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黑珍珠之謎
關燈
小
中
大
藥品的管理範圍呢!現在就有人批評一些電鍍廠對氰酸鉀的管理太随便了,蓖麻子白朊還不如氰酸鉀被人們警惕,所以也不會更嚴格管理的。
況且,蓖麻子白朊當成白色粉狀保存的話,緻死量隻要一點點就夠,有人帶走一點兒也不容易發現。
” 這下在座的人都發出了歎息聲。
看上去,通過蓖麻子白朊查出兇手這條路不太容易了。
湯原在坐下之前又說道,無論如何,當前隻有去查一下存有蓖麻子白朊的單位具體情況了。
在署長的催促下,刑事科科長阿壇站起來發言。
“接下來是有關行兇時使用的黑珍珠戒指——那是受害人從兩天前死去的蘆高公司經理白藤隆太手裡得到的贈品……” 身高一米八、有外國拳擊手之稱的阿壇,用他那特有的東北口音慢吞吞地說道。
“在這之前,這件事,包括死者的兒媳和女傭人,以及公司的一些職員,在當天的聚餐會上都聽死者提起過。
“據說隆太先生送戒指給死者的時候,是去年十月前後。
在公司的創建紀念宴會上,死者戴着黑珍珠戒指出現,還向其他職員吹噓這是經理送的禮物。
在那之前沒有人見過那枚黑珍珠戒指。
因此,我們集中的注意點應當放在去年九十月之間,到銀座的珠寶店一一查詢。
因為有不少證人記得死者講過,那枚戒指是隆太先生偶然在銀座的珠寶店看到後一時沖動買下來的。
” 有些人點了點頭,還催促他接着講下去。
“結果,位于銀座大街的一家叫。
南十字星,珠寶店經理承認那枚戒指是他的店裡賣出的商晶。
而且還記得隆太先生購買時的情形。
我們請他查了一下底賬。
原來是去年九月二十六日,星期五的事情。
據說他和一名年輕的女人在店門前約好的樣子,女的是後來的。
他們一塊兒走進店裡,女的買了一枚寶石戒指,随後隆太先生的目光停在了那枚黑珍珠上,好像非常喜歡,便買了下來,是用私人支票購買的。
他是把那枚珍珠放進自己的上衣口袋裡帶走的……” “如果用支票,那購買者的姓名就不會錯了。
” 聽了總廳來人的話後,阿壇苦笑了一下。
“另外,白藤先生似乎很喜歡買珠寶送給女人。
還時常光顧‘南十字星’,雖然每次來的女人都不一樣,但店裡的人都認得他是蘆高公司的經理。
” “那麼,戒指的來源明白了。
還有,關于白金台内側的突起部分……”署長催促着。
“在查詢階段,我用的是戒指照片,後來查到出售店後,我把實物帶去了,店的經理和主要工作人員都肯定了是店裡的商品;至于那處白金台的突起部分,他們全矢口否認,不承認原本就有損傷。
不過,他們介紹說,如果是手巧的工匠,完全可以用鋼鉗或小鋼锉之類的工具制作出來……” “也就是說,隆太先生事先做了手腳……” 這時,有人小聲地說了一句,阿壇馬上反駁道。
“不會的,如果是他計劃在戒指上塗上蓖麻子白朊謀害市原女士,他肯定不會讓别人知道戒指是他送的。
而且在她第一次戴時就會有異常反應才對。
可在去年的公司創建大會上她并沒有什麼異常。
當然,如果是過後隆太先生做了手腳就另當别論了!” “我看應該是開始做了手腳才對,因為把戒指給她之後再要回來做手腳不太容易,不過,我認為不是送戒指的人幹的。
”總廳來的一名刑警插言道。
“這麼說來,我們的目标應放在什麼時候、什麼人在戒指上做手腳上才對。
”署長作了結論。
阿壇繼續說下去:“我認為是靠近受害人身邊的人幹的,或是有機會接近她的人幹的。
這個人完全有機會把那枚戒指弄出來,在上面加工、塗上蓖麻子白朊再送回去。
黑珍珠隻是在法事或十分嚴肅的場合下才佩戴的東西。
如果兇手決定在五月十二日隆太郎的葬禮之後行事,表示兇手期待她會戴着這枚戒指出席葬禮的。
” “會不會是在更早以前就幹了的呢?”其他刑警問。
“當然有這個可能了。
蓖麻子白朊可以事先溶入軟膏内,擠進寶石内側的隙縫裡,再用薄薄的蠟膜封起來。
可想而知,戒指被收存在首飾盒期間,一直保持那樣的狀态。
當她戴上戒指時,體溫可以将蠟質溶化,由手部的震動、摩擦,而使蓖麻子白朊溶解。
另一方面,對兇手來說,她什麼時候死都無所謂。
隻是事先做好手腳,等她戴起來的機會。
這個說法也說得過去吧?” “再進一步讨論一下,問題是什麼人能夠暫時把戒指偷出來做手腳?” “關于這一點,請負責調查受害人身邊事情的若尾君講一下吧!” 阿壇向若尾點了點頭。
“有關受害人的家庭環境和日常生活,查訪的結果如下。
”若尾用條理分明的口吻說道,“受害人市原彌榮子,從兩年前起在目黑區的自由之丘獨居。
在那之前,她和長子市原光住在一起。
後來長子結了婚,搬到了八雲的公寓。
于是,她便成了一個人生活。
不過,有一位六十五歲的女傭料理家常。
一星期去她家裡幫工五天。
” “她一個人住?” “是的。
所以她生前的生活方式不容易弄清楚。
她每天乘公司派的出租汽車到九之内的公司上班。
那位女傭人通常是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下午一點至晚七點左右,在她家裡幹活,比如打掃衛生,洗洗衣服。
有時還準備一下晚飯。
我們向她的兒媳和這位女傭人錄取口供的結果證明,彌榮子很喜歡請人到家裡坐客。
不僅是周末,連平日也愛請工作上的同事到家裡喝酒聊天,好像各種人物都有,頻頻出入她的家。
” “那就一定要調查清這些人的背景。
” “我也這樣認為,我再說明一下那位女傭人的一段極富暗示性的供詞。
” 若尾等大家都十分注意後才又接着說道:“四月二十九日的休息日裡,下午一點左右,這個女傭人和平常一樣去了自由之丘。
當時彌榮子還在睡覺。
呀說她前一天到熱海參加了高中時代的一位同學的女兒的婚禮。
她說要在外邊過夜,第二天早上才回來。
在她打掃客廳時,彌榮子便起床了。
并說了一番奇怪的話。
” “她說她覺得卧室的窗戶被人開過,而且有人進來過的迹象。
原來那個窗戶上有鎖,但鎖早沒有用了。
後來她發現這一點後,看到這個鎖松得特别厲害,她懷疑昨晚她不在時小偷進來過。
于是兩個人當時便在屋裡檢查了一番。
也沒有發現丢了什麼東西。
然後,彌榮子又把放在卧室的壁櫥中的首飾盒拿出來檢查,也沒有發現少了什麼。
結果她認為是自己的錯覺,沒有報警。
第二天,她就讓人來修好了那把鎖。
” 聽罷,衆人竊竊私語。
“後來,女傭人在卧室裡吸塵時,從床下找到一支男用的黑色粗鋼筆。
但那時是二十九日以後好幾天了。
也就不清楚是什麼時間的事了。
不過,她肯定是在二月底換地毯時并沒有那支鋼筆。
那隻鋼筆上還刻着金字的名字。
” 在衆人的沉默中,若尾定了定說道:“那個名字是白藤起人!”
況且,蓖麻子白朊當成白色粉狀保存的話,緻死量隻要一點點就夠,有人帶走一點兒也不容易發現。
” 這下在座的人都發出了歎息聲。
看上去,通過蓖麻子白朊查出兇手這條路不太容易了。
湯原在坐下之前又說道,無論如何,當前隻有去查一下存有蓖麻子白朊的單位具體情況了。
在署長的催促下,刑事科科長阿壇站起來發言。
“接下來是有關行兇時使用的黑珍珠戒指——那是受害人從兩天前死去的蘆高公司經理白藤隆太手裡得到的贈品……” 身高一米八、有外國拳擊手之稱的阿壇,用他那特有的東北口音慢吞吞地說道。
“在這之前,這件事,包括死者的兒媳和女傭人,以及公司的一些職員,在當天的聚餐會上都聽死者提起過。
“據說隆太先生送戒指給死者的時候,是去年十月前後。
在公司的創建紀念宴會上,死者戴着黑珍珠戒指出現,還向其他職員吹噓這是經理送的禮物。
在那之前沒有人見過那枚黑珍珠戒指。
因此,我們集中的注意點應當放在去年九十月之間,到銀座的珠寶店一一查詢。
因為有不少證人記得死者講過,那枚戒指是隆太先生偶然在銀座的珠寶店看到後一時沖動買下來的。
” 有些人點了點頭,還催促他接着講下去。
“結果,位于銀座大街的一家叫。
南十字星,珠寶店經理承認那枚戒指是他的店裡賣出的商晶。
而且還記得隆太先生購買時的情形。
我們請他查了一下底賬。
原來是去年九月二十六日,星期五的事情。
據說他和一名年輕的女人在店門前約好的樣子,女的是後來的。
他們一塊兒走進店裡,女的買了一枚寶石戒指,随後隆太先生的目光停在了那枚黑珍珠上,好像非常喜歡,便買了下來,是用私人支票購買的。
他是把那枚珍珠放進自己的上衣口袋裡帶走的……” “如果用支票,那購買者的姓名就不會錯了。
” 聽了總廳來人的話後,阿壇苦笑了一下。
“另外,白藤先生似乎很喜歡買珠寶送給女人。
還時常光顧‘南十字星’,雖然每次來的女人都不一樣,但店裡的人都認得他是蘆高公司的經理。
” “那麼,戒指的來源明白了。
還有,關于白金台内側的突起部分……”署長催促着。
“在查詢階段,我用的是戒指照片,後來查到出售店後,我把實物帶去了,店的經理和主要工作人員都肯定了是店裡的商品;至于那處白金台的突起部分,他們全矢口否認,不承認原本就有損傷。
不過,他們介紹說,如果是手巧的工匠,完全可以用鋼鉗或小鋼锉之類的工具制作出來……” “也就是說,隆太先生事先做了手腳……” 這時,有人小聲地說了一句,阿壇馬上反駁道。
“不會的,如果是他計劃在戒指上塗上蓖麻子白朊謀害市原女士,他肯定不會讓别人知道戒指是他送的。
而且在她第一次戴時就會有異常反應才對。
可在去年的公司創建大會上她并沒有什麼異常。
當然,如果是過後隆太先生做了手腳就另當别論了!” “我看應該是開始做了手腳才對,因為把戒指給她之後再要回來做手腳不太容易,不過,我認為不是送戒指的人幹的。
”總廳來的一名刑警插言道。
“這麼說來,我們的目标應放在什麼時候、什麼人在戒指上做手腳上才對。
”署長作了結論。
阿壇繼續說下去:“我認為是靠近受害人身邊的人幹的,或是有機會接近她的人幹的。
這個人完全有機會把那枚戒指弄出來,在上面加工、塗上蓖麻子白朊再送回去。
黑珍珠隻是在法事或十分嚴肅的場合下才佩戴的東西。
如果兇手決定在五月十二日隆太郎的葬禮之後行事,表示兇手期待她會戴着這枚戒指出席葬禮的。
” “會不會是在更早以前就幹了的呢?”其他刑警問。
“當然有這個可能了。
蓖麻子白朊可以事先溶入軟膏内,擠進寶石内側的隙縫裡,再用薄薄的蠟膜封起來。
可想而知,戒指被收存在首飾盒期間,一直保持那樣的狀态。
當她戴上戒指時,體溫可以将蠟質溶化,由手部的震動、摩擦,而使蓖麻子白朊溶解。
另一方面,對兇手來說,她什麼時候死都無所謂。
隻是事先做好手腳,等她戴起來的機會。
這個說法也說得過去吧?” “再進一步讨論一下,問題是什麼人能夠暫時把戒指偷出來做手腳?” “關于這一點,請負責調查受害人身邊事情的若尾君講一下吧!” 阿壇向若尾點了點頭。
“有關受害人的家庭環境和日常生活,查訪的結果如下。
”若尾用條理分明的口吻說道,“受害人市原彌榮子,從兩年前起在目黑區的自由之丘獨居。
在那之前,她和長子市原光住在一起。
後來長子結了婚,搬到了八雲的公寓。
于是,她便成了一個人生活。
不過,有一位六十五歲的女傭料理家常。
一星期去她家裡幫工五天。
” “她一個人住?” “是的。
所以她生前的生活方式不容易弄清楚。
她每天乘公司派的出租汽車到九之内的公司上班。
那位女傭人通常是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下午一點至晚七點左右,在她家裡幹活,比如打掃衛生,洗洗衣服。
有時還準備一下晚飯。
我們向她的兒媳和這位女傭人錄取口供的結果證明,彌榮子很喜歡請人到家裡坐客。
不僅是周末,連平日也愛請工作上的同事到家裡喝酒聊天,好像各種人物都有,頻頻出入她的家。
” “那就一定要調查清這些人的背景。
” “我也這樣認為,我再說明一下那位女傭人的一段極富暗示性的供詞。
” 若尾等大家都十分注意後才又接着說道:“四月二十九日的休息日裡,下午一點左右,這個女傭人和平常一樣去了自由之丘。
當時彌榮子還在睡覺。
呀說她前一天到熱海參加了高中時代的一位同學的女兒的婚禮。
她說要在外邊過夜,第二天早上才回來。
在她打掃客廳時,彌榮子便起床了。
并說了一番奇怪的話。
” “她說她覺得卧室的窗戶被人開過,而且有人進來過的迹象。
原來那個窗戶上有鎖,但鎖早沒有用了。
後來她發現這一點後,看到這個鎖松得特别厲害,她懷疑昨晚她不在時小偷進來過。
于是兩個人當時便在屋裡檢查了一番。
也沒有發現丢了什麼東西。
然後,彌榮子又把放在卧室的壁櫥中的首飾盒拿出來檢查,也沒有發現少了什麼。
結果她認為是自己的錯覺,沒有報警。
第二天,她就讓人來修好了那把鎖。
” 聽罷,衆人竊竊私語。
“後來,女傭人在卧室裡吸塵時,從床下找到一支男用的黑色粗鋼筆。
但那時是二十九日以後好幾天了。
也就不清楚是什麼時間的事了。
不過,她肯定是在二月底換地毯時并沒有那支鋼筆。
那隻鋼筆上還刻着金字的名字。
” 在衆人的沉默中,若尾定了定說道:“那個名字是白藤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