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關燈
小
中
大
幾年過去了。
沃蘭德、卡羅維夫及其他人和許多事情在人們的記憶中已經漸漸淡漠了。
許多曾吃到沃蘭德一夥的苦頭的人,他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各種變化。
不管這些變化多麼微小,多麼無關緊要,總還是應該提一提的。
先說喬治-孟加拉斯基的情況吧。
他在精神病院治療三個月後痊愈出院,但他不得不辭去瓦列特劇院報幕員的工作,而且是在人們對魔術表演及披露内幕記憶猶新、劇院最上座、觀衆蜂擁而至的演出旺季辭去這一工作的。
孟加拉斯基離開劇場是不無道理的,因為他明白:每天晚上在兩千名觀衆面前抛頭露面,必定會被認出來,觀衆無疑會經常冷嘲熱諷地問他:您覺得怎麼樣,到底有自己的腦袋好,還是沒有自己的腦袋好?……這太叫人難堪了。
再說,一個報幕員必須經常保持一種樂陶陶的快活勁兒,而他孟加拉斯基現在已經基本上喪失了這種氣質。
他有一種痛苦的、很令人不快的後遺症——每逢春季月圓時他就感到心裡惶惶不安,時而突然抱住自己的脖子,心驚膽戰地回頭張望,哭泣。
不錯,這種症狀發作一陣後便自然消失了,但有了這種後遺症總是不宜重操舊業的。
于是他隻好辭去工作,深居簡出,靠過去的積蓄過日子;按他個人比較保守的估計,他的積蓄應該夠他花十五年的。
孟加拉斯基離開了劇院,從此便再沒見過瓦列奴哈。
而在這其間瓦列奴哈卻成了個很受群衆歡迎的人,因為他變得态度謙虛、有求必應了。
這種作風甚至在所有劇院的行政領導中都很少見。
例如,那些經常索要免費入場券的人簡直把他稱為“慈父”。
不論什麼時間,不論誰往瓦列特劇院挂電話,都會聽到一個溫和的、又有點感傷的聲音說:“喂,請您講吧。
”而當對方提出要找瓦列奴哈時,他便會用同樣的聲音馬上回答:“我就是,願意為您效勞!”不過,瓦列奴哈這種客氣态度也使他吃了不少苦頭! 斯喬帕-利霍捷耶夫當然再也沒有使用過瓦列特劇院經理室那部電話。
他在醫院裡住了八天,出院後馬上被調到羅斯托夫市當了一家大食品商店的經理。
據人們傳說,他現在完全不再喝波爾圖葡萄酒了,隻喝用醋栗的幼芽浸過的伏特加,因而身體比以前強壯得多了。
據說他現在變得寡言少語,盡量避免跟女人打交道。
撤銷利霍捷耶夫瓦列特劇院經理職務這件事,并沒有給裡姆斯基帶來他幻想多年的快樂。
裡姆斯基經過一段醫院治療後,又去基斯洛沃德斯克療養,從療養院回來後,這位老态龍鐘、腦袋不住搖動的财務協理,便向瓦列特劇院提出了辭呈。
有趣的是這辭呈是由他的夫人送交劇院的,因為裡姆斯基本人連白天去劇院的勇氣都沒有了:那灑滿月光的破玻璃窗和從窗外伸進一隻長胳膊來夠窗子插銷的情景,至今他還曆曆在目。
财務協理從瓦列特劇院調到了莫斯科河南岸一家兒童木偶劇院。
他如今無須再因工作問題同阿爾卡季-仙普列亞羅夫打交道了,因為仙普列亞羅夫一下子被調到了遙遠的勃良斯克市,當了那裡的蘑菇采購站主任。
這幾年莫斯科人能吃到鮮美的腌黃蘑和醋漬白蘑,人人贊不絕口,因此大家都認為把仙普列亞羅夫調到那裡是十分明智的。
至于仙普列亞羅夫過去那項工作,也可以說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始終未能作出成績的那項音響學方面的工作,現在仍然是老樣子。
放下仙普列亞羅夫不提,還有一個人也和劇院完全斷絕了關系,這就是尼卡諾爾-博索伊。
雖說他除了愛好免費入場券之外,實際上與戲劇界未曾有過什麼關系。
如今尼卡諾爾-博索伊非但自己不再買票去劇院,即使給他贈送票,他也一慨拒絕,甚至達到了“談劇色變”的程度。
他現在恨劇院,而區還十分憎恨詩人普希金和那位有才華的演員庫羅列索夫,尤其對摩羅列索夫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所以去年,當他看到報上一則用黑邊框起來的訃告,說是庫羅列索夫“在風華正茂、方可大展宏圖之年不幸因腦溢血逝世”時,竟高興得喊叫起來:“活該!活該!”他過于激動,血往頭上沖,臉漲成紫紅色,自己險些追随庫羅列索夫而去。
不僅如此,由于這位小有名氣的演員之死,博索伊的腦海裡攪起了許多沉痛的回憶。
他當天晚上獨自伴着那輪給花園大街灑滿銀輝的滿月喝了個酪配大醉。
每喝下一杯,他腦海裡的可憎人物的行列便增加一個可惡嘴臉,這裡面有:倒賣外币的謝爾蓋-敦奇爾、妖豔的伊達-蓋爾庫拉諾夫娜、喂養着幾隻鬥鵝的紅頭發漢子和愛說大實話的尼古拉-卡納夫金。
那麼,這些人又都怎麼樣了呢?對不起!這些人什麼事也沒有,而且不可能有,因為他們實際上并沒有存在過。
同樣,根本沒有過那麼個大劇場和主持那次“節目”的和藹可親的演員,也沒有過那麼個把外币藏在地窖裡爛掉的吝啬鬼波羅霍夫尼科娃姨媽。
當然也沒有過什麼金喇叭和蠻橫無禮的炊事員。
這些本來都是尼卡諾爾在卡羅維夫的催眠術作用下夢見的。
當時闖入尼卡諾爾夢境的唯一活人就是庫羅列索夫,而他之所以進入夢境是因為電台經常播放他的唱段,他的形象深深刻在尼卡諾爾的腦海裡。
這個人的确存在過,其他人則根本沒有存在過。
這麼說,或許阿洛伊吉-莫加雷奇也
沃蘭德、卡羅維夫及其他人和許多事情在人們的記憶中已經漸漸淡漠了。
許多曾吃到沃蘭德一夥的苦頭的人,他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各種變化。
不管這些變化多麼微小,多麼無關緊要,總還是應該提一提的。
先說喬治-孟加拉斯基的情況吧。
他在精神病院治療三個月後痊愈出院,但他不得不辭去瓦列特劇院報幕員的工作,而且是在人們對魔術表演及披露内幕記憶猶新、劇院最上座、觀衆蜂擁而至的演出旺季辭去這一工作的。
孟加拉斯基離開劇場是不無道理的,因為他明白:每天晚上在兩千名觀衆面前抛頭露面,必定會被認出來,觀衆無疑會經常冷嘲熱諷地問他:您覺得怎麼樣,到底有自己的腦袋好,還是沒有自己的腦袋好?……這太叫人難堪了。
再說,一個報幕員必須經常保持一種樂陶陶的快活勁兒,而他孟加拉斯基現在已經基本上喪失了這種氣質。
他有一種痛苦的、很令人不快的後遺症——每逢春季月圓時他就感到心裡惶惶不安,時而突然抱住自己的脖子,心驚膽戰地回頭張望,哭泣。
不錯,這種症狀發作一陣後便自然消失了,但有了這種後遺症總是不宜重操舊業的。
于是他隻好辭去工作,深居簡出,靠過去的積蓄過日子;按他個人比較保守的估計,他的積蓄應該夠他花十五年的。
孟加拉斯基離開了劇院,從此便再沒見過瓦列奴哈。
而在這其間瓦列奴哈卻成了個很受群衆歡迎的人,因為他變得态度謙虛、有求必應了。
這種作風甚至在所有劇院的行政領導中都很少見。
例如,那些經常索要免費入場券的人簡直把他稱為“慈父”。
不論什麼時間,不論誰往瓦列特劇院挂電話,都會聽到一個溫和的、又有點感傷的聲音說:“喂,請您講吧。
”而當對方提出要找瓦列奴哈時,他便會用同樣的聲音馬上回答:“我就是,願意為您效勞!”不過,瓦列奴哈這種客氣态度也使他吃了不少苦頭! 斯喬帕-利霍捷耶夫當然再也沒有使用過瓦列特劇院經理室那部電話。
他在醫院裡住了八天,出院後馬上被調到羅斯托夫市當了一家大食品商店的經理。
據人們傳說,他現在完全不再喝波爾圖葡萄酒了,隻喝用醋栗的幼芽浸過的伏特加,因而身體比以前強壯得多了。
據說他現在變得寡言少語,盡量避免跟女人打交道。
撤銷利霍捷耶夫瓦列特劇院經理職務這件事,并沒有給裡姆斯基帶來他幻想多年的快樂。
裡姆斯基經過一段醫院治療後,又去基斯洛沃德斯克療養,從療養院回來後,這位老态龍鐘、腦袋不住搖動的财務協理,便向瓦列特劇院提出了辭呈。
有趣的是這辭呈是由他的夫人送交劇院的,因為裡姆斯基本人連白天去劇院的勇氣都沒有了:那灑滿月光的破玻璃窗和從窗外伸進一隻長胳膊來夠窗子插銷的情景,至今他還曆曆在目。
财務協理從瓦列特劇院調到了莫斯科河南岸一家兒童木偶劇院。
他如今無須再因工作問題同阿爾卡季-仙普列亞羅夫打交道了,因為仙普列亞羅夫一下子被調到了遙遠的勃良斯克市,當了那裡的蘑菇采購站主任。
這幾年莫斯科人能吃到鮮美的腌黃蘑和醋漬白蘑,人人贊不絕口,因此大家都認為把仙普列亞羅夫調到那裡是十分明智的。
至于仙普列亞羅夫過去那項工作,也可以說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始終未能作出成績的那項音響學方面的工作,現在仍然是老樣子。
放下仙普列亞羅夫不提,還有一個人也和劇院完全斷絕了關系,這就是尼卡諾爾-博索伊。
雖說他除了愛好免費入場券之外,實際上與戲劇界未曾有過什麼關系。
如今尼卡諾爾-博索伊非但自己不再買票去劇院,即使給他贈送票,他也一慨拒絕,甚至達到了“談劇色變”的程度。
他現在恨劇院,而區還十分憎恨詩人普希金和那位有才華的演員庫羅列索夫,尤其對摩羅列索夫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所以去年,當他看到報上一則用黑邊框起來的訃告,說是庫羅列索夫“在風華正茂、方可大展宏圖之年不幸因腦溢血逝世”時,竟高興得喊叫起來:“活該!活該!”他過于激動,血往頭上沖,臉漲成紫紅色,自己險些追随庫羅列索夫而去。
不僅如此,由于這位小有名氣的演員之死,博索伊的腦海裡攪起了許多沉痛的回憶。
他當天晚上獨自伴着那輪給花園大街灑滿銀輝的滿月喝了個酪配大醉。
每喝下一杯,他腦海裡的可憎人物的行列便增加一個可惡嘴臉,這裡面有:倒賣外币的謝爾蓋-敦奇爾、妖豔的伊達-蓋爾庫拉諾夫娜、喂養着幾隻鬥鵝的紅頭發漢子和愛說大實話的尼古拉-卡納夫金。
那麼,這些人又都怎麼樣了呢?對不起!這些人什麼事也沒有,而且不可能有,因為他們實際上并沒有存在過。
同樣,根本沒有過那麼個大劇場和主持那次“節目”的和藹可親的演員,也沒有過那麼個把外币藏在地窖裡爛掉的吝啬鬼波羅霍夫尼科娃姨媽。
當然也沒有過什麼金喇叭和蠻橫無禮的炊事員。
這些本來都是尼卡諾爾在卡羅維夫的催眠術作用下夢見的。
當時闖入尼卡諾爾夢境的唯一活人就是庫羅列索夫,而他之所以進入夢境是因為電台經常播放他的唱段,他的形象深深刻在尼卡諾爾的腦海裡。
這個人的确存在過,其他人則根本沒有存在過。
這麼說,或許阿洛伊吉-莫加雷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