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喚出大師
關燈
小
中
大
院患者的長衫,退出沃蘭德的卧室,來到這所珠寶商遺編故居的走廊上。
走廊裡點着一枝蠟燭,沃蘭德的随從正在這裡等候他們。
離開走廊時,赫勒提起裝有小說原稿和瑪格麗特那筆小小的财産的手提箱,黑貓也從旁幫着她。
走到門口,卡羅維夫施禮道别,随即消失在門内。
其他人則護送他們下樓。
樓梯上一個人也沒有。
下到三樓轉彎處的平台時,他們聽到一個沉悶的響聲,但誰也沒有去理會它。
快下到大門口時,阿紮澤勒朝空中吹了一口氣。
剛一跨入沒有月光的院子,就發現台階上睡着一個穿着高筒靴、頭戴鴨舌帽的人,睡得像死人一樣。
門旁停着一輛熄了前燈的黑色大轎車。
透過車前的玻璃,模糊地看到一個白嘴鴉的頭影。
大家正準備上車,瑪格麗特忽然絕望地輕輕喊了一聲: “天哪,我的金馬掌丢了!” “你們先上車,”阿紮澤勒說,“在車上等着我。
我去去就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阿紮澤勒又走進了大門。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在瑪格麗特和大師等人從珠寶商遺孀的故居出來之前,這家樓下的第48号住宅裡曾出來過一個幹瘦的女人,一手提着圓鐵桶,另一隻手拎着個提包,準備下樓去。
她不是别人,正是星期三在公園轉門旁碰碎葵花子油瓶使柏遼茲大倒其黴的那個安奴什卡。
這女人在莫斯科究竟幹些什麼?她靠什麼維持生活?誰都不知道,或許永遠也無人知曉。
衆所周知的隻有一點:每天都可以在石油商店、菜市場、本樓的大門洞或樓梯上見到她,手裡提着個圓鐵桶或拎個手提包,有時兩樣都提着;最常見到她的地方是她住的那套第48号的廚房。
此外,大家還清楚兩點:一是這女人出現在哪兒,哪兒便立即生出亂子來;二是她的外号叫“瘟神”。
不知為什麼“瘟神”安奴什卡平素總是起得很早,今天尤其早得出奇,深更半夜就起來了。
剛剛打過十二點,第48号的大門鎖轉動了一下,先是安奴什卡的鼻子探出門外,随後整個身子都鑽了出來,身後的門關上了。
她正要下樓去幹點什麼,隻聽得樓上50号的大門“砰”的一聲響,接着便有個男人從樓梯上滾下來。
那人撞在安奴什卡身上,把她撞到一旁,她的後腦勺碰到了牆上。
“該死的,光穿條襯褲,往哪兒瞎闖?”安奴什卡抱住後腦勺尖聲叫罵。
那個隻穿内褲的人拎着個手提箱,戴着鴨舌帽,緊閉着雙眼,說夢話似地怪聲怪氣地對安奴什卡說: “溫水速熱器!用了白礬!單單粉刷就用了好多錢啊!”他哭起來了。
然後高叫一聲:“滾吧!”可他并不順着樓梯往下跑,而是往上跑去,跑到轉彎處那扇被基輔經濟學家踢壞的玻璃窗前,便大頭朝下從窗裡飛了出去。
安奴什卡忘了後腦勺痛,哎喲一聲,急忙沖到窗前,趴在窗邊,探出頭去,指望在路燈燈光下看到院裡水泥地上摔死的人和他的手提箱。
但是,地上卻什麼也沒有。
安奴什卡隻能設想:那個沒睡醒的怪人像鳥兒似地從樓裡飛出去,飛得無影無蹤了。
她畫了個十字,心裡暗想:“嘿!50号那家可真有意思!看來人們還真不是瞎說呀!瞧這套房子!” 她剛想到這兒,樓上的大門“砰”地又響了一聲,又有一個人跑下樓來。
安奴什卡急忙把身子緊貼在牆上。
她看到:下來的是一位蓄着胡子、神态相當莊重的公民,隻是臉有點像豬。
那人從她身旁溜過去,同剛才那個人一樣,從破窗戶裡飛出了大樓,似乎想也沒想到自己會摔死在水泥地上。
安奴什卡早已忘記了自己出門的目的,她呆呆地站在樓梯口,隻顧不住地畫着十字,唉聲歎氣,自言自語。
過了不大一會兒,又跑下來一個人,這是個沒留胡子的圓臉漢子,穿一件肥大的托爾斯泰衫。
他也重複前兩人的動作,從窗裡飛了出去。
安奴什卡的為人有一點是令人佩服的:什麼事她都想知道個究竟。
所以她決定再等一等,看看是否還會出現什麼新的奇迹。
果然,不多時,樓上的大門又開了。
聽聲音,這一次出來的像一群人,但這些人不是跑下來,而是和常人一樣一磴磴地走下來的。
安奴什卡離開窗戶,跑回樓下自家門口,打開門,迅速閃了進去。
但她把門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縫兒,她的一隻被好奇心撩得發狂的眼睛在門縫裡閃閃發亮。
一個似病非病、模樣奇特、臉色蒼白、胡子拉碴的人,頭戴黑色小帽,身穿長衫,邁着不大自信的蹒跚步子走下樓來,旁邊還有位夫人小心翼翼地攙扶着他。
在昏暗中,安奴什卡覺得那夫人好像穿着一件很長的黑色僧袍,赤着腳,或許就是穿着某種帶小條的透明鞋,顯然是進口貨。
喲,呸!哪裡是穿着什麼進口鞋呀!她全身都赤條條的嘛!對呀,她是光身子披着一件長僧袍!“瞧這套房子!”但安奴什卡心裡卻也在暗自慶幸:她已經預感到明天向鄰居們描述此事時的得意心情了。
跟在這位裝束奇特的夫人身後的,是個赤條條的女人,拎着個手提箱,還有一隻大黑貓在提箱旁轉來轉去。
安奴什卡用手擦了擦眼,險些沒有喊出聲來。
走在最後的是個矮個子外國人,有些病,一隻眼睛斜視,穿着白色燕尾服背心,系着領帶,沒有穿上衣。
安奴什卡眼看着這群人下樓去了。
這時她聽到樓梯口什麼東西響了一下。
等到腳步聲靜下來,她便毒蛇似地溜出門外,把圓鐵桶放在牆邊,趴在地上摸起來。
她終于摸到了餐巾包着的那件沉重的東西。
打開小包一看,她驚得目瞪口呆。
安奴什卡又把那寶物舉到眼前仔細看了看,兩眼射出貪婪的火光。
她的頭腦裡掀起了風暴,她在想:“對,一問三不知,神仙怪不得!我給他個什麼也不知道!……去跟我外甥商量商量吧?要不就把它鋸成小塊……寶石可以摳出來……一顆一顆地賣:到彼得羅夫卡市場去賣一顆,再到斯摩棱斯基去賣它一顆……反正一問三不知,我什麼也不知道!” 安奴什卡把拾到的東西揣在懷裡,拿起圓鐵桶,決定今天不去市内漫遊了。
她拿定主意,正要躲進門裡,那個沒穿上衣的白胸脯外國人猛然站到了她的眼前,鬼才知道他是從什麼地方突然出現的。
隻聽那人輕聲對她說: “把馬掌和餐巾給我!” “什麼餐巾馬掌的?”安奴什卡問道,她表演得很成功,“我不知道什麼餐巾不餐巾的。
您這個人,喝醉了,還是怎麼?” 白胸脯的人不再跟她費唇舌。
他用公共汽車扶手一般堅硬冰冷的手指掐住了安奴什卡的脖子,完全斷了空氣進入她肺部的通路。
圓鐵桶從她手裡掉了下來。
沒穿上衣的外國人這樣掐着她呆了一會兒,然後才把手松開。
安奴什卡大喘了幾口氣,賠着笑臉說: “啊,您說那個馬掌呀!我這就給您!原來是您的?剛才我一看,餐巾裡包着這個……我就有意地替您收起來了,免得讓别人拾去。
要不,上哪兒去找呀!” 外國人接過餐巾和金馬掌,立即并足向安奴什卡行禮緻敬,緊緊問她握手,并且用外國腔十足的俄語向她表示感謝: “我由衷地向您緻以深深的謝意,女士。
這小馬掌是紀念品,我非常珍惜。
您替我保存了,請允許我送給您二百盧布。
”他說着,便從背心口袋裡掏出錢來交到安奴什卡手裡。
安奴什卡咧開嘴笑着,一個勁兒地大喊: “啊,太謝謝您啦!麥爾西!麥爾西!” 慷慨的外國人神速地滑過各層樓梯,一直滑到了樓下。
在完全消失之前,他并沒有忘記從下面沖樓上喊兩句話,不過此時他的口音又不帶外國腔了。
隻聽他喊道: “我說,你這個老妖婆!往後再撿到别人的東西得交到民警局去,别往自己懷裡揣!” 樓道裡出現的這些怪事鬧得安奴什卡心裡亂糟糟的,腦袋裡嗡嗡響。
她嘴裡還在不自覺地喊着:“麥爾西!麥爾西!麥爾西!”豈知這時外國人早已蹤影全無,院裡的汽車也不見了。
阿紮澤勒下樓後,把沃蘭德的禮物還給瑪格麗特,向她施禮告辭,并問她乘這輛車是否方便。
赫勒走過來同瑪格麗特熱烈吻别,黑貓吻了吻她的手。
送行的人們向坐在角落裡木然不動的大師揮了揮手,又向白嘴鴉揮揮手,便很快融化在空氣中了——他們當然沒有必要一層層地爬樓梯。
白嘴鴉打開前燈,車子經過死人般沉睡的人身旁,開出大門洞。
轉瞬間,黑色大轎車的燈光便消失在喧鬧的、徹夜不眠的花園大街的萬家燈火中了。
一小時後,在阿爾巴特大街附近那條小巷裡,在那座不大的樓房地下室第一個房間,我們看到瑪格麗特坐在桌旁哭泣,她正為自己所受的震動和所體驗的幸福而獨自流淚。
這間屋裡的一切,仍然保持着去年深秋那個可怕的夜晚之前的樣子:桌上鋪着天鵝絨台布,放着一盞有燈罩的台燈。
她面前是一本被火燒得不成樣子的筆記本,旁邊堆着一大摞保存完好的原稿。
小樓裡沒有一點聲音。
大師已在旁邊小房間的長沙發上沉沉入睡了,身上還蓋着那件醫院裡的罩衫。
他的呼吸是均勻的,一點聲音也沒有。
瑪格麗特哭過一陣,拿起那些保存完好的本子,翻到了她在克裡姆林宮牆腳下遇見阿紮澤勒之前反複背誦的那一節。
她現在一點也沒有睡意。
她溫存地撫摸着原稿,像在撫摸自己心愛的小貓;她拿起原稿,翻來覆去地看,一會兒看看扉頁,一會兒又翻開最後一頁。
忽然,她産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覺得這一切都是魔法喚出的幻象,眼前的一本本原稿馬上會消失,她還将住進那座獨院兒的小樓,呆在樓上的卧室裡,醒來後她還要去跳河。
然而,這個可怕的念頭已是最後一次閃現了。
它隻不過是過去的苦難遭遇的餘波。
什麼都沒有消失,法力無邊的沃蘭德的确無所不能。
現在瑪格麗特完全可以盡情翻閱這些原稿,仔細地觀察它,親吻它,閱讀它,讀多少遍都可以,哪怕一直讀到黎明。
她确實也在反複地讀着: “黑暗,地中海方向襲來的黑暗已經完全籠罩住這座為總督所憎惡的城市……是的,黑暗……”
走廊裡點着一枝蠟燭,沃蘭德的随從正在這裡等候他們。
離開走廊時,赫勒提起裝有小說原稿和瑪格麗特那筆小小的财産的手提箱,黑貓也從旁幫着她。
走到門口,卡羅維夫施禮道别,随即消失在門内。
其他人則護送他們下樓。
樓梯上一個人也沒有。
下到三樓轉彎處的平台時,他們聽到一個沉悶的響聲,但誰也沒有去理會它。
快下到大門口時,阿紮澤勒朝空中吹了一口氣。
剛一跨入沒有月光的院子,就發現台階上睡着一個穿着高筒靴、頭戴鴨舌帽的人,睡得像死人一樣。
門旁停着一輛熄了前燈的黑色大轎車。
透過車前的玻璃,模糊地看到一個白嘴鴉的頭影。
大家正準備上車,瑪格麗特忽然絕望地輕輕喊了一聲: “天哪,我的金馬掌丢了!” “你們先上車,”阿紮澤勒說,“在車上等着我。
我去去就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阿紮澤勒又走進了大門。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在瑪格麗特和大師等人從珠寶商遺孀的故居出來之前,這家樓下的第48号住宅裡曾出來過一個幹瘦的女人,一手提着圓鐵桶,另一隻手拎着個提包,準備下樓去。
她不是别人,正是星期三在公園轉門旁碰碎葵花子油瓶使柏遼茲大倒其黴的那個安奴什卡。
這女人在莫斯科究竟幹些什麼?她靠什麼維持生活?誰都不知道,或許永遠也無人知曉。
衆所周知的隻有一點:每天都可以在石油商店、菜市場、本樓的大門洞或樓梯上見到她,手裡提着個圓鐵桶或拎個手提包,有時兩樣都提着;最常見到她的地方是她住的那套第48号的廚房。
此外,大家還清楚兩點:一是這女人出現在哪兒,哪兒便立即生出亂子來;二是她的外号叫“瘟神”。
不知為什麼“瘟神”安奴什卡平素總是起得很早,今天尤其早得出奇,深更半夜就起來了。
剛剛打過十二點,第48号的大門鎖轉動了一下,先是安奴什卡的鼻子探出門外,随後整個身子都鑽了出來,身後的門關上了。
她正要下樓去幹點什麼,隻聽得樓上50号的大門“砰”的一聲響,接着便有個男人從樓梯上滾下來。
那人撞在安奴什卡身上,把她撞到一旁,她的後腦勺碰到了牆上。
“該死的,光穿條襯褲,往哪兒瞎闖?”安奴什卡抱住後腦勺尖聲叫罵。
那個隻穿内褲的人拎着個手提箱,戴着鴨舌帽,緊閉着雙眼,說夢話似地怪聲怪氣地對安奴什卡說: “溫水速熱器!用了白礬!單單粉刷就用了好多錢啊!”他哭起來了。
然後高叫一聲:“滾吧!”可他并不順着樓梯往下跑,而是往上跑去,跑到轉彎處那扇被基輔經濟學家踢壞的玻璃窗前,便大頭朝下從窗裡飛了出去。
安奴什卡忘了後腦勺痛,哎喲一聲,急忙沖到窗前,趴在窗邊,探出頭去,指望在路燈燈光下看到院裡水泥地上摔死的人和他的手提箱。
但是,地上卻什麼也沒有。
安奴什卡隻能設想:那個沒睡醒的怪人像鳥兒似地從樓裡飛出去,飛得無影無蹤了。
她畫了個十字,心裡暗想:“嘿!50号那家可真有意思!看來人們還真不是瞎說呀!瞧這套房子!” 她剛想到這兒,樓上的大門“砰”地又響了一聲,又有一個人跑下樓來。
安奴什卡急忙把身子緊貼在牆上。
她看到:下來的是一位蓄着胡子、神态相當莊重的公民,隻是臉有點像豬。
那人從她身旁溜過去,同剛才那個人一樣,從破窗戶裡飛出了大樓,似乎想也沒想到自己會摔死在水泥地上。
安奴什卡早已忘記了自己出門的目的,她呆呆地站在樓梯口,隻顧不住地畫着十字,唉聲歎氣,自言自語。
過了不大一會兒,又跑下來一個人,這是個沒留胡子的圓臉漢子,穿一件肥大的托爾斯泰衫。
他也重複前兩人的動作,從窗裡飛了出去。
安奴什卡的為人有一點是令人佩服的:什麼事她都想知道個究竟。
所以她決定再等一等,看看是否還會出現什麼新的奇迹。
果然,不多時,樓上的大門又開了。
聽聲音,這一次出來的像一群人,但這些人不是跑下來,而是和常人一樣一磴磴地走下來的。
安奴什卡離開窗戶,跑回樓下自家門口,打開門,迅速閃了進去。
但她把門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縫兒,她的一隻被好奇心撩得發狂的眼睛在門縫裡閃閃發亮。
一個似病非病、模樣奇特、臉色蒼白、胡子拉碴的人,頭戴黑色小帽,身穿長衫,邁着不大自信的蹒跚步子走下樓來,旁邊還有位夫人小心翼翼地攙扶着他。
在昏暗中,安奴什卡覺得那夫人好像穿着一件很長的黑色僧袍,赤着腳,或許就是穿着某種帶小條的透明鞋,顯然是進口貨。
喲,呸!哪裡是穿着什麼進口鞋呀!她全身都赤條條的嘛!對呀,她是光身子披着一件長僧袍!“瞧這套房子!”但安奴什卡心裡卻也在暗自慶幸:她已經預感到明天向鄰居們描述此事時的得意心情了。
跟在這位裝束奇特的夫人身後的,是個赤條條的女人,拎着個手提箱,還有一隻大黑貓在提箱旁轉來轉去。
安奴什卡用手擦了擦眼,險些沒有喊出聲來。
走在最後的是個矮個子外國人,有些病,一隻眼睛斜視,穿着白色燕尾服背心,系着領帶,沒有穿上衣。
安奴什卡眼看着這群人下樓去了。
這時她聽到樓梯口什麼東西響了一下。
等到腳步聲靜下來,她便毒蛇似地溜出門外,把圓鐵桶放在牆邊,趴在地上摸起來。
她終于摸到了餐巾包着的那件沉重的東西。
打開小包一看,她驚得目瞪口呆。
安奴什卡又把那寶物舉到眼前仔細看了看,兩眼射出貪婪的火光。
她的頭腦裡掀起了風暴,她在想:“對,一問三不知,神仙怪不得!我給他個什麼也不知道!……去跟我外甥商量商量吧?要不就把它鋸成小塊……寶石可以摳出來……一顆一顆地賣:到彼得羅夫卡市場去賣一顆,再到斯摩棱斯基去賣它一顆……反正一問三不知,我什麼也不知道!” 安奴什卡把拾到的東西揣在懷裡,拿起圓鐵桶,決定今天不去市内漫遊了。
她拿定主意,正要躲進門裡,那個沒穿上衣的白胸脯外國人猛然站到了她的眼前,鬼才知道他是從什麼地方突然出現的。
隻聽那人輕聲對她說: “把馬掌和餐巾給我!” “什麼餐巾馬掌的?”安奴什卡問道,她表演得很成功,“我不知道什麼餐巾不餐巾的。
您這個人,喝醉了,還是怎麼?” 白胸脯的人不再跟她費唇舌。
他用公共汽車扶手一般堅硬冰冷的手指掐住了安奴什卡的脖子,完全斷了空氣進入她肺部的通路。
圓鐵桶從她手裡掉了下來。
沒穿上衣的外國人這樣掐着她呆了一會兒,然後才把手松開。
安奴什卡大喘了幾口氣,賠着笑臉說: “啊,您說那個馬掌呀!我這就給您!原來是您的?剛才我一看,餐巾裡包着這個……我就有意地替您收起來了,免得讓别人拾去。
要不,上哪兒去找呀!” 外國人接過餐巾和金馬掌,立即并足向安奴什卡行禮緻敬,緊緊問她握手,并且用外國腔十足的俄語向她表示感謝: “我由衷地向您緻以深深的謝意,女士。
這小馬掌是紀念品,我非常珍惜。
您替我保存了,請允許我送給您二百盧布。
”他說着,便從背心口袋裡掏出錢來交到安奴什卡手裡。
安奴什卡咧開嘴笑着,一個勁兒地大喊: “啊,太謝謝您啦!麥爾西!麥爾西!” 慷慨的外國人神速地滑過各層樓梯,一直滑到了樓下。
在完全消失之前,他并沒有忘記從下面沖樓上喊兩句話,不過此時他的口音又不帶外國腔了。
隻聽他喊道: “我說,你這個老妖婆!往後再撿到别人的東西得交到民警局去,别往自己懷裡揣!” 樓道裡出現的這些怪事鬧得安奴什卡心裡亂糟糟的,腦袋裡嗡嗡響。
她嘴裡還在不自覺地喊着:“麥爾西!麥爾西!麥爾西!”豈知這時外國人早已蹤影全無,院裡的汽車也不見了。
阿紮澤勒下樓後,把沃蘭德的禮物還給瑪格麗特,向她施禮告辭,并問她乘這輛車是否方便。
赫勒走過來同瑪格麗特熱烈吻别,黑貓吻了吻她的手。
送行的人們向坐在角落裡木然不動的大師揮了揮手,又向白嘴鴉揮揮手,便很快融化在空氣中了——他們當然沒有必要一層層地爬樓梯。
白嘴鴉打開前燈,車子經過死人般沉睡的人身旁,開出大門洞。
轉瞬間,黑色大轎車的燈光便消失在喧鬧的、徹夜不眠的花園大街的萬家燈火中了。
一小時後,在阿爾巴特大街附近那條小巷裡,在那座不大的樓房地下室第一個房間,我們看到瑪格麗特坐在桌旁哭泣,她正為自己所受的震動和所體驗的幸福而獨自流淚。
這間屋裡的一切,仍然保持着去年深秋那個可怕的夜晚之前的樣子:桌上鋪着天鵝絨台布,放着一盞有燈罩的台燈。
她面前是一本被火燒得不成樣子的筆記本,旁邊堆着一大摞保存完好的原稿。
小樓裡沒有一點聲音。
大師已在旁邊小房間的長沙發上沉沉入睡了,身上還蓋着那件醫院裡的罩衫。
他的呼吸是均勻的,一點聲音也沒有。
瑪格麗特哭過一陣,拿起那些保存完好的本子,翻到了她在克裡姆林宮牆腳下遇見阿紮澤勒之前反複背誦的那一節。
她現在一點也沒有睡意。
她溫存地撫摸着原稿,像在撫摸自己心愛的小貓;她拿起原稿,翻來覆去地看,一會兒看看扉頁,一會兒又翻開最後一頁。
忽然,她産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覺得這一切都是魔法喚出的幻象,眼前的一本本原稿馬上會消失,她還将住進那座獨院兒的小樓,呆在樓上的卧室裡,醒來後她還要去跳河。
然而,這個可怕的念頭已是最後一次閃現了。
它隻不過是過去的苦難遭遇的餘波。
什麼都沒有消失,法力無邊的沃蘭德的确無所不能。
現在瑪格麗特完全可以盡情翻閱這些原稿,仔細地觀察它,親吻它,閱讀它,讀多少遍都可以,哪怕一直讀到黎明。
她确實也在反複地讀着: “黑暗,地中海方向襲來的黑暗已經完全籠罩住這座為總督所憎惡的城市……是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