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粥

關燈
從滿地霜華上傳過來的緣故?凜然如同寒風,甚至覺得句句穿透他的骨髓。

     “這邊的下人聽着!奉主公之命:明晨卯時前,每人須交長五尺、粗三寸的山藥一根。

    萬萬不可忘記,務必于卯時前交來。

    ” 這話反複說了兩三遍,俄頃,人聲寂然,周遭随即一如方才,恢複冬夜的甯靜。

    靜寂中,隻有燈油嘶嘶作響。

    火苗像條紅絲綿,搖曳不定。

    五品把個哈欠硬是忍了回去,旋又沉入胡思亂想。

    ——既然提到山藥,準是要做山藥粥才叫拿來的。

    這麼一想,剛才隻顧注意聽外面而暫時忘卻的不安,不知什麼工夫,竟又潛入心頭。

    而且,比方才尤為強烈的是,他不願過早就把山藥粥吃個夠。

    這念頭偏生跟他作對,總在腦中盤旋,不肯離去。

    “飽嘗山藥粥”的夙願,要是這樣輕而易舉就兌現,幾年來好不容易忍到今天,盼到今天,豈不白費力氣了麼?倘如辦得到,但願事情能這樣:突然來個什麼節外生枝,山藥粥暫時喝不成,等除掉麻煩,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再喝它個夠。

    ——五品的心思就像“陀螺”一樣,滴溜溜總圍着一處轉,這時,因旅途勞累,不知不覺酣然睡去。

     翌日清晨,五品一睜開眼,便惦記起昨夜的山藥一事,所以什麼都不顧,隻管先打開格子闆窗。

    這才發現自己睡得人事不知,怕是已過了卯時吧。

    院子裡鋪着四五張長席子,上面堆了兩三千根圓木似的東西,像座小山,竟有那斜伸出去的桧皮房檐一般高。

    定睛一瞧,五尺長三寸粗,齊刷刷的盡是大得出奇的山藥。

     五品揉着惺松的睡眼,四下看過來,簡直目瞪口呆。

    借大的院子裡,好似新打的樁子上,接連安了五六口能盛五石米的大鍋,穿着白布褂子的年輕使女,不下幾十人,圍着大鍋忙乎。

    燒火的,掏灰的,将白木桶中“甜葛汁”舀到鍋裡去的,人人為熬山藥粥,忙得不可開交。

    鍋下冒出的青煙,鍋内升騰的熱氣,同尚未消盡的曉霭融成一片,廣闊的庭院整個兒籠罩在灰蒙蒙之中,甚至辨不清物事,惟有鍋下熊熊燃燒的烈焰,發出紅通通的亮光。

    所見所聞,亂亂哄哄,就像着了火打起仗似的。

    五品這時才想到,熬山藥粥竟用這樣大個兒的山藥,在這樣大家夥的鍋裡煮!而自己,就為喝這口粥,才巴巴兒地從京都跋涉到越前的敦賀來。

    這一切他越想越不是滋味。

    我們五品那值得同情的胃口,其實,這時早已倒掉了一半。

     一小時之後,五品同利仁,同利仁的嶽丈有仁,共進早膳。

    面前,一個帶梁的大銀鍋裡,漫然如同海水般裝了滿滿一鍋的,就是那可怕的山藥粥。

    五品方才已看見幾十個年輕後生,靈巧地使着薄刃刀,将堆得房檐高的山藥,從一頭麻利地切碎。

    然後,那些使女跑來跑去,你來我往,把切好的山藥拾攝起來,放進一口口大鍋裡,拾攝起來,再放進去。

    最後,等到長席上的山藥一根不剩的時候,便見幾團熱氣,混合着山藥味,甜葛味,從鍋中冉冉升騰到晴朗的晨空。

    目睹這一切的五品,此刻面對着銀鍋裡的山藥粥,不等品嘗,就已覺得腹滿肚脹,恐怕一點也不誇張。

    ——五品面對銀鍋,難為情地揩着額上的汗水。

     “這山藥粥,您從未喝個夠。

    現在不用客氣,隻管喝吧。

     嶽丈有仁吩咐童兒們,又在桌上擺了幾隻銀鍋。

    每鍋的山藥粥,都滿得幾乎溢出來。

    本來就紅通通的鼻子,現在越發紅了,将鍋裡的粥盛出一半倒在大土缽裡,閉着眼睛,硬着頭皮喝了下去。

     “家父也說了,務請不要客氣。

    ” 利仁從旁不懷好意地笑道,勸他再喝一鍋。

    吃不消的,隻有五品。

    說得不客氣,這山藥粥,打一開始他就一碗都不想喝。

    如今,他捏着鼻子,勉勉強強才喝掉半鍋。

    若再多喝一口,恐怕不等咽下去就會吐出來。

    話又說回來,倘若不喝,等于辜負利仁和有仁的一片厚意。

    于是,他又閉上眼睛,把餘下的半鍋喝掉了三成。

    最後,連一口都難以下咽了。

     “實在感謝不盡。

    已經足夠了。

    ——哎呀呀,實在感謝不盡。

    ” 五品說得語無倫次。

    顯然他已尴尬透頂。

    胡子上,鼻尖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子,簡直不像在寒冬季節。

     “吃得太少啦。

    客人顯然客氣哩。

    喂喂!你們在幹什麼呐?” 童兒們随着有仁的吩咐,又要從銀鍋往土缽裡盛粥。

    五品揮動着兩手,像趕蒼蠅一樣,表示堅辭之意。

     “不能要了,已經夠了。

    ……太失禮了,足矣足矣。

    ” 若不是利仁這時指着對面屋檐說:“瞧那邊!”有仁說不定還會勸個不停,要五品喝山藥粥。

    幸好,利仁的聲音把衆人的注意力引到那座房子上。

    朝陽正灑在桧皮聾的屋檐上。

    炫目耀眼的陽光下,老老實實坐着一隻毛色潤澤的畜類。

    一看,正是前日利仁在荒郊枯野的路上,捉住的那隻阪本野狐。

     “狐狸也要吃山藥粥哩。

    來人哪!賞它些吃的!” 利仁的吩咐當即照辦。

    狐狸從屋檐上跳了下來,直奔院子去吃山藥粥。

     五品瞧着狐狸吃山藥粥,回想起來此之前的自己,心中充滿依依之情。

    那是受許多武士愚弄的他。

    是挨京都娃兒辱罵“你個酒糟鼻子!算什麼東西2”的他。

    是穿着褪了色的短褂和裙褲,像條喪家之犬,仿俊在朱雀大路上,可憐而孤獨的他。

    但同時又是将飽餐一頓山藥粥的夙願,獨自珍藏在心的幸福的他。

    ——他放心了,可以不必再喝山藥粥了,同時覺出,滿頭的大汗,漸漸從鼻尖上幹了起來。

    雖說天氣晴朗,敦賀的早晨,依然寒風刺骨。

    五品忙不疊剛捂住鼻子,便沖着銀鍋,打了好大一個噴嚏。

     (一九一六年八月) 艾蓮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