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引力法則--左右生活的終極力量

關燈
質的運動頻率各不相同,它所創造出來的新的物質在振動頻率上與原來的物質保持嚴格一緻。

     思想是一種看不見的聯結,它使個體與宇宙、有限與無限、有形與無形的領域聯系在一起。

    人類能夠思想、感覺、行動、獲得知識,這些都是思想的魔力。

     憑借着合适的器械,肉眼可以探索幾百萬英裡以外的世界;同樣,人類借助恰當的領悟,就能夠與宇宙精神建立起聯系,而宇宙精神正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僅有理解是不夠的。

    認識的過程就好比一個内部沒有錄像帶的錄像機。

    所謂的領悟不過是一個信念而已,除此之外什麼也不是。

    食人族也有他們的信念,但那種信念又有什麼用呢? 惟一對人有價值的信念,就是能夠被實踐檢驗證明的信念。

    經過驗證後的信念就不再僅僅是信念而已,它轉化成為了有生命的信仰和真理。

     這個真理已經經過了成千上萬人的檢驗,隻需要通過合适的方法手段加以運用。

     人類思想定位數億英裡以外的星球,沒有足夠倍數的望遠鏡是萬萬做不到的。

    因此,科學也在不斷發展,更大、更清晰的望遠鏡被研制出來,人類因此更多地了解了天體的知識,不斷收獲得巨大的回報。

     人類對精神世界的領悟也是這樣。

    人們在與宇宙精神及其無限可能相聯系的方法手段上,也在不斷獲得巨大的進步。

     宇宙精神通過引力法則在客觀世界中彰顯。

    每個原子對其他的原子都産生了無窮大的引力。

     萬物正是通過這種吸引、結合的法則相互聯系在一起。

    這個原理是有普遍意義的,也是一切現有結果賴以産生的惟一途徑。

    [517z小說網·www.517z.com] 生長力通過宇宙原理得到表達,這種表達最為美麗壯觀。

     為了生長,我們必須獲得生長所需的必需品,但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完整、完美的實體,這決定着我們隻有在付出之後,才能接納。

    因此,成長是建立在互惠行為的條件上。

    我們知道,在精神層面上,同類事物相互吸引,而精神的振動隻對那些與它們保持和諧一緻的振動做出回應。

     所以,很顯然,富足的想法隻對那些類似的意念産生回應。

    人的财富與他的内在一緻。

    内在的富足是外在富足的秘密,它吸引着外在财富來到你身邊。

    人類真正的财富資源在于他的生産能力。

    因此,一個人如果在他所着手進行的工作中投入全部的身心,那麼他的成功是沒有止境的。

    他會不斷地付出、給予;他付出的越多,收獲的也就越多。

     看看那些華爾街的金融大亨們,看看那些産業領袖、大律師、政治家、發明家、作家、醫生--他們除了自己的思想,還有什麼可以貢獻出來增進人類的福祉呢? 思想是借助引力法則運行的一種能量,它的最終體現是客觀世界的豐裕富足。

     能力使宇宙精神在形式上分化。

    思想是精神的動态階段。

     力量取決于對力量的認識。

    而如果我們不去運用力量,我們就會失去力量。

    而如果我們不認識力量,又如何去運用它呢? 對精神力量的運用,取決于意念的集中。

    意念集中的程度決定着我們獲取知識的能力,而知識不過是力量的代名詞。

     意念的集中是一切天才的物質。

    這一能力的培養建立在練習、實踐的基礎上。

     注意力集中的動機是興趣,興趣越高,注意力越是集中;而注意力越是集中,興趣就越大,這是作用和反作用的結果。

    讓我們從注意力的集中開始做起。

    這樣,不久就會激發起你的興趣;而興趣的産生會引起你更多的注意,這種注意力會引起你更多的興趣,如此不斷地循環往複。

    這種實踐練習,能夠培養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這一周,請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創造力上;探索你身上的洞察力和感知能力;為你心中的信仰找到邏輯基礎。

    讓思想停留在這樣一個事實上:個人肉體的生存、行動,需要靠吸入有機的空氣來維持,必須呼吸,才能活着。

    接下來,讓思想停留在這樣一個事實上;人的精神的生存、行動也是如此,需要吸收一種更為微妙的能量,才能延續下來。

    在自然界中,如果沒有播種,就沒有生命長成;結出的果實絕對不會比生長它的植物本身高一個等級。

    同樣,在精神世界中也是如此,隻有播下種子,才能結出果實。

    而結什麼樣的果實,則取決于種子的性質。

    所以,你一切的境遇都取決于你對這種因果循環法則的領悟,這種領悟是人類意識的最高境界。

     我的心靈中沒有停滞的思想,一切想法都迅速轉化為能量,成為種種實現意圖的方式、手段。

     --愛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