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匠蜂
關燈
小
中
大
一、選擇造屋的地點
有很多種昆蟲都非常喜歡在我們的屋子旁邊建築它們的巢穴,在這些昆蟲中最能夠引起人們興趣的,要首推那種叫舍腰蜂的動物了。
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在于,舍腰蜂有着十分美麗而動人的身材,非常聰明的頭腦,還有一點應該注意的就是它那種非常奇怪的窠巢。
但是,知道舍腰蜂這種小昆蟲的人卻是很少的。
甚至有的時候,它們住在某一家人的火爐的旁邊,但是,這戶人家都對這個小鄰居竟然一無所知。
為什麼呢?主要是由于它那種天生下來就具備了的,安靜,而且平和的本性。
的确,這個小東西居住得十分隐避,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
因此,連它自己的主人都不知道它就住在自己的家裡,算得上是自家成員之一。
然而,讨厭吵鬧,而且特别怕麻煩的人類,和這些隐避性很強的小動物相比,要想使它出名,倒是件很容易就能達到的事情。
現在,就讓我來把這個謙遜的、默默無聞的小動物,從不知名中提拔出來吧! 舍腰蜂是一種非常怕冷的動物。
它搭建起自己的帳蓬,在那幫助橄榄樹茁壯成長,鼓勵着蟬兒縱悅高歌的太陽光下建築自己的安樂之居。
甚至有的時候,為了它們整個家族的需要,為了讓大家都覺得比在陽光下更加溫暖舒适一些,它們常常找到我們人類的門上,要求和我們一起作伴。
不用敲開人們的大門,詢問一下主人是否同意它們和大家同住在一個屋檐下,便自作主張,舉家遷移進來,并且定居下來享受生活。
舍腰蜂平常的居所,主要是一些農夫們的單獨的茅舍。
在那茅屋的門外,大部分都生長着一些高大挺拔的無花果樹。
這些果樹的樹蔭遮蓋着一口小小的水井。
舍腰蜂在具體确定它的住所的時候,主要會選擇一個能夠暴露在夏日裡的炎熱之下的地點,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能夠有一隻大一點兒的火爐,還要有一些能夠燃燒使用的柴火,這些條件對于舍腰蜂而言都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這是由它的天性所決定的。
到了寒冷的冬天的夜晚,火爐中噴射出來的溫暖無比的火焰,對于它的選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力。
因此,每當看到從煙筒裡面出來的黑炭,舍腰蜂就會欣喜若狂,因為它們知道那裡便是一個可以考慮選擇的地方。
因為,那裡将會提供給它所必需的溫暖與安逸。
但是,相反的,要是煙筒裡面并沒有什麼黑炭的話,那麼它是絕對不會信任這種地方的,也絕對不會選擇這樣的地方來建築自己的家。
因為舍腰蜂會利用它的頭腦作出判斷,這問屋子裡的主人們一定是在裡面忍受着饑寒交迫的悲慘境域。
在七、八月裡的大暑天中,這位小客人,忽然出現了。
它在找尋着适合它做窠的地點。
舍腰蜂一點兒也不為這間屋子裡面的一切喧鬧行為所驚動和擾亂。
而住在屋子裡的人們也一點兒都注意不到它。
他們互相都沒有注意到,因此也就互無幹擾了。
舍腰蜂隻不過在有的時候,利用它那尖銳的目光,有的時候,又利用它那靈敏十足的觸須,視察一下已經變得烏黑的天花闆、木縫、煙筒等。
但是,特别受到它關注的是火爐的旁邊。
這是它從不輕易放過的地方。
甚至,它連煙筒内部都要仔仔細細地視察一遍。
它可是一種細緻入微的小動物,一旦視察工作完畢,并且已經決定了建巢的地點以後,它們便立即飛走了。
然後,不久就會帶着少量的泥土又飛回來,開始建築它的房子的底層了。
于是,築造家園的工作便正式破土動工了。
舍腰蜂所選擇的地點各不相同,也是非常奇怪的一個特點。
爐子内部的溫度最适合那些小蜂了,因此,舍腰蜂所中意的地點,至少得是煙筒内部的兩側,其高度大約是二十寸或者差不多的地方。
不過,盡管這個地點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舒服的藏身之妙處,但是,世上沒有十分完善的東西,它也有相當不少的缺點。
由于巢是建在煙筒的内部的,那麼自然便會有煙在裡面。
如果煙要是噴到蜂巢上面,那麼,巢中的舍腰蜂就會被&ldquo污染&rdquo了,會被弄成棕色的或者是黑色的,就好像煙筒裡被熏過的磚石一樣。
假使火爐裡的火焰燒不到蜂巢,那還不是一件最要緊的事。
最重要的事是小黃蜂有可能會被悶死在粘土罐子裡。
不過,不用替它們擔心,它們的母親似乎早就已經知道這些事情了,因為這位母親總是把它自己的家族安排在煙筒的适當位置上。
它們選定的位置非常寬大。
在那個地方,除了煙灰以外,其它的東西都是很難到達的。
雖然舍腰蜂樣樣都當心,時刻都仔細、謹慎。
但是&ldquo智者千慮,必有一失&rdquo。
它如此地認真,但還是有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在等待着它們。
這件事有的時候會發生,那就是當舍腰蜂正在建造它的房屋的時候,如果在這個關健時刻,有一陣蒸汽或者是煙幕的侵擾,那麼,它剛剛造成的一半的房子,便不得不半途而廢。
于是,它們要麼停工一些時候,要麼就全日停工不幹。
特别是在這家的主人在煮、洗衣服的日子裡,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最大,危險性也最大。
一天從早到晚,大盆子裡不停地滾沸着,爐竈裡的煙灰、大盆和木桶裡面的大量蒸汽,一起混合成為濃厚的雲霧。
這給蜂巢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這個時候舍腰蜂就會面臨着家毀人亡的危險。
我以前曾經聽别人說過,河鳥在回巢的時候,總是要飛過水壩下的大瀑布。
這一點聽起來會讓人覺得河鳥已經算得上是一種相當有勇氣、有膽量的小動物了。
但是,與之相比的舍腰蜂也毫不示弱,甚至,它的勇敢已經超過河鳥。
它在回巢的時候,牙齒間總是要含着一塊用于建造它的巢穴的泥土。
要想到達它的施工工地,它要從濃厚的煙灰的雲霧中穿越過去。
但是,那層煙幕簡直太厚重了,舍腰蜂沖進去以後,就完全都看不見它那小小的身影了。
雖然看不見它那小小的軀體,但是能夠聽見一陣不太規則的嗚嗚的聲音。
這是什麼聲音呢?這不是别的什麼聲音,這是它在一邊工作,一邊低唱的歌聲。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舍腰蜂肯定還呆在裡面,而且它很快樂,高高興興地從事着它的本職工作,不知勞苦地建築着它自己的住所。
看得出來,它對自己的勞動很滿意,也很樂意從事這項工作,在這層厚厚的雲霧裡,它很神秘地進行着它自己的工作。
忽然,低低的勞動之歌停止了。
不一會兒它飛出來了,從那層充滿神秘色彩的濃霧裡飛出來了,它安然無恙,什麼傷也沒有得。
畢竟這是它的本能嘛!差不多每天它都要經過很多次這種十分危險的事情,直到它把巢最終建好,把食物都儲藏好,最後把自家的大門關上為止。
然後,它才休息一下。
這個小東西為了自己的家園也真夠不辭辛苦的了! 每一次,隻有我一個人能夠看到舍腰蜂在我的爐竈裡不停地忙碌着,建造住所,儲備食物。
這大概是因為我比較細心。
記得我第一次看到它們的時候,是有一天我在煮、洗衣服的時候。
本來,那個時候,我是在愛維濃(Avignon)學院裡教書的。
那天,時間已經将近兩點鐘了,幾分鐘之内,外面就會敲鼓催促我去給羊毛工人們做演講了。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我看見了一個非常奇怪而且輕靈的小昆蟲。
它從由木桶裡升騰起來的蒸汽中穿飛出來。
這隻小動物的身體很有意思,當中的部分非常的瘦小,但是後部卻是非常肥大的,而這兩個部分之間,竟然是由一根長線連接起來的。
多麼奇妙
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在于,舍腰蜂有着十分美麗而動人的身材,非常聰明的頭腦,還有一點應該注意的就是它那種非常奇怪的窠巢。
但是,知道舍腰蜂這種小昆蟲的人卻是很少的。
甚至有的時候,它們住在某一家人的火爐的旁邊,但是,這戶人家都對這個小鄰居竟然一無所知。
為什麼呢?主要是由于它那種天生下來就具備了的,安靜,而且平和的本性。
的确,這個小東西居住得十分隐避,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
因此,連它自己的主人都不知道它就住在自己的家裡,算得上是自家成員之一。
然而,讨厭吵鬧,而且特别怕麻煩的人類,和這些隐避性很強的小動物相比,要想使它出名,倒是件很容易就能達到的事情。
現在,就讓我來把這個謙遜的、默默無聞的小動物,從不知名中提拔出來吧! 舍腰蜂是一種非常怕冷的動物。
它搭建起自己的帳蓬,在那幫助橄榄樹茁壯成長,鼓勵着蟬兒縱悅高歌的太陽光下建築自己的安樂之居。
甚至有的時候,為了它們整個家族的需要,為了讓大家都覺得比在陽光下更加溫暖舒适一些,它們常常找到我們人類的門上,要求和我們一起作伴。
不用敲開人們的大門,詢問一下主人是否同意它們和大家同住在一個屋檐下,便自作主張,舉家遷移進來,并且定居下來享受生活。
舍腰蜂平常的居所,主要是一些農夫們的單獨的茅舍。
在那茅屋的門外,大部分都生長着一些高大挺拔的無花果樹。
這些果樹的樹蔭遮蓋着一口小小的水井。
舍腰蜂在具體确定它的住所的時候,主要會選擇一個能夠暴露在夏日裡的炎熱之下的地點,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能夠有一隻大一點兒的火爐,還要有一些能夠燃燒使用的柴火,這些條件對于舍腰蜂而言都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這是由它的天性所決定的。
到了寒冷的冬天的夜晚,火爐中噴射出來的溫暖無比的火焰,對于它的選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力。
因此,每當看到從煙筒裡面出來的黑炭,舍腰蜂就會欣喜若狂,因為它們知道那裡便是一個可以考慮選擇的地方。
因為,那裡将會提供給它所必需的溫暖與安逸。
但是,相反的,要是煙筒裡面并沒有什麼黑炭的話,那麼它是絕對不會信任這種地方的,也絕對不會選擇這樣的地方來建築自己的家。
因為舍腰蜂會利用它的頭腦作出判斷,這問屋子裡的主人們一定是在裡面忍受着饑寒交迫的悲慘境域。
在七、八月裡的大暑天中,這位小客人,忽然出現了。
它在找尋着适合它做窠的地點。
舍腰蜂一點兒也不為這間屋子裡面的一切喧鬧行為所驚動和擾亂。
而住在屋子裡的人們也一點兒都注意不到它。
他們互相都沒有注意到,因此也就互無幹擾了。
舍腰蜂隻不過在有的時候,利用它那尖銳的目光,有的時候,又利用它那靈敏十足的觸須,視察一下已經變得烏黑的天花闆、木縫、煙筒等。
但是,特别受到它關注的是火爐的旁邊。
這是它從不輕易放過的地方。
甚至,它連煙筒内部都要仔仔細細地視察一遍。
它可是一種細緻入微的小動物,一旦視察工作完畢,并且已經決定了建巢的地點以後,它們便立即飛走了。
然後,不久就會帶着少量的泥土又飛回來,開始建築它的房子的底層了。
于是,築造家園的工作便正式破土動工了。
舍腰蜂所選擇的地點各不相同,也是非常奇怪的一個特點。
爐子内部的溫度最适合那些小蜂了,因此,舍腰蜂所中意的地點,至少得是煙筒内部的兩側,其高度大約是二十寸或者差不多的地方。
不過,盡管這個地點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舒服的藏身之妙處,但是,世上沒有十分完善的東西,它也有相當不少的缺點。
由于巢是建在煙筒的内部的,那麼自然便會有煙在裡面。
如果煙要是噴到蜂巢上面,那麼,巢中的舍腰蜂就會被&ldquo污染&rdquo了,會被弄成棕色的或者是黑色的,就好像煙筒裡被熏過的磚石一樣。
假使火爐裡的火焰燒不到蜂巢,那還不是一件最要緊的事。
最重要的事是小黃蜂有可能會被悶死在粘土罐子裡。
不過,不用替它們擔心,它們的母親似乎早就已經知道這些事情了,因為這位母親總是把它自己的家族安排在煙筒的适當位置上。
它們選定的位置非常寬大。
在那個地方,除了煙灰以外,其它的東西都是很難到達的。
雖然舍腰蜂樣樣都當心,時刻都仔細、謹慎。
但是&ldquo智者千慮,必有一失&rdquo。
它如此地認真,但還是有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在等待着它們。
這件事有的時候會發生,那就是當舍腰蜂正在建造它的房屋的時候,如果在這個關健時刻,有一陣蒸汽或者是煙幕的侵擾,那麼,它剛剛造成的一半的房子,便不得不半途而廢。
于是,它們要麼停工一些時候,要麼就全日停工不幹。
特别是在這家的主人在煮、洗衣服的日子裡,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最大,危險性也最大。
一天從早到晚,大盆子裡不停地滾沸着,爐竈裡的煙灰、大盆和木桶裡面的大量蒸汽,一起混合成為濃厚的雲霧。
這給蜂巢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這個時候舍腰蜂就會面臨着家毀人亡的危險。
我以前曾經聽别人說過,河鳥在回巢的時候,總是要飛過水壩下的大瀑布。
這一點聽起來會讓人覺得河鳥已經算得上是一種相當有勇氣、有膽量的小動物了。
但是,與之相比的舍腰蜂也毫不示弱,甚至,它的勇敢已經超過河鳥。
它在回巢的時候,牙齒間總是要含着一塊用于建造它的巢穴的泥土。
要想到達它的施工工地,它要從濃厚的煙灰的雲霧中穿越過去。
但是,那層煙幕簡直太厚重了,舍腰蜂沖進去以後,就完全都看不見它那小小的身影了。
雖然看不見它那小小的軀體,但是能夠聽見一陣不太規則的嗚嗚的聲音。
這是什麼聲音呢?這不是别的什麼聲音,這是它在一邊工作,一邊低唱的歌聲。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舍腰蜂肯定還呆在裡面,而且它很快樂,高高興興地從事着它的本職工作,不知勞苦地建築着它自己的住所。
看得出來,它對自己的勞動很滿意,也很樂意從事這項工作,在這層厚厚的雲霧裡,它很神秘地進行着它自己的工作。
忽然,低低的勞動之歌停止了。
不一會兒它飛出來了,從那層充滿神秘色彩的濃霧裡飛出來了,它安然無恙,什麼傷也沒有得。
畢竟這是它的本能嘛!差不多每天它都要經過很多次這種十分危險的事情,直到它把巢最終建好,把食物都儲藏好,最後把自家的大門關上為止。
然後,它才休息一下。
這個小東西為了自己的家園也真夠不辭辛苦的了! 每一次,隻有我一個人能夠看到舍腰蜂在我的爐竈裡不停地忙碌着,建造住所,儲備食物。
這大概是因為我比較細心。
記得我第一次看到它們的時候,是有一天我在煮、洗衣服的時候。
本來,那個時候,我是在愛維濃(Avignon)學院裡教書的。
那天,時間已經将近兩點鐘了,幾分鐘之内,外面就會敲鼓催促我去給羊毛工人們做演講了。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我看見了一個非常奇怪而且輕靈的小昆蟲。
它從由木桶裡升騰起來的蒸汽中穿飛出來。
這隻小動物的身體很有意思,當中的部分非常的瘦小,但是後部卻是非常肥大的,而這兩個部分之間,竟然是由一根長線連接起來的。
多麼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