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
關燈
小
中
大
殘忍的大隊的強盜們展開激烈的拼殺。
小動物們盡管非常弱小,但是仍然堅持着、掙紮着,不放棄對求生的渴望。
但是,這種掙紮與那些兇惡之衆相比,顯得多麼可憐呢!用不了多長時間,也就是一小會兒的工夫,這場充滿血腥的大屠殺便宣告終結了。
殘殺過後,剩餘下來的,隻不過是碰巧有幸能夠逃脫敵人的惡爪的少數幾個幸存者而已。
其它的小生命,都已經變成了螞蟻口中之食了。
就這樣,一個原本的人丁興旺的家族就衰敗了。
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前面我們曾提到過,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
它不僅以鋒利的殺傷性武器去攻擊其它的動物,以獵取食物,而且還居然以自己的同類為食,并且在食用自己的同胞骨肉時,競然還那樣心安理得坦坦蕩蕩。
然而,就是這種可以被視為昆蟲中的災害的螳螂,如今,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本身也要犧牲在昆蟲中個兒頭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這難道不奇妙嗎!大自然造物真是讓人不可思議啊!這種小小的惡魔,眼睜睜地看着它自己的家族被這樣毀掉,它自己的兄弟姐妹被這麼一群小小的侏儒所欺淩,所吞食,卻對此束手無策。
隻能傻傻地目送親人們遠離這個充滿危險的世界。
不過,這樣的情形并不會持續相當長的時期。
因為,遭到不測的隻是那些剛剛問世,剛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幼蟲而己。
但是,當這些幼蟲開始和空氣相接觸以後,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馬上變得非常的強壯。
這樣一來,漸漸地,它自己就具備了能夠自我保護的能力了,再也不是那些任人宰割的可憐蟲了! 在它長大一些以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它從螞蟻的群裡,快速地走過去,它所經過的地方,原來任意行兇的敵人們都紛紛跌倒下來,再也不敢去攻擊和欺負這個已經長大了的&ldquo弱者&rdquo了。
螳螂在行進的時候,把它的前臂放置在胸前,作出一副自衛的警戒狀态。
它那種驕傲的态度和不可小視的神氣,早已經把這群小小的螞蟻吓倒了。
它們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有些甚至已經望風而逃了。
但是,事實上,螳螂的敵人,不隻是這些小個子的螞蟻,還有許多其它的敵人。
這些天敵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吓倒的。
比如說,那種居住在牆壁上面的小形的、灰色的蜥蜴,就很難對付。
對于小小螳螂的自衛和恐吓的姿勢,它是全然不在意的。
小蜥蜴進攻螳螂的方法主要是用它的舌尖,一個一個地舐起那些剛剛幸運地逃出螞蟻虎口的小昆蟲。
雖然一個小螳螂還不能填滿蜥蜴的嘴,但是,從它的面目表情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那味道卻是非常之好。
看來,它相當滿意。
每吃掉一個,蜥蜴的眼皮總是要微微一閉,這的确是一種極端滿足的表現。
然而,對于那些年輕的、仍不走運的少年螳螂而言,它們真可謂&ldquo才出龍潭,又入虎穴&rdquo啊! 不僅僅是在卵孵化出來以後是如此的危險,甚至就是在卵還沒有發育出來以前,它們就已經處于萬分危險之中了。
有這樣一隻小個兒的野蜂(challis),它随身攜帶着一種刺針,其尖利的程度,足可以刺透螳螂的由泡沫硬化以後而形成的巢穴,這樣一來,螳螂的血統,就如同蟬的子孫後代一樣,遭受到相同的命運。
這樣一位外來的客人,并沒有受到誰的邀請,就在螳螂的巢穴中擅自決定産下自己的卵。
它的卵的孵化也要比這巢穴的主人的卵提前一步。
于是,螳螂的卵就會順其自然地受到侵略者的騷擾,被侵略者吞食掉。
比如說螳螂産下一千枚卵,那麼,最後剩留下來的,沒有遭受噩運而被殘酷地毀滅了的,大概也就隻有一對而已了。
這樣一來,便形成了下面這條生物鍊。
螳螂以蝗蟲為食,螞蟻又會吃掉螳螂,而螞蟻又是雞的食品。
但是,等到了秋天的時候,雞長大了,長肥了,我又會把雞做成佳看吃掉,這可真有趣! 或許螳螂、昨晚、螞蟻,甚至是其它個兒頭更小一些的動物,食用之後都可以增加人類的腦力。
它們采用一種非常奇妙但又見不到的方法,提供給我們的大腦某種有益的物質。
然後,作為我們人類思想之燈的油料。
它們的精力慢慢地發達起來,然後貯蓄起來,并且一點一點地傳送到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流進我們的血脈裡。
它們滋養着我們身上的不足之處。
我們就是生存在它們的死亡之上的。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永無窮盡的循環着的圓環。
各種物質完結以後,在此基礎上,各種物質又紛紛重新開始一切;從某種意義上講,各種物質的死,就是各種物質的生。
這是一個十分深刻的哲學道理。
很多年前,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把螳螂的巢看做是一種充滿迷信的東西。
在布羅溫司這個地方,螳螂的巢,被人們視為醫治凍瘡的一種丹靈妙藥。
大多數人拿一個螳螂的巢,然後把它劈開成兩半,擠出裡面的漿汁來,塗抹在痛楚的部位。
農村裡的人常說,螳螂巢的功效,就仿佛有什麼神奇的魔力一樣。
然而,我自己從沒有感到它有什麼功效。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人盛傳,認為螳螂巢醫治牙痛非常有效。
假如你有了它,也就用不着再怕什麼牙痛了。
一般情況下,婦女們常常在月夜裡到野外去收集它,然後,很小心地收藏在杯碗櫥子的角落裡,或者是把它們縫在一個袋子裡面,仔細珍藏起來。
如果附近的鄰居們,誰要是患了牙痛病的話,就會跑過來,借用它。
婦女們管它叫做&ldquo鐵格奴(Tigno)&rdquo。
如果是臉腫了的病人,他們會說:&ldquo請你借給我一些鐵格奴,好嗎?我現在痛得厲害呢!&rdquo另外的一個就會趕快放下手裡的針線活兒,拿出這個寶貝東西來。
而她會很慎重地對朋友說:&ldquo你随便做什麼都可以,但是不要摘掉它。
我隻有這麼一個了,而且,現在又是沒有月亮的時候!&rdquo 沒有想到,農民們的這種心理上的簡單而幼稚的反應,竟然被十九世紀的一位英國醫生兼科學家所超越。
他曾經告訴過我們如此荒唐可笑的事情。
他說在那個時候,如果一個小孩子在樹林裡迷了路,他可以詢問螳螂,讓它指點道路。
并且,他還說道:&ldquo螳螂會伸出它的一足,指引給他正确的道路,而且很少或是從不會出錯的。
&rdquo
小動物們盡管非常弱小,但是仍然堅持着、掙紮着,不放棄對求生的渴望。
但是,這種掙紮與那些兇惡之衆相比,顯得多麼可憐呢!用不了多長時間,也就是一小會兒的工夫,這場充滿血腥的大屠殺便宣告終結了。
殘殺過後,剩餘下來的,隻不過是碰巧有幸能夠逃脫敵人的惡爪的少數幾個幸存者而已。
其它的小生命,都已經變成了螞蟻口中之食了。
就這樣,一個原本的人丁興旺的家族就衰敗了。
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前面我們曾提到過,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
它不僅以鋒利的殺傷性武器去攻擊其它的動物,以獵取食物,而且還居然以自己的同類為食,并且在食用自己的同胞骨肉時,競然還那樣心安理得坦坦蕩蕩。
然而,就是這種可以被視為昆蟲中的災害的螳螂,如今,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本身也要犧牲在昆蟲中個兒頭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這難道不奇妙嗎!大自然造物真是讓人不可思議啊!這種小小的惡魔,眼睜睜地看着它自己的家族被這樣毀掉,它自己的兄弟姐妹被這麼一群小小的侏儒所欺淩,所吞食,卻對此束手無策。
隻能傻傻地目送親人們遠離這個充滿危險的世界。
不過,這樣的情形并不會持續相當長的時期。
因為,遭到不測的隻是那些剛剛問世,剛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幼蟲而己。
但是,當這些幼蟲開始和空氣相接觸以後,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馬上變得非常的強壯。
這樣一來,漸漸地,它自己就具備了能夠自我保護的能力了,再也不是那些任人宰割的可憐蟲了! 在它長大一些以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它從螞蟻的群裡,快速地走過去,它所經過的地方,原來任意行兇的敵人們都紛紛跌倒下來,再也不敢去攻擊和欺負這個已經長大了的&ldquo弱者&rdquo了。
螳螂在行進的時候,把它的前臂放置在胸前,作出一副自衛的警戒狀态。
它那種驕傲的态度和不可小視的神氣,早已經把這群小小的螞蟻吓倒了。
它們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有些甚至已經望風而逃了。
但是,事實上,螳螂的敵人,不隻是這些小個子的螞蟻,還有許多其它的敵人。
這些天敵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吓倒的。
比如說,那種居住在牆壁上面的小形的、灰色的蜥蜴,就很難對付。
對于小小螳螂的自衛和恐吓的姿勢,它是全然不在意的。
小蜥蜴進攻螳螂的方法主要是用它的舌尖,一個一個地舐起那些剛剛幸運地逃出螞蟻虎口的小昆蟲。
雖然一個小螳螂還不能填滿蜥蜴的嘴,但是,從它的面目表情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那味道卻是非常之好。
看來,它相當滿意。
每吃掉一個,蜥蜴的眼皮總是要微微一閉,這的确是一種極端滿足的表現。
然而,對于那些年輕的、仍不走運的少年螳螂而言,它們真可謂&ldquo才出龍潭,又入虎穴&rdquo啊! 不僅僅是在卵孵化出來以後是如此的危險,甚至就是在卵還沒有發育出來以前,它們就已經處于萬分危險之中了。
有這樣一隻小個兒的野蜂(challis),它随身攜帶着一種刺針,其尖利的程度,足可以刺透螳螂的由泡沫硬化以後而形成的巢穴,這樣一來,螳螂的血統,就如同蟬的子孫後代一樣,遭受到相同的命運。
這樣一位外來的客人,并沒有受到誰的邀請,就在螳螂的巢穴中擅自決定産下自己的卵。
它的卵的孵化也要比這巢穴的主人的卵提前一步。
于是,螳螂的卵就會順其自然地受到侵略者的騷擾,被侵略者吞食掉。
比如說螳螂産下一千枚卵,那麼,最後剩留下來的,沒有遭受噩運而被殘酷地毀滅了的,大概也就隻有一對而已了。
這樣一來,便形成了下面這條生物鍊。
螳螂以蝗蟲為食,螞蟻又會吃掉螳螂,而螞蟻又是雞的食品。
但是,等到了秋天的時候,雞長大了,長肥了,我又會把雞做成佳看吃掉,這可真有趣! 或許螳螂、昨晚、螞蟻,甚至是其它個兒頭更小一些的動物,食用之後都可以增加人類的腦力。
它們采用一種非常奇妙但又見不到的方法,提供給我們的大腦某種有益的物質。
然後,作為我們人類思想之燈的油料。
它們的精力慢慢地發達起來,然後貯蓄起來,并且一點一點地傳送到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流進我們的血脈裡。
它們滋養着我們身上的不足之處。
我們就是生存在它們的死亡之上的。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永無窮盡的循環着的圓環。
各種物質完結以後,在此基礎上,各種物質又紛紛重新開始一切;從某種意義上講,各種物質的死,就是各種物質的生。
這是一個十分深刻的哲學道理。
很多年前,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把螳螂的巢看做是一種充滿迷信的東西。
在布羅溫司這個地方,螳螂的巢,被人們視為醫治凍瘡的一種丹靈妙藥。
大多數人拿一個螳螂的巢,然後把它劈開成兩半,擠出裡面的漿汁來,塗抹在痛楚的部位。
農村裡的人常說,螳螂巢的功效,就仿佛有什麼神奇的魔力一樣。
然而,我自己從沒有感到它有什麼功效。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人盛傳,認為螳螂巢醫治牙痛非常有效。
假如你有了它,也就用不着再怕什麼牙痛了。
一般情況下,婦女們常常在月夜裡到野外去收集它,然後,很小心地收藏在杯碗櫥子的角落裡,或者是把它們縫在一個袋子裡面,仔細珍藏起來。
如果附近的鄰居們,誰要是患了牙痛病的話,就會跑過來,借用它。
婦女們管它叫做&ldquo鐵格奴(Tigno)&rdquo。
如果是臉腫了的病人,他們會說:&ldquo請你借給我一些鐵格奴,好嗎?我現在痛得厲害呢!&rdquo另外的一個就會趕快放下手裡的針線活兒,拿出這個寶貝東西來。
而她會很慎重地對朋友說:&ldquo你随便做什麼都可以,但是不要摘掉它。
我隻有這麼一個了,而且,現在又是沒有月亮的時候!&rdquo 沒有想到,農民們的這種心理上的簡單而幼稚的反應,竟然被十九世紀的一位英國醫生兼科學家所超越。
他曾經告訴過我們如此荒唐可笑的事情。
他說在那個時候,如果一個小孩子在樹林裡迷了路,他可以詢問螳螂,讓它指點道路。
并且,他還說道:&ldquo螳螂會伸出它的一足,指引給他正确的道路,而且很少或是從不會出錯的。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