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第一節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薩瓦省的牧師述
我的孩子,别指望我給你講什麼淵博的學問或艱深的道理。
我不是一個大哲學家,而且也不想做大哲學家。
但是我多少有些常識,而且始終愛真理。
我不想同你争論,更不打算說服你,我隻向你把我心中的樸樸實實的思想陳述出來就行了。
你一邊聽我談話,一邊也問問你自己的心,我要求于你的,就是這一點。
如果我錯了,我也錯得很誠實,因此,隻要不因為我錯了就說我犯了罪,就可以了。
如果你也誠實的話,即使是錯了,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危害。
如果我的想法是對的,那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理性,我們同樣有傾聽理性呼聲的願望。
你為什麼不象我這樣想呢? 我生在一個貧苦的農家,我的出身注定我是要幹莊稼活的;但是,人們認為,如果我去做牧師,以這門職業糊口的話,也許要好一點,因此就想了一個辦法,使我能夠去學牧師。
當然,無論是我的父母或我自己都很少想到要以此去尋求美好、真實和有用的學問,我們所想到的隻是一個人為了得到牧師的職位所需要的知識。
别人要我學什麼,我就學什麼;别人要我說什麼,我就說什麼;我照人家的意思去做,于是我就做了牧師。
但是,我不久就意識到,在答應我自己不做俗人的時候,我許下了我不能遵守的諾言。
人們告訴我們說,良心是偏見的産物,然而我從經驗中知道,良心始終是不顧一切人為的法則而順從自然的秩序的。
要想禁止我們做這樣或做那樣,完全是徒然的;隻要我們所做的事是井然有序的自然所允許的,尤其是它所安排的,則我們就不會受到隐隐的良心的呵責。
啊,我的好孩子,現在大自然還沒有來啟發你的官能,願你長久地停留在這幸福的狀态,因為在這種狀态下,自然的呼聲就是天真無邪的聲音。
你要記住,在它還沒有教你以前,你提前去做,遠比抗拒它的教導更違反它的意旨;因此,為了能夠在屈服于邪惡的時候而不犯罪,就必須首先學會抵抗邪惡。
從我的少年時候起,我就把婚姻看作是第一個最神聖的自然的制度。
由于放棄了結婚的權利,所以我決心不亵渎婚姻的神聖;因為,不管我受了什麼樣的教育和讀了什麼樣的書,我始終過着有規律的簡單的生活,所以在我的心靈中還保持着原始的智慧的光輝:世俗的說法沒有使它們遭受蒙蔽,我的貧窮的生活使我遠遠地離開了罪惡的詭辯的引誘。
正因為有了這個決心,我才遭到了毀滅;我對婚姻的尊重暴露了我的過失,做了醜事便要受應得的懲罰:我被禁閉,又被革除了職務。
我之所以遭遇這樣的禍害,是因為我猶豫狐疑而不是因為我不能自制;根據人們對我可羞的事情提出的責難來看,我有理由相信,犯的過失愈大,反而愈能逃避懲罰。
一點點這樣的經驗就可以使一個有頭腦的人産生很多的思想。
由于種種悲觀的看法打破了我對正義、誠實和做人的種種義務的觀念,因而我每天都要抛棄一些我已經接受的思想;我心中餘留的思想已不足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我逐漸地對明顯的原理也感到有些模糊,以至最後弄得我不知道應該怎樣想法才好,落到了你現在的這種境地。
所不同的是:我的懷疑是由于年歲愈益增長的結果,它是經過許多困難之後才産生的,因此也是最不容易打破的。
我心性不定,抱着笛卡兒認為為了追求真理所必須抱有的那種懷疑。
這種狀态是不堪持久的,它使人痛苦不安,除非有罪惡的傾向和懶惰的心靈,是不願意這樣下去的。
我的心尚未敗壞到竟然樂于處在這種狀态;一個人如果愛他自身更甚于愛他的财富的話,就能保持他運用思想的習慣。
我在心中默默地沉思人類悲慘的命運,我看見它們漂浮在人的偏見的海洋上,沒有舵,沒有羅盤,随他們的暴風似的欲念東吹西打,而它們唯一的領航人又缺乏經驗,既不識航線,甚至從什麼地方來到什麼地方去也不知道。
我對自己說:"我愛真理,我追求它,可是我找不到它,請給我指出它在哪裡,我要緊緊地跟随它,它為什麼要躲躲閃閃地不讓一個崇敬它的急切的心看見它呢?" 雖然我常常遭遇巨大的痛苦,但我的生活從來沒有象在這段混亂不安的時期中這樣的悶悶不樂。
在這
我不是一個大哲學家,而且也不想做大哲學家。
但是我多少有些常識,而且始終愛真理。
我不想同你争論,更不打算說服你,我隻向你把我心中的樸樸實實的思想陳述出來就行了。
你一邊聽我談話,一邊也問問你自己的心,我要求于你的,就是這一點。
如果我錯了,我也錯得很誠實,因此,隻要不因為我錯了就說我犯了罪,就可以了。
如果你也誠實的話,即使是錯了,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危害。
如果我的想法是對的,那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理性,我們同樣有傾聽理性呼聲的願望。
你為什麼不象我這樣想呢? 我生在一個貧苦的農家,我的出身注定我是要幹莊稼活的;但是,人們認為,如果我去做牧師,以這門職業糊口的話,也許要好一點,因此就想了一個辦法,使我能夠去學牧師。
當然,無論是我的父母或我自己都很少想到要以此去尋求美好、真實和有用的學問,我們所想到的隻是一個人為了得到牧師的職位所需要的知識。
别人要我學什麼,我就學什麼;别人要我說什麼,我就說什麼;我照人家的意思去做,于是我就做了牧師。
但是,我不久就意識到,在答應我自己不做俗人的時候,我許下了我不能遵守的諾言。
人們告訴我們說,良心是偏見的産物,然而我從經驗中知道,良心始終是不顧一切人為的法則而順從自然的秩序的。
要想禁止我們做這樣或做那樣,完全是徒然的;隻要我們所做的事是井然有序的自然所允許的,尤其是它所安排的,則我們就不會受到隐隐的良心的呵責。
啊,我的好孩子,現在大自然還沒有來啟發你的官能,願你長久地停留在這幸福的狀态,因為在這種狀态下,自然的呼聲就是天真無邪的聲音。
你要記住,在它還沒有教你以前,你提前去做,遠比抗拒它的教導更違反它的意旨;因此,為了能夠在屈服于邪惡的時候而不犯罪,就必須首先學會抵抗邪惡。
從我的少年時候起,我就把婚姻看作是第一個最神聖的自然的制度。
由于放棄了結婚的權利,所以我決心不亵渎婚姻的神聖;因為,不管我受了什麼樣的教育和讀了什麼樣的書,我始終過着有規律的簡單的生活,所以在我的心靈中還保持着原始的智慧的光輝:世俗的說法沒有使它們遭受蒙蔽,我的貧窮的生活使我遠遠地離開了罪惡的詭辯的引誘。
正因為有了這個決心,我才遭到了毀滅;我對婚姻的尊重暴露了我的過失,做了醜事便要受應得的懲罰:我被禁閉,又被革除了職務。
我之所以遭遇這樣的禍害,是因為我猶豫狐疑而不是因為我不能自制;根據人們對我可羞的事情提出的責難來看,我有理由相信,犯的過失愈大,反而愈能逃避懲罰。
一點點這樣的經驗就可以使一個有頭腦的人産生很多的思想。
由于種種悲觀的看法打破了我對正義、誠實和做人的種種義務的觀念,因而我每天都要抛棄一些我已經接受的思想;我心中餘留的思想已不足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我逐漸地對明顯的原理也感到有些模糊,以至最後弄得我不知道應該怎樣想法才好,落到了你現在的這種境地。
所不同的是:我的懷疑是由于年歲愈益增長的結果,它是經過許多困難之後才産生的,因此也是最不容易打破的。
我心性不定,抱着笛卡兒認為為了追求真理所必須抱有的那種懷疑。
這種狀态是不堪持久的,它使人痛苦不安,除非有罪惡的傾向和懶惰的心靈,是不願意這樣下去的。
我的心尚未敗壞到竟然樂于處在這種狀态;一個人如果愛他自身更甚于愛他的财富的話,就能保持他運用思想的習慣。
我在心中默默地沉思人類悲慘的命運,我看見它們漂浮在人的偏見的海洋上,沒有舵,沒有羅盤,随他們的暴風似的欲念東吹西打,而它們唯一的領航人又缺乏經驗,既不識航線,甚至從什麼地方來到什麼地方去也不知道。
我對自己說:"我愛真理,我追求它,可是我找不到它,請給我指出它在哪裡,我要緊緊地跟随它,它為什麼要躲躲閃閃地不讓一個崇敬它的急切的心看見它呢?" 雖然我常常遭遇巨大的痛苦,但我的生活從來沒有象在這段混亂不安的時期中這樣的悶悶不樂。
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