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的話

關燈
是因為他們死了。

     又 我們——或各位之所以是幸福的,是因為他們死了。

     幻滅的藝術家 有一群藝術家住在幻滅的世界裡。

    他們不相信愛,也不相信良心這種東西。

    隻是像古代苦行者那樣以一無所有的沙漠為家。

    在這個意義上誠然是可憐的也未可知。

    然而美麗的海市蜃樓隻産生在沙漠的上空。

    對一切人生諸事幻滅的他們,在藝術上大抵還沒有幻滅。

    不,隻要說起藝術來,常人一無所知的金色的夢會突然在空中出現。

    事實上他們得到了意外的幸福的瞬間。

     告白 完全自我告白,不論誰也辦不到。

    同時對任何表現都不自我告自,也辦不到。

     盧梭是喜歡告白的人。

    然而在《忏悔錄》中我們并沒有發現赤裸裸的他自己。

    梅裡美是嫌惡自我告白的人,然而在《高龍巴》裡不是也在隐隐約約地談他自己嗎?總之,告白文學和其他文學之間的分界線是不十分清楚的。

     人生——緻石黑定一①君 ①石黑定一是芥川龍之介到中國旅行時,在上海結識的一個日本人。

     如果命令沒有學過遊泳的人去遊泳,不論誰都會認為是沒有道理的吧。

    如果沒有學過賽跑的人,命令他去參加賽跑,也不得不認為是毫無道理的。

    但是,我們從生下來的時候開始,就不啻是接受了這種愚蠢的命令。

     我們在娘胎裡的時候,大概就在學處世之道吧?也許是過早離開了娘胎,踏進了大競技場般的人生。

    當然沒有學遊泳的人,要自由自在地遊泳是完全不可能的。

    同樣沒有學過賽跑的人,大抵都落在别人後邊。

    因此,我們是不可能不負創傷地走出人生的競技場的。

     誠然,世人也許會說:“以前人之足迹,為君之鑒。

    ”然而,哪怕就是看過成百名遊泳選手或上千名賽跑運動員,既不會很快地學會遊泳,也不會很快地學會賽跑。

    不僅如此,所有的遊泳者都喝過水,賽跑的人也無一例外都在競技場弄得渾身泥土。

    你看,就連世界有名的大多選手不是也在得意微笑的背後,隐藏着愁眉苦臉嗎? 人生和瘋人主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相似。

    我們必須一邊和人生搏鬥,一邊學習怎樣搏鬥。

    對這種無聊的比賽忍不住氣憤的人,那就趕快到欄杆外邊去好了。

    自殺倒确實是一種方便的方法,然而想要在人生競技場留下的人,隻有不怕創傷去搏鬥。

     又 人生好像一盒火柴,嚴禁使用是愚蠢的,亂用是危險的。

     又 人生好像缺頁很多的書。

    很難把它說成是一部書,然而它又确實是一部書。

     某自衛團員的話 好,那麼就走上自衛的崗位吧。

    今天夜裡的星在樹梢頭閃着清爽的光輝,微風徐徐吹過。

    來呀,在這藤椅上躺下來,在一根馬尼拉煙卷上點着火,整夜就這麼輕松自在地警戒着吧。

    如果喉嚨幹渴的話,你就把水壺裡的威士忌倒點喝好了。

    幸好衣袋裡還剩了點巧克力糖。

     你聽!高高的樹梢好像有窩裡的鳥兒在鬧。

    鳥兒大概不知道這次大地震①的困難。

    可是我們人的衣食住都成問題了,嘗到了一切苦頭。

    不,不隻是衣食住,由于連一杯檸檬水都喝不上,忍受了不少的不自由。

    人這種所謂的兩腳獸,是多麼冷酷無情的動物啊。

    由于我們喪失了文明,隻能像風前蠟燭那樣捍衛着毫無保證的生命。

    你看!鳥兒已在靜靜地睡着。

    這不知道羽絨被和枕頭的鳥兒喲! ①指1923年發生在日本關東地區的大地震。

     鳥兒已經靜靜地睡着了,睡夢也許比我們更甜,鳥兒隻生活在現在,然而我們人類還得生活在過去和未來。

    在這個意義上必須嘗盡悔恨和憂慮的痛苦。

    特别是這次的大地震,給我們的未來投下了多麼大的凄涼的陰影啊!東京被燒毀了,我們被今日的饑馑所折磨。

    同時也為明天的饑馑而受苦。

    鳥兒幸而不知道這個痛苦。

    不,豈但是鳥,懂得三世痛苦的隻有我們人。

     小泉八雲曾經說過與其做人,他更願意做蝴蝶。

    說起蝴蝶來——那麼你看看那螞蟻吧!如果幸福僅僅是指沒有痛苦的話,那麼螞蟻也許比我們幸福。

    但是我們人懂得螞蟻所不懂得的快樂。

    螞蟻可能沒有由于難産和失戀而自殺之患。

    然而,會和我們一樣有歡樂的希望吧?我現在仍然記得,在月亮微露的洛陽舊都,對李太白的詩連一行也不懂的無數螞蟻真是可憐啊! 但是叔本華——哦,哲學見鬼去吧!我們确實和進入這個領域的螞蟻沒有多大差别。

    如果确實是這樣的話,那麼應該更加珍重人的全部感情。

    自然隻是冷漠地眺望着我們的痛苦。

    我們應該互相同情。

    何況喜好殺戮——尤其是把對手絞死,這比在辯論中取勝要簡單。

     我們應該相互同情。

    叔本華的厭世觀給我們的教訓不就是這個嗎? 好像已經過了半夜十二點了,星星照樣在頭上閃耀着清爽的光輝。

    來吧,你喝一杯威士忌,我躺在躺椅上嚼上一塊巧克力。

     地上樂園 詩歌裡常常歌頌地上樂園。

    但是,我深以為憾的是不曾記得我想在這種詩人的地上樂園裡住住。

    基督教徒的地上樂園終歸是寂寞的全景畫。

    黃老學派①的地上樂園也隻不過是荒涼的中國飯館罷了。

    何況近代的烏托邦——使威廉·詹姆斯②也為之發抖,這事現在也許仍然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①黃老學派是中國戰國。

    漢初道家學派。

    以傳說中的黃帝同老子相配,并同尊為道家的創始人,故名。

     ②威廉·詹姆斯(1842-1910),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主張實用主義。

     我夢想中的地上樂園,既不是那種天然的溫室,也不是兼作學校的糧食和衣服的配給所。

    隻要是住在這裡,雙親在孩子成人的時候就必定要死掉的。

    其次,兄弟姊妹縱令有可能生作壞人,可絕不會生作傻瓜,所以絕不會彼此添麻煩。

    還有,女人一旦結了婚,就會變成馴順的化身,以便懷孕畜生的靈魂。

    還有,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按照兩親的意志和感情,一天要數次成為聾子、啞巴、窩囊廢和瞎子。

    還有,甲的朋友不能比乙的朋友窮,同時乙的朋友也不能比甲的朋友有錢,相互以誇耀對手而感到最大的快樂。

    還有——以此類推好了! 這并不隻是我一個人的地上樂園,這是擠滿世界的善男善女的樂園。

    隻是古來的詩人、學者從沒有夢見過這種金色的冥想之中的光景。

    沒有夢見這個倒不是什麼怪事。

    不過能夠夢見這種光景,那就會充滿了真實的幸福。

     附記:我的外甥夢想買倫勃朗的肖像畫。

    但是他并不夢想能拿到十圓零用錢,因為十圓零用錢充滿了真實的幸福,他簡直承受不起。

     暴力 人生經常是複雜的。

    要使複雜的人生簡單化,除暴力之外沒有别的辦法。

    因此,隻長着石器時代腦髓的文明人,比起争論來,更喜歡殺人。

     但是,權力終歸是取得特權的暴力。

    我們為了統治人,暴力也許經常是必要的,或者也許沒有什麼必要。

     “人性” 我的不幸是沒有崇拜“人性”的勇氣。

    不,我經常對“人性”感到輕蔑,那是事實。

    但是又常常對“人性”感到喜愛,那也是事實。

    是喜愛嗎?——和喜愛相比,也可能是憐憫吧!但總之,如果不能被“人性”所動,那麼人生最終将變成不堪忍受的精神病院。

    斯威夫特終于發瘋,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斯威夫特在發瘋稍前,看着枝頭枯萎的樹,嘟嘟囔囔地說:“我很像那棵樹。

    從頭先死。

    ”每當我想起這則逸話,總是為之戰栗不已。

    我為沒有生作斯威夫特那種頭腦聰明的一代鬼才而暗自感到幸福。

     柯樹葉 獲得完美的幸福是僅僅給予白癡的特權。

    不管是怎樣的樂觀主義者,也不會總是笑容滿面。

    不,如果真的允許樂觀主義存在的話,那隻能說對幸福該是多麼絕望了。

     竹筒盛飯在家時,柯葉盛飯旅途中。

    ① ①這首短歌的作者有間皇子(?-658)以謀反事發,被處死。

    這是他被押送途所作,見《萬葉集》第二卷。

     這并不隻是歌詠了行旅中的情懷。

    我們經常用“想有”代替“能有”,而使它們調和起來。

    學者會給這種柯樹葉起各種各樣的美名。

    但是,拿在手裡仔細端詳的話,那麼柯樹葉總歸還是柯樹葉。

     慨歎作為柯樹葉的柯樹葉,比主張盛飯用的柯樹葉,确實值得尊敬。

    但是把作為柯樹葉的柯樹葉和一笑了之相比,也許無聊,至少不厭其煩地重複生涯裡同一的慨歎,是滑稽的,同時也是不道德的。

    事實上偉大的厭世主義者也不總是愁眉苦笑。

    就是得了不治之症的萊奧巴爾狄①,有時對着半死的薔薇花,臉上也露出寂寞的微笑。

     ①加考莫·萊奧巴爾狄(1798-1837),意大利厭世主義詩人、哲學家。

     追記:不道德是過分的異名。

     佛陀 悉達多②悄悄離開王城後,苦行了六年。

    六年苦行的緣由,是由于極度奢華的王城生活的罪過。

    其根據之一是拿撒勒木工的兒子③隻斷食了四十天。

     ②悉達多是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出家前為太子時的本名。

     ③指耶稣基督。

     又 悉達多讓東匿④執馬辔,偷偷逃出了王城。

    他的思辨性格經常使他陷入憂郁中。

    當他偷偷地逃出王城後,輕松地歎了一口氣的,實際上是未來的釋迦牟尼呢,還是他的妻子耶輸陀羅呢,也許不容易判斷出來。

     ④東匿是梵語,釋尊出家逃出王城時,替他牽馬馭車者的名字。

     又 悉達多六年苦行之後,在菩提樹下達到了正覺⑤。

    他的成道的傳說,證明了他是怎樣支配了物質精神。

    他首先水浴,其次吃乳糜,最後與傳說中的難陀婆羅的牧牛少女談話。

     ⑤正覺是佛語,證悟一切諸法,達到如來的真正的覺智之意。

     政治的天才 人們以為古來的所謂政治天才是把民衆的意志變成自己的意志,但是,這也可能是正相反。

    毋甯說政治天才,是把他自己的意志變成民衆的意志。

    至少可以說那是使人相信是民衆的意志。

    因此政治天才好像也兼有演員的天才。

    拿破侖說:“莊嚴和滑稽僅隻一步之差。

    ”與其說這句話是帝王的話,倒不如說是名演員的話更相稱。

     又 民衆是相信大義的。

    但是,政治天才常常是對大義連一文錢也不舍得犧牲的。

    隻是為了統治民衆才不得不用大義的假面具。

    然而一旦使用了,那就會永遠也扔不掉大義的假面具。

    如果強行扔掉的話,不論怎樣的政治天才也一定會突然死于非命。

    就是說帝王為了王冠,自然而然地也接受了它的支配。

    因此政治天才的悲劇必定也兼有喜劇。

    譬如兼有戴着古代仁和寺和尚的鼎舞的那種《徒然草》①的喜劇。

     ①《徒然草》(1324-1331)是日本鐮倉時代末期的和歌詩人、随筆家吉田兼好(1283-1350)所作随筆。

    其中第五三段寫仁和寺一個想當和尚的男孩子,把三足鼎頂在頭上舞蹈,舞罷鼎足卡在頭上拔不出來,後來好容易才拔出。

     愛情比死更堅強 “愛情比死更堅強”,這是莫泊桑小說裡的一句話。

    然而,普天之下比死更堅強的并不隻是愛情。

    譬如吃一塊傷寒病患者的餅幹,明知會死的,就是食欲比死更堅強的證據。

    食欲之外一一舉例的話,愛國主義啦,宗教感情啦,人道精神啦,利欲啦,名譽心啦,犯罪的本能啦——當然還有許多比死更堅強的東西。

    總之一切熱情都會比死更堅強(當然對死的熱情是例外人并且愛情在這些東西裡,是否就特别比死更堅強,也不能貿然斷定。

    乍一看,就是把比死更堅強的愛情看得很容易時,實際上支配我們的也是法國人所謂的包法利式①的精神幻覺。

    我們是使自己成為像傳奇裡的戀人那樣幻想着的包法利夫人以來的感傷主義。

     ①包法利式是法國哲學家戈蒂耶創造的詞,系指陷入想象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所造成的精神苦悶。

    此詞淵源于福樓拜的同名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包法利夫人。

     地獄 人生比地獄還像地獄。

    地獄帶來的痛苦并不違背一定的法則。

    譬如餓鬼道的痛苦,是想吃眼前的飯,飯上卻燃着烈火什麼的。

    但是,人生帶來的痛苦,不幸的是并不這麼簡單。

    如果想吃眼前的飯,既有可能燃着烈火,又有可能意外地輕而易舉地吃到嘴。

    不僅這樣,輕而易舉地吃了之後,既有可能患腸炎,又有可能出乎意外地輕松愉快地得到消化。

    不論什麼人要順應這種沒有法則的世界,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墜入地獄裡去,我轉瞬之間準能搶到餓鬼道的飯。

    何況隻要能在針山血海住上三兩年,也會習慣起來,諒也不會特别感到跋涉之苦。

     醜聞 公衆是喜歡醜聞的。

    白蓮事件①,有島事件②,武者小路事件③——公衆會從這些事件裡得到多麼無限的滿足啊。

    那麼公衆為什麼喜歡醜聞——特别是社會上知名人士的醜聞呢?古爾蒙④這樣回答說:“因為這樣一來,自己所隐瞞的醜聞也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了。

    ” ①日本女詩人柳原白蓮(1885-1967)離開了在九州作煤炭資本家的丈夫,和從事工人運動的宮崎龍介結婚。

     ②日本小說家有島武郎(1878-1923)和有夫之婦的女記者波多野秋子在輕井澤雙雙情死。

     ③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實笃(1885-1976)于1922年和夫人離婚另娶。

     ④萊米·古爾蒙(1859-1915),法國象征派作家、理論家。

     古爾蒙的回答很正确。

    然而,也并不完全如此。

    連醜聞也不會發生的俗人們,在所有名人的醜聞中,發現了他們為怯懦辯解的最好的武器。

    同時發現了樹立他們實際上不存在的優越性的最好的墊腳石。

    “我不是白蓮女士那樣的美人,但是比白蓮女士貞潔。

    ”“我不是有島那樣的才子,但是比有島更了解世情。

    ”“我不是武者小路實笃那樣……”——公衆這麼說過之後,大概就像豬那樣幸福地睡熟了。

     又 天才的另一面是具有引起引人注目的醜聞的才能。

     輿論 輿論常常是一種私刑。

    私刑又常常是一種娛樂。

    好比使用新聞記事來取代手槍。

     又 輿論值得存在的理由,僅是帶來了對輿論加以蹂躏的興趣。

     敵意 敵意并不選擇寒冷的地方。

    感覺适度時最快慰并且在保持健康上不論對什麼人都是絕對必需的。

     烏托邦 産生不出完美的烏托邦的原因大緻如下:如果不能改變人性,就不可能産生完美的烏托邦。

    如果改變了人性的話,就會使人覺得人們向往的完美的烏托邦,突然不完美了。

     危險思想 準備把常識付諸實踐的思想就是危險思想。

     惡 具有藝術氣質的青年發現“人性之惡”,通常比任何人都要晚。

     二宮等德 我記得小學課本裡對二宮尊德①的少年時代曾大書特書。

    貧窮家庭出身的尊德,白天幫着幹地裡的活,夜裡打草鞋,既和大人一樣幹活,又頑強地不斷地自學。

    這故事和一切樹立雄心大志的故事一樣——也就是說,和一切通俗小說一樣,是很容易使人感動的。

    實際上不到十五歲的我,在對尊德的奮發的氣度大為感動的同時,甚而覺得不幸的一件事,是沒有生在尊德那樣貧窮的家庭裡…… ①二宮尊德(1787-1856),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重農主義者。

     然而,這個立志故事,在帶給尊德榮譽的同時,當然也使尊德的雙親蒙受不名譽。

    他們沒有在教育上給尊德一點點方便。

    不,毋甯說倒給他造成了重重障礙。

    作為雙親的責任,這分明是恥辱。

    但是,我們的雙親和老師天真到忘記了這個事實。

    尊德的雙親喝酒或者賭博都可以。

    問題隻是尊德,是經曆千辛萬苦不廢自學的尊德。

    我們在少年時期就必須養成尊德那樣勇敢的意志。

     我對他們的利己主義有些感到驚歎。

    的确,對他們來說,像尊德那樣身兼男仆的少年,是最可心的兒子了。

    不僅如此,将來博得了榮譽,大大顯赫了父母的名聲,那就更是好上加好的最可心的兒子了。

    但是不到十五歲的我,在對尊德的氣度大受感動的同時,甚而覺得不幸的一件事,是沒有生在尊德那樣貧窮的家庭裡。

    正如戴着鐐铐的奴隸希望有更大的鐐铐一樣。

     奴隸 所謂廢止奴隸,隻是廢止作為奴隸的自我意識。

    沒有了奴隸,我們的社會安全大概一天也難于保障。

    另外,連柏拉圖的共和國也都考慮到奴隸的存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