有人在,自己不盡義務,反說趙太太好客,元任的錢都是被她這樣做好人花掉的,但是我不氣,隻笑笑而已。
我知中國人向來不幫人的人,總反而妒忌人的很多。
(外國人這種行為似乎比較少一點。
) 沒料到一九三二年正是九一八以後清華大學發生了種種困難的問題,元任雖離開了,可是清華凡有緊要的事,他們評議會的人總是來找他的。
那時評議會人員是葉企孫、陳岱孫、周培源、吳有訓、金嶽霖等等,常常全體來我們家讨論,經過多次的危機,元任總是在背後幫點忙,這次的風潮(可說是危機)息後就是校長問題,又有人提議讓元任做,元任又不願意做,他說我若願做就不會羅志希來做了。
大家商量再三,就由翁永霓代理,他隻答應代理三個月,元任是提議梅月涵從駐美清華學生監督處回國長校,不知其中有好些人要做清華校長,以後都怪元任不該提議老梅(我們總是這樣叫他的)。
去了五封公私信而老梅始終沒有回信的消息(我常罵老梅對任何事總是太慢)。
翁一方面也追,而校方也百事待議,元任就說我去代他一年半監督任務,促他快些回國。
以後才知道他當中有很多的問題很難解決,而他也知元任打算去了,并且其中兩個人願接監督的人他又不敢正式的派,因國内情形複雜弄不清,隻得暫以不了了之托于焌吉先暫代。
我們到唐山去接他,他才知道國内已定了,雖然他有點不願意沒有得到他的同意,誰叫他老不回信問問呢。
其實元任也不太願意去,而孟真則大反對,叫李濟之來勸,可是濟之贊成我們走,也因前些時李和傅兩個人因董某(不是董彥堂)與Freer博物館辦合作辦的損失了主權,傅和他大争,李來我家談到他若離中央研究院奈父母年老多病不願離開北平,但和孟真一道又實在受氣太大,因他們兩個人都無忍耐性的人,我就給李留下,請幾個人陪他打牌,元任就去和适之商量改由中基會出薪水(一種另外津貼),因此兩面關系遠一點可以減少沖突。
(濟之,我這個記的一點不錯吧?)因此李濟之多年都是由中基會出的薪水。
(我們兩個人都年近古稀了,常細想對朋友們真可說甯可天下人負我,我真不負天下人,兩個人一輩子從不以暗中做弄人為快,而也從不忌妒人。
不過也說回來,元任也是為國際上人已經太看重了,所以也不須去忌妒人了,我常和元任說我們是得過于求,并且先祖常有戒言,古雲知足常樂,乃人生立身之要言,因此就不苛求與妄求了。
) 我們在一九三二年的二月底離開中央研究院又搭上清華的關系了,其時我還有病極不想到美國,并且第四女兒小中還未斷奶,因她出世不到一個月我們家和翁、任等人玩西山八大處因太累回來當晚就病,以後我就無奶,所以她一個是奶媽帶大的。
并且清華也隻剩了還有一年半的留美監督處,所謂“舊制”學生就完了,新大學留美進修的不多,也不需專人住美領導,所以元任才答應來的。
我想我就不去了,短短一年半容易過的很,但元任不肯,隻得帶病動身,他的意思是到美手術可靠一點。
因此就給小中留下來,起初由我侄媳關照,後因她和奶媽不和,又改由唐擘黃太太照理。
劉廷藩随來作書記,劉太太也想去,元任覺得隻一年半,再帶多少人出來花錢不應該,所以劉太太總覺得是個遺憾。
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号正在齊東西好多人來了,晚上月涵、擘黃、上沅夫婦還打了兩桌牌,差不多到天亮了才大家吃完早飯送我們走(可是沒有中央研究院的人,因為他們不高興我們走),二十一大早動身到塘沽。
那時正值一二八之役,火車不通,坐船到上海,當時看見進口的兩岸都是戰迹,小孩們問為什麼上海這樣破爛,我們就解說給她們聽,雖無大的政治宣傳,不過也說點大略的壞處給他們聽,大二兩女并不在意,而來思不到三歲,可是她就查根問底的追問,日本這樣不乖,媽咪為什麼不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