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匠蜂
關燈
小
中
大
情有很多,也時常會發生,正因為如此,昆蟲需要具備一種特殊的能力,來教導它,從而讓它們自己能夠清楚什麼是應該接受的,什麼又是應該拒絕的。
它需要某種指導。
這種指導,它當然是具備的,不過,智慧這樣一個名詞,似乎太精細了一點,在這裡是不适用的。
于是,我預備叫它為辨别力。
那麼,昆蟲,能夠意識到它自己的行動嗎?能,但同時也不能。
如果它的行動是由于它所擁有的本能而引起的,那麼它就不能知道自己的行動。
如果它的行動是由于辨别力而産生的結果,那麼,它就能意識到。
比如,舍腰蜂利用軟土來建造巢穴,這一點就是它的本能。
它常常是如此建造巢穴的,從一生下來就會。
既不是時間,也不是生活的奮鬥與激勵,能夠使得它模仿泥水匠蜂,用那種細沙的水泥去建造它自己的巢,這并不是它的本能。
黃蜂的這個泥巢,一定要建在一種隐避之處,以便抵抗自然風雨的侵襲。
在最初的時候,大概那種石頭下面可以隐匿的地方就能夠被認為是相當合适了。
但是,當它發現還有更好的其它的地方可以選擇時,它便會立刻去占據下來,然後搬到人家的屋子裡邊去住。
那麼,這一種就屬于辨别力了。
黃蜂利用蜘蛛作為它的子女的食物,這就是它本能的一種。
表現沒有其它的任何方法,能夠讓這隻黃蜂明白,小蟋蟀也是一樣的好,和蜘蛛一樣可以當作食物。
不過假設那種長有交叉白點的蜘蛛缺少了,那它也不會讓它的寶寶挨餓的。
它會選擇其它類型的蜘蛛,将其捕捉回來,給它的子女吃。
那麼,這種就是辨别力。
在這種辨别力的性質之下,隐伏了昆蟲将來進步的可能性。
四、它的來源 舍腰蜂又給我們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
它尋找着我們房子裡的火爐的熱量。
這是因為它的巢穴是用軟土建築起來的,潮濕會把它給弄成泥漿而無法居住。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它必須要有一個幹燥的隐避場所。
因此,熱量,也是黃蜂生活中所必要的。
那麼,它是不是一個僑民呢?或許它是從海邊被卷過來的?它是從有棗椰樹的陸地來到生長洋橄榄的陸地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它們也就自然地會覺得我們這個地方的太陽不夠溫暖,也就必須要尋找一些地方,比如說火爐,作為人工取暖的地方了。
這樣就可以解釋它的習性了,為什麼它能和别的種類的黃蜂有如此大的差别。
而且這種蜂都是避人的。
在它還沒有到我們這裡來做客以前,它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在沒有房屋以前,它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呢?沒有煙筒的時候,它把蛴螬隐藏在哪裡呢? 也許,當古代山上的居民用燧石做武器,剝掉羊皮做衣服,用樹枝和泥土造屋子的時候,這些屋子也已經早就有舍腰蜂的足迹了。
也許,它們的巢就建築在一個破盆裡面,那是我們的祖先用手指取粘土制做成的。
或者它就在狼皮及熊皮做的衣服的褶縫裡邊築巢。
我感到非常奇怪,當它們在用樹枝和粘土造成的粗糙的壁上做巢的時候,它們是否選擇那些靠近煙筒的地點呢?這些煙筒,雖然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煙筒不同,但是,在不得已的時候,那些煙筒也是可以利用的。
如果說,舍腰蜂在古代的時候,的确和那些最古老的人們共同在這個地方居住過,那麼它所經曆和見到的進步,就真的是不少了,而且,它所得到的文明的利益也真正是不少了。
它已經把人類不斷增進的幸福轉變成為自己的了。
當人類社會,發明出在房屋的屋頂上鋪上天花闆的法子,想出在煙筒上加上管子的主意以後,我們便可以想象得到,這個怕冷的動物就會悄悄地對自己自言自語道:&ldquo這是如何的舒适啊!讓我們在這裡撐開帳篷吧!&rdquo 但是,我們還應該追究得更遠一些。
在小屋沒有出現以前,在壁龛也不常見之前,甚至是在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舍腰蜂又是在哪裡造房子的呢?這個問題,當然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
我們還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燕子和麻雀在沒有窗子、煙筒等東西以前,它們又是在哪裡築巢的呢? 燕子、麻雀、舍腰蜂是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了的動物。
顯然,它們的工作是不能依靠人類勞作的。
當這裡還沒有人類的時候,它們各自必定已經具有了高超的建築技藝了。
三四十年來,我都常常問我自己,在那個時候舍腰蜂住在哪裡的問題。
在我們的屋子外面,我們找不到它們的窠巢的痕迹。
在房子外邊,在空曠的廣場、在荒丘的草地裡,我們都沒有找到舍腰蜂的住處。
但是,最後,我長時間的研究結果表明,一個幫助我的機會出現了。
在西往南的采石場上,有許多碎石頭子和很多的廢棄物,堆積在這裡有很長時間了。
據說已經有幾百年的時間了。
在這個亂石堆上,沉積了幾個世紀的污泥,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将這些亂石堆擺在人們面前。
田鼠也在那裡生活着。
在我尋找這些寶藏的時候,我有三次發現了在亂石堆中的舍腰蜂的巢。
這三個巢與在我們屋子裡發現的完完全全一個樣,材料當然也是泥土,而用以保護的外殼,也是相同的泥土。
這個地方的危險性,并沒有促使這位建築家絲毫的一點兒進步。
我們有時──不過很少──看到舍腰蜂的巢築在石堆裡和不靠着地的平滑的石頭下面。
在它們還沒有侵入我們的屋子以前,它們的窠巢一定是建築在這類地方的。
然而,這三個巢的形狀,是很凄慘的,濕氣已經把它們給侵蝕壞了,繭子也被弄得粉碎了。
周圍也沒有厚厚的土保護着它,它們的幼蟲也已經犧牲了──已經被田鼠或别的動物吃光了。
這個荒廢的景象,使我驚疑的來到我鄰居的屋外。
是否能夠真為舍腰蜂建巢的地點,挑選一個适當的位置呢?事實很顯然,母蜂不願意這麼做,并且也不至于被驅逐到這麼絕望的地步。
同時,如果氣候使它不能從事它祖先的生活方式,那麼,我想,我可以斷言,它就是一個僑民。
它很可能是從遙遠的異國他鄉,僑居到這個地方來的僑民。
也可能是另一種移民,那種背井離鄉的移民。
也可能是難民,是為了生計,不得不遠走他鄉,被其他地方收養的難民。
事實的确如此,它是從炎熱的、幹燥的、缺水的、沙漠式的地方來的,在它們那裡,雨水不多,雪簡直是沒有的。
我相信,舍腰蜂是從非洲來的。
很久以前,它經過了西班牙,又經過了意大利,來到了我們這裡,它可以說的上是千裡迢迢,也可以說它是不遠萬裡、不辭辛苦地到我們這裡來。
它不會越過長着洋橄榄樹的地帶,再往北去。
它的祖籍是非洲,而現在它又歸入了我們布曼溫司。
在非洲,據說它常把巢穴建築在石頭的下面,而在馬來群島,聽說也有它們的同族、同宗,它們是住在屋子裡的。
從世界的這一邊,來到世界的那一邊,從世界的南邊來到世界的北邊,從地球的南邊──非洲,來到地球的北邊──歐洲!最後又來到馬來群島。
它的嗜好都是一個樣的:蜘蛛、泥巢,還有人類的屋頂。
假如我是在馬來群島,我一定要翻開亂石堆,翻找它居住的巢穴。
這時,我會很高興地在一塊平滑的石頭下面,發現它的巢穴,發現它的住所──原來它的位置,就在這些石頭的下面。
它需要某種指導。
這種指導,它當然是具備的,不過,智慧這樣一個名詞,似乎太精細了一點,在這裡是不适用的。
于是,我預備叫它為辨别力。
那麼,昆蟲,能夠意識到它自己的行動嗎?能,但同時也不能。
如果它的行動是由于它所擁有的本能而引起的,那麼它就不能知道自己的行動。
如果它的行動是由于辨别力而産生的結果,那麼,它就能意識到。
比如,舍腰蜂利用軟土來建造巢穴,這一點就是它的本能。
它常常是如此建造巢穴的,從一生下來就會。
既不是時間,也不是生活的奮鬥與激勵,能夠使得它模仿泥水匠蜂,用那種細沙的水泥去建造它自己的巢,這并不是它的本能。
黃蜂的這個泥巢,一定要建在一種隐避之處,以便抵抗自然風雨的侵襲。
在最初的時候,大概那種石頭下面可以隐匿的地方就能夠被認為是相當合适了。
但是,當它發現還有更好的其它的地方可以選擇時,它便會立刻去占據下來,然後搬到人家的屋子裡邊去住。
那麼,這一種就屬于辨别力了。
黃蜂利用蜘蛛作為它的子女的食物,這就是它本能的一種。
表現沒有其它的任何方法,能夠讓這隻黃蜂明白,小蟋蟀也是一樣的好,和蜘蛛一樣可以當作食物。
不過假設那種長有交叉白點的蜘蛛缺少了,那它也不會讓它的寶寶挨餓的。
它會選擇其它類型的蜘蛛,将其捕捉回來,給它的子女吃。
那麼,這種就是辨别力。
在這種辨别力的性質之下,隐伏了昆蟲将來進步的可能性。
四、它的來源 舍腰蜂又給我們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
它尋找着我們房子裡的火爐的熱量。
這是因為它的巢穴是用軟土建築起來的,潮濕會把它給弄成泥漿而無法居住。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它必須要有一個幹燥的隐避場所。
因此,熱量,也是黃蜂生活中所必要的。
那麼,它是不是一個僑民呢?或許它是從海邊被卷過來的?它是從有棗椰樹的陸地來到生長洋橄榄的陸地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它們也就自然地會覺得我們這個地方的太陽不夠溫暖,也就必須要尋找一些地方,比如說火爐,作為人工取暖的地方了。
這樣就可以解釋它的習性了,為什麼它能和别的種類的黃蜂有如此大的差别。
而且這種蜂都是避人的。
在它還沒有到我們這裡來做客以前,它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在沒有房屋以前,它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呢?沒有煙筒的時候,它把蛴螬隐藏在哪裡呢? 也許,當古代山上的居民用燧石做武器,剝掉羊皮做衣服,用樹枝和泥土造屋子的時候,這些屋子也已經早就有舍腰蜂的足迹了。
也許,它們的巢就建築在一個破盆裡面,那是我們的祖先用手指取粘土制做成的。
或者它就在狼皮及熊皮做的衣服的褶縫裡邊築巢。
我感到非常奇怪,當它們在用樹枝和粘土造成的粗糙的壁上做巢的時候,它們是否選擇那些靠近煙筒的地點呢?這些煙筒,雖然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煙筒不同,但是,在不得已的時候,那些煙筒也是可以利用的。
如果說,舍腰蜂在古代的時候,的确和那些最古老的人們共同在這個地方居住過,那麼它所經曆和見到的進步,就真的是不少了,而且,它所得到的文明的利益也真正是不少了。
它已經把人類不斷增進的幸福轉變成為自己的了。
當人類社會,發明出在房屋的屋頂上鋪上天花闆的法子,想出在煙筒上加上管子的主意以後,我們便可以想象得到,這個怕冷的動物就會悄悄地對自己自言自語道:&ldquo這是如何的舒适啊!讓我們在這裡撐開帳篷吧!&rdquo 但是,我們還應該追究得更遠一些。
在小屋沒有出現以前,在壁龛也不常見之前,甚至是在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舍腰蜂又是在哪裡造房子的呢?這個問題,當然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
我們還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燕子和麻雀在沒有窗子、煙筒等東西以前,它們又是在哪裡築巢的呢? 燕子、麻雀、舍腰蜂是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了的動物。
顯然,它們的工作是不能依靠人類勞作的。
當這裡還沒有人類的時候,它們各自必定已經具有了高超的建築技藝了。
三四十年來,我都常常問我自己,在那個時候舍腰蜂住在哪裡的問題。
在我們的屋子外面,我們找不到它們的窠巢的痕迹。
在房子外邊,在空曠的廣場、在荒丘的草地裡,我們都沒有找到舍腰蜂的住處。
但是,最後,我長時間的研究結果表明,一個幫助我的機會出現了。
在西往南的采石場上,有許多碎石頭子和很多的廢棄物,堆積在這裡有很長時間了。
據說已經有幾百年的時間了。
在這個亂石堆上,沉積了幾個世紀的污泥,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将這些亂石堆擺在人們面前。
田鼠也在那裡生活着。
在我尋找這些寶藏的時候,我有三次發現了在亂石堆中的舍腰蜂的巢。
這三個巢與在我們屋子裡發現的完完全全一個樣,材料當然也是泥土,而用以保護的外殼,也是相同的泥土。
這個地方的危險性,并沒有促使這位建築家絲毫的一點兒進步。
我們有時──不過很少──看到舍腰蜂的巢築在石堆裡和不靠着地的平滑的石頭下面。
在它們還沒有侵入我們的屋子以前,它們的窠巢一定是建築在這類地方的。
然而,這三個巢的形狀,是很凄慘的,濕氣已經把它們給侵蝕壞了,繭子也被弄得粉碎了。
周圍也沒有厚厚的土保護着它,它們的幼蟲也已經犧牲了──已經被田鼠或别的動物吃光了。
這個荒廢的景象,使我驚疑的來到我鄰居的屋外。
是否能夠真為舍腰蜂建巢的地點,挑選一個适當的位置呢?事實很顯然,母蜂不願意這麼做,并且也不至于被驅逐到這麼絕望的地步。
同時,如果氣候使它不能從事它祖先的生活方式,那麼,我想,我可以斷言,它就是一個僑民。
它很可能是從遙遠的異國他鄉,僑居到這個地方來的僑民。
也可能是另一種移民,那種背井離鄉的移民。
也可能是難民,是為了生計,不得不遠走他鄉,被其他地方收養的難民。
事實的确如此,它是從炎熱的、幹燥的、缺水的、沙漠式的地方來的,在它們那裡,雨水不多,雪簡直是沒有的。
我相信,舍腰蜂是從非洲來的。
很久以前,它經過了西班牙,又經過了意大利,來到了我們這裡,它可以說的上是千裡迢迢,也可以說它是不遠萬裡、不辭辛苦地到我們這裡來。
它不會越過長着洋橄榄樹的地帶,再往北去。
它的祖籍是非洲,而現在它又歸入了我們布曼溫司。
在非洲,據說它常把巢穴建築在石頭的下面,而在馬來群島,聽說也有它們的同族、同宗,它們是住在屋子裡的。
從世界的這一邊,來到世界的那一邊,從世界的南邊來到世界的北邊,從地球的南邊──非洲,來到地球的北邊──歐洲!最後又來到馬來群島。
它的嗜好都是一個樣的:蜘蛛、泥巢,還有人類的屋頂。
假如我是在馬來群島,我一定要翻開亂石堆,翻找它居住的巢穴。
這時,我會很高興地在一塊平滑的石頭下面,發現它的巢穴,發現它的住所──原來它的位置,就在這些石頭的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