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蛛

關燈
的技巧以及敏捷的身手令人歎為觀止。

     如果獵物離它不太遠,它縱身一躍就可以撲到,很少有失手的時候。

    但如果獵物在很遠的地方,它就會放棄,決不會特意跑出來窮追不舍。

    看來它不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家夥,不會落得一個“鳥為食亡”的下場。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狼蛛是很有耐性,也很有理性的。

    因為在洞裡沒有任何幫助它獵食的設備,它必須始終傻傻地守候着。

    如果是沒有恒心和耐心的蟲子,一定不會這樣持之以恒,肯定沒多久就退回到洞裡去睡大覺了。

    可狼蛛不是這種昆蟲。

    它确信,獵物今天不來,明天一定會來;明天不來,将來也總有一天會來。

    在這塊土地上,蝗蟲、蜻蜓之類多得很,并且它們又總是那麼不謹慎,總有機會剛好跳到狼蛛近旁。

    所以狼蛛隻需等待時候一到,它就立刻竄上去捉住獵物,将其殺死。

    或是當場吃掉,或者拖回去以後吃。

     雖然狼蛛很多時候都是“等而無獲”,但它的确不大會受到饑餓的威脅,因為它有一個能節制的胃。

    它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内不吃東西而不感到饑餓。

    比如我那實驗室裡的狼蛛,有時候我會連續一個星期忘了喂食,但它們看上去照樣氣色很好。

    在餓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它們并不見得憔悴,隻是變得極其貪婪,就像狠一樣。

     在狼蛛還年幼的時候,它還沒有一個藏身的洞,不能躲在洞裡“守洞待蟲”,不過它有另外一種覓食的方法。

    那時它也有一個灰色的身體,像别的大狼蛛一樣,就是沒有黑絨腰裙──那個要到結婚年齡時才能擁有。

    它在草叢裡徘徊着,這是真正的打獵。

    當小狼蛛看到一種它想吃的獵物,就沖過去蠻橫地把它趕出巢,然後緊迫不舍,那亡命者正預備起飛逃走,可是往往來不及了──小狼蛛已經撲上去把它逮住了。

     我喜歡欣賞我那實驗室裡的小狼蛛捕捉蒼蠅時那種敏捷的動作。

    蒼蠅雖然常常歇在兩寸高的草上,可是隻要狼蛛猛然一躍,就能把它捉住。

    貓捉老鼠都沒有那麼敏捷。

     但是這隻是狼蛛小時候的故事,因為它們身體比較輕巧,行動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随心所欲。

    以後它們要帶着卵跑,不能任意地東跳西竄了。

    所以它就先替自己挖個洞,整天在洞口守候着,這便是成年蜘蛛的獵食方式。

     狼蛛的卵袋 假如你聽到這可怕的狼蛛怎樣愛護自己的家庭的故事,你一定會在驚異之餘改變對它的看法。

     在八月的一個清晨,我發現一隻狼蛛在地上織一個絲網,大小和一個手掌差不多。

    這個網很粗糙,樣子也不美觀,但是很堅固。

    這就是它将要工作的場所,這網能使它的巢和沙地隔絕。

    在這網上,它用最好的白絲織成一片大約有一個硬币大小的席子,它把席子的邊緣加厚,直到這席子變成一個碗的形狀,周圍圈着一條又寬又平的邊,它在這網裡産了卵,再用絲把它們蓋好,這樣我們從外面看,隻看到一個圓球放在一條絲毯上。

     然後它就用腿把那些攀在圓席上的絲一根根抽去,然後把圓席卷上來,蓋在球上,然後它再用牙齒拉,用掃帚般的腿掃,直到它把藏卵的袋從絲網上拉下來為止,這可是一項費神費力的工作。

     這袋子是個白色的絲球,摸上去又軟又粘,大小像一顆櫻桃。

    如果你仔細觀察,那麼你會發現在袋的中央有一圈水平的折痕,那裡面可以插一根針而不緻于把袋子刺破。

    這條折紋就是那圓席的邊。

    圓席包住了袋子的下半部,上半部是小狼蛛出來的地方。

    除了母蜘蛛在産好卵後鋪的絲以外,再也沒有别的遮蔽物了。

    袋子裡除了卵以外,也沒有别的東西,不像條紋蜘蛛那樣,裡面襯着柔軟的墊褥和絨毛。

    狼蛛不必擔心氣候對卵的影響,因為在冬天來臨之前,狼蛛的卵早已孵化了。

     母蛛整個早晨都在忙着編織袋子。

    現在它累了。

    它緊緊抱着它那寶貝小球,靜靜地休息着,生伯一不留神就把寶貝丢了。

    第二天早晨,我再看到它的時候,它已經把這小球挂到它身後的絲囊上了。

     差不多有三個多星期,它總是拖着那沉重的袋子。

    不管是爬到洞口的矮牆上的時候,還是在遭到了危險急急退入地洞的時候,或者是在地面上散步的時候,它從來不肯放下它的寶貝的小袋。

    如果有什麼意外的事情使這個小袋子脫離它的懷抱,它會立刻瘋狂地撲上去,緊緊地抱住它,并準備好反擊那搶它寶貝的敵人。

    接着它很快地把小球挂到絲囊上,很不安地帶着它匆匆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在夏天将要結束的那幾天裡,每天早晨,太陽已經把土地烤得很熱的時候,狼蛛就要帶着它的小球從洞底爬出洞口,靜靜地趴着。

    初夏的時候,它們也常常在太陽高挂的時候爬到洞口,沐浴着陽光小睡。

    不過現在,它們這麼做完全是為了另外一個目的。

    以前狼蛛爬到洞口的陽光裡是為了自己,它躺在矮牆上,前半身伸出洞外,後半身藏在洞裡。

    它讓太陽光照到眼睛上,而身體仍在黑暗中;現在它帶着小球,曬太陽的姿勢剛好相反:前半身在洞裡,後半身在洞外。

    它用後腿把裝着卵的白球舉到洞口,輕輕地轉動着它,讓每一部分都能受到陽光的沐浴。

    這樣足足曬了半天,直到太陽落山。

    它的耐心實在令人感動,而且它不是一天兩天這樣做,而是在三四個星期内天天這樣做。

    鳥類把胸伏在卵上,它的胸能像火爐一樣供給卵充分的熱量;狼蛛把它的卵放在太陽底下,直接利用這個天然的大火爐。

     狼蛛的幼兒 在九月初的時候,小狼蛛要準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