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表演魔術,披露内幕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矮子騎着輛普通兩輪自行車出現在瓦列特雜耍場的舞台上。
他戴一頂破舊的黃色小圓帽,肥碩的紫紅鼻子像隻大梨,下身穿短方格褲,腳上是一雙漆皮鞋。
樂隊奏起狐步舞曲,他騎車繞台一周,然後得意地一聲高叫,那自行車的前輪便離地而起。
他隻騎着後輪在場上繞行,邊騎邊在車上倒立起來,同時巧妙地卸下前輪,把它滾到幕後,繼續用手搖着腳蹬子,憑單輪在台上騎行。
又有一位淺黃發女郎坐在高高的金屬杆頂端的車座上,騎着單輪出場了。
她體态豐盈,穿着緊身衣和短裙,裙上的星花熠熠閃着銀光。
她也在台上繞行。
矮子每次與女郎相遇,便歡呼,叫喊,還用腳摘下小帽來向她緻敬。
最後上場的是一個年約七八歲,但卻化裝成一副老人相的小男孩。
他騎一輛極小的兩輪車在兩個大人之間來回穿行,車上裝着個特大的汽車喇叭。
三人各自騎過幾圈後,随着樂隊激越不安的鼓點聲一齊沖向前台的邊緣。
前排觀衆不禁失聲尖叫,不約而同地仰身躲閃,覺得這一夥人眼看就要連人帶車一起栽進台前的樂池了。
但是,就在車輪眼看要滑進深池,掉到樂隊頭上的一刹那,三位車技演員高喊一聲“啊!”,穩穩地把車刹住了。
他們跳下車來向觀衆躬身緻敬,黃發女郎頻頻緻送飛吻,小男孩用大喇叭奏出各種奇妙可笑的聲音。
掌聲雷動,震撼着整個劇場。
蔚藍色大幕從兩側合攏過來,遮住車技演員,邊門旁的綠燈“出口”熄滅了,高拱頂下縱橫交錯的繩梯和高秋幹之間亮起幾個太陽般明亮的大圓球。
幕間休息。
休息後便是最後一組節目。
此時此刻,對于演員朱裡一家的高超車技沒有表示絲毫興趣的唯有格利戈裡-達尼洛維奇-裡姆斯基一個人。
他一直獨自門坐在辦公室裡,咬着薄薄的嘴唇,面部肌肉不時地抽搐着。
他百思不得其解:先是經理利霍捷耶夫莫名其妙地失蹤,現在總務協理瓦列奴哈竟也不見蹤影了。
當然,裡姆斯基知道瓦列奴哈的去處,但他不明白怎麼竟會一去不複返。
裡姆斯基聳聳肩膀,自言自語地說: “他會是犯了什麼案嗎?” 為人幹練的财務協理蠻可以就便往瓦列奴哈的去處挂個電話,詢問一下總務協理出了什麼事,但奇怪的是,他瞻前顧後,直到晚上十點鐘也沒拿定主意打這個電話。
十點鐘了,他終于十分勉強地拿起話筒,這才發現電話不通。
通信員報告說,大樓内的其他電話也都打不通。
電話故障雖說令人不快,畢竟算不得什麼怪事,但不知為什麼這卻使裡姆斯基更加垂頭喪氣。
但同時他又暗自慶幸:電話可以不打了。
财務協理辦公室的天花闆上亮起了小紅燈,說明現在是幕間休息。
這時通信員進來報告:巡回演出的外國演員來了。
協理不知怎麼打了一個冷戰,臉色鐵青,立即起身去後台接待這位外賓,因為現在除他之外,再沒有人可以去接待了。
走廊裡已丁丁地響起頭遍鈴聲。
許多好奇心重的人——纏着頭巾、身穿鮮豔長袍的魔術演員、穿白線衣的滑冰演員、用撲粉化裝成大白臉的說書人、給演員勾畫臉譜的化裝師等等——擠在大化裝室門口,想方設法往屋裡看。
著名外國魔術家的莅臨和他的一身穿着使衆人大為驚訝。
他穿的是樣式古怪、長得出奇的燕尾服,臉上還蒙着個黑色半截面具。
最為使人震驚的是他的兩位随從:穿方格西裝、戴着副破夾鼻眼鏡的細高個男人和一隻肥碩無比的黑貓。
那黑貓後腿直立着走進化裝室後,便毫不客氣地一屁股坐到長沙發上,眯着眼看那些化裝用的小燈籠。
裡姆斯基極力裝出笑臉相迎的樣子,誰知這樣一來他的表情反而變得酸溜溜、惡狠狠的了。
他向魔術家點頭緻意,魔術家坐在黑貓旁邊的沙發上,一言不發。
雙方沒有握手。
可是穿方格衣服的高個子卻傲慢地主動自我介紹,說他是“這位先生的助手”。
這又使财務協理深感奇怪和不快:演出合同上根本沒有提到還帶什麼助手。
裡姆斯基十分勉強地、冷冷地詢問這位平地上冒出來的助手:外國魔術家的道具放在什麼地方? “我說,您呀,我們的金剛石寶貝兒,最最親愛的協理先生,”助手用破鑼般的聲音說,“我們的道具總是随身攜帶的。
您看,這就是:‘艾恩!刺猬!得雷!’”他一邊說,一邊在裡姆斯基眼前揉搓了幾下粗大的手指頭,然後突然從黑貓耳朵裡掏出一塊帶表鍊的金懷表。
這是裡姆斯基本人戴的金表,剛才還揣在他背心口袋裡,背心外面的西裝上衣扣着紐扣,而且表鍊是穿在扣眼上的。
裡姆斯基不由得兩手往懷裡一摸,站在門口的其他人不約而同地“啊!”了一聲,伸着脖子張望的化裝師咂了一下嘴。
“是您的表吧?勞駕您收好!”穿格子上衣的人笑嘻嘻地用肮髒的手掌托着裡姆斯基的金懷表,把它交還給手足無措的主人。
旁邊的說書人小聲對化裝師開玩笑說:“可幹萬别跟這号人一起坐電車!” 不料大公貓緊接着也露了一手,比“搬運”懷表還要精彩。
隻見它霍地從沙發上站起身,後腿直立走到化裝鏡台前,用一隻前爪拔下長頸玻璃水瓶的塞子,倒了一杯水喝下去,重新蓋好瓶塞,又用化裝巾擦了擦胡子。
在場的人倒是誰也沒有再“啊!”一聲——個個都瞠目結舌了。
隻有化裝師敬佩地低聲說: “嘿!真高!” 這時,響起了第三遍急促的鈴聲。
人們預感到定會一飽眼福,興緻勃勃地紛紛退出化裝室。
不一會兒,觀衆大廳頂上的幾個光球熄滅了。
腳燈燈光射到大幕下方,泛出微紅色,大幕徐徐拉開一個小縫兒,燈光閃處,一個胖子出現在觀衆面前,刮得光光的臉上做出孩子般歡快的笑容,燕尾服皺巴巴的,裡面露出舊襯衫。
這就是莫斯科觀衆十分熟悉的報幕員喬治-孟加拉斯基。
“好吧,各位公民,”孟加拉斯基嬰兒般甜蜜地微笑着說,“下面各位将要看到……”他忽然停住,換用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腔調說,“我看,第二次幕間休息之後咱們的觀衆又增加了不少啊!今天簡直是半城的人都來了!可說呢,前兩天我遇到一位朋友,我問他:
他戴一頂破舊的黃色小圓帽,肥碩的紫紅鼻子像隻大梨,下身穿短方格褲,腳上是一雙漆皮鞋。
樂隊奏起狐步舞曲,他騎車繞台一周,然後得意地一聲高叫,那自行車的前輪便離地而起。
他隻騎着後輪在場上繞行,邊騎邊在車上倒立起來,同時巧妙地卸下前輪,把它滾到幕後,繼續用手搖着腳蹬子,憑單輪在台上騎行。
又有一位淺黃發女郎坐在高高的金屬杆頂端的車座上,騎着單輪出場了。
她體态豐盈,穿着緊身衣和短裙,裙上的星花熠熠閃着銀光。
她也在台上繞行。
矮子每次與女郎相遇,便歡呼,叫喊,還用腳摘下小帽來向她緻敬。
最後上場的是一個年約七八歲,但卻化裝成一副老人相的小男孩。
他騎一輛極小的兩輪車在兩個大人之間來回穿行,車上裝着個特大的汽車喇叭。
三人各自騎過幾圈後,随着樂隊激越不安的鼓點聲一齊沖向前台的邊緣。
前排觀衆不禁失聲尖叫,不約而同地仰身躲閃,覺得這一夥人眼看就要連人帶車一起栽進台前的樂池了。
但是,就在車輪眼看要滑進深池,掉到樂隊頭上的一刹那,三位車技演員高喊一聲“啊!”,穩穩地把車刹住了。
他們跳下車來向觀衆躬身緻敬,黃發女郎頻頻緻送飛吻,小男孩用大喇叭奏出各種奇妙可笑的聲音。
掌聲雷動,震撼着整個劇場。
蔚藍色大幕從兩側合攏過來,遮住車技演員,邊門旁的綠燈“出口”熄滅了,高拱頂下縱橫交錯的繩梯和高秋幹之間亮起幾個太陽般明亮的大圓球。
幕間休息。
休息後便是最後一組節目。
此時此刻,對于演員朱裡一家的高超車技沒有表示絲毫興趣的唯有格利戈裡-達尼洛維奇-裡姆斯基一個人。
他一直獨自門坐在辦公室裡,咬着薄薄的嘴唇,面部肌肉不時地抽搐着。
他百思不得其解:先是經理利霍捷耶夫莫名其妙地失蹤,現在總務協理瓦列奴哈竟也不見蹤影了。
當然,裡姆斯基知道瓦列奴哈的去處,但他不明白怎麼竟會一去不複返。
裡姆斯基聳聳肩膀,自言自語地說: “他會是犯了什麼案嗎?” 為人幹練的财務協理蠻可以就便往瓦列奴哈的去處挂個電話,詢問一下總務協理出了什麼事,但奇怪的是,他瞻前顧後,直到晚上十點鐘也沒拿定主意打這個電話。
十點鐘了,他終于十分勉強地拿起話筒,這才發現電話不通。
通信員報告說,大樓内的其他電話也都打不通。
電話故障雖說令人不快,畢竟算不得什麼怪事,但不知為什麼這卻使裡姆斯基更加垂頭喪氣。
但同時他又暗自慶幸:電話可以不打了。
财務協理辦公室的天花闆上亮起了小紅燈,說明現在是幕間休息。
這時通信員進來報告:巡回演出的外國演員來了。
協理不知怎麼打了一個冷戰,臉色鐵青,立即起身去後台接待這位外賓,因為現在除他之外,再沒有人可以去接待了。
走廊裡已丁丁地響起頭遍鈴聲。
許多好奇心重的人——纏着頭巾、身穿鮮豔長袍的魔術演員、穿白線衣的滑冰演員、用撲粉化裝成大白臉的說書人、給演員勾畫臉譜的化裝師等等——擠在大化裝室門口,想方設法往屋裡看。
著名外國魔術家的莅臨和他的一身穿着使衆人大為驚訝。
他穿的是樣式古怪、長得出奇的燕尾服,臉上還蒙着個黑色半截面具。
最為使人震驚的是他的兩位随從:穿方格西裝、戴着副破夾鼻眼鏡的細高個男人和一隻肥碩無比的黑貓。
那黑貓後腿直立着走進化裝室後,便毫不客氣地一屁股坐到長沙發上,眯着眼看那些化裝用的小燈籠。
裡姆斯基極力裝出笑臉相迎的樣子,誰知這樣一來他的表情反而變得酸溜溜、惡狠狠的了。
他向魔術家點頭緻意,魔術家坐在黑貓旁邊的沙發上,一言不發。
雙方沒有握手。
可是穿方格衣服的高個子卻傲慢地主動自我介紹,說他是“這位先生的助手”。
這又使财務協理深感奇怪和不快:演出合同上根本沒有提到還帶什麼助手。
裡姆斯基十分勉強地、冷冷地詢問這位平地上冒出來的助手:外國魔術家的道具放在什麼地方? “我說,您呀,我們的金剛石寶貝兒,最最親愛的協理先生,”助手用破鑼般的聲音說,“我們的道具總是随身攜帶的。
您看,這就是:‘艾恩!刺猬!得雷!’”他一邊說,一邊在裡姆斯基眼前揉搓了幾下粗大的手指頭,然後突然從黑貓耳朵裡掏出一塊帶表鍊的金懷表。
這是裡姆斯基本人戴的金表,剛才還揣在他背心口袋裡,背心外面的西裝上衣扣着紐扣,而且表鍊是穿在扣眼上的。
裡姆斯基不由得兩手往懷裡一摸,站在門口的其他人不約而同地“啊!”了一聲,伸着脖子張望的化裝師咂了一下嘴。
“是您的表吧?勞駕您收好!”穿格子上衣的人笑嘻嘻地用肮髒的手掌托着裡姆斯基的金懷表,把它交還給手足無措的主人。
旁邊的說書人小聲對化裝師開玩笑說:“可幹萬别跟這号人一起坐電車!” 不料大公貓緊接着也露了一手,比“搬運”懷表還要精彩。
隻見它霍地從沙發上站起身,後腿直立走到化裝鏡台前,用一隻前爪拔下長頸玻璃水瓶的塞子,倒了一杯水喝下去,重新蓋好瓶塞,又用化裝巾擦了擦胡子。
在場的人倒是誰也沒有再“啊!”一聲——個個都瞠目結舌了。
隻有化裝師敬佩地低聲說: “嘿!真高!” 這時,響起了第三遍急促的鈴聲。
人們預感到定會一飽眼福,興緻勃勃地紛紛退出化裝室。
不一會兒,觀衆大廳頂上的幾個光球熄滅了。
腳燈燈光射到大幕下方,泛出微紅色,大幕徐徐拉開一個小縫兒,燈光閃處,一個胖子出現在觀衆面前,刮得光光的臉上做出孩子般歡快的笑容,燕尾服皺巴巴的,裡面露出舊襯衫。
這就是莫斯科觀衆十分熟悉的報幕員喬治-孟加拉斯基。
“好吧,各位公民,”孟加拉斯基嬰兒般甜蜜地微笑着說,“下面各位将要看到……”他忽然停住,換用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腔調說,“我看,第二次幕間休息之後咱們的觀衆又增加了不少啊!今天簡直是半城的人都來了!可說呢,前兩天我遇到一位朋友,我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