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吉甫的離别之苦
關燈
小
中
大
從教長的修道院出來,在雪中返回旅館的路上,卡想很快又可以見到伊珂了。
在經過哈立特帕夏大街時,先是碰到一大群人民黨的支持者,後來又碰到從大學入學考試補習班出來的學生。
他們聊着晚上的電視節目,聊着搞化學的人的花招,正如我和卡那個年紀時一樣,互相尖刻地挖苦取笑。
在一所公寓門口,卡看到了從樓上牙醫診所哭着出來的小女孩和拉着她的父母。
從衣着上可以看得出他們的日子過得比較艱難,卡也馬上明白了,因為父母疼愛他們的孩子,所以沒有帶她去公立醫院而來私人診所,他們相信在這裡孩子可以少受些罪。
從一扇敞開的門,從一家賣女襪、燙發卷、化妝筆、電池和磁帶的小店裡,傳來了佩皮諾?迪?卡普利的《羅伯塔》,這首歌是他童年時冬天的清晨坐着叔叔的車去海峽兜風時常聽的,一種感動從内心升起,他以為又是一首新詩,便走進出現在他面前的第一家茶館,立刻坐在第一張空桌前取出了筆和本。
卡手裡拿着筆,濕潤的眼睛盯着空白紙看了一會兒,知道這首詩寫不出來了,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樂觀的情緒。
茶館裡擠滿了失業者和學生,卡看見牆上除了瑞士風景畫外,還有戲劇海報、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漫畫和新聞、關于參加公務員考試條件的通告、卡爾斯足球隊今年聯賽對陣情況的圖表。
踢過的幾場比賽大多以失敗告終,比賽結果用各種不同的筆填在表格内,被埃爾祖姆足球隊以6∶1的比分戰敗的那場比賽結果旁,寫着幾行詩,它們被卡原封不動地寫進了第二天将在“幸運兄弟”茶館裡創作的那首名為“全人類和星辰”的詩裡: 就算母親從天堂來了,用她的臂膀把我們緊摟, 就算無情的父親能讓她一個晚上不挨揍, 還是沒有屁用,你的屎都凍硬了,你的心靈也幹枯了,一點希望都沒有! 假如有人來到了卡爾斯城,那你就清清下水道讓他走。
卡覺得這首詩挺有意思,把這四行詩抄到了本子上,正在這時,奈吉甫從後面一張桌子過來坐下,面帶欣喜,卡根本想不到在他臉上能有這種表情。
“很高興能見到你,”奈吉甫說。
“你在寫詩嗎?我朋友說你是無神論者,我向你道歉。
他們這輩子第一次見到無神論者。
可實際上你也不可能是無神論者,因為你是一個非常好的人。
”後來他又說了一些事情,卡認為這些事情相互間并沒有什麼關聯:為了看晚上的表演,他和同學們逃學了,但他們隻能坐在後面,因為他們當然不想在電視直播時被校長認出來。
逃學讓他很高興。
他和同學們約好了要在民族劇院會合。
他們知道卡要在那兒朗誦他的詩。
在卡爾斯大家都在寫詩,可卡是他生平見到的第一個能發表自己詩歌的詩人。
他可否請卡喝杯茶?卡說自己有急事。
“那麼我就問一個問題,最後一個問題,”奈吉甫說。
“我和我的同學們一樣,并不想對你不敬,我隻是非常好奇。
” “請講。
” 他先是神經質地點了支煙,然後說道: “如果說沒有安拉的話,就意味着沒有天堂。
那麼那些成千上萬一無所有的人、貧窮的人和受折磨的人也就去不了天堂了。
那麼窮人們吃了那麼多的苦,其意義何在?我們為什麼活着,并且還要白白地吃這麼多苦?” “有安拉,也有天堂。
” “不,你是為了安慰我才這麼說的,是因為同情我們。
等你回德國以後,你還是會像以前一樣,認為沒有安拉。
” “多年來我第一次覺得這麼幸福,”卡說,“我為什麼不能信仰你所信仰的呢?” “因為你來自伊斯坦布爾的上流社會,”奈吉甫說,“他們從來不信仰安拉。
他們隻信仰歐洲人信仰的東西,自認為比自己國家的民衆高貴。
” “也許在伊斯坦布爾時我屬于上流社會,”卡說,“可在德國,誰也沒有把我放在眼裡,我隻是個孤獨的人。
我在那兒備受煎熬。
” 從奈吉甫那雙漂亮的眼睛裡流露出來的那種沉思的目光,使卡感覺到年輕人是在仔細思考自己所處的特殊環境。
“那你為什麼要觸怒政府而逃到德國去呢?”他問道。
他看到卡神情憂郁,便說:“算了!假如我有錢,我會為此感到羞愧,也會因此而更加信仰安拉的。
” “但願有朝一日我們都很有錢。
”卡說。
“我所想的并不像你認為的那麼簡單。
我不是那麼簡單的人,我不想成為有錢人。
我想成為詩人、作家。
我在寫一部科幻小說。
可能會在卡爾斯的一份名為《矛》的報紙上登出。
可我不想把它登在發行量隻有七十五份的報紙上,我想把它發表在有成千上萬份發行量的伊斯坦布爾的報紙上。
這篇小說的故事梗概就在我身上。
我讀給你聽,然後請你告訴我,它能不能在伊斯坦布爾發表。
” 卡看了看表。
“很短!”奈吉甫說。
就在那時停電了,整個卡爾斯陷入了一片黑暗。
奈吉甫就着爐火,跑到櫃台取來了蠟燭,點着後往盤子上滴了幾滴,粘
在經過哈立特帕夏大街時,先是碰到一大群人民黨的支持者,後來又碰到從大學入學考試補習班出來的學生。
他們聊着晚上的電視節目,聊着搞化學的人的花招,正如我和卡那個年紀時一樣,互相尖刻地挖苦取笑。
在一所公寓門口,卡看到了從樓上牙醫診所哭着出來的小女孩和拉着她的父母。
從衣着上可以看得出他們的日子過得比較艱難,卡也馬上明白了,因為父母疼愛他們的孩子,所以沒有帶她去公立醫院而來私人診所,他們相信在這裡孩子可以少受些罪。
從一扇敞開的門,從一家賣女襪、燙發卷、化妝筆、電池和磁帶的小店裡,傳來了佩皮諾?迪?卡普利的《羅伯塔》,這首歌是他童年時冬天的清晨坐着叔叔的車去海峽兜風時常聽的,一種感動從内心升起,他以為又是一首新詩,便走進出現在他面前的第一家茶館,立刻坐在第一張空桌前取出了筆和本。
卡手裡拿着筆,濕潤的眼睛盯着空白紙看了一會兒,知道這首詩寫不出來了,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樂觀的情緒。
茶館裡擠滿了失業者和學生,卡看見牆上除了瑞士風景畫外,還有戲劇海報、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漫畫和新聞、關于參加公務員考試條件的通告、卡爾斯足球隊今年聯賽對陣情況的圖表。
踢過的幾場比賽大多以失敗告終,比賽結果用各種不同的筆填在表格内,被埃爾祖姆足球隊以6∶1的比分戰敗的那場比賽結果旁,寫着幾行詩,它們被卡原封不動地寫進了第二天将在“幸運兄弟”茶館裡創作的那首名為“全人類和星辰”的詩裡: 就算母親從天堂來了,用她的臂膀把我們緊摟, 就算無情的父親能讓她一個晚上不挨揍, 還是沒有屁用,你的屎都凍硬了,你的心靈也幹枯了,一點希望都沒有! 假如有人來到了卡爾斯城,那你就清清下水道讓他走。
卡覺得這首詩挺有意思,把這四行詩抄到了本子上,正在這時,奈吉甫從後面一張桌子過來坐下,面帶欣喜,卡根本想不到在他臉上能有這種表情。
“很高興能見到你,”奈吉甫說。
“你在寫詩嗎?我朋友說你是無神論者,我向你道歉。
他們這輩子第一次見到無神論者。
可實際上你也不可能是無神論者,因為你是一個非常好的人。
”後來他又說了一些事情,卡認為這些事情相互間并沒有什麼關聯:為了看晚上的表演,他和同學們逃學了,但他們隻能坐在後面,因為他們當然不想在電視直播時被校長認出來。
逃學讓他很高興。
他和同學們約好了要在民族劇院會合。
他們知道卡要在那兒朗誦他的詩。
在卡爾斯大家都在寫詩,可卡是他生平見到的第一個能發表自己詩歌的詩人。
他可否請卡喝杯茶?卡說自己有急事。
“那麼我就問一個問題,最後一個問題,”奈吉甫說。
“我和我的同學們一樣,并不想對你不敬,我隻是非常好奇。
” “請講。
” 他先是神經質地點了支煙,然後說道: “如果說沒有安拉的話,就意味着沒有天堂。
那麼那些成千上萬一無所有的人、貧窮的人和受折磨的人也就去不了天堂了。
那麼窮人們吃了那麼多的苦,其意義何在?我們為什麼活着,并且還要白白地吃這麼多苦?” “有安拉,也有天堂。
” “不,你是為了安慰我才這麼說的,是因為同情我們。
等你回德國以後,你還是會像以前一樣,認為沒有安拉。
” “多年來我第一次覺得這麼幸福,”卡說,“我為什麼不能信仰你所信仰的呢?” “因為你來自伊斯坦布爾的上流社會,”奈吉甫說,“他們從來不信仰安拉。
他們隻信仰歐洲人信仰的東西,自認為比自己國家的民衆高貴。
” “也許在伊斯坦布爾時我屬于上流社會,”卡說,“可在德國,誰也沒有把我放在眼裡,我隻是個孤獨的人。
我在那兒備受煎熬。
” 從奈吉甫那雙漂亮的眼睛裡流露出來的那種沉思的目光,使卡感覺到年輕人是在仔細思考自己所處的特殊環境。
“那你為什麼要觸怒政府而逃到德國去呢?”他問道。
他看到卡神情憂郁,便說:“算了!假如我有錢,我會為此感到羞愧,也會因此而更加信仰安拉的。
” “但願有朝一日我們都很有錢。
”卡說。
“我所想的并不像你認為的那麼簡單。
我不是那麼簡單的人,我不想成為有錢人。
我想成為詩人、作家。
我在寫一部科幻小說。
可能會在卡爾斯的一份名為《矛》的報紙上登出。
可我不想把它登在發行量隻有七十五份的報紙上,我想把它發表在有成千上萬份發行量的伊斯坦布爾的報紙上。
這篇小說的故事梗概就在我身上。
我讀給你聽,然後請你告訴我,它能不能在伊斯坦布爾發表。
” 卡看了看表。
“很短!”奈吉甫說。
就在那時停電了,整個卡爾斯陷入了一片黑暗。
奈吉甫就着爐火,跑到櫃台取來了蠟燭,點着後往盤子上滴了幾滴,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