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關燈
蟋蟀!&rdquo &ldquo動作快一點兒,&rdquo我對小保羅說道,&ldquo我這裡有一個袋子。

    我的小戰俘,你快快跳進去吧,你可以在袋子裡面安心居住。

    裡面有充足的飲食。

    不過,有個條件,那就是,你可一定不要讓我們失望啊!你一定要趕快告訴我們一些事情,一些我們渴望知道而且正在苦苦尋覓的答案。

    而這些事情中,需要你做的頭一件便是:把你的家給我看一看。

    &rdquo 二、它的住屋  在那些青青的草叢之中,不注意的話,就會不為人知地隐藏着一個有一定傾斜度的隧道。

    在這裡,即便是下了一場滂沱的暴雨,也會立刻就幹了的。

    這個隐蔽的隧道,最多不過有九寸深的樣子,寬度也就像人的一個手指頭那樣。

    隧道按照地形的情況和性質,或是彎曲,或是垂直。

    差不多如同定律一樣,總是要有一葉草把這間住屋半遮掩起來,其作用是很明顯的,如同一所罩壁一樣,把進出洞穴的孔道遮避在黑暗之中。

    蟋蟀在出來吃周圍的青草的時候,決不會去碰一下這一片草。

    那微斜的門口,仔細用掃帚打掃幹淨,收拾得很寬敝。

    這裡就是它們的一座平台,每當四周的事物都很甯靜的時候,蟋蟀就會悠閑自在地聚集在這裡,開始彈奏它的四弦提琴了。

    多麼溫馨的促夏消暑音樂啊! 屋子的内部并不奢華,有暴露的,但是并不粗糙的牆。

    房子的住戶有很多空閑的時間去修整太粗糙的地方。

    隧道的底部就是卧室,這裡比别的地方修飾的略微精細些,并且寬敞些。

    大體上說,這是個很簡單的住所,非常清潔,也不潮濕,一切都符合衛生标準。

    從另一方面來說,假如我們考慮到蟋蟀用來掘土的工具十分簡單,那麼可以說這真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了。

    如果想要知道它是怎樣做的,它是什麼時候開始這麼大的工程的,我們一定要回溯到蟋蟀剛剛下卵的時候。

     蟋蟀像黑螽斯一樣,隻把卵産在土裡,深約四分之三寸,它把它們排列成群,總數大約有五百到六百個。

    這卵真是一種驚人的機器。

    孵化以後,它看起來很像一隻灰白色的長瓶子,瓶頂上有一個因而整齊的孔。

    孔邊上有一頂小帽子,像一個蓋子一樣。

    去掉蓋子的原因,并不是蛴螬在裡面不停地沖撞,把蓋子弄破了,而是因為有一種環繞着的線──一種抵抗力很弱的線,它自己會自動裂開。

     卵産下兩個星期以後,前端出現兩個大的蛴螬,是一個呆在襁褓中的蛴螬,穿着緊緊的衣服,還不能完全辨别出來。

    你應當記得,螽斯也以同樣的方法孵化,當它來到地面上時,也一樣穿着一件保護身體的緊緊的外衣。

    蟋蟀和螽斯是同類動物,雖然事實上并不需要,但它也穿着一件同樣的制服。

    螽斯的卵留在地下有八個月之久,它要想從地底下出來必須同已經變硬了的土壤搏鬥一番,因此需要一件長衣保護它的長腿。

    但是蟋蟀整體上比較短粗,而且卵在地下也不過幾天,它出來時無非隻要穿過粉狀的泥土就可以了。

    用不着和土地相抗掙。

    因為這些理由,它不需要外衣,于是它就把這件外衣抛棄在後面的殼裡了。

     當它脫去襁褓時,蟋蟀的身體差不多完全是灰白色的,它開始和眼前的泥土戰鬥了。

    它用它的大腮将一些毫無抵抗力的泥土咬出來,然後把它們打掃在一旁或幹脆踢到後面去,它很快就可以在土面上享受着陽光,并冒着和它的同類相沖突的危險開始生活,它是這樣弱小的一個可憐蟲,還沒有跳蚤大呢! 二十四小時以後,它變成了一個小黑蟲,這時它的黑檀色足以和發育完全的蟋蟀相媲美,它全部的灰白色到最後隻留下來一條圍繞着胸部的白肩帶,它身上生有兩個黑色的點。

    在這兩點中上面的一點,就在長瓶的頭上,你可以看見一條環繞着的,薄薄的、突起的線。

    殼子将來就在這條線上裂開。

    因為卵是透明的,我們可以看見這個小動物身上長着的節。

    現在是應該注意的時候了,特别是在早上的時候。

     好運氣是關愛帶來的,如果我們不斷地到卵旁邊去看,我們會得到報酬的。

    在突起的線的四周,殼的抵抗力會漸漸消失,卵的一端逐漸分裂開,被裡面的小動物的頭部錐動,它升起來,落在一旁,像小香水瓶的蓋子一樣,戰俘就從瓶子裡跳了出來。

     當它出去以後,卵殼還是長形的,光滑、完整、潔白,館子似的蓋子挂在口上的一端。

    雞卵破裂,就是小雞用嘴尖上的小硬瘤撞破的;蟋蟀的卵做得更加巧妙,和象牙盒子相似,能把蓋子打開。

    它的頭頂,已經足可以做這件工作了。

     我們上面說過,蓋子去掉以後,一個幼小的蟋蟀跳出來,這句話還不十分精确。

    它是非常靈敏和活潑的,不時用長的而且經常顫動的觸須打探四周發生的情況,并且很性急地跑來跳去。

    當有一天,它長胖了,不能如此放肆了,那才真有些滑稽呢! 現在我們要看一看母蟋蟀為什麼要産下這麼多的卵。

    這是因為多數的小動物是要被處以死刑的。

    它們常遭到别的動物大量的殘忍的大屠殺,特别是小形的灰螅蜴和螞蟻的殺害。

    螞蟻這種讨厭的流寇,常常不留一隻蟋蟀在我們的花園裡。

    它一口就能咬住這可憐的小動物,然後狼吞虎咽地将它們吞咽下去。

     唉,這個可恨的惡人,請想想看,我們還将螞蟻放在比較高級的昆蟲當中,還為它寫了很多的書,更對它大加贊美。

    稱贊之聲,不絕于耳。

    自然學者對它們很推祟,而且其名譽日益增加。

    這樣看來,動物和人一樣,引起人們注意的最絕妙的方法,就是損害别人。

     那些從事十分有益處的清潔工作的甲蟲,并不能引來人們的注意與稱贊,甚至無人去理睬它們;而吃人血的蚊蟲,卻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同時人們也知道那些帶着毒劍,暴躁而又虛誇的黃蜂,以及專做壞事的螞蟻。

    後者在我們南方的村莊中,常常會跑到人們的家裡面弄壞椽子,而且它們在做這些壞事時,還像品嘗無花果一樣高興。

     我花園裡的蟋蟀,已經完全被螞蟻殘殺殆盡,這就使得我不得不跑到外面的地方去尋找它們。

    八月裡在落葉下,那裡的草還沒有完全被太陽曬枯幹,我看到幼小的蟋蟀,已經長得比較大了,全身已經都是黑色了,白肩帶的痕迹一點也沒有存留下來,在這個時期,它的生活是流浪式的,一片枯葉,一塊扁石頭,已經足夠它去應付大千世界中的一些事情了。

     許多從螞蟻口中逃脫而殘生的蟋蟀,現在又作了黃蜂的犧牲品。

    它們獵取這些旅行者,然後把它們埋在地下。

    其實隻要蟋蟀提前幾個星期做好防護工作,它們就沒有這種危險了。

    但是它們從來也沒想到過這點,總是死守着舊習慣,仿佛視死如歸的樣子。

     一直要到十月末,寒氣開始襲人時,蟋蟀才開始動手建造自己的巢穴。

    如果以我們對養在籠子裡的蟋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