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關燈
訴你,我當時并不是真的愛她,隻有當基督教會了我怎麼去愛,我才懂得了真正的愛情。

    幸福和平靜都是基督賜予的,這不是我有意誇張,而是事實如此。

    你隻要把你們那恐怖中的尋歡作樂,前途未蔔的自我安慰,僳潘行喪事酒會那樣的狂歡炊宴和我們基督教徒的生活比較一下,你就會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

    為了你能更妤地作這祌比較,請你盡快到我們這裡來吧!到我們這散發着香薄荷芬芳的山丘上來吧!到我們這綠茵如蓋的橄榄林中和這個適地都是常春藤的岸上來吧!你很久都沒有過這種平靜的生活了,這裡有兩穎真誠熱愛着你的心在等着你。

    你品德高尚,心地善良,應當享受這種幸福。

    你那聰明的才智是能夠識别真理的,你4要認識了它,你就會熱愛它。

    但你要是對它沒有汄識,你就會像皇帝和蒂蓋垔努斯那樣,成為它的仇敵。

    不論是誰都不能認為他和這個真理亳無關系,對它采取事不關己的态度。

    啊,裴特羅紐斯!我和莉吉亞都熱切希望不久後,能夠在這裡見到你。

    祝你幸福、健康,盼你早曰光臨! 裴特羅紐斯接到維尼茨尤斯這封信時,他正好在邱馬伊。

    他是和别的朝臣在皇帝的帶領下1起到這裡來的。

    他和蒂蓋裡努斯之間長時期的争鬥現在快要結束了。

    裴特羅紐斯知道,他在這場鬥争中要遭到失敗,也很清楚他之所以失敗的原因。

    尼祿一天天堕落下去,甘願充當戲子、小醜和車夫的角色,越來越沉溺于病态的瘋狂和卑鄙、粗野和荒淫無恥的生活中,所以,這個情趣高雅的“風雅裁判官”也就成7皇帝的眼中釘。

    他即使一言不發,皇帝也會把這看成是對他的不滿,如果他對尼祿大加吹捧一番,尼祿又會說他是在譏諷他。

    這個高貴的貴族傷了皇帝的自尊心,同時也引起了皇帝的妒忌。

    他的那些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和他的全部财産就成[這位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和那個大權在握的佞臣饞涎欲滴、必欲奪取的對象。

    尼祿到現在之所以沒有除掉他,那是閩為這次阿哈亞的巡幸還少不了他那高雅的情趣和他有芡希臘藝術的淵博知識和鑒賞能力。

    但是蒂蓋裡努斯卻一直在尼祿面前進讒良,說卡雷納斯不論鑒賞趣味還是學識水平都比裴特羅紐斯要高得多,到了阿哈亞後,他比裴特羅紐斯也更善于組織演出,舉行宴會,使一切都獲得圓滿的成功。

    裴特羅紐斯命裡注定要完蛋了。

    不過在羅馬,他們還不敢直接判他死刑,因為尼祿和蒂蓋裡努斯都沒有忘記.這個美學家表面上看來雖然優柔寡斷、軟弱無能,過的是-種晝夜颠倒的生活,終闩沉醉亍藝術欣賞、享樂和宴會之中,可是他在擔任比提尼亞總督,後來又官升京畿總督的時候,曾經表現出驚人的幹才和魄力,做出廣令人稱羨的政績,被認為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人。

    他們也知道,裴特羅紐斯不僅受到人民群衆的愛戴,而且軍隊也擁護他,如果觸怒了他,他會幹出佧麼事來,就連尼祿的親信也難以預料。

    因此他們認為,隻有把他引出羅馬,到了外省才有把握把他除掉。

     正是出亍這個目的,他們才向他發出了邀請,讓他和别的朝臣一同到邱馬伊去。

    裴特羅紐斯也猜到了他們的這個陰謀,但他還是去了,這也許是他不願意公幵抗拒皇帝的意旨,或者要在皇帝和朝臣們面前再次表現一下他從來就是那麼高髙興興無憂無慮的樣子,使他在和蒂蓋裡努斯最後的決戰中能夠奪得勝利。

     裴特羅紐斯剛一離幵羅馬,蒂蓋裡努斯就馬上告發廣他和披索陰謀集團的核心人物斯采維努斯關系密切,因此他在羅馬家裡所有的人都被關進了監獄,他的府第也有禁衛軍在那裡看守。

    但是裴特羅紐斯聽到這個消息并不感到驚慌,也沒有産生絲毫的煩惱,他總是滿面笑容地對那些到他在邱馬伊的豪華的别墅裡來看望他的朝臣們說: “紅胡卩不願有人直截了當地去問他,如果我當衆質問他憑什麼把我家裡的人關在牢裡,你們就看他是怎麼慌亂的吧丨” 說完他還向客人們宣布,在“繼續旅行”之前,他還要請大家來參加一次他舉行的盛大的家宴。

    維尼茨尤斯的信就是他在準備這次宴會斯間收到的。

     裴特羅紐斯讀完這封信後沉思了片刻。

    他的臉上依然像平常那樣,顯得毫不在意的祥子。

    當天晚七他就寫了下面這封回 我為你們的幸福感到高興,也很稱羨你們美好的心境。

    最親愛的①丨我原以為,你們這一對恩愛夫妻再也不會想起我這個遠方的第三者了。

    可是你們并沒有把找忘記,而且還邀請我到你們那裡去,讓我分享你們的食糧,或者像你們說的那樣,讓我和你們一起來到那位賜給了你無限圭福的基督的身旁。

     基督如果真的給予了你們那麼多的幸福,你們就應當崇拜他。

    不過我認為,親愛的,莉吉亞所以能夠回到你的身邊,也應當歸功于烏爾蘇斯的努力和羅馬市民的支持。

    如果尼祿是另外一個人,那我還會認為,他是因為蒂貝留斯曾把他的孫女嫁給維尼茨尤斯家的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