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日
關燈
小
中
大
中的姑娘,又有誰會向她扔第一塊石頭?我們的法律本身&mdash&mdash這些冷血的、咬文嚼字的學究也會被感動,不給予她懲罰的。
&rdquo&ldquo這完全是另一碼事,&rdquo阿爾貝特說,&ldquo因為一個人受了激情的驅使,失去了理智,隻能把他看作醉漢,看作瘋子。
&rdquo&ldquo喲,你們這些有理智的人!&rdquo我微笑着叫道。
&ldquo激情!酩酊大醉!瘋狂!你們卻在那裡冷眼旁觀,無動于衷,你們這些品行端正的人,你們嘲罵醉漢,唾棄瘋子,像祭司一般從那邊過去,像那個法利賽人似的感謝上帝,感謝他沒有把你們造成醉漢或瘋子。
我卻不止一次喝醉過,我的激情也和瘋狂相差無幾,我并不為此感到悔恨,因為以我自己的尺度來衡量,我知道,凡是成就偉大事業,做了看似不可能的事的,都是出類拔萃的人,可是他們卻從來都被罵作醉漢和瘋子。
&ldquo即使在平常的生活中,凡是有人做了豪爽、高尚、出人意料的事,就總會聽到有人指着他的脊梁骨在背後嚷嚷:&lsquo這家夥喝醉了,他是傻瓜!&rsquo這真叫人受不了。
慚愧吧,你們這些清醒的人!慚愧吧,你們這些聖賢!&rdquo&ldquo你這又在異想天開了,&rdquo阿爾貝特說,&ldquo你把什麼事都繃得緊緊的,至少這裡你肯定是錯了,現在談的是自殺,你卻把它扯來同偉大的行為相比:自殺隻不過是軟弱的表現罷了,因為比起頑強地忍受痛苦生活的煎熬,死當然要輕松得多。
&rdquo我打算中止談話;他這種論調真讓我火冒三丈,我的話都是吐自肺腑,他卻盡說些毫無意義的老調。
可是我還是按捺住心頭的怒火,因為他這一套我聽慣了,也常常為此而氣惱。
于是我稍帶激動地回答他:&ldquo你說自殺是軟弱?我請你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一個民族,一個在難以忍受的暴君壓迫下呻吟的民族,當它終于奮起砸碎自己身上的鎖鍊時,難道你能說這是軟弱嗎?一個人家宅失火,他大驚之下鼓足力氣,輕易地搬開了他頭腦冷靜時幾乎不可能挪動的重物;一個人受到侮辱時,一怒之下竟同六個對手較量起來,并将他們一一制服,能說這樣的人是軟弱嗎?還有,我的好友,既然拚命便是強大的力量,為什麼繃得緊便該成為其反面呢?&rdquo&mdash&mdash阿爾貝特凝視着我,說:&ldquo請别見怪,你舉的這些例子,在我看來和我們讨論的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rdquo&mdash&mdash&ldquo這可能,&rdquo我說,&ldquo别人常責備我,說我的聯想方法近乎荒謬。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我們是否能以另一種方式,設想一個決意擺脫生活擔子的人&mdash&mdash這種擔子在通常情況下是愉快的&mdash&mdash是什麼樣的心境。
我們隻有具有共同的感受,才有資格來談論一件事。
&rdquo &ldquo人的天性都有其局限:它可以經受歡樂、悲傷、痛苦到一定的限度,一旦超過這個限度,他就将毀滅。
&rdquo我繼續說,&ldquo這裡的問題并不在于他是軟弱還是堅強,而在于他能不能經受得住自己痛苦的限度,無論是在道義上或肉體上。
我認為,把一個自殺者說成是懦夫,正如把一個死于惡性熱病的人稱為膽小鬼一樣,都是不合适的,這兩種說法同樣是離奇的。
&rdquo&ldquo謬論,簡直是謬論!&rdquo阿爾貝特嚷道。
&mdash&mdash&ldquo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荒謬,&rdquo我說。
&ldquo你得承認,如果人的機體受到疾病的侵襲,使他的精力一部分被耗蝕,一部分失去了作用,再也不能痊愈,無論怎麼治也無法恢複生命的正常運轉,這種病我們稱之為絕症。
&ldquo好吧,親愛的,讓我們把這個比喻用于精神上吧,請看一看人在狹隘的天地裡,各種印象對他起着什麼
&rdquo&ldquo這完全是另一碼事,&rdquo阿爾貝特說,&ldquo因為一個人受了激情的驅使,失去了理智,隻能把他看作醉漢,看作瘋子。
&rdquo&ldquo喲,你們這些有理智的人!&rdquo我微笑着叫道。
&ldquo激情!酩酊大醉!瘋狂!你們卻在那裡冷眼旁觀,無動于衷,你們這些品行端正的人,你們嘲罵醉漢,唾棄瘋子,像祭司一般從那邊過去,像那個法利賽人似的感謝上帝,感謝他沒有把你們造成醉漢或瘋子。
我卻不止一次喝醉過,我的激情也和瘋狂相差無幾,我并不為此感到悔恨,因為以我自己的尺度來衡量,我知道,凡是成就偉大事業,做了看似不可能的事的,都是出類拔萃的人,可是他們卻從來都被罵作醉漢和瘋子。
&ldquo即使在平常的生活中,凡是有人做了豪爽、高尚、出人意料的事,就總會聽到有人指着他的脊梁骨在背後嚷嚷:&lsquo這家夥喝醉了,他是傻瓜!&rsquo這真叫人受不了。
慚愧吧,你們這些清醒的人!慚愧吧,你們這些聖賢!&rdquo&ldquo你這又在異想天開了,&rdquo阿爾貝特說,&ldquo你把什麼事都繃得緊緊的,至少這裡你肯定是錯了,現在談的是自殺,你卻把它扯來同偉大的行為相比:自殺隻不過是軟弱的表現罷了,因為比起頑強地忍受痛苦生活的煎熬,死當然要輕松得多。
&rdquo我打算中止談話;他這種論調真讓我火冒三丈,我的話都是吐自肺腑,他卻盡說些毫無意義的老調。
可是我還是按捺住心頭的怒火,因為他這一套我聽慣了,也常常為此而氣惱。
于是我稍帶激動地回答他:&ldquo你說自殺是軟弱?我請你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一個民族,一個在難以忍受的暴君壓迫下呻吟的民族,當它終于奮起砸碎自己身上的鎖鍊時,難道你能說這是軟弱嗎?一個人家宅失火,他大驚之下鼓足力氣,輕易地搬開了他頭腦冷靜時幾乎不可能挪動的重物;一個人受到侮辱時,一怒之下竟同六個對手較量起來,并将他們一一制服,能說這樣的人是軟弱嗎?還有,我的好友,既然拚命便是強大的力量,為什麼繃得緊便該成為其反面呢?&rdquo&mdash&mdash阿爾貝特凝視着我,說:&ldquo請别見怪,你舉的這些例子,在我看來和我們讨論的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rdquo&mdash&mdash&ldquo這可能,&rdquo我說,&ldquo别人常責備我,說我的聯想方法近乎荒謬。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我們是否能以另一種方式,設想一個決意擺脫生活擔子的人&mdash&mdash這種擔子在通常情況下是愉快的&mdash&mdash是什麼樣的心境。
我們隻有具有共同的感受,才有資格來談論一件事。
&rdquo &ldquo人的天性都有其局限:它可以經受歡樂、悲傷、痛苦到一定的限度,一旦超過這個限度,他就将毀滅。
&rdquo我繼續說,&ldquo這裡的問題并不在于他是軟弱還是堅強,而在于他能不能經受得住自己痛苦的限度,無論是在道義上或肉體上。
我認為,把一個自殺者說成是懦夫,正如把一個死于惡性熱病的人稱為膽小鬼一樣,都是不合适的,這兩種說法同樣是離奇的。
&rdquo&ldquo謬論,簡直是謬論!&rdquo阿爾貝特嚷道。
&mdash&mdash&ldquo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荒謬,&rdquo我說。
&ldquo你得承認,如果人的機體受到疾病的侵襲,使他的精力一部分被耗蝕,一部分失去了作用,再也不能痊愈,無論怎麼治也無法恢複生命的正常運轉,這種病我們稱之為絕症。
&ldquo好吧,親愛的,讓我們把這個比喻用于精神上吧,請看一看人在狹隘的天地裡,各種印象對他起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