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祭

關燈
要孩子們都有,我就覺得滿足了。

    你的東西不就是我的東西嗎?” “是啊。

    ”從公司退休才第二天,直木就聽藤子說了許多大道理,與其說他真誠的感動,還不如說他感到了有些沉重苦澀的壓抑。

     “您這人的性格,就是現在退休了,我也了解,我早就心裡盤算好了:到那時,做個什麼生意、弄個什麼店的都可以。

    要是做這些事,我覺得似乎還是有能力幫忙的。

    ” “因為信州的山在手上嗎?” “别老是把‘信州的山、信州的山’挂在嘴上。

    要開個小店的那些資本,肯借出來的還是有人的嘛。

    剛才讓你看的孩子們名義的錢,也可以來充個數嘛。

    ” “這些想法還是請你收起來吧。

    ”直木有些不高興起來,“丈夫讓公司趕出來,老婆開始做小生意,太不成體統了。

    ” “是嘛,不行呀。

    ”藤子說這話時已經覺得不妥。

    什麼都是這兩天不說的好哇。

    肯定是對直木的安慰不到家吧。

    可是,藤子很早就有自己試着幹些什麼的願望。

    以前也曾兩三次對直木提起過。

    也許隻是直木沒有正面聽進去的關系吧。

     最小的孩子加瑤子已經是高中三年級了,家裡治彥的媳婦、秋子也在,就算開個店,藤子也不是不可能每天擠出時間家裡、店裡來回跑跑的。

    可是,“這兩天”中說出來,隻能讓直木的自尊心受傷,也許還會讓直木感到羞恥呢,藤子在心裡反省起自己的輕率來。

    打那以後,她再也不提自己開店的事情了。

    然而,藤子的性格也許遺傳給了下一代:治彥想獨立開個建築公司。

    幸子聽到宮本想把店搬到“四條街”或“河原街”去,立即提出要助一臂之力。

     “去京都好好看看幸子的店吧。

    ”藤子托付直木說。

     “好吧。

    隻要一跨進那個店,繁榮不繁榮,有活氣、沒活氣,一眼就能看出來。

    ”直木回答說,“關鍵是如果沒有活氣,又不繁榮,這種店怎樣才能恢複,這可是困難喲。

    不,也許忽地靈機一動,輕而易舉地閃出些智慧來,也并不是無法改變的。

    店裡的買賣,公司的經營都是碰運氣的,奇怪着呢。

    人一生的命運不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直木這回來到京都,很想見見幸子的公公和婆婆,和他們融洽地談一談。

    公公患輕微腦出血倒下的時候,幸子殷勤地看護他。

    在她的悉心照顧下,公公的病很快有了好轉。

    直木還接到婆婆寫來的感謝信。

    讓人感到幸子和古老的家族關系相當融洽。

    直木打算上門去看一下病後的親家。

     可是,昨晚上一到京都,就被宮本招待到-園老茶館弄到很晚,今天又要和秋子兩人,從旅館二樓大廳的窗口上看“葵祭”的遊行,連上宮本店裡去看看的時間都沒有。

     今年的“葵祭”,聽說天皇皇後兩位陛下和皇族一行,都來京都看大遊行,以前還從沒有過這種事情呢。

    看遊行的人之多,也是史無前例的。

    前一天正好下雨,5月15日這一天,街道沖得幹幹淨淨,到處綠油油的。

    遊行隊伍從禦所的建禮門出來,兩位陛下和皇族的特别觀覽席,就設在“建禮門”的前面。

     平安朝時代,提起祭祀,就是指賀茂的祭祀,即葵祭。

    這個曆史淵源流長的5月祭祀和後來的7月“-園祭”、10月的“時代祭”并稱“三大祭”。

    戰争之後,停了12年之久的祭祀又重開了,那還是昭和二十八年的事。

    而且,還加上了以“代齋王”為中心的女人隊列,強化這個優美而華麗的王朝風景畫的氣氛,那是從昭和三十一年開始的。

     有齋王、齋宮,還有齋之宮。

    過去,女皇在賀貿的河灘上淨了身,進禦所的“初齋院”3年吃齋,然後,又去賀茂河灘淨身,移居紫野的齋院,至此,才開始正式地“敬神”,那是位身價高、莊嚴地立志修行的公主哇。

    所以,現在的葵祭不說“齋王”,而叫“代齋王”。

     “代齋王”每年從京都名門貴族的小姐們當中挑選出。

    作為葵祭的“前儀”之一,“代齋王”要在5月10日左右在上賀茂神社或者下鴨神社裡淨身。

    今年“代齋王”的淨身,選在下鴨神社的“禦洗手池”,那池作了些修改,恢複了過去的樣子,“淨身”就在那兒舉行。

     “秋子。

    ”幸子比父親先叫了聲妹妹的名字,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對直木說:“一直等着嗎?從這窗子看出去不太清楚吧。

    而且,遊行隊伍進了市政府休息去了。

    ” “是嘛。

    像是那麼回事。

    ”直木離開了窗子,用眼睛搜索着大廳裡空着的椅子,“昨晚,謝謝你的招待。

    ” “沒把你們送回來,宮本還想道歉呢。

    ” “哪裡,哪裡,謝謝啦。

    ” “爸爸,今年的‘代齋王’是老鋪面館‘尾張屋’的幹金呀。

    ”幸子說,“尾張屋做的煎脆餅放在我們店裡賣,和那姑娘很熟的。

    她可能是同志社女子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吧。

    等遊行隊伍登上賀茂川河堤,我們看完上賀茂神社的儀式,回家路上去那家面館彎一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