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 第三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用閑暇時光,記述他的豐功偉績,他用法語寫道:
①法語:還嫌不夠,那就多給他們一些。
②法語:戰場的景象是壯麗的。
“遠征俄國的戰争,本來是現代最聞名的戰争,因為這是明智的、為了真正利益的戰争,是為了全人類的綏靖和安全的戰争;它純粹是熱愛和平的穩妥的戰争。
那場戰争是為了一個偉大的目的,為了意外事件的 終結,為了安定的開始。
新的境界,新的事業正在出現,全人類的安甯幸福和繁榮昌盛正在出現。
歐洲的制度已經奠定,剩下的問題隻是進一步建立起來。
在這些大問題都得到滿意解決,到處都安甯下來之 後,我也就有我的國會和神聖同盟了。
這些觀點是他們從我這裡竊取的。
在這次各國偉大的君主會議中,我們應當像一家人一樣讨論我們的利益。
并且像管帳先生對主人那樣向各國人民提出彙報。
按這樣去做,歐洲一定很快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一個人不論去何地旅行,就如同進入共同的祖國。
我呼籲所有的河流供所有人航行,海洋公有,龐大的常備軍一律縮編成各國君主的近衛軍。
回到法國,回到偉大、強盛、瑰麗、和平、光榮的 祖國,我要宣布,她的國界永遠不變;未來一切戰争,是防禦性的;任何擴張都是與民族利益背道而馳的;我要會同我的兒子掌管帝國政治,我的獨裁要結束了,他的憲政就要開始…… 巴黎将要成為世界的首都,法國人要成為萬國人民 仰慕的對象!…… 到那時候,我将利用我閑暇與晚年,在皇後陪伴下,在我兒子受皇家教育期間,像一對真正的農村夫婦一樣,駕着自己的馬車,暢遊帝國各個角落,接受訴狀,平反冤獄,在各地傳播知識,施舍恩惠。
” 天意注定他充當一名屠殺人民的、可悲的、不由自主的劊子手,他自信他的行動動機是造福于人民,自信他能支配千百萬人的命運,能憑借權利施舍恩惠。
“渡過維斯杜拉河的四十萬人中,有一半是奧地利人、普魯士人、撒克遜人、波蘭人、巴伐利亞人、符騰堡人、梅克倫堡灣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那不勒斯人。
實際上,在帝國軍隊裡,有三分之一的荷蘭人、比利時人、萊茵河兩岸的居民、皮德蒙特人、瑞士人、日内瓦人、托斯卡納人、羅馬人、三十二師①以及不來梅和漢堡等地的人;其中說法語的幾乎不滿十四萬人。
對俄國的遠征,其實法國的損失不到五萬人;俄軍從維爾納撤退到莫斯科,以及在各次戰鬥中,損失比法軍多三倍;莫斯科的大火使十萬俄國人喪生,他們由于森林裡寒冷和物資匮乏而死亡;最後,在由莫斯科至奧德河的進軍中,俄軍也受到嚴酷季節之苦;在抵達維爾納時,它隻剩下五萬人了,到了長利什,就不到一萬八千人了。
” 想象,對俄戰争是按照他的意志引起的,所以可怕的景象沒有使他的靈魂震驚。
他勇敢地承擔了事件的全部責任,他神志不清地竟然從幾十萬犧牲者中法國人少于黑森人和巴代利亞人這樣一事實中找到了辯解的證據。
①三十二師指達武元帥指揮的師,其中士兵多半從漢堡、不來梅等地招募來。
②法語:戰場的景象是壯麗的。
“遠征俄國的戰争,本來是現代最聞名的戰争,因為這是明智的、為了真正利益的戰争,是為了全人類的綏靖和安全的戰争;它純粹是熱愛和平的穩妥的戰争。
那場戰争是為了一個偉大的目的,為了意外事件的 終結,為了安定的開始。
新的境界,新的事業正在出現,全人類的安甯幸福和繁榮昌盛正在出現。
歐洲的制度已經奠定,剩下的問題隻是進一步建立起來。
在這些大問題都得到滿意解決,到處都安甯下來之 後,我也就有我的國會和神聖同盟了。
這些觀點是他們從我這裡竊取的。
在這次各國偉大的君主會議中,我們應當像一家人一樣讨論我們的利益。
并且像管帳先生對主人那樣向各國人民提出彙報。
按這樣去做,歐洲一定很快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一個人不論去何地旅行,就如同進入共同的祖國。
我呼籲所有的河流供所有人航行,海洋公有,龐大的常備軍一律縮編成各國君主的近衛軍。
回到法國,回到偉大、強盛、瑰麗、和平、光榮的 祖國,我要宣布,她的國界永遠不變;未來一切戰争,是防禦性的;任何擴張都是與民族利益背道而馳的;我要會同我的兒子掌管帝國政治,我的獨裁要結束了,他的憲政就要開始…… 巴黎将要成為世界的首都,法國人要成為萬國人民 仰慕的對象!…… 到那時候,我将利用我閑暇與晚年,在皇後陪伴下,在我兒子受皇家教育期間,像一對真正的農村夫婦一樣,駕着自己的馬車,暢遊帝國各個角落,接受訴狀,平反冤獄,在各地傳播知識,施舍恩惠。
” 天意注定他充當一名屠殺人民的、可悲的、不由自主的劊子手,他自信他的行動動機是造福于人民,自信他能支配千百萬人的命運,能憑借權利施舍恩惠。
“渡過維斯杜拉河的四十萬人中,有一半是奧地利人、普魯士人、撒克遜人、波蘭人、巴伐利亞人、符騰堡人、梅克倫堡灣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那不勒斯人。
實際上,在帝國軍隊裡,有三分之一的荷蘭人、比利時人、萊茵河兩岸的居民、皮德蒙特人、瑞士人、日内瓦人、托斯卡納人、羅馬人、三十二師①以及不來梅和漢堡等地的人;其中說法語的幾乎不滿十四萬人。
對俄國的遠征,其實法國的損失不到五萬人;俄軍從維爾納撤退到莫斯科,以及在各次戰鬥中,損失比法軍多三倍;莫斯科的大火使十萬俄國人喪生,他們由于森林裡寒冷和物資匮乏而死亡;最後,在由莫斯科至奧德河的進軍中,俄軍也受到嚴酷季節之苦;在抵達維爾納時,它隻剩下五萬人了,到了長利什,就不到一萬八千人了。
” 想象,對俄戰争是按照他的意志引起的,所以可怕的景象沒有使他的靈魂震驚。
他勇敢地承擔了事件的全部責任,他神志不清地竟然從幾十萬犧牲者中法國人少于黑森人和巴代利亞人這樣一事實中找到了辯解的證據。
①三十二師指達武元帥指揮的師,其中士兵多半從漢堡、不來梅等地招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