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塊血迹
關燈
小
中
大
我原來打算發表《格蘭其莊園》之後,不再寫我的朋友歇洛克·福爾摩斯先生的輝煌事迹了。
這并不是因為缺少素材,還有幾百個案例沒有使用過;也不是因為讀者對于這位卓越人物的優秀品格和獨特方法失掉了興趣。
真正的原因是福爾摩斯先生不願意再繼續發表他的經曆。
其實,記錄他的事迹對他的偵緝工作是有好處的,但是他一定要離開倫敦,到蘇塞克斯丘陵地帶去研究學問和養蜂,所以很不喜歡繼續發表他的經曆,而且再三叮咛要我尊重他的意願。
我對他說,我已經向讀者表明,《第二塊血迹》發表之後,即将結束我的故事,而且用這樣一個重要的國際性案件做為全書的結尾,是最恰當不過了。
所以,最後我得到他的同意,小心謹慎地給公衆講一講這個事件。
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有些細節可能顯得不很清楚,請公衆諒解我不能不有所保留的苦衷。
某一年秋天,年代不能講明,請讀者原諒,一個星期二的上午,有兩位馳名歐洲的客人來到我們貝克街的簡陋住所。
一位是著名的倍棱格勳爵,他曾兩度擔任英國首相。
他的鼻梁高高聳起,兩目炯炯發光,相貌顯得十分威嚴。
另一位膚色黝黑,面目清秀,舉止文雅,雖然不到中年,可是看樣子閱曆很廣。
他就是崔洛尼·候普——負責歐洲事務的大臣,英國最有前途的政治家。
他們二人并肩坐在堆滿文件的長沙發椅上,從他們憂慮而焦急的神色可以看出,他們到這裡來,一定是有要事相求。
首相那青筋凸起的雙手緊緊握着一把雨傘的象牙柄,他看看我又看看福爾摩斯,憔悴、冷漠的臉上現出無限的憂愁。
那位歐洲事務大臣也心神不安地時而撚撚胡須,時而又摸摸表鍊墜。
“福爾摩斯先生,今天上午八點鐘我發現有重要文件遺失,趕忙告訴了首相。
遵從首相的意見,我們立即來找你。
” “您通知警察了嗎?” 首相說起話來迅速而又果斷——衆所周知,他總是這樣講話的:“沒有,我們不能這樣做。
通知警察就意味着把文件公之于衆,這正是我們所不希望的。
” “先生,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文件非常重要,一旦公之于衆很容易、或者說很可能會引起歐洲形勢複雜化。
甚至說戰争與和平的問題完全取決于此都不過分。
追回文件一事,必須絕對保密,否則也就毫無必要,因為盜竊文件的目的正是為了公布文件的内容。
” “我明白了。
崔洛尼·候普先生,請您準确地叙述一下文件是在什麼情況下丢失的。
” “好,福爾摩斯先生,幾句話便可以說清楚。
我們六天以前收到一封信,是一位外國君主寄來的。
這封信事關重大,因此我不敢放在保險櫃裡,而是每天帶到白廳住宅街我的家中,鎖在卧室的文件箱裡。
昨天晚上還在那兒,這是千真萬确的。
我換衣服吃晚飯的時候,打開箱子,看見文件還在裡面。
今天上午就不見了。
文件箱一整夜全放在我卧室梳妝台鏡子旁邊。
我和我的妻子睡覺都很輕。
我們二人都敢肯定夜裡沒有人進到屋裡,可是文件卻不見了。
” “您什麼時候吃的晚飯?” “七點半。
” “您睡覺前做了哪些事?” “我的妻子出去看戲了。
我一直坐在外屋等她。
到十一點半我們才進卧室睡覺。
” “也就是說,文件箱放在那兒有四小時沒人看守。
” “除了我自己的仆人和我妻子的女仆早晨可以進屋以外,其他任何時間絕不允許任何人走進屋内。
這兩個仆人是可靠的,在我們這裡工作已經相當久了。
此外,他們二人誰也不可能知道在我的文件箱裡放着比一般公文更重要的東西。
” “誰知道有這封信呢?” “家裡沒有一個人知道。
” “您的妻子一定知道了?” “不,先生。
直到今天上午丢了這封信我才對她說。
” 首相贊許地點了點頭。
他說:“先生,我早就知道您的責任感是很強的。
我深信這樣一封重要信件的保密問題會重于家庭中的個人情感。
” 這位歐洲事務大臣點了點頭。
“蒙您過獎。
今天早晨以前我和我的妻子一個字都沒有提到過這封信。
” “她會猜出來嗎?” “不,她不會,誰也不會猜出來的。
” “您以前丢過文件嗎?” “沒有,先生。
” “在英國還有誰知道有這樣一封信呢?” “昨天通知了各位内閣大臣有這樣一封信,每天内閣會議都強調保密,特别在昨天的會上首相鄭重地提醒了大家。
天啊,過了幾個小時我自己便丢失了這封信!"他用手揪住自己的頭發,神情極為懊喪,就連他那英俊的面容也變得十分難看。
我們猛然看出他是個為人熱忱、感情容易沖動、而且非常敏感的人。
随後他的臉上又恢複了那種高貴的神情,語氣也溫和起來了。
“除了内閣大臣之外,還有兩名、也可能是三名官員知道這封信。
福爾摩斯先生,我可以保證在英國再沒有别人知道此事了。
” “可是國外呢?” “我相信除了寫信人以外,國外不會有人看見過這封信。
我深信寫信人沒有通過他的大臣們,這件事不是按照通常的官方渠道辦的。
” 福爾摩斯考慮了一會兒。
“先生,我不得不問一下,這封信的中心内容是什麼,為什麼丢失這封信會造成這樣重大的後果?” 這兩位政治家迅速地交換了一下眼色,首相濃眉緊皺。
他說:“信封又薄又長,顔色是淡藍的。
信封上面有紅色火漆,漆上蓋有蹲伏的獅子的印記。
收信人的姓名寫得大而醒目……” 福爾摩斯說:“您說的這些情況很重要,值得重視,可是為了調查,我總要追本溯源。
信的内容是什麼?” “那是最重要的國家機密,我不好告訴你,并且我以為這也不必要。
如果你能施展你的能力找到我所說的信封和信,你會受到國家的獎賞,我們将會給你我們權限所允許的最大報酬。
” 歇洛克·福爾摩斯面帶微笑,站了起來。
他說:“你們二位是英國最忙的人,可是我這個小小的偵探也很忙,有很多人來訪。
我非常遺憾在這件事情上,我不能幫助你們,繼續談下去是浪費時間的。
” 首相立即站了起來,兩隻深陷的眼睛裡射出兇光,一種使全體内閣大臣都望而生畏的目光。
他說:“對我這樣說話……"可是,他忽然壓制住自己的滿腔怒火,又重新坐了下來。
有一兩分鐘,我們都靜坐着,沒有人講話。
這位年邁的政治家聳了聳肩,說道:“福爾摩斯先生,我們可以接受你的條件。
你是對的,隻有完全信任你,你才能采取行動。
” 那位年輕的政治家說:“我同意您的意見。
” “我相信你和你的同事華生大夫的聲譽,所以我将要把全部事情告訴你們。
我也相信你們有強烈的愛國心,因為這件事一旦暴露出來,便會給我們國家帶來不可想象的災難。
” “您可以放心地信任我。
” “一位外國君主,對于我國殖民地發展很快感到憤慨而寫了這封信。
信是匆匆忙忙寫成的,并且完全出于他個人的意見。
調查說明他的大臣們并不知道這件事。
同時,這封信寫得也很不合體統,其中有些詞句,還帶着挑釁性質,發表這封信将會激怒英國人。
這會引起軒然大波,我敢說這封信如果發表,一星期之後将會引起戰争。
” 福爾摩斯在一張紙條上寫了一個名字,交給了首相。
“是的,正是他,這封信不知怎麼丢失了,它可能引起幾億英鎊的損耗和幾十萬人的犧牲。
” “您通知寫這封信的人沒有?” “通知了,先生,剛才發了密碼電報。
” “或許寫信的人希望發表這封信。
” “不,我們有理由認為寫信的人已經感到這樣做太不慎重,并且過于急躁了。
如果這封信公之于衆,對他自己國家的打擊要比對英國的打擊還沉重。
” “如果是這樣的話,公布這封信符合哪些人的利益呢?為什麼有人要盜竊并且公布這封信呢?” “福爾摩斯先生,這就牽涉到緊張的國際政治關系了。
如果你考慮一下目前歐洲的政局,就不難看出這封信的動機。
整個歐洲大陸是個武裝起來的營壘,有兩個勢均力敵的軍事聯盟,大不列颠保持中立,維持着它們之間的平衡。
如果英國被迫和某個聯盟交戰,必然會使另一聯盟的各國占優勢,不管它們參戰與否。
你明白了嗎?” “您講得很清楚。
也就是說,是這位君主的敵人想要得到并且發表這封信,以便使發信人的國家和我們的國家關系破裂。
” “是的。
” “如果這封信落到某個敵人的手中,他要把這封信交給誰呢?” “交給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一位大臣。
也許目前持信的人,正乘火車急速前往目的地。
” 崔洛尼·候普先生低下頭去,并且大聲呻吟了一下。
首相把手放在他肩上安慰他說: “親愛的朋友,你很不幸,誰也不能責怪你。
你沒有疏忽大意。
福爾摩斯先生,事情
這并不是因為缺少素材,還有幾百個案例沒有使用過;也不是因為讀者對于這位卓越人物的優秀品格和獨特方法失掉了興趣。
真正的原因是福爾摩斯先生不願意再繼續發表他的經曆。
其實,記錄他的事迹對他的偵緝工作是有好處的,但是他一定要離開倫敦,到蘇塞克斯丘陵地帶去研究學問和養蜂,所以很不喜歡繼續發表他的經曆,而且再三叮咛要我尊重他的意願。
我對他說,我已經向讀者表明,《第二塊血迹》發表之後,即将結束我的故事,而且用這樣一個重要的國際性案件做為全書的結尾,是最恰當不過了。
所以,最後我得到他的同意,小心謹慎地給公衆講一講這個事件。
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有些細節可能顯得不很清楚,請公衆諒解我不能不有所保留的苦衷。
某一年秋天,年代不能講明,請讀者原諒,一個星期二的上午,有兩位馳名歐洲的客人來到我們貝克街的簡陋住所。
一位是著名的倍棱格勳爵,他曾兩度擔任英國首相。
他的鼻梁高高聳起,兩目炯炯發光,相貌顯得十分威嚴。
另一位膚色黝黑,面目清秀,舉止文雅,雖然不到中年,可是看樣子閱曆很廣。
他就是崔洛尼·候普——負責歐洲事務的大臣,英國最有前途的政治家。
他們二人并肩坐在堆滿文件的長沙發椅上,從他們憂慮而焦急的神色可以看出,他們到這裡來,一定是有要事相求。
首相那青筋凸起的雙手緊緊握着一把雨傘的象牙柄,他看看我又看看福爾摩斯,憔悴、冷漠的臉上現出無限的憂愁。
那位歐洲事務大臣也心神不安地時而撚撚胡須,時而又摸摸表鍊墜。
“福爾摩斯先生,今天上午八點鐘我發現有重要文件遺失,趕忙告訴了首相。
遵從首相的意見,我們立即來找你。
” “您通知警察了嗎?” 首相說起話來迅速而又果斷——衆所周知,他總是這樣講話的:“沒有,我們不能這樣做。
通知警察就意味着把文件公之于衆,這正是我們所不希望的。
” “先生,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文件非常重要,一旦公之于衆很容易、或者說很可能會引起歐洲形勢複雜化。
甚至說戰争與和平的問題完全取決于此都不過分。
追回文件一事,必須絕對保密,否則也就毫無必要,因為盜竊文件的目的正是為了公布文件的内容。
” “我明白了。
崔洛尼·候普先生,請您準确地叙述一下文件是在什麼情況下丢失的。
” “好,福爾摩斯先生,幾句話便可以說清楚。
我們六天以前收到一封信,是一位外國君主寄來的。
這封信事關重大,因此我不敢放在保險櫃裡,而是每天帶到白廳住宅街我的家中,鎖在卧室的文件箱裡。
昨天晚上還在那兒,這是千真萬确的。
我換衣服吃晚飯的時候,打開箱子,看見文件還在裡面。
今天上午就不見了。
文件箱一整夜全放在我卧室梳妝台鏡子旁邊。
我和我的妻子睡覺都很輕。
我們二人都敢肯定夜裡沒有人進到屋裡,可是文件卻不見了。
” “您什麼時候吃的晚飯?” “七點半。
” “您睡覺前做了哪些事?” “我的妻子出去看戲了。
我一直坐在外屋等她。
到十一點半我們才進卧室睡覺。
” “也就是說,文件箱放在那兒有四小時沒人看守。
” “除了我自己的仆人和我妻子的女仆早晨可以進屋以外,其他任何時間絕不允許任何人走進屋内。
這兩個仆人是可靠的,在我們這裡工作已經相當久了。
此外,他們二人誰也不可能知道在我的文件箱裡放着比一般公文更重要的東西。
” “誰知道有這封信呢?” “家裡沒有一個人知道。
” “您的妻子一定知道了?” “不,先生。
直到今天上午丢了這封信我才對她說。
” 首相贊許地點了點頭。
他說:“先生,我早就知道您的責任感是很強的。
我深信這樣一封重要信件的保密問題會重于家庭中的個人情感。
” 這位歐洲事務大臣點了點頭。
“蒙您過獎。
今天早晨以前我和我的妻子一個字都沒有提到過這封信。
” “她會猜出來嗎?” “不,她不會,誰也不會猜出來的。
” “您以前丢過文件嗎?” “沒有,先生。
” “在英國還有誰知道有這樣一封信呢?” “昨天通知了各位内閣大臣有這樣一封信,每天内閣會議都強調保密,特别在昨天的會上首相鄭重地提醒了大家。
天啊,過了幾個小時我自己便丢失了這封信!"他用手揪住自己的頭發,神情極為懊喪,就連他那英俊的面容也變得十分難看。
我們猛然看出他是個為人熱忱、感情容易沖動、而且非常敏感的人。
随後他的臉上又恢複了那種高貴的神情,語氣也溫和起來了。
“除了内閣大臣之外,還有兩名、也可能是三名官員知道這封信。
福爾摩斯先生,我可以保證在英國再沒有别人知道此事了。
” “可是國外呢?” “我相信除了寫信人以外,國外不會有人看見過這封信。
我深信寫信人沒有通過他的大臣們,這件事不是按照通常的官方渠道辦的。
” 福爾摩斯考慮了一會兒。
“先生,我不得不問一下,這封信的中心内容是什麼,為什麼丢失這封信會造成這樣重大的後果?” 這兩位政治家迅速地交換了一下眼色,首相濃眉緊皺。
他說:“信封又薄又長,顔色是淡藍的。
信封上面有紅色火漆,漆上蓋有蹲伏的獅子的印記。
收信人的姓名寫得大而醒目……” 福爾摩斯說:“您說的這些情況很重要,值得重視,可是為了調查,我總要追本溯源。
信的内容是什麼?” “那是最重要的國家機密,我不好告訴你,并且我以為這也不必要。
如果你能施展你的能力找到我所說的信封和信,你會受到國家的獎賞,我們将會給你我們權限所允許的最大報酬。
” 歇洛克·福爾摩斯面帶微笑,站了起來。
他說:“你們二位是英國最忙的人,可是我這個小小的偵探也很忙,有很多人來訪。
我非常遺憾在這件事情上,我不能幫助你們,繼續談下去是浪費時間的。
” 首相立即站了起來,兩隻深陷的眼睛裡射出兇光,一種使全體内閣大臣都望而生畏的目光。
他說:“對我這樣說話……"可是,他忽然壓制住自己的滿腔怒火,又重新坐了下來。
有一兩分鐘,我們都靜坐着,沒有人講話。
這位年邁的政治家聳了聳肩,說道:“福爾摩斯先生,我們可以接受你的條件。
你是對的,隻有完全信任你,你才能采取行動。
” 那位年輕的政治家說:“我同意您的意見。
” “我相信你和你的同事華生大夫的聲譽,所以我将要把全部事情告訴你們。
我也相信你們有強烈的愛國心,因為這件事一旦暴露出來,便會給我們國家帶來不可想象的災難。
” “您可以放心地信任我。
” “一位外國君主,對于我國殖民地發展很快感到憤慨而寫了這封信。
信是匆匆忙忙寫成的,并且完全出于他個人的意見。
調查說明他的大臣們并不知道這件事。
同時,這封信寫得也很不合體統,其中有些詞句,還帶着挑釁性質,發表這封信将會激怒英國人。
這會引起軒然大波,我敢說這封信如果發表,一星期之後将會引起戰争。
” 福爾摩斯在一張紙條上寫了一個名字,交給了首相。
“是的,正是他,這封信不知怎麼丢失了,它可能引起幾億英鎊的損耗和幾十萬人的犧牲。
” “您通知寫這封信的人沒有?” “通知了,先生,剛才發了密碼電報。
” “或許寫信的人希望發表這封信。
” “不,我們有理由認為寫信的人已經感到這樣做太不慎重,并且過于急躁了。
如果這封信公之于衆,對他自己國家的打擊要比對英國的打擊還沉重。
” “如果是這樣的話,公布這封信符合哪些人的利益呢?為什麼有人要盜竊并且公布這封信呢?” “福爾摩斯先生,這就牽涉到緊張的國際政治關系了。
如果你考慮一下目前歐洲的政局,就不難看出這封信的動機。
整個歐洲大陸是個武裝起來的營壘,有兩個勢均力敵的軍事聯盟,大不列颠保持中立,維持着它們之間的平衡。
如果英國被迫和某個聯盟交戰,必然會使另一聯盟的各國占優勢,不管它們參戰與否。
你明白了嗎?” “您講得很清楚。
也就是說,是這位君主的敵人想要得到并且發表這封信,以便使發信人的國家和我們的國家關系破裂。
” “是的。
” “如果這封信落到某個敵人的手中,他要把這封信交給誰呢?” “交給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一位大臣。
也許目前持信的人,正乘火車急速前往目的地。
” 崔洛尼·候普先生低下頭去,并且大聲呻吟了一下。
首相把手放在他肩上安慰他說: “親愛的朋友,你很不幸,誰也不能責怪你。
你沒有疏忽大意。
福爾摩斯先生,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