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管蟲
關燈
小
中
大
一、衣冠齊整的毛蟲
當春天來臨的時候,隻要長着一對眼睛,就可以看清楚世界上任何東西的人,在破舊的牆壁和塵土飛揚的大路上,或者是在那些空曠的土地上,都能夠發現一種比較奇怪的小東西。
那是一個小小的柴束,不知因為什麼,它能自己自由自在地行動,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
沒有生命的東西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不會活動的居然能夠跳動了。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一點的确非常稀奇,而且很令人感到奇怪。
不過如果我們靠近些仔細地看一看,很快就能解開這個謎了。
在那些會動的柴束中,有一條特别漂亮、特别好看的毛蟲。
在它的身上裝飾着白色和黑色的條紋。
大概它是正在尋找自己的食物。
也許它是正在尋找一個可以讓它安全地化成蛾的适當的地點。
對于它這些讓人猜測不适的動作,通過以後它自己的所做所為就能了解清楚了。
它很懦怯的朝前方急切地行走着,它總是穿着樹枝做成的奇異的服裝,完全把自己的身體遮擋住了。
隻有除掉頭和長有六隻短足的前部暴露在外面。
它隻要受到一點小小的驚動,就會本能地隐藏到這層殼裡去,而且一動也不動了。
生怕一不小心被其他的東西侵害了,這顯然是它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
這就是一束柴枝會走動的秘密的答案,它就是柴把毛蟲,它是屬于被管蟲一類的。
為了防禦氣候的變化,這個既非常害怕寒冷而且又全身裸體的被管蟲,建築起了一個屬于它自己的很輕便的,又很舒服的隐避的場所,一個能夠移動的安全的茅草屋。
在它還沒有變成蛾的時候,一刻也不敢貿然離開這間茅屋。
這确實要比那種裝有輪盤的草屋要好一些,它完全像是由一種特殊的材料制做而成的隐士們穿的保護外衣。
鄧内白,山谷裡的農夫,穿着一種用蘭草帶子緊緊地紮住的外衣,而且是羊皮的,它是皮闆朝裡,羊皮朝外的。
特别是居住在深山裡的農夫,尤其是黃土高坡上的農夫,這種穿着打扮更是常見,他們的頭上還要系一條白色的羊肚毛巾。
相比較而言,被管蟲的外衣,比這種打扮還要草率一些,因為它們隻是拿一個簡簡單單的柴枝做成一件再樸素不過的外衣而已,沒有任何過多的裝飾物品。
可見,它們是多麼不拘于小節啊!四月裡,在我們家的作坊上面有很多昆蟲,在這些牆上能夠發現很多的被管蟲,它們都向我提供了十分詳盡的常識,如果它是在蟄伏的狀态下,這就表示了它們不久就要變成蛾子了。
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它使我能夠直接地仔細地觀察一下它的柴草的外衣。
這些外衣形狀都是一個樣子的,真的很像一個紡錘,大約有一寸半那麼長。
那位于前端的細枝是固定的,而末端則是分散開的,它們就是這樣排列着的,要是沒有什麼其他更好的可以當作保護的地方,那麼這裡就是可以抵擋日光與雨水侵襲的避難場所了。
在并不認識它以前,乍一看上去,它真像一捆普通的草束。
不過隻是用草束這兩個字還并不能來正确地形容它的樣子,因為麥莖實在是很少見得到的。
它的這件外衣的主要的材料是那些光滑的、柔韌的、富有木髓的小枝和小葉,其次則是那些草葉和柏樹的鱗片枝等,最後如果材料不夠用了,就采用那些幹葉的碎片和碎枝。
總之,小毛蟲遇到什麼就使用什麼,隻要它是輕巧的、柔韌的、光滑的、幹燥的、大小适當的就可以了。
所以,它的要求還不算苛刻。
它所利用的材料完全都是依照其原有的形狀,一點兒都不加以改變。
也就是說既保持原有材料的性質,又保持原有材料的形狀。
一些過長的材料,它也不修整一下,并使其成為适合的、适當的長度。
造屋頂的闆條也直接被它拉過來使用。
它的工作隻不過是把前面固定了就行了。
這在它是很簡單易行的。
因為要是想讓旅行中的毛蟲可以自由地行動,特别是在它裝上新枝的時候,仍然能夠使它的頭和足可以自如地活動,這個匣子的前部必須用一種特别的方法裝置而成。
僅僅是用樹枝裝飾成的匣子對它而言是不适用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它的枝特别長而且還很硬實,這就大大防礙了這位勤勞的工人的工作,使它不能正常地盡職盡責。
它所需要的,是必須擁有一個柔軟的前部,使得它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地轉來轉去,從而可以很高興地完成本職工作。
所以那些硬樹枝,在離開毛蟲前部相當遠的地方,就中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領圈,那裡的絲帶隻是用一種碎木屑來襯托,這樣一來,也就增加了材料的強度和韌性,從而不妨礙毛蟲的彎曲性。
這樣一個能夠使毛蟲自由行動和彎曲的領圈是非常重要,而且絕對不可缺少的。
以至于無論它的做法有怎樣的不同,而所有的被管蟲都要用到它。
在柴束前部,那張裝得下可以自由轉動的頭部,觸摸起來讓人覺得很柔軟,它的内部是用純絲織成的網,外面包裹着絨狀的木屑。
這種木屑,是毛蟲在割碎那些幹草的時候得到的。
我把草匣的外層輕輕地剝掉,将它撕碎,就會發現裡面有很多極細的枝幹,我曾經仔細地數過,大概有八十多個呢。
在這裡面,從靠近毛蟲的這一端到那一端,我又發現了同樣的内衣,在把它的外衣打開以前,隻有中部與前端是可以看見的,而現在則可以看到全部了。
這種
那是一個小小的柴束,不知因為什麼,它能自己自由自在地行動,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
沒有生命的東西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不會活動的居然能夠跳動了。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一點的确非常稀奇,而且很令人感到奇怪。
不過如果我們靠近些仔細地看一看,很快就能解開這個謎了。
在那些會動的柴束中,有一條特别漂亮、特别好看的毛蟲。
在它的身上裝飾着白色和黑色的條紋。
大概它是正在尋找自己的食物。
也許它是正在尋找一個可以讓它安全地化成蛾的适當的地點。
對于它這些讓人猜測不适的動作,通過以後它自己的所做所為就能了解清楚了。
它很懦怯的朝前方急切地行走着,它總是穿着樹枝做成的奇異的服裝,完全把自己的身體遮擋住了。
隻有除掉頭和長有六隻短足的前部暴露在外面。
它隻要受到一點小小的驚動,就會本能地隐藏到這層殼裡去,而且一動也不動了。
生怕一不小心被其他的東西侵害了,這顯然是它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
這就是一束柴枝會走動的秘密的答案,它就是柴把毛蟲,它是屬于被管蟲一類的。
為了防禦氣候的變化,這個既非常害怕寒冷而且又全身裸體的被管蟲,建築起了一個屬于它自己的很輕便的,又很舒服的隐避的場所,一個能夠移動的安全的茅草屋。
在它還沒有變成蛾的時候,一刻也不敢貿然離開這間茅屋。
這确實要比那種裝有輪盤的草屋要好一些,它完全像是由一種特殊的材料制做而成的隐士們穿的保護外衣。
鄧内白,山谷裡的農夫,穿着一種用蘭草帶子緊緊地紮住的外衣,而且是羊皮的,它是皮闆朝裡,羊皮朝外的。
特别是居住在深山裡的農夫,尤其是黃土高坡上的農夫,這種穿着打扮更是常見,他們的頭上還要系一條白色的羊肚毛巾。
相比較而言,被管蟲的外衣,比這種打扮還要草率一些,因為它們隻是拿一個簡簡單單的柴枝做成一件再樸素不過的外衣而已,沒有任何過多的裝飾物品。
可見,它們是多麼不拘于小節啊!四月裡,在我們家的作坊上面有很多昆蟲,在這些牆上能夠發現很多的被管蟲,它們都向我提供了十分詳盡的常識,如果它是在蟄伏的狀态下,這就表示了它們不久就要變成蛾子了。
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它使我能夠直接地仔細地觀察一下它的柴草的外衣。
這些外衣形狀都是一個樣子的,真的很像一個紡錘,大約有一寸半那麼長。
那位于前端的細枝是固定的,而末端則是分散開的,它們就是這樣排列着的,要是沒有什麼其他更好的可以當作保護的地方,那麼這裡就是可以抵擋日光與雨水侵襲的避難場所了。
在并不認識它以前,乍一看上去,它真像一捆普通的草束。
不過隻是用草束這兩個字還并不能來正确地形容它的樣子,因為麥莖實在是很少見得到的。
它的這件外衣的主要的材料是那些光滑的、柔韌的、富有木髓的小枝和小葉,其次則是那些草葉和柏樹的鱗片枝等,最後如果材料不夠用了,就采用那些幹葉的碎片和碎枝。
總之,小毛蟲遇到什麼就使用什麼,隻要它是輕巧的、柔韌的、光滑的、幹燥的、大小适當的就可以了。
所以,它的要求還不算苛刻。
它所利用的材料完全都是依照其原有的形狀,一點兒都不加以改變。
也就是說既保持原有材料的性質,又保持原有材料的形狀。
一些過長的材料,它也不修整一下,并使其成為适合的、适當的長度。
造屋頂的闆條也直接被它拉過來使用。
它的工作隻不過是把前面固定了就行了。
這在它是很簡單易行的。
因為要是想讓旅行中的毛蟲可以自由地行動,特别是在它裝上新枝的時候,仍然能夠使它的頭和足可以自如地活動,這個匣子的前部必須用一種特别的方法裝置而成。
僅僅是用樹枝裝飾成的匣子對它而言是不适用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它的枝特别長而且還很硬實,這就大大防礙了這位勤勞的工人的工作,使它不能正常地盡職盡責。
它所需要的,是必須擁有一個柔軟的前部,使得它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地轉來轉去,從而可以很高興地完成本職工作。
所以那些硬樹枝,在離開毛蟲前部相當遠的地方,就中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領圈,那裡的絲帶隻是用一種碎木屑來襯托,這樣一來,也就增加了材料的強度和韌性,從而不妨礙毛蟲的彎曲性。
這樣一個能夠使毛蟲自由行動和彎曲的領圈是非常重要,而且絕對不可缺少的。
以至于無論它的做法有怎樣的不同,而所有的被管蟲都要用到它。
在柴束前部,那張裝得下可以自由轉動的頭部,觸摸起來讓人覺得很柔軟,它的内部是用純絲織成的網,外面包裹着絨狀的木屑。
這種木屑,是毛蟲在割碎那些幹草的時候得到的。
我把草匣的外層輕輕地剝掉,将它撕碎,就會發現裡面有很多極細的枝幹,我曾經仔細地數過,大概有八十多個呢。
在這裡面,從靠近毛蟲的這一端到那一端,我又發現了同樣的内衣,在把它的外衣打開以前,隻有中部與前端是可以看見的,而現在則可以看到全部了。
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