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關燈
第三十六章 石英選礦場汞齊化篩尾渣内華達第一座石英選礦場火試精明的化驗員我堅持要求增加工資 過去,我已經認識到要掘進地球深處挖出所觊觎的礦石是一件多麼艱難,多麼漫長而又多麼使人喪氣的工作;現在,我才知道,采掘隻是一半工作,而從礦石裡提煉出銀才是另一半既沉悶又繁重的工作。

    我們早上六點就出工,一直幹到天黑。

    這部機器是一台蒸汽式六錘搗礦機。

    六根長長直立的鐵棍,粗如成人的腳踝,下頭包了一大團鋼鐵,架在一起,象一座大門,它們在一個叫做搗罐的鐵箱子裡一起一落,上下沉重地跳動。

    每根搗錘或鐵杆都重六百磅。

    一個人成天侍候在這搗罐前,用大錘把銀礦石砸碎,然後鏟進搗罐裡去。

    鐵杆不停地跳動,把礦石搗成粉末,注入搗罐的水流把它混成岩漿。

    最細的物質通過一隻鑲在搗罐上的精巧的鐵絲網壓了出去,沖進經過蒸汽機加熱的槽裡叫做淘盤。

    淘盤中的液體由旋轉的攪拌器不停地攪和着。

    搗罐裡總是留着些水銀,它吸附一些分離出來的金銀物質,抓住不放;每隔半小時,水銀通過一隻震動的鹿皮口袋,呈雨霧狀噴進淘盤裡。

    經常加進定量的粗鹽和硫酸銅,除去裹住金銀的粗金屬,使其不再與水銀結合,以促進汞齊化反應。

    我們得不停地幹這些讨厭的事。

    淘盤流出的髒水源源通過一條寬寬的木槽,流進深溝。

    人們以為金銀微粒不會漂浮在六英寸深的水面上,但事實卻是如此;為了攔住它們,水槽裡安置了粗毯子,再有,橫過木槽,到處都安裝有水銀的障礙物格條。

    每天晚上都得收拾格條,沖洗毯子,以取下上面積聚的寶貝在這無盡的麻煩之後,每噸礦石裡還有三分之一的金銀流到深溝裡的木槽盡頭,待以後再來處理。

    沒有什麼事情比提銀更令人惱火的了。

    那個廠裡從來沒有空閑時間。

    事情沒完沒了。

    很可惜亞當從伊甸園被趕出來後沒有直接來到石英場,體驗一下用額頭上的汗水換取面包到底是什麼滋味。

    白天,每隔一陣,我們得把礦漿從淘盤裡舀出來,乏味地在一個角勺裡淘洗一點一點地淘出勺外,直到最後勺裡隻剩下些昏暗的水銀液滴為止。

    如果它們變軟或易于變形,得往淘盤裡加進些鹽、硫酸銅或别的什麼化學雜碎,以維持反應;如果它們變脆、變色,那它們上面就附着有金銀,結果,就需要再加些水銀。

    如果沒有别的事可幹,總是可以去篩尾渣。

    就是說,可以把通過木槽的沙子鏟起來,抛到十張豎起來的鐵絲網上,分離出來,以備進一步淘取。

    汞齊化過程随機器的不同而不同,還包括淘盤和機械式樣的差異,有一種極大膽的設計,效果極佳,使淘礦漿不用篩尾渣,但沒有采用這種辦法。

    在世界上的一切娛樂中,用長柄鏟在大熱天篩尾渣是最不好玩的了。

     周未,機器停了,我們做清潔,就是說從淘盤和搗罐裡舀出礦漿,仔細地沖掉泥沙,直到隻剩下長期積留下的水銀和它們俘獲的财寶。

    我們把這些東西弄成沉重、密集的雪球,堆成閃亮、富麗的一堆,以備檢驗。

    造這種雪球毀掉了我一隻漂亮的金戒指這是由于無知;由于水銀浸入戒指,就象水滲入海綿一樣輕松分離了裡面的物質,使戒指斷成了幾節。

     我們把水銀球裝進一隻蒸餾罐,上面有一根管子連着一個水桶,然後焙燒加熱。

    水銀變為氣體通過管道進人水桶,水再把蒸汽變成美妙的水銀。

    水銀很昂貴,他們從來不浪費一滴。

    打開蒸餾罐,裡面就是我們一周的勞動成果一塊潔白,象霜一樣的銀,有兩個人頭大。

    大約裡面有五分之一是金,但從顔色上看不出來就是含金三分之二也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