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有舍才能有得
關燈
小
中
大
錢,商人拿出自己的貨物,作家獻出了自己的思想,工人付出了自己的技能。
所有人都能夠拿出自己的所有給予他人。
而他們拿出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而一旦得到了更多,就有能力施予更多。
金融家得到的多,因為他付出的多。
他思考,他從不讓其他人替他想問題,他想要知道如何獲取理想的結果。
而你,他身邊的人,就會給他啟示。
當他從你身上得到想要的答案,他就會提供各種方式、手段,為成千上萬的人謀求利益。
當這千千萬萬的人獲得了成功,金融家自己也成功了。
摩根、洛克菲勒、卡耐基等等,他們的緻富并不是因為他們使其他人損失了什麼。
正好相反,是因為他們能夠讓其他人緻富,因此,他們才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中最富有的人。
大多數凡夫俗子是不懂得深入思考的,他們像鹦鹉學舌一樣接受并重複着别人的看法。
造成公衆輿論的導向手段正是如此,所謂大多數群衆的這種柔懦馴良的态度使他們情願放棄自己思考的能力,讓一部分占少數的群體替他們代勞,這就使得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中,少數人篡奪了多數人的權利,造成了少數欺壓多數的局面。
創造性思考需要專注這些方面。
專注的力量被稱作意念集中,這種力量是由意識控制的。
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隻能在自己真正渴望的事情上集中意念,而不要去關注其他。
許多人總是注重那些悲傷、虧損、混亂等等情狀。
而思想是具有創造性的,對這些負面因素的關注必然會導緻更多的損失、痛苦和不安的狀況。
難道不是麼?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我們獲得成功、有所成就,或是遇見其他讓我們滿意的境況,我們常常很自然地關注這些事情的結果,這樣就會帶來更多的成就和順心的境遇。
所以說,&ldquo多者益多&rdquo。
對于這一原理的領會如何能夠運用到商業活動中呢?我的一個助手作了非常好的講解: &ldquo不管精神是什麼,或者不是什麼,我們總要把它看作意識的精華,心靈的實質和思想的實實在在的根基。
一切想法都是意識活動或者說是精神、思想活動的階段,因此,精神,隻有在精神當中,才能找到&lsquo終極現實&rsquo,&lsquo真東西&rsquo,或&lsquo理念&rsquo。
&rdquo 認識到這些,你是否覺得,對于精神及其表現法則的真正領悟,是一個&ldquo務實&rdquo的人所能尋求的最&ldquo實實在在&rdquo的事情呢?你不覺得,如果一個&ldquo務實&rdquo的人認識到這個道理,就會&ldquo使出渾身解數&rdquo,去領悟、追求精神存在及其法則嗎?這些人絕不是傻瓜。
他們隻需要掌握這些基本原理,就能夠踏止通往一切成就的必經之路。
我想給你講一個具體的事例。
我認識一個芝加哥的朋友,一個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者。
他生活中有不少成功之處,但也有一些失敗。
我最近一次和交談的時候,他事實上正處于&ldquo落魄&rdquo中,我是說,和他以前的事業狀況相比。
他好像已經成了&ldquo秋後的螞蚱&rdquo,因為他已屆中年,和他前幾年相比,頭腦中的新主意來得已經不是那麼敏捷了。
他對我說,大意是這樣的:&ldquo我知道商業中&lsquo要緊&rsquo的是得有想法--傻瓜都知道這一點。
可我現在,好像沒什麼高招了。
不過,如果你說的這種&lsquo唯精神論&rsquo管用的話,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和無限精神&lsquo接軌&rsquo。
而在這無限的精神之中,一定有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對一個像我這樣既有勇氣,又見多識廣的人來說,肯定可以把這些想法在商界付諸實踐,大獲全勝。
看起來不錯,我得好好研究一下。
&rdquo 這是幾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天,我又聽到了這個人的消息。
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我問:&ldquo咱們的那個老朋友XXX怎麼樣了?他沒有東山再起嗎?&rdquo這個朋友非常驚訝地看着我,&ldquo不會吧,&rdquo他說道,&ldquo你沒聽說XXX大發了一筆嗎?他現在可是&lsquoXX公
所有人都能夠拿出自己的所有給予他人。
而他們拿出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而一旦得到了更多,就有能力施予更多。
金融家得到的多,因為他付出的多。
他思考,他從不讓其他人替他想問題,他想要知道如何獲取理想的結果。
而你,他身邊的人,就會給他啟示。
當他從你身上得到想要的答案,他就會提供各種方式、手段,為成千上萬的人謀求利益。
當這千千萬萬的人獲得了成功,金融家自己也成功了。
摩根、洛克菲勒、卡耐基等等,他們的緻富并不是因為他們使其他人損失了什麼。
正好相反,是因為他們能夠讓其他人緻富,因此,他們才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中最富有的人。
大多數凡夫俗子是不懂得深入思考的,他們像鹦鹉學舌一樣接受并重複着别人的看法。
造成公衆輿論的導向手段正是如此,所謂大多數群衆的這種柔懦馴良的态度使他們情願放棄自己思考的能力,讓一部分占少數的群體替他們代勞,這就使得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中,少數人篡奪了多數人的權利,造成了少數欺壓多數的局面。
創造性思考需要專注這些方面。
專注的力量被稱作意念集中,這種力量是由意識控制的。
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隻能在自己真正渴望的事情上集中意念,而不要去關注其他。
許多人總是注重那些悲傷、虧損、混亂等等情狀。
而思想是具有創造性的,對這些負面因素的關注必然會導緻更多的損失、痛苦和不安的狀況。
難道不是麼?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我們獲得成功、有所成就,或是遇見其他讓我們滿意的境況,我們常常很自然地關注這些事情的結果,這樣就會帶來更多的成就和順心的境遇。
所以說,&ldquo多者益多&rdquo。
對于這一原理的領會如何能夠運用到商業活動中呢?我的一個助手作了非常好的講解: &ldquo不管精神是什麼,或者不是什麼,我們總要把它看作意識的精華,心靈的實質和思想的實實在在的根基。
一切想法都是意識活動或者說是精神、思想活動的階段,因此,精神,隻有在精神當中,才能找到&lsquo終極現實&rsquo,&lsquo真東西&rsquo,或&lsquo理念&rsquo。
&rdquo 認識到這些,你是否覺得,對于精神及其表現法則的真正領悟,是一個&ldquo務實&rdquo的人所能尋求的最&ldquo實實在在&rdquo的事情呢?你不覺得,如果一個&ldquo務實&rdquo的人認識到這個道理,就會&ldquo使出渾身解數&rdquo,去領悟、追求精神存在及其法則嗎?這些人絕不是傻瓜。
他們隻需要掌握這些基本原理,就能夠踏止通往一切成就的必經之路。
我想給你講一個具體的事例。
我認識一個芝加哥的朋友,一個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者。
他生活中有不少成功之處,但也有一些失敗。
我最近一次和交談的時候,他事實上正處于&ldquo落魄&rdquo中,我是說,和他以前的事業狀況相比。
他好像已經成了&ldquo秋後的螞蚱&rdquo,因為他已屆中年,和他前幾年相比,頭腦中的新主意來得已經不是那麼敏捷了。
他對我說,大意是這樣的:&ldquo我知道商業中&lsquo要緊&rsquo的是得有想法--傻瓜都知道這一點。
可我現在,好像沒什麼高招了。
不過,如果你說的這種&lsquo唯精神論&rsquo管用的話,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和無限精神&lsquo接軌&rsquo。
而在這無限的精神之中,一定有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對一個像我這樣既有勇氣,又見多識廣的人來說,肯定可以把這些想法在商界付諸實踐,大獲全勝。
看起來不錯,我得好好研究一下。
&rdquo 這是幾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天,我又聽到了這個人的消息。
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我問:&ldquo咱們的那個老朋友XXX怎麼樣了?他沒有東山再起嗎?&rdquo這個朋友非常驚訝地看着我,&ldquo不會吧,&rdquo他說道,&ldquo你沒聽說XXX大發了一筆嗎?他現在可是&lsquoXX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