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紋蜘蛛
關燈
小
中
大
這層絲不是像通常那樣的纖維狀,而是很蓬松的一束。
這種物質,比天鵝的絨毛還要軟,比冬天的火爐還要暖和,它是未來的小蜘蛛們的安樂床。
小蜘蛛們在這張舒适的床上就不會受到寒冷空氣的侵襲了。
在巢的中央有一個錘子一樣的袋子,袋子的底部是圓的,頂部是方的,有一個柔嫩的蓋子蓋在上面。
這個袋子是用非常細軟的緞子做成的,裡面就藏着蜘蛛的卵。
蜘蛛的卵是一種極小的橘黃色的顆粒,聚集在一塊兒,拼成一顆豌豆大小的圓球。
這些是蜘蛛的寶貝,母蜘蛛必須保護着它們不受冷空氣的侵襲。
那麼蜘蛛是怎樣造就這樣精緻的袋子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它做袋子時的情形吧!它做袋子的時候,慢慢地繞着圈子,同時放出一根絲,它的後腿把絲拉出來疊在上一個圈的絲上面,就這樣一圈圈地加上去,就織成了一個小袋子。
袋子與巢之間用絲線連着,這樣使袋口可以張開。
袋的大小恰好能裝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點空隙,也不知道蜘蛛媽媽如何能掌握得那麼精确。
産完卵後,蜘蛛的絲囊又要開始運作了。
但這次工作和以前不同。
隻見它先把身體放下,接觸到某一點,然後把身體擡起來,再放下,接觸到另一點,就這樣一會兒在這,一會兒在那,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毫無規則,同時它的後腳拉扯着放出來的絲。
這種工作的結果,不是織出一塊美麗的綢緞,而是造就一張雜亂無章、錯綜複雜的網。
接着它射出一種紅棕色的絲,這種絲非常細軟。
它用後腿把絲壓嚴實,包在巢的外面。
然後它再一次變換材料,又放出白色的絲,包在巢的外側,使巢的外面又多了一層白色的外套。
而且,這時候巢已經像個小氣球了,上端小,下端大,接着它再放出各種顔色不同的絲,赤色、褐色、灰色、黑色……讓你目不暇接,它就用這種華麗的絲線來裝飾它的巢。
直到這一步結束,整個工作才算大功告成了。
蜘蛛開着一個多麼神奇的紗廠啊!靠着這個簡單而永恒的工廠──它可以交替做着搓繩、紡線、織布、織絲帶等各種工作,而這裡面的全部機器隻是它的後腿和絲囊。
它是怎樣随心所欲地變換“工種”的呢?它又是怎樣随心所欲地抽出自已想要的顔色的絲呢?我隻能看到這些結果,卻不知道其中的奧妙。
建巢的工作完成後,蜘蛛就頭也不回地跨着慢步走開了。
再也不會回來,不是它狠心,而是它真的不需要再操心了。
時間和陽光會幫助它孵卵的,而且,它也沒有精力再操心了。
在替它的孩子做巢的時候,它已經把所有的絲都用光了,再也沒有絲給自己張網捕食了。
況且它自己也已經沒有食欲了。
衰老和疲憊使它在世界上苟延殘喘了幾天後安詳地死去了。
這便是我那匣子裡的蜘蛛一生的終結,也是所有樹叢裡的蜘蛛的必然歸宿。
條紋蜘蛛的家族 你還記得那小小的巢裡的橘黃色的卵吧?那些美麗的卵的總數有五顆之多。
你還記得它們是被密封在白緞子做的巢裡的吧?那麼當裡面的小東西要跑出來,又沖不破白絲做的牆的時候該怎麼辦呢?當時它們的母親又不在身旁,不能幫助它們沖破絲袋,它們是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動物在許多地方和植物有類似之處。
蜘蛛的巢在我看來相當于植物的果實,隻不過它裡面包含的不是種子而是卵而已,自己不能動,但它們的種子卻能在很遠的地方生根發芽。
因為植物有許多傳播種子的方法,把它們送到四面八方:鳳仙花的果實成熟的時候,隻要受到輕輕的碰觸,便會裂成五瓣,每一瓣各自蜷縮起來,把種子彈到很遠的地方;還有一種很輕的種子,像蒲公英的種子,長着羽毛,風一吹就能把它們帶到很遠的地方;榆樹的種子是嵌在一張又寬又輕的扇子裡的;槭樹的種子成對地搭配,好像一雙張開的翅;柽樹的種子形狀像船槳,風能夠讓它飛到極遠的地方……這些種子随遇而安,落到不知什麼地方就可以安家落戶,開始下一輪的生死循環。
和植物一樣,動物也有各種千奇百怪的方法憑借大自然的力量讓它們的種族散布在各地。
你可以從條紋蜘蛛的身上略知一二。
三月間,正是蜘蛛的卵開始孵化的時候。
如果我們用剪刀把蜘蛛巢剪開,就可以看到有些卵已經變成小蜘蛛爬到中央那個袋子的外面,有些仍是橘黃色的卵。
這些剛剛擁有生命、乳臭末幹的小蜘蛛還沒有披上像它們的母親身上那樣美麗的條紋衣服,它們的背部是淡黃色的,腹部是棕色的,它們要在袋子的外面,巢的裡面,呆上整整四個月。
在這段時期裡,它們的身體漸漸地變得強壯豐滿起來,和其它動物不同的是,它們是在巢裡而不是在外面的大天地中逐漸變為成年的蜘蛛的。
到了六七月裡,這些小蜘蛛急于要沖出來了。
可是它們無法在那堅硬的巢壁上挖洞。
那孩子怎麼辦呢?不用擔心,那巢自己會裂開的,就像成熟種子的果皮一樣,自動地把後代送出來。
它們一出巢,就各自爬到附近的樹枝上,同時放出極為輕巧的絲來,這些絲在空中飄浮的時候,會把它們牽引到别的地方去。
關于小蜘蛛這種奇特的飛行工具,我們在下一篇還會詳細講到。
這種物質,比天鵝的絨毛還要軟,比冬天的火爐還要暖和,它是未來的小蜘蛛們的安樂床。
小蜘蛛們在這張舒适的床上就不會受到寒冷空氣的侵襲了。
在巢的中央有一個錘子一樣的袋子,袋子的底部是圓的,頂部是方的,有一個柔嫩的蓋子蓋在上面。
這個袋子是用非常細軟的緞子做成的,裡面就藏着蜘蛛的卵。
蜘蛛的卵是一種極小的橘黃色的顆粒,聚集在一塊兒,拼成一顆豌豆大小的圓球。
這些是蜘蛛的寶貝,母蜘蛛必須保護着它們不受冷空氣的侵襲。
那麼蜘蛛是怎樣造就這樣精緻的袋子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它做袋子時的情形吧!它做袋子的時候,慢慢地繞着圈子,同時放出一根絲,它的後腿把絲拉出來疊在上一個圈的絲上面,就這樣一圈圈地加上去,就織成了一個小袋子。
袋子與巢之間用絲線連着,這樣使袋口可以張開。
袋的大小恰好能裝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點空隙,也不知道蜘蛛媽媽如何能掌握得那麼精确。
産完卵後,蜘蛛的絲囊又要開始運作了。
但這次工作和以前不同。
隻見它先把身體放下,接觸到某一點,然後把身體擡起來,再放下,接觸到另一點,就這樣一會兒在這,一會兒在那,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毫無規則,同時它的後腳拉扯着放出來的絲。
這種工作的結果,不是織出一塊美麗的綢緞,而是造就一張雜亂無章、錯綜複雜的網。
接着它射出一種紅棕色的絲,這種絲非常細軟。
它用後腿把絲壓嚴實,包在巢的外面。
然後它再一次變換材料,又放出白色的絲,包在巢的外側,使巢的外面又多了一層白色的外套。
而且,這時候巢已經像個小氣球了,上端小,下端大,接着它再放出各種顔色不同的絲,赤色、褐色、灰色、黑色……讓你目不暇接,它就用這種華麗的絲線來裝飾它的巢。
直到這一步結束,整個工作才算大功告成了。
蜘蛛開着一個多麼神奇的紗廠啊!靠着這個簡單而永恒的工廠──它可以交替做着搓繩、紡線、織布、織絲帶等各種工作,而這裡面的全部機器隻是它的後腿和絲囊。
它是怎樣随心所欲地變換“工種”的呢?它又是怎樣随心所欲地抽出自已想要的顔色的絲呢?我隻能看到這些結果,卻不知道其中的奧妙。
建巢的工作完成後,蜘蛛就頭也不回地跨着慢步走開了。
再也不會回來,不是它狠心,而是它真的不需要再操心了。
時間和陽光會幫助它孵卵的,而且,它也沒有精力再操心了。
在替它的孩子做巢的時候,它已經把所有的絲都用光了,再也沒有絲給自己張網捕食了。
況且它自己也已經沒有食欲了。
衰老和疲憊使它在世界上苟延殘喘了幾天後安詳地死去了。
這便是我那匣子裡的蜘蛛一生的終結,也是所有樹叢裡的蜘蛛的必然歸宿。
條紋蜘蛛的家族 你還記得那小小的巢裡的橘黃色的卵吧?那些美麗的卵的總數有五顆之多。
你還記得它們是被密封在白緞子做的巢裡的吧?那麼當裡面的小東西要跑出來,又沖不破白絲做的牆的時候該怎麼辦呢?當時它們的母親又不在身旁,不能幫助它們沖破絲袋,它們是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動物在許多地方和植物有類似之處。
蜘蛛的巢在我看來相當于植物的果實,隻不過它裡面包含的不是種子而是卵而已,自己不能動,但它們的種子卻能在很遠的地方生根發芽。
因為植物有許多傳播種子的方法,把它們送到四面八方:鳳仙花的果實成熟的時候,隻要受到輕輕的碰觸,便會裂成五瓣,每一瓣各自蜷縮起來,把種子彈到很遠的地方;還有一種很輕的種子,像蒲公英的種子,長着羽毛,風一吹就能把它們帶到很遠的地方;榆樹的種子是嵌在一張又寬又輕的扇子裡的;槭樹的種子成對地搭配,好像一雙張開的翅;柽樹的種子形狀像船槳,風能夠讓它飛到極遠的地方……這些種子随遇而安,落到不知什麼地方就可以安家落戶,開始下一輪的生死循環。
和植物一樣,動物也有各種千奇百怪的方法憑借大自然的力量讓它們的種族散布在各地。
你可以從條紋蜘蛛的身上略知一二。
三月間,正是蜘蛛的卵開始孵化的時候。
如果我們用剪刀把蜘蛛巢剪開,就可以看到有些卵已經變成小蜘蛛爬到中央那個袋子的外面,有些仍是橘黃色的卵。
這些剛剛擁有生命、乳臭末幹的小蜘蛛還沒有披上像它們的母親身上那樣美麗的條紋衣服,它們的背部是淡黃色的,腹部是棕色的,它們要在袋子的外面,巢的裡面,呆上整整四個月。
在這段時期裡,它們的身體漸漸地變得強壯豐滿起來,和其它動物不同的是,它們是在巢裡而不是在外面的大天地中逐漸變為成年的蜘蛛的。
到了六七月裡,這些小蜘蛛急于要沖出來了。
可是它們無法在那堅硬的巢壁上挖洞。
那孩子怎麼辦呢?不用擔心,那巢自己會裂開的,就像成熟種子的果皮一樣,自動地把後代送出來。
它們一出巢,就各自爬到附近的樹枝上,同時放出極為輕巧的絲來,這些絲在空中飄浮的時候,會把它們牽引到别的地方去。
關于小蜘蛛這種奇特的飛行工具,我們在下一篇還會詳細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