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維多利亞醒來時,已是陽光明媚的早晨。
她穿上衣服,來到窗外的寬敞的陽台上。
不遠的一把椅子上,有個人背對着她坐着。
此人的卷曲的灰頭發一直垂到肌肉結實的紅棕色脖子上。
這個人扭頭的時候,維多利亞吃驚地認出他來了,原來這是魯波特-克路蝮頓-李爵士。
她為什麼這樣吃驚呢?自己也難以說清楚。
也許是因為,她認為象魯波特爵士這樣的大人物,本應該住在大使館裡,而不是住在旅館裡。
而他竟然在這裡,聚精會神地觀看着底格裡斯河上的景色。
她還注意到,他有一副雙筒望遠鏡,挂在椅子背上。
她想,可能他是研究鳥類的。
維多利亞曾一度認為富有吸引力的一個年輕人也是個鳥類愛好者。
有好幾個周末,她陪着那個年輕人出門遠足,冒着刺骨的寒風,站在潮濕的樹林裡,幾乎都要凍僵了,一站就站上幾個小時。
最後,他欣喜若狂地喊了起來,要她通過望遠鏡觀看遠處樹枝上栖息着的一隻呆滞的鳥。
那隻鳥,就維多利亞所知,并不如常見的知更鳥和蒼頭燕雀好看。
維多利亞來到樓下,在旅館的兩座樓中間的平台上遇到了馬柯斯-蒂歐。
“我知道,魯波特-克羅夫頓-李爵士住在你這兒,”她說。
“啊,是的,”馬柯斯笑容滿面地說,“這個人很好——非常好。
” “你很了解他嗎?” “不,我這是第一次見到他。
英國大使館的史瑞溫罕姆先生昨天晚上把他送來的。
史瑞溫罕姆先生這個人也很好,我很了解他。
” 維多利亞随後走進餐廳吃早飯,一邊吃着,一邊思忖着,是否有什麼人馬柯斯認為不是好人。
看來他是個與人為善的人。
早飯後,維多利亞開始去尋找橄榄枝協會。
維多利亞是在倫敦長大的。
直到她開始尋找,她才認識到,在一個象巴格達這樣的城市裡,想找一個地方會遇到什麼困難。
正要往外走時,又遇到馬柯斯,于是就問他,去博物館怎麼走。
“這個博物館很漂亮,”馬何斯滿面帶笑地說,“噢,裡邊全是很有意思的老古董。
我自己并沒去過。
可是我有朋友,考古方面的朋友,他們路過巴格達的時候都住在我這兒。
貝克爾先生,理查德-貝克爾先生,你認得他嗎?你認識卡爾茲曼教授嗎?還有波恩斯福特-瓊斯博士,還有-麥克尹泰爾夫婦,他們都到蒂歐旅館來住,都是我的朋友。
博物館裡有什麼東西,都是他們告訴我的。
” “博物館在什麼地方?我怎麼走?” “你順着拉希德大街一直走——這條街很長──拐個彎兒,到費薩爾大橋,再過銀行大街——你知道銀行大街嗎?” “我都不知道。
” “然後再到另一條大街——也就是走到一座橋邊,就在那條街的右邊。
你到那兒可以找白脫恩-艾萬思先生,他是那兒的英國顧問——這個人非常好。
他太太那個人也非常好,戰時到過這兒,那時是運輸中士。
喚,她是個頂好頂好的人。
” “我倒不是真想到博物館去,”維多利亞說,“我想找一個地方——找一個機構——是個俱樂部,名字叫橄榄枝協會。
” “如果你要橄榄,”馬柯斯說,“我可以給你弄些非常美味的橄榄來——質量非常好。
他們特意留給我的——留給蒂歐旅館的。
好吧,今天晚上我就讓他們給你擺到桌子上。
” “太感謝你了,”維多利亞一邊說着,一邊躲開他,朝拉希德大街走去。
“往左拐,”馬柯斯在後邊大聲喊道,“别往右拐。
可是要走很遠才能到博物館呢。
你最好是坐出租汽車去。
” “出租汽車司機知道橄榄枝協會在哪兒嗎?” “不知道,他們哪兒也不知道。
你得告訴司機,往左,往右,停下,一直走——你要往哪兒走,就對他們說。
”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走着去也可以啦,”維多利亞說。
她到了拉希德大街,然後向左拐去。
巴格達真不象她想象的那樣。
擁擠的通衙大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車輛大聲鳴笛,人群喧嚷喊鬧。
櫥窗内陳列着歐洲運來的商品。
不論走到哪裡,人們到處吐痰,先是大聲地清一下嗓子,然後鼓足氣力吐了出去。
沒有什麼人身着帶有神秘色彩的東方裝束,大多數人都穿着破舊不堪的西服,舊軍服,破舊的空軍短上衣。
偶而見到幾個穿着拖地的黑色長他的男人或是戴着面紗的婦女,他們在身着雜七雜八的西裝的人群當中,幾乎難以被人發現。
可憐的乞丐朝她走了過來——這是幾個婦女,懷裡抱着肮髒的嬰兒。
腳下的道路坎坷不平,有幾處都裂開了大縫。
她繼續朝前走着,一種生疏、茫然、遠離家鄉的感情油然而生。
她沒有旅行時的那種愉快,有的隻是錯綜複雜的心情。
最後,她還是來到了費薩爾大橋,過了橋,又繼續往前走去。
她一邊走着,一邊
她穿上衣服,來到窗外的寬敞的陽台上。
不遠的一把椅子上,有個人背對着她坐着。
此人的卷曲的灰頭發一直垂到肌肉結實的紅棕色脖子上。
這個人扭頭的時候,維多利亞吃驚地認出他來了,原來這是魯波特-克路蝮頓-李爵士。
她為什麼這樣吃驚呢?自己也難以說清楚。
也許是因為,她認為象魯波特爵士這樣的大人物,本應該住在大使館裡,而不是住在旅館裡。
而他竟然在這裡,聚精會神地觀看着底格裡斯河上的景色。
她還注意到,他有一副雙筒望遠鏡,挂在椅子背上。
她想,可能他是研究鳥類的。
維多利亞曾一度認為富有吸引力的一個年輕人也是個鳥類愛好者。
有好幾個周末,她陪着那個年輕人出門遠足,冒着刺骨的寒風,站在潮濕的樹林裡,幾乎都要凍僵了,一站就站上幾個小時。
最後,他欣喜若狂地喊了起來,要她通過望遠鏡觀看遠處樹枝上栖息着的一隻呆滞的鳥。
那隻鳥,就維多利亞所知,并不如常見的知更鳥和蒼頭燕雀好看。
維多利亞來到樓下,在旅館的兩座樓中間的平台上遇到了馬柯斯-蒂歐。
“我知道,魯波特-克羅夫頓-李爵士住在你這兒,”她說。
“啊,是的,”馬柯斯笑容滿面地說,“這個人很好——非常好。
” “你很了解他嗎?” “不,我這是第一次見到他。
英國大使館的史瑞溫罕姆先生昨天晚上把他送來的。
史瑞溫罕姆先生這個人也很好,我很了解他。
” 維多利亞随後走進餐廳吃早飯,一邊吃着,一邊思忖着,是否有什麼人馬柯斯認為不是好人。
看來他是個與人為善的人。
早飯後,維多利亞開始去尋找橄榄枝協會。
維多利亞是在倫敦長大的。
直到她開始尋找,她才認識到,在一個象巴格達這樣的城市裡,想找一個地方會遇到什麼困難。
正要往外走時,又遇到馬柯斯,于是就問他,去博物館怎麼走。
“這個博物館很漂亮,”馬何斯滿面帶笑地說,“噢,裡邊全是很有意思的老古董。
我自己并沒去過。
可是我有朋友,考古方面的朋友,他們路過巴格達的時候都住在我這兒。
貝克爾先生,理查德-貝克爾先生,你認得他嗎?你認識卡爾茲曼教授嗎?還有波恩斯福特-瓊斯博士,還有-麥克尹泰爾夫婦,他們都到蒂歐旅館來住,都是我的朋友。
博物館裡有什麼東西,都是他們告訴我的。
” “博物館在什麼地方?我怎麼走?” “你順着拉希德大街一直走——這條街很長──拐個彎兒,到費薩爾大橋,再過銀行大街——你知道銀行大街嗎?” “我都不知道。
” “然後再到另一條大街——也就是走到一座橋邊,就在那條街的右邊。
你到那兒可以找白脫恩-艾萬思先生,他是那兒的英國顧問——這個人非常好。
他太太那個人也非常好,戰時到過這兒,那時是運輸中士。
喚,她是個頂好頂好的人。
” “我倒不是真想到博物館去,”維多利亞說,“我想找一個地方——找一個機構——是個俱樂部,名字叫橄榄枝協會。
” “如果你要橄榄,”馬柯斯說,“我可以給你弄些非常美味的橄榄來——質量非常好。
他們特意留給我的——留給蒂歐旅館的。
好吧,今天晚上我就讓他們給你擺到桌子上。
” “太感謝你了,”維多利亞一邊說着,一邊躲開他,朝拉希德大街走去。
“往左拐,”馬柯斯在後邊大聲喊道,“别往右拐。
可是要走很遠才能到博物館呢。
你最好是坐出租汽車去。
” “出租汽車司機知道橄榄枝協會在哪兒嗎?” “不知道,他們哪兒也不知道。
你得告訴司機,往左,往右,停下,一直走——你要往哪兒走,就對他們說。
”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走着去也可以啦,”維多利亞說。
她到了拉希德大街,然後向左拐去。
巴格達真不象她想象的那樣。
擁擠的通衙大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車輛大聲鳴笛,人群喧嚷喊鬧。
櫥窗内陳列着歐洲運來的商品。
不論走到哪裡,人們到處吐痰,先是大聲地清一下嗓子,然後鼓足氣力吐了出去。
沒有什麼人身着帶有神秘色彩的東方裝束,大多數人都穿着破舊不堪的西服,舊軍服,破舊的空軍短上衣。
偶而見到幾個穿着拖地的黑色長他的男人或是戴着面紗的婦女,他們在身着雜七雜八的西裝的人群當中,幾乎難以被人發現。
可憐的乞丐朝她走了過來——這是幾個婦女,懷裡抱着肮髒的嬰兒。
腳下的道路坎坷不平,有幾處都裂開了大縫。
她繼續朝前走着,一種生疏、茫然、遠離家鄉的感情油然而生。
她沒有旅行時的那種愉快,有的隻是錯綜複雜的心情。
最後,她還是來到了費薩爾大橋,過了橋,又繼續往前走去。
她一邊走着,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