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洞察力

關燈
照這個目标,審慎、智慧地選取得體的言辭。

     這種以言語形式組織思想的神奇能力,是區分人與動物的重要界限。

    通過使用書面語言,人類可以回首過去的若幹個世紀,回首那些令人激動的場面,看看自己如何得到了今日的一切。

     通過文字,人類可以與曆代最偉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交談,而我們今天擁有的這些文字,正是宇宙思想成形于人類心靈之中并尋求表達的綜合記錄。

     我們知道,宇宙思想出于自己的目的而創造了形式,而人類思想也同樣在尋求着自身的表達。

    我們也知道,語言是一種思想形式,一句話就是一個思想形式的綜合體。

    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理想是美好而強大的,我們就必須認識到,要煉淨我們的語言,出言三思,因為理想之殿終是由言詞堆砌而成的,詞句修築的精煉準确是一切文明至高無上的建築形式,也是一切成功的通行證。

     語言就是思想,因此也是一種無影無形、戰無不勝的力量。

    它們被賦予怎樣的形式,最終也會在客觀存在中怎樣實現。

     言詞可以成為不朽的精神殿堂,也會成為經不住風吹的陋室。

    言詞能悅納人耳目,能包羅一切的知識。

    從言詞中我們能夠找尋到過往曆史,也看得到未來的希望。

    言詞是充滿活力的信使,一切人類和超人類的行為都由此而生。

     言詞的動人這處,在于思想的美麗。

    言詞的力量在于思想的力量,而思想的力量在于思想的生命之中。

    我們如何識别什麼是有生命的思想呢?它有什麼與衆不同的特征呢?這其中一定有規律可循。

    我們如何認識其中的規律呢? 數學定理是存在的,但錯誤卻沒有運算法則。

    真話是有原則的,謊言可沒準兒。

    健康是循規蹈矩的,疾病恰恰相反。

    光線有光線的法度,黑暗可不講道理。

    富裕有富裕的準則,貧窮則無理可循。

     我們如何知道這些道理是正确的呢?因為--如果我們正确地運用數學定理,我們就可以确知運算結果;凡是健康存在的地方,就沒有任何疾病;如果我們知道什麼是真理,我們就不會受到謬誤的欺蒙;哪裡有光,哪裡就沒有黑暗;哪裡有富裕,哪裡就沒有貧窮。

     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真理,但人們常常會忽略掉一個極其重要的事實--凡是有理可循的思想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它能夠紮根、生長,最終必然會擠兌掉那些負面的想法,因為凡是謬誤的思想都是沒有生命力的。

     這個事實可以幫助你摧毀一切的混亂、匮乏、局限。

     毫無疑問,那些&ldquo有足夠智慧去領悟的&rdquo人(譯注:語出《舊約。

    耶利米書》第9章,但我們這裡沒有引用通行譯文),将很快認識到:思想的創造力把一件所向無敵的武器放在了他的手上,讓他成為了命運的主人。

     在自然界中,有一個守恒定律--&ldquo在任何地方出現了多少能量,則意味着在其他地方消失了多少能量,&rdquo這讓我們懂得,我們有舍才能有得。

    如果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情,我們就要做好為這個舉動及其一切影響負責任的準備。

    潛意識是不具備推理能力的。

    它聽從我們的吩咐,我們要了什麼,就會收獲什麼。

    我們自己鋪設了枕席,自己眠卧其中。

    我們自己制造了模具,我們自己構想了藍圖,潛意識會把我們的構想的藍圖付諸實現。

     因此,我們應該鍛煉自己的洞察力,讓自己的思想中沒有物質的、精神的或是心靈的細菌來感染我們的生活。

     洞察力是一種心靈的能力,憑借它,我們能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問題、觀察形勢。

    它是專屬人類的永遠鏡。

    洞察力能使我們在一切事情中認識困難,也把握機遇。

     洞察力使我們做好了迎戰障礙的準備。

    在這些障礙還沒有化成足以阻擋我們的困難之前,我們就已經跨越了它們。

     洞察力使我們權衡利弊,妥善規劃。

    它把我們的思想和注意力引向正确的方向,讓它們不至于堕入沒有回報的歧途。

     對于一切偉大成就而言,洞察力誠然不可或缺;而借助洞察力的幫助,我們能夠進入、探索并占有一切精神高地。

     洞察力是内在世界的産物,可以在&ldquo寂靜&rdquo中通過集中意念的方式來開發你的洞察力。

     你這周的作業是:集中關注&ldquo洞察力&rdquo。

    還在你的老位置上,集中精力思考這樣一個事實:認識到了思想的創造力并不意味着掌握了思維的藝術。

    讓思想停留在這樣的起點上:知識本身并不會運用自己。

    我們的行動并非取決于知識,而是取決于積習、流俗和先例。

    我們惟一可以讓自己運用知識的方法是:下定決心,有意識地努力。

    回想這樣的事實:不用的知識會從大腦裡溜走,信息的價值在于對原理的應用。

    沿着這條思想的路線走下去,直到你的洞察力足以使你針對自己的特定問題、運用這個原理制定出明确的方案。

     所思維誠,至誠之心,可以濟世; 所言維信,如彼良種,秋實累累; 所行維真,高潔貞貴,照澈衆生。

     --霍雷肖。

    博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