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隧道之謎
關燈
小
中
大
是接近出口了。
出了隧道就是門司車站,冬木以為列車是要靠站才減慢速度的,沒想到列車竟緩緩地停了下來。
冬木從窗戶往外看,上行的鐵軌上有三四個人影,拿着手電筒在照什麼。
這兒離隧道出口隻有幾百米,而且隻有此處上、下行鐵軌沒有分開,從下行鐵軌可以看到上行鐵軌。
雖然隧道外的光線也照了進來,但内部依然很暗。
幾個人影原來是戴着帽子的國鐵人員,他們拿着手電筒好像在找東西,并慢慢地向隧道内走進去。
冬木搭乘的列車不久又開動了,很快地到達門司車站。
冬木走下月台,看看發生了什麼事,他的心裡有一點不安。
這會兒是早晨5點多一點兒。
門司車站月台仍然很冷清。
但是月台上的辦公室前卻有幾位鐵路局的職員及兩位穿制服的鐵路警察面色緊張地交談着,附近有幾個看熱鬧的人也在交頭接耳,冬木往那個方向走去,向其中一個學生模樣的男孩問到: “發生了什麼事呀?” “大概在隧道内有人出事了。
” 男孩也不太清楚,一直看着鐵路職員。
“什麼時候發生的?” “據說今天上行的快車有人掉下來了。
” 另一位男子說。
這時候,一個職員快步走向樓梯方向。
他是個中年的站務員。
冬木追上他說: “我是報社記者,請問發生什麼事了?” 姑務員看了冬木一下,默默地走了幾步才說: “4點53分從門司開出的快車泊山号,在隧道内掉下一個人。
” “人死了嗎?” “是的。
” “是什麼人?” “從車廂墜落之後又被火車碾過,屍體已破碎不堪,還不知是什麼人,隻知道是個30歲左右的男人吧。
” “30歲左右的男人——” 冬木的心裡好象掉了一塊石頭般地安穩下來。
發生事故的不是女人,可能是偶然發生的事件吧。
“貝普3号”再度鳴笛準備開車。
原來預定停留8分鐘。
因為剛才在隧道停了一下,所以提前開車。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每一節車廂的窗戶都探出幾個人頭,張着好奇的眼睛四處眺望,可能他們在隧道時便已知道發生事情了。
冬木趕緊走向火車邊,正要上車的時候,他突然看到一個女人從兩個男人背後仲出頭來張望,她的視線正好與冬木的視線相交,這一瞬間女人像觸電似地立刻把頭縮回去。
但是這一次冬木看的很清楚,那個女人不是美那子而是丹野憐子。
3 倉橋滿男被碾死的屍體在門司的隧道内被發現,這個報道在8月8日上午5點半立刻傳到西福岡警察署“望鄉莊殺人事件特别搜查總部”。
倉橋滿男于當天早晨搭上3點25分從博多出發的上行快車“白山号”,目的地是廣島。
火車将在8點53分到達廣島,9點半在廣島有一個造船公司使用鋼材的招标會議,倉橋便是準備參加這個會議的。
倉橋的屍體被發現一事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傳到總部。
是因為有兩位刑警一直在跟蹤着他。
由于倉橋和百合枝被認為是嫌疑犯,百合枝己失蹤4天,倉橋雖然極力否認他是兇手,而且沒有潛逃的意思,警方也由于沒有證據而無法逮捕他,但還是秘密派了警察跟蹤,以查證他是杏和百合枝接觸。
不過,這一點似乎也沒有結果。
8月8日淩晨3點25分,倉橋從博多車站上了“白山号”,他的票是倒數第二個車廂A卧鋪的A8下鋪。
兩個刑警在後面跟蹤,不敢過于靠近,怕被發現。
他們坐在吸煙室的椅子上,從玻璃門窺視倉橋的卧鋪。
倉橋并未立刻睡着,但也沒有出去的打算。
到達門司站時已是4點46分,這個站有人下車也有人上車,也許通過卧鋪車廂的人會擋住刑警的視線一會兒,但是他們并未看到倉橋本人走出去,也沒看到類似百合枝的女人出現在車内。
然而,列車于4點53分自門司開出之後,穿着襯衫和長褲的倉橋穿上拖鞋從後方走了出去。
這時警察之中的豐浦判斷倉橋是要上廁所。
由于他們的任務隻是盯梢,不能跟着倉橋一起上廁所,而且倉橋既無逃走或自殺的可能性,也不是居所不定的犯人。
他現在代理丹野主持公司的一切事務,從未有自殺或逃跑的企圖,所以豐浦刑警沒有立刻跟着倉橋,并不是他偷懶或疏忽了。
倉橋走出卧鋪車廂,門即被掩上,門外就是洗手間,豐浦略微地看了一下,但是因夜間車内燈光微弱,無法确認倉橋是否進了洗手間。
3分鐘之後,豐浦和石上刑警也向後面走去。
但是,後面的洗手間打着“空”的燈号,敲敲門沒人答應。
他們打開門一看,裡面是空的。
糟了!豐浦暗叫不妙,不過,列車正在隧道内行駛,任何人也無法逃走。
他們兩人想到倉橋可能到最後一節車廂的B卧鋪去與人會合,這個人或許就是高見百合枝。
豐浦走到B卧鋪,這一瞬間有人“啊”地大叫一聲,B卧鋪左側手動式門被打開,隧道内的一股股煙氣直往車廂裡沖進來,強風也不斷地往上吹。
大約2分鐘後,列車到達下關,石上刑警留在車上,豐浦下車立刻請鐵路警察協助,與門司站聯系,搜查隧道。
當豐浦看見車廂門打開的那一瞬間已經預測到倉橋難逃一死了。
随後果然在鐵軌上發現了倉橋被碾死的屍體。
這就是整個事件的經過。
倉橋的死可能是自殺,也可能是他殺。
不說也知道,倉橋已被警方列為殺害丹野蜻久的兇手,他本人也十分明白這一點。
刑警的盯梢他可能也略知一二,表面上始終裝做很平靜的樣子,但是内心必然緊張恐懼,不安到了極點。
如果他真的殺害丹野并利用高見百合枝僞裝不在現場證明,他應該了解被捕隻是時間的問題,這樣想的話,倉橋便是自殺無疑。
但是,從倉橋的情況來看,也很可能是他殺,做案動機有三點: 第一,倉橋和同謀殺死丹野,這個同犯為免可被捕而殺死倉橋以滅口。
第二,有人相信倉橋就是殺害丹野的兇手。
為了報仇而殺害倉橋。
倉橋被列為兇手嫌疑,并有刑警跟蹤的事,除了警方以外并沒有人知道。
第三,兇手對倉橋有個人恩怨或是嫉妒。
若是第一個動機,兇手可能是高見百合枝。
倉僑如果和百合枝為同謀,倉橋的存在對百合枝非常危險,同樣的,百合枝的存在也威脅着倉橋,二人為共犯的情況下,倉橋必為主犯,而百合枝隻協助他做不在現場證明。
雖然百合枝為了滅口而将倉橋殺死的動機有點勉強,但是,事實上也有很大的可能性。
因為殺人的從犯同樣也有很重的罪,百合枝尚年輕,将來仍有前途,正在逃亡的百合枝很有可能因此而除掉倉橋。
若是第二個可能住一殺死倉橋為報仇的說法,兇手就隻有丹野憐子一個人了。
憐子是丹野的親妹妹,倉橋與憐子訂婚的目的就是丹野鋼材,如今丹野已死,他即将與憐子結婚,整個公司就等于倉橋的了,憐子不會允許倉橋這樣,憤而将他害死。
第三種情況也不無可能。
丹野死後,公司事實上會由倉橋管理,在公司裡必然有人嫉妒或怨恨他。
此人會利用望鄉莊事件尚未真相大白之際下手除去倉橋,所以這一點也必須列入考慮之内。
另外還有一個人——郡司祥平也不能疏漏。
郡司曾請求丹野為他的支票背書,企圖以此而重振雄風,挽救九州鋼鐵破産的危機。
丹野本人或許會接受郡司之請求,但一旁的倉橋強烈反對,并獻計丹野暫時躲避,郡司确實是這樣認為。
郡司曾一再說出不利倉橋的言語,這也難怪,因為他是白手起家,苦心經營才有如此的規模。
他深愛自己的公司,想盡一切辦法力圖挽救,卻遇到倉橋這個克星,他自然恨之如骨…… 以上這些人都有殺害倉橋的可能。
然而,如果是他殺,兇手采取什麼方法呢? 和望鄉莊事件對照,本案從一開始就可想象是一種十分細緻的手段。
兇手下手的時間是“白山号”快車從門司出發進入隧道之後,也就是4點53分壟5點之間,大約隻有7分鐘的限定(“白山号”在5點零2分到達下關)。
案發現場是“白山号”快車最後一節車廂B卧鋪的前面通道口,兇手先打開左側手動式門。
等到倉橋經過時突然把他推下去。
若是這樣,兇手也有可能是女性。
其次是約倉橋到門邊來,這也有兩種可能性。
其一是兇手預先和倉橋約好,指示他到後部的B卧鋪車或門邊來。
第二,倉橋從博多上車後至案發之前,兇手接近倉橋的卧鋪,約他到B卧鋪車去。
若為這種情況,兇手接近倉橋是在4點46分到達門司至53分開車之間的7分鐘,因為從博多到門司之間,豐浦一直盯着倉橋,沒有什麼動靜。
在門司站停車之時,乘客有所變動,來來往往的人擋住了豐浦的視線,就在這個時候有人跟倉橋說話,三浦也無法發現。
若是這種情況,兇手竟然冒刑警盯梢的危險下手,這個兇手必然不知道倉橋已被跟蹤;或者他已情密計算過刑警的位置,找到機會接近倉橋。
豐浦刑警在下關下車後,留在車上的石上刑警詢問倉橋周圍的乘客,他們都表示5點左右,倉橋上鋪的乘客及前後左右的乘客都在睡覺,沒有發現什麼情形。
石上随後又調查B卧鋪車,并且再向前方走去,查遍全車都沒有看到高見百合枝,當然與倉橋有關系的任何人都沒見到。
當時石上井不知道
出了隧道就是門司車站,冬木以為列車是要靠站才減慢速度的,沒想到列車竟緩緩地停了下來。
冬木從窗戶往外看,上行的鐵軌上有三四個人影,拿着手電筒在照什麼。
這兒離隧道出口隻有幾百米,而且隻有此處上、下行鐵軌沒有分開,從下行鐵軌可以看到上行鐵軌。
雖然隧道外的光線也照了進來,但内部依然很暗。
幾個人影原來是戴着帽子的國鐵人員,他們拿着手電筒好像在找東西,并慢慢地向隧道内走進去。
冬木搭乘的列車不久又開動了,很快地到達門司車站。
冬木走下月台,看看發生了什麼事,他的心裡有一點不安。
這會兒是早晨5點多一點兒。
門司車站月台仍然很冷清。
但是月台上的辦公室前卻有幾位鐵路局的職員及兩位穿制服的鐵路警察面色緊張地交談着,附近有幾個看熱鬧的人也在交頭接耳,冬木往那個方向走去,向其中一個學生模樣的男孩問到: “發生了什麼事呀?” “大概在隧道内有人出事了。
” 男孩也不太清楚,一直看着鐵路職員。
“什麼時候發生的?” “據說今天上行的快車有人掉下來了。
” 另一位男子說。
這時候,一個職員快步走向樓梯方向。
他是個中年的站務員。
冬木追上他說: “我是報社記者,請問發生什麼事了?” 姑務員看了冬木一下,默默地走了幾步才說: “4點53分從門司開出的快車泊山号,在隧道内掉下一個人。
” “人死了嗎?” “是的。
” “是什麼人?” “從車廂墜落之後又被火車碾過,屍體已破碎不堪,還不知是什麼人,隻知道是個30歲左右的男人吧。
” “30歲左右的男人——” 冬木的心裡好象掉了一塊石頭般地安穩下來。
發生事故的不是女人,可能是偶然發生的事件吧。
“貝普3号”再度鳴笛準備開車。
原來預定停留8分鐘。
因為剛才在隧道停了一下,所以提前開車。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每一節車廂的窗戶都探出幾個人頭,張着好奇的眼睛四處眺望,可能他們在隧道時便已知道發生事情了。
冬木趕緊走向火車邊,正要上車的時候,他突然看到一個女人從兩個男人背後仲出頭來張望,她的視線正好與冬木的視線相交,這一瞬間女人像觸電似地立刻把頭縮回去。
但是這一次冬木看的很清楚,那個女人不是美那子而是丹野憐子。
3 倉橋滿男被碾死的屍體在門司的隧道内被發現,這個報道在8月8日上午5點半立刻傳到西福岡警察署“望鄉莊殺人事件特别搜查總部”。
倉橋滿男于當天早晨搭上3點25分從博多出發的上行快車“白山号”,目的地是廣島。
火車将在8點53分到達廣島,9點半在廣島有一個造船公司使用鋼材的招标會議,倉橋便是準備參加這個會議的。
倉橋的屍體被發現一事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傳到總部。
是因為有兩位刑警一直在跟蹤着他。
由于倉橋和百合枝被認為是嫌疑犯,百合枝己失蹤4天,倉橋雖然極力否認他是兇手,而且沒有潛逃的意思,警方也由于沒有證據而無法逮捕他,但還是秘密派了警察跟蹤,以查證他是杏和百合枝接觸。
不過,這一點似乎也沒有結果。
8月8日淩晨3點25分,倉橋從博多車站上了“白山号”,他的票是倒數第二個車廂A卧鋪的A8下鋪。
兩個刑警在後面跟蹤,不敢過于靠近,怕被發現。
他們坐在吸煙室的椅子上,從玻璃門窺視倉橋的卧鋪。
倉橋并未立刻睡着,但也沒有出去的打算。
到達門司站時已是4點46分,這個站有人下車也有人上車,也許通過卧鋪車廂的人會擋住刑警的視線一會兒,但是他們并未看到倉橋本人走出去,也沒看到類似百合枝的女人出現在車内。
然而,列車于4點53分自門司開出之後,穿着襯衫和長褲的倉橋穿上拖鞋從後方走了出去。
這時警察之中的豐浦判斷倉橋是要上廁所。
由于他們的任務隻是盯梢,不能跟着倉橋一起上廁所,而且倉橋既無逃走或自殺的可能性,也不是居所不定的犯人。
他現在代理丹野主持公司的一切事務,從未有自殺或逃跑的企圖,所以豐浦刑警沒有立刻跟着倉橋,并不是他偷懶或疏忽了。
倉橋走出卧鋪車廂,門即被掩上,門外就是洗手間,豐浦略微地看了一下,但是因夜間車内燈光微弱,無法确認倉橋是否進了洗手間。
3分鐘之後,豐浦和石上刑警也向後面走去。
但是,後面的洗手間打着“空”的燈号,敲敲門沒人答應。
他們打開門一看,裡面是空的。
糟了!豐浦暗叫不妙,不過,列車正在隧道内行駛,任何人也無法逃走。
他們兩人想到倉橋可能到最後一節車廂的B卧鋪去與人會合,這個人或許就是高見百合枝。
豐浦走到B卧鋪,這一瞬間有人“啊”地大叫一聲,B卧鋪左側手動式門被打開,隧道内的一股股煙氣直往車廂裡沖進來,強風也不斷地往上吹。
大約2分鐘後,列車到達下關,石上刑警留在車上,豐浦下車立刻請鐵路警察協助,與門司站聯系,搜查隧道。
當豐浦看見車廂門打開的那一瞬間已經預測到倉橋難逃一死了。
随後果然在鐵軌上發現了倉橋被碾死的屍體。
這就是整個事件的經過。
倉橋的死可能是自殺,也可能是他殺。
不說也知道,倉橋已被警方列為殺害丹野蜻久的兇手,他本人也十分明白這一點。
刑警的盯梢他可能也略知一二,表面上始終裝做很平靜的樣子,但是内心必然緊張恐懼,不安到了極點。
如果他真的殺害丹野并利用高見百合枝僞裝不在現場證明,他應該了解被捕隻是時間的問題,這樣想的話,倉橋便是自殺無疑。
但是,從倉橋的情況來看,也很可能是他殺,做案動機有三點: 第一,倉橋和同謀殺死丹野,這個同犯為免可被捕而殺死倉橋以滅口。
第二,有人相信倉橋就是殺害丹野的兇手。
為了報仇而殺害倉橋。
倉橋被列為兇手嫌疑,并有刑警跟蹤的事,除了警方以外并沒有人知道。
第三,兇手對倉橋有個人恩怨或是嫉妒。
若是第一個動機,兇手可能是高見百合枝。
倉僑如果和百合枝為同謀,倉橋的存在對百合枝非常危險,同樣的,百合枝的存在也威脅着倉橋,二人為共犯的情況下,倉橋必為主犯,而百合枝隻協助他做不在現場證明。
雖然百合枝為了滅口而将倉橋殺死的動機有點勉強,但是,事實上也有很大的可能性。
因為殺人的從犯同樣也有很重的罪,百合枝尚年輕,将來仍有前途,正在逃亡的百合枝很有可能因此而除掉倉橋。
若是第二個可能住一殺死倉橋為報仇的說法,兇手就隻有丹野憐子一個人了。
憐子是丹野的親妹妹,倉橋與憐子訂婚的目的就是丹野鋼材,如今丹野已死,他即将與憐子結婚,整個公司就等于倉橋的了,憐子不會允許倉橋這樣,憤而将他害死。
第三種情況也不無可能。
丹野死後,公司事實上會由倉橋管理,在公司裡必然有人嫉妒或怨恨他。
此人會利用望鄉莊事件尚未真相大白之際下手除去倉橋,所以這一點也必須列入考慮之内。
另外還有一個人——郡司祥平也不能疏漏。
郡司曾請求丹野為他的支票背書,企圖以此而重振雄風,挽救九州鋼鐵破産的危機。
丹野本人或許會接受郡司之請求,但一旁的倉橋強烈反對,并獻計丹野暫時躲避,郡司确實是這樣認為。
郡司曾一再說出不利倉橋的言語,這也難怪,因為他是白手起家,苦
他深愛自己的公司,想盡一切辦法力圖挽救,卻遇到倉橋這個克星,他自然恨之如骨…… 以上這些人都有殺害倉橋的可能。
然而,如果是他殺,兇手采取什麼方法呢? 和望鄉莊事件對照,本案從一開始就可想象是一種十分細緻的手段。
兇手下手的時間是“白山号”快車從門司出發進入隧道之後,也就是4點53分壟5點之間,大約隻有7分鐘的限定(“白山号”在5點零2分到達下關)。
案發現場是“白山号”快車最後一節車廂B卧鋪的前面通道口,兇手先打開左側手動式門。
等到倉橋經過時突然把他推下去。
若是這樣,兇手也有可能是女性。
其次是約倉橋到門邊來,這也有兩種可能性。
其一是兇手預先和倉橋約好,指示他到後部的B卧鋪車或門邊來。
第二,倉橋從博多上車後至案發之前,兇手接近倉橋的卧鋪,約他到B卧鋪車去。
若為這種情況,兇手接近倉橋是在4點46分到達門司至53分開車之間的7分鐘,因為從博多到門司之間,豐浦一直盯着倉橋,沒有什麼動靜。
在門司站停車之時,乘客有所變動,來來往往的人擋住了豐浦的視線,就在這個時候有人跟倉橋說話,三浦也無法發現。
若是這種情況,兇手竟然冒刑警盯梢的危險下手,這個兇手必然不知道倉橋已被跟蹤;或者他已情密計算過刑警的位置,找到機會接近倉橋。
豐浦刑警在下關下車後,留在車上的石上刑警詢問倉橋周圍的乘客,他們都表示5點左右,倉橋上鋪的乘客及前後左右的乘客都在睡覺,沒有發現什麼情形。
石上随後又調查B卧鋪車,并且再向前方走去,查遍全車都沒有看到高見百合枝,當然與倉橋有關系的任何人都沒見到。
當時石上井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