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拒絕負面思想

關燈
第十四章拒絕負面思想 永遠不要對環境表示不滿.你越是将思想集中于負面的環境,這種環境就越是成長壯大,最終成為成功和幸福的絆腳石.面對生活,你要積極,積極,再積極.讓你的思想明朗\清晰\堅實\确定,決不變更! 迄今為止,你已經在學習的過程中知道,思想是一種精神活動,因此被賦予了創造力.但這并不意味着隻有某些思想才具有創造力,而是意味着一切思想都具有創造力.這個法則也會施加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拒絕\否定"的心理過程中. 意識和潛意識是行為與精神聯結的兩個階段.潛意識和意識的關系與風向标和天氣的關系一緻.大氣的微妙變化也會引起顯意識層中相應部分的變化,其變化與顯意識想法台感受的深度以及沉陷的強度都成正比. 所以,如果你否認那些令你不滿的情境,你就把思想的創造力從這些情境中撤離了.你把它們連根砍斷了.你在使它們的活力衰竭. 請記住:生長規律不可回避地控制着針對客體的任何作為,因此,否定你自己對于情境的不滿,不會帶給你立刻的轉機.一棵植物被連根砍斷後,仍然會保持青翠的本色,然而過不了多久就會枯萎,繼而消失.所以,把你的思想從對不滿情境的沉思中撤離也是如此,這樣做會逐漸\但卻必然地終止這些情境. 你将看到這與我們要習慣采取的方式是一個完全相反的過程.所以它所導緻的結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數人會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令他們不滿的情境中,所以這種精力的集中就給予那些負面的情境以充分的能量和活力,讓它們迅速成長起來. 時它又是一切結果的成因,更在一切結果之上.宇宙物質是一切力量\智慧和才智的源泉. 認識這種智慧,就是要熟悉這種精神的本質,進而熟悉宇宙的實質,使自己的一切屬性都和它保持和諧的關系. 這些,是即便最淵博的自然科學大師都未曾嘗試過的--這是一種他自己從未領略過的發現.事實上,幾乎所有唯物主義的學校都從未領受過的發現.事實上,幾乎所有唯物主義的學校都從未領受過其中的智慧之光.他們從沒有意識到,智慧就像能量和物質一樣,是無處不在的. 有些人會說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不能證明出來呢?如果這一基本原則顯然是正确的話,為什麼我們無法獲得理想的結果呢?不,我們獲得的正是"理想"的結果,一切結果與我們對基本原則的領悟程度以及我們運用基本原則的能力嚴格成正比.要知道,在沒有人總結出電的規律\并教給我們應用方法以前,我們同樣無法從電的規律上得到任何的結果. 它讓我們與外部環境之間建立起新型的關系,它為我們打開了所未有的機遇的窗口,這種關系,這扇窗口,是通過我們嶄新的心靈狀态中自然而生的一系列有序的法則而建立\開啟的. 精神是具有能動性的,這一法則的基礎是完美合理的.精神蘊含在萬物的本質中,但這種創造性能量并不是在個體中産生,而是誕育于宇宙--它是一切能量和物質的初始和源泉,而每一個個體不過是宇宙能量的分流渠道而已.宇宙創造種種各不相同的組合,因此有了各種現象的産生,這些正是通過個體來實現的. 我們知道科學家已經把物質分解成無限數目的分子,這些分子又分解為原子,原子又被分解為電子.在含有熔化的硬金屬接線端的高真空玻璃管中對電子的觀測,有力地證明電子充滿了整個空間它們存在于萬物之中,它們無處不在.它們充滿了一切物質,占據了我們以為是真空的區域.這,就是誕育萬物的宇宙物質. 電子如果不根據指令,組成原子或分子的話,它就永遠是電子,而發出指令的就是精神.許多電子圍繞一個能量的核心旋轉,就構成了原子原子按照一定的數學比例組合,就形成了分子這些分子相互聯合,就形成了許多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又構成了整個宇宙. 已知的最小的原子是氫原子,氫原子的重量是電子的1700倍.一個水銀原子的重量是電子的30萬倍.電子是純粹的負電荷,既然電子和其他的一此宇宙能量,比如光\熱\電能\思想(每秒189,380英裡)具有同樣的速度潛力,那麼一切時空都不在話下了. 光速的确定,說起來很有意思.光速是由一個名叫羅默的丹麥天文學家,在1676年通過觀察木星的月食現象測得的.當地球最接近木星的時候,木星月食的發生比預計時間提早了八分半鐘,而當地球位于離木星最遠的位置上時,木星月食的時間推遲了八分半鐘.羅默得出結論說,其中的原因是從木星而來的光線需要有17分鐘穿越地球軌道半徑,這就造成了地球木星距離的差異.這個結論後來經過了驗證,證明光的運動速度是每秒186,000英裡. 電子在人體内的表現好像細胞一樣,它們擁有足以讓它們在人的軀體内完美運行各種功能的精神和智慧.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有些細胞獨立行動,另一些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