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第四章

關燈
從右翼調往左翼,第二天進攻法軍右翼。

    贊成和反對該意見的引起争辯,莫衷一是。

    葉爾莫洛夫、多赫圖羅夫和拉耶夫斯基贊成貝尼格森的意見。

    不知幾位将軍是覺得放棄古都前應該作出些犧牲呢,還是出于其它個人考慮,但他們似乎不懂得,此次會議已不能改變事情的進程,莫斯科現在已經放棄。

    其他将軍倒懂得這點,已撇開莫斯科問題,談起了部隊撤離時應向何方轉移。

    瑪拉莎目不轉睛地瞧着眼前發生的一切,對會議的意義有不同的理解。

    她覺得,一切不過是發生在“老爺爺”和穿長袍者之間的個人争吵,她管貝尼格森叫穿長袍者。

    她看出他們倆對話時怒氣沖沖,而她内心裡向着老爺爺。

    在争論中間,她發覺老爺爺迅速向貝尼格森投去機敏的一瞥,接着她高興地察覺老爺爺對穿長袍者說了句什麼,使他偃旗息鼓:貝尼格森突然漲紅了臉,憤憤地在屋裡轉來轉去。

    給貝尼格森造成如此影響的話,是庫圖佐夫平靜地低聲地說出的,關于貝尼格森建議的利弊的意見,即關于夜間軍隊從右翼轉移至左翼,好發起對法軍側翼的進攻。

     “先生們,我”——庫圖佐夫說,“不能贊賞伯爵的計劃。

    在離敵人的近距離内調動軍隊,總是危險的,軍事曆史也肯定這個看法。

    例如……,(庫圖佐夫仿佛在沉思,他搜索例子,用明亮而天真的目光看了貝尼格森一眼。

    )就拿弗裡德蘭戰役①來說吧,這一戰役,我想,伯爵是清楚記得的,進行得……不完全順利,僅僅因為我軍在距敵軍太近的地方重新部署……”接着是一分鐘的沉默,但大家覺得這時間長極了。

     辯論又重新進行下去,但時時中斷,都有一種無話可說了的感覺。

     ①弗裡德蘭在東普魯士。

    一八○七年法俄兩軍在此對壘,貝尼格森指揮有誤,導緻俄軍失敗,法軍得以攻入俄境。

     在一次談話的間隙,庫圖佐夫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好像要發言的樣子。

    全體都望着他。

     “Eh bien,messieurs!Je vois que c'est moi qui payerai les pots cassès.”①他說,然後慢慢起身,走向桌旁。

    “諸位,我聽了你們的意見。

    有人是不贊成我的。

    但我(他停頓了一下)借助以陛下和祖國賜予的權力,我——命令撤退。

    ” ①法語:諸位,看來得由我賠償打破的罐子了。

     将軍們随即莊嚴肅穆地退場,像參加完了葬禮一樣。

     有幾位将軍用不大的嗓門向總司令談了些情況,說話的口氣與在會上的發言已迥然不同。

     瑪拉莎背向外小心地爬下高闆床,光着一雙腳,摸索着壁竈的梯坎,下地後站在将軍們的腿縫中跑出屋子,家人早已在等待她吃晚飯。

     打發了将軍們之後,庫圖佐夫長久地用臂肘支撐着桌子坐着,老想着那個可怕的問題:“什麼時候,究竟什麼時候,終于決定了莫斯科要放棄?什麼時候決定這個問題的,是誰的過錯?” “這一點,這一點我沒料到,”他對前來的副官施奈德說,此時夜已深了,“這一點我沒料到!這點我想都沒想過!” “您該休息一下了,勳座。

    ”副官說。

     “現在不!他們将會嚼馬肉的,像土耳其人一樣,”他沒有理睬副官,咆哮着,用肌肉松弛的拳頭敲桌子,“他們也會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