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十一點以後

關燈
了!永别了! 有位鄰居看見火光一閃,聽到一聲槍響;但随後一切都又寂靜無聲了,所以他也就沒有繼續留意。

     第二天早晨六點,仆人手持蠟燭走過房間,發現主人倒在地闆上。

    身邊是手槍和血。

    他呼喊着,緊緊抓着他;維特一聲未答,隻是還發着咕噜聲。

    仆人跑去叫醫生,又跑去叫阿爾貝特。

    綠蒂聽見門鈴響,吓得渾身直哆嗦,手腳都發軟。

    她叫醒丈夫,兩人都起了床,仆人哭哭啼啼,結結巴巴地報告了這個消息,綠蒂一聽就在阿爾貝特面前昏倒了。

     大夫來了,他發現躺在地闆上的這位不幸的人已經沒救了,脈搏還在跳動,但四肢已經不能活動了,子彈是從右眼上方擊穿頭部的,腦漿都迸出來了。

    大夫多此一舉地切開他手臂上的一根血管給他放血,血在往外流,但他仍在喘息。

    根據靠背椅扶手上的血我們可以推斷出,維特是坐在寫字台前朝自己頭上開槍的,随後便倒在地闆上,痙攣地圍着椅子打滾。

    他面對窗戶仰卧着,一絲力氣都沒有了,身上着裝齊整:長統靴、藍燕尾服和黃背心。

     房東一家、鄰裡街坊以及全城都震驚了。

    阿爾貝特趕來了,這時維特已被擡到床上,額上已經包好,面如死灰,四肢一動不動。

    他的肺部還在發出可怕的咕噜聲,時弱時強;大家都在等他咽下最後一口氣。

     酒,他隻喝了一杯。

    書桌上放着一本攤開的《艾米莉娅·迦洛蒂》。

     關于阿爾貝特的震驚和綠蒂的悲痛,那就不用我說了。

     老法官聞訊,策馬疾馳而至,熱淚盈眶地吻着垂死的維特。

    他的幾個較大的兒子也跟踵而至,他們一齊跪在床前,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大哭不已,吻他的手和嘴,尤其是一向最受維特喜愛的老大,一直吻着他的嘴唇不起來,直到維特斷了氣,人家才強行把這孩子拉開。

    中午十二點維特去世了。

    由于法官在場并作了部署,才避免大家蜂擁而至,造成混亂。

    夜裡将近十一點,法官吩咐把維特安葬在他自己選定的地方。

    老法官和他的兒子跟在遺體後面,為維特送葬,阿爾貝特沒能來,他正在為綠蒂的生命擔憂。

    維特的遺體由幾位工匠擡着,沒有祭司來為他送葬。

    (注:十八世紀末期,安葬死者通常都在晚間或深夜進行,棺材則由某個手工業行會的工匠來擡。

    在這一點上維特的下葬與一般習俗沒有什麼區别。

    所不同的是,維特安葬時沒有祭司參加,這在十八世紀是非常惹眼的。

    因為這一來就等于把維特打成了兇手和罪犯,而在當時神職人員是不給自殺者安葬的。

    自殺的人也很難在公墓裡得到一塊墓地,所以維特預先留下遺書,托S法官将他葬在&ldquo教堂墓地後面朝田野的一隅有兩棵菩提樹&rdquo的地方。

    這裡的文字是這樣表述的:&ldquo法官吩咐把維特安葬在他自己選定的地方。

    &rdquo十八世紀的讀者從這句簡短而含蓄的話中便可得知:沒有法官的照顧,一切都不可能按維特生前的願望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