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犀頭的自制

關燈
我希望你還記得神聖甲蟲,它消耗掉它的時間,做成即可以當食物,又可以當梨形窩巢的基礎的圓球。

     我已經指出,這種形狀對于小甲蟲的利處和害處,因為圓形是頂好的形狀,可以保存好食物使其不幹也不硬。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這種甲蟲的工作,我開始懷疑我極力贊揚它的本能,或許是我估計錯誤了。

    它們是否真的關心它們的小幼蟲,并且替它們預備下最柔軟最合适的食物呢?甲蟲做球是它們自己的職業啊!它要繼續在地底做球不是很奇怪嗎?一個動物生着長而彎的腿,用它把球在地上滾來滾去是很便利的。

    無論在那裡,自然要從事自己所喜歡的職業。

    自己想幹的工作,就一定要幹好,隻有這樣才能在自然界中求生存,才能在大自然中繁衍後代,一代一代地生存下去。

     它并不顧及它自己的幼蟲,或許它做成梨形的外殼這件事僅僅是碰巧了而已。

     為了要圓滿地解決這個疑難問題,我還觀察過一種清道的甲蟲,在它的日常工作中,它非常不熟悉做球這種工作。

    可是,到了産卵期,它突然改變了以往的習慣,将自己儲存的所有食物都統統做成圓圓的一個團。

    這一點表明這不僅僅是習慣而已,而是真的關心它的幼蟲,因而選擇圓形的球做為它的窠巢。

     如今,在我的住所附近,就有這樣一種甲蟲。

    它是甲蟲中最漂亮的,個子最大的。

    雖然不如神聖甲蟲那麼魁偉,它的名字就是──西班牙犀頭。

     它最顯著、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胸部的陡坡和頭上長的角。

     這種甲蟲是圓的,而且很短,當然也就不适合做神聖甲蟲所做的那些運動。

    它的腿不足以供做球使用。

    稍有一點點驚擾,它的腿就本能地卷縮在自己身體的下面,它不像一個勇敢者,也不像神聖甲蟲那樣,有一個勇敢者的氣魄。

     它們一點也不像搓滾彈丸的工具,它們那種發育不全的形象,表明它們缺乏挖掘性,這足以使我們清楚它是不能帶着一個滾動的圓球走路的。

     的确,犀頭的性格很不活潑。

    有一次,在夜裡,或在黃昏的月光下,它尋找到食物,就在原來的地點挖開一個洞穴。

    它的這種挖掘草率的很,其最大的也隻能藏下一個蘋果。

     在這裡,它逐漸堆下剛剛才找來的食品和食料,至少一直要堆積到洞穴的門口。

     它的大量的食物要堆積為不成形的一大堆,這就足以證明這個犀頭的貪食、貪吃和饞嘴了。

    食物能夠吃多長的時間,它自身也就在這地底下待多長時間,一直待到吃完所存的食物為止。

     等它把所有存儲的食物全都吃完以後,它的食品倉庫空了,它這才又重新跑出來,再去尋找新鮮的食物,然後再另挖掘一個洞穴,重複它那種存了吃,吃了再出來找的周期性運動。

     實實在在地說,它隻不過是一個清道夫,是一個肥料的收集者而已。

    總之,它沒有什麼特别的本事,是一個平庸之蟲。

     對于搓捏圓球的技術,它明顯表現出特别的外行。

    而且,它的短而笨的腿,也極其的不适合幹這種技術性的工作。

     在五六月之間,産卵的時候到了,這個昆蟲則變成了非常擅長于選擇最柔軟的材料,選擇最舒适的環境,為它順利産卵打下一個良好環境的能手了。

     它開始為它的家族制做食物,隻要在一個地方找到,如果它認為是最好的,它立刻就把它們埋在地下,它從不旅行,從不搬運,從不做任何添加配制工作,也從不進行再加工。

     然而,我看到這個洞穴,比它自己吃食的臨時的洞穴,挖掘得更寬大一些,而且建築得也比較精細。

     我覺得在這種野外的環境裡,要想仔細觀察犀頭的一些生活習慣,以及它的生長過程,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後來我就将它放到我的昆蟲屋裡面,這樣,我可以更加認真、更加仔細地觀察。

    這為我自己提供了許多的方便。

     起初,這個可憐的昆蟲,因為被我俘虜了,所以有一些膽怯,它可能認為大難即将來臨。

    當它做好了洞穴以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