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同學
關燈
小
中
大
一
酒井三津枝那平靜而有些無聊的生活,從那天起就開始被打破了。
4月底,天空吹拂着幹燥的風兒。
這天下午,三津枝照例一邊看着鄰居家的小孩郁夫啃着學校裡午飯剩下的橄榄形面包,一邊問他春遊去什麼地方,漫無邊際地唠着話捱過時間。
郁夫脖子上挂着房門鑰匙,是社會上所謂的“鑰匙兒童”。
郁夫讀小學五年紀,住在三津枝正對面兩層樓水泥建築的住宅中。
他沒有父親,母親在保險公司工作,所以郁夫總是将鑰匙吊在毛衣或襯衫裡面,放學以後就常常背起書包徑直去三津枝的家裡玩。
三津枝住的房子,就夫婦兩人而言顯得過分寬敞。
她與大她9歲、今年45歲的丈夫一起生活。
丈夫在這座城市的某家地方銀行擔任代理行長。
在經濟生活上應該說非常寬裕,美中不足的是結婚七年至今還沒有孩子。
早晨将丈夫送走,一直到晚上7點以後丈夫回家,這段漫長的白晝時間,對無所事事百無聊賴的三津枝來說,極其苦悶,這種苦悶往往無處宣洩。
去年年底,三津枝在大掃除以後,将正要在院子裡點火燒掉的那張年曆送給了郁夫。
此後,郁夫沒三天總有一次來三津枝家裡玩。
三津校當時正要燒掉的年曆是一張很大的賽車照片,郁夫從院子外的走道上看見後,便大聲叫喊着跑上前來,要去了那張年曆。
“這次郊遊是坐公共汽車去的吧?”三津枝若無其事地問道。
郁夫将橄榄型面包貼在面額上玩。
“嗯。
”他平時很喜歡賽車和電氣列車照片,此刻他噘着嘴唇,稍稍斜視的眼睛裡頓時閃出光來,“不過,這次五月連休(日本每年五月初休假天數約有一個星期),媽媽說也許要帶我去大阪。
” “大阪?” 這座城市地處日本西部,到大阪即使乘新幹線也要五個小時左右。
“為什麼突然要去什麼大阪?” “我們家在大阪有位叔叔,媽媽說去叔叔家玩。
” “是嗎?這很好啊。
” 鄰居們傳說,郁夫的父親并不是死了,而是在郁夫幼年時抛下妻子離家出走了,因此,三津枝無意中知道郁夫的父親在大阪,便想象着也許是母親帶着兒子郁夫去探望丈夫。
三津枝白天裡幾乎都是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度過,閑愁難遣,丈夫又是一個剛愎自用之人,平素沉默寡言,所以即使是瑣碎小事,也會令她浮想聯翩,悲喜交集,不知不覺地養成了毫無緣由胡思亂想的習慣。
這時,大門口傳來“咔嚓”一聲房門打開的聲音。
看見三津枝豎起耳朵聆聽的表情,郁夫站起身來。
門外傳來像是幼女和成年女性在嘀咕着什麼的聲音。
三津枝走向大門處去察看。
房門半開着,一個穿着藍色遊戲衣、約莫2歲的小女孩“叭喀叭略”地扳動着門把手,身穿白色對襟毛線衣的苗條女性像是女孩的母親,她伸手按住孩子的手想讓她也不要淘氣。
“她是前幾天搬到我們樓上的阿姨呀!”郁夫用一副大人的口氣解釋道。
“對不起。
這孩子亂闖房間……,”女人好不容易才将孩子拉近自己的身邊,擡起頭來望着門框邊的三津枝。
“呃!”——兩個女人的嘴唇裡同時發出輕輕的驚歎。
“谷森君。
” “果然是三津枝君啊,看見姓氏牌時,我還在想說不定是……”那女人用輕脆悅耳的嗓音說道。
她叫谷森葉子,與三津枝是高中時的同學。
她冰肌玉骨,粉臉桃腮,對于36歲這個年齡的女子來說是罕見的。
在念書時,葉子無論容貌還是成績都出類拔萃。
平平庸庸的三津枝與她不可同日而語,但兩人相處并無芥蒂;因此,畢業分别若幹年後不期而遇,會倍感親切,追懷往事更覺得格外投機。
然而,由于發生了三年前的那樁事情兩人的關系有了變化。
“我是上星期搬到那幢樓裡來的,住在二樓,因為以前的住處出行很不方便。
”葉子用手指了指正對面的住宅。
盡管三年未見,葉子絲毫不見衰老,聰慧的眼睛洋溢着無邪的微笑。
“是嗎?那……”若在平時,這時應該說“真高興”,但三津枝嘎然而止。
“那以後,你沒有什麼變化嗎?”葉子問道。
“是啊!還是老樣子,和丈夫兩人生活。
孩子也不想要了。
你怎麼樣,丈夫還好嗎?” “還是寫寫電影劇本、紀實文學這些掙不了幾個錢的文章啊。
” “你還在上班?” “沒有,早就不幹了。
”葉子飛快地、怔怔地朝三津枝瞥了一眼,然後伏下長長的睫毛,冷冷地答道。
隻在這時,她那白皙的面頰才掠過一抹陰影。
三津枝陡感一陣莫名的怯意。
“這是你的女兒?”她突然改變了話題。
“呃。
”葉子也恢複了笑容,撫磨着自己孩子的腦袋,“她叫真弓,隻有一歲半。
” “真可愛!我真羨慕你啊!”三津枝不知不覺地使用了奉承的口氣。
“這孩子出生以後,谷森在别處借公寓作為工作室。
” “呀!是嗎。
” “所以,我基本上就和孩子兩人在家。
你請來玩呀!” 葉子又怔怔地凝視着三津枝的眼睛,片刻後便牽着孩子的手離去了。
三津枝愣愣地站立在那裡,不知過了多久,連郁夫回去都不知道。
葉子眼眸裡隐含的深沉的笑意,一直在她的眼前晃動着,怎麼也揮之不去。
終于來了——三津枝這才感到,這三年裡,自己潛意識裡一直隐隐警覺和提防的災禍降臨了。
二 那件事發生在正好三年前的4月中旬,那個櫻花凋零的陰天下午。
事情可說完全出自偶然:将近4點的時候,城市西部一條偏僻的街上,三津枝仁立在公共汽車站上等着汽車。
通往S池塘的小道,在國道前端向雜木林中透選伸去。
在春秋兩季,S池塘是近郊的遊覽點,每到節假日便熱鬧非凡。
那天是星期四又臨近愣晚時分,汽車站上除了三津技之外,隻有一個推銷員模樣的男子站在那裡。
這次郊遊令三津枝無比高興,不知不覺過了該回家的時間。
回想起來,她既感到後悔又感到心情激蕩,同時又焦慮萬分地等着趕回家。
三津枝回市中心乘坐的汽車,怎麼也沒有等來。
相反,逆向路程的汽車停靠在道路的對面,車子開走以後,剛下車的四五名乘客朝着各自的方向散去。
其中一個貼身穿着奶油色連衣裙的女子顯得特别亮麗,她與三津枝的目光交織了一下,一瞬間很自然地露出帶着驚訝的微笑。
那女人就是谷森葉子,雖說是高中的同學,但畢業後已過十幾年,一般不會馬上就認出來,恰好一個月前剛有過一次同學聚會。
在同學會上,葉子的柔情脈脈和雪膚花貌頗受同學們的羨慕,所以現在隔着國道看見谷森葉子那豐姿綽約的身影時,三津枝立即認出了她。
她想起葉子是在市内的電視台裡工作的,聽說她丈夫與她同歲,是電影劇本作家。
葉子那副睿智而生動的表情,難道就是從那樣的環境裡釀造出來的嗎?三津枝的丈夫未老先衰,而且沉默寡言,這使三津枝的日常生活過得沉悶無聊。
一比較,三津枝便感到一種無從發洩的失落感沉重地壓在她的胸膛上,令她喘不過氣來。
當時兩人正好處在道路的兩邊,無法進行交談,相互之間隻能報以微笑。
這時,三律枝等候着的汽車駛進站台,将兩人的目光截斷了。
、 翌日差不多也是下午4點鐘光景,一名陌生的中年男人拜訪了三津枝的家。
那男子長着一副黝黑的四方臉和一對平易近人的褐色眼睛。
他和藹地對三津枝緻意,出示了警察的證件。
證件上面印着:東京警察署刑事課警部補立野弘吉。
三津枝頓時感到胸膛裡湧出一陣不安的騷動,還以為丈夫出了什麼事。
“夫人,你不用擔心!昨天市内發生了一起事件,我們在進行調查。
夫人認識一個叫谷森葉子的女子嗎?” “這——” “對不起,夫人昨天下午3點到4點左右,在什麼地方?” “是……問我嗎?”三津枝用稍感驚訝的語氣反問道,“你冷不防這麼問我,我一下子想不起來了。
” “你是說,那時你不在I町一帶嗎?” 谷森葉子……I町,三津枝覺得這一定與昨天在汽車站裡遇見她的事有關,于是,三津枝仿佛覺得自己在那裡的事被葉子告發了。
“不!”三津枝搖着頭,她感到渾身的血液都湧上了面頰。
“昨天你沒有去I町嗎?”立野詭秘地問道。
“是啊——不過,出了什麼事?” 立野若有所思地望着三津枝,一邊從口袋裡取出髒兮兮的手絹,擦着額頭上的汗c “是因為一起事件,需要調查谷森君在昨天下午的去向。
我們問了她本人,她說2點半左右離開她工作的電視台,在街上購物以後,坐公共汽車回家了。
她住在I町,是4點以後到家的。
我們問她有沒有證人,她沉思了半晌,說4點左右下公共汽車時,和在對面馬路等車的酒井三津技君打了個照面,要找證人的話,去問她就能明白。
” “嘿!……”三津枝的胸膛裡又泛起一陣騷動,她斷定這大概是一起相當複雜并與谷森葉子有關的事件。
見警察如此刨根究底地詢問,三津枝心想,葉子如果昨天下午4點在I町的事得不到證實,也許會受到某種嫌疑? 三津枝平時在家百無聊賴,靠收聽廣播和看電視打發時間,“不在現場證明”這句後,很自然地浮現在她的腦海裡。
“其實……”三津枝欲言又止。
事後,三津枝常常反省自己,至少這時為了葉子,她是想說實話的。
她無意中握緊了左手,左手的食指有一陣輕微的疼痛。
三津枝将目光落在左手的食指上。
食指的指腹上有一道小小的劃傷,現在已經成了一條凝結着血塊的細痕。
這是昨天與野野村在S池塘一帶散步的時候,不小心腳底下一滑順手一把抓住蘆葦時,被蘆葦葉劃破留下的傷痕。
在這一瞬間,野野村那有力的手臂支住了三津枝的腰部…… 不過,和他之間,不可能有更多的事。
不!就連兩個人到那樣的地方去散步,昨天也是第一次。
野野村也是三津枝高中時代的同學,一個月前在快餐廳裡召開同學會時,他坐在三津枝的旁邊。
據說,他畢業于當地的大學,現在地方報社當攝影記者,五年前剛結婚不久,妻子便慘遭車禍去世,但他那白皙的面容給人一種非常樸實的感覺,從而猜想他也許是獨身,怎麼也想不到他竟然有那樣沉重的經曆。
也許是同學會沒有主持人的緣故,會開到一半,兩人便私下裡交談起來。
當話題轉到花卉和植物上時,野野村便說S池塘一帶野生藤長得很美,并告訴她,因為職業關系,市郊的景點,他大緻都知道。
他用炫耀的語氣悅:“在山裡散步,是一種最高的享受。
4月中旬是花卉盛開的時候,願意的話,我帶你去觀賞。
” 當時他是随口說的,但他沒有忘記承諾,昨天下午打電話到三津枝家,邀請三津枝去觀賞。
下午2點,他駕駛着汽車接上三津枝,後座放着攝影專用的大型照相機,說正好去S池塘拍攝明天晚報用的照片,所以才順便帶
4月底,天空吹拂着幹燥的風兒。
這天下午,三津枝照例一邊看着鄰居家的小孩郁夫啃着學校裡午飯剩下的橄榄形面包,一邊問他春遊去什麼地方,漫無邊際地唠着話捱過時間。
郁夫脖子上挂着房門鑰匙,是社會上所謂的“鑰匙兒童”。
郁夫讀小學五年紀,住在三津枝正對面兩層樓水泥建築的住宅中。
他沒有父親,母親在保險公司工作,所以郁夫總是将鑰匙吊在毛衣或襯衫裡面,放學以後就常常背起書包徑直去三津枝的家裡玩。
三津枝住的房子,就夫婦兩人而言顯得過分寬敞。
她與大她9歲、今年45歲的丈夫一起生活。
丈夫在這座城市的某家地方銀行擔任代理行長。
在經濟生活上應該說非常寬裕,美中不足的是結婚七年至今還沒有孩子。
早晨将丈夫送走,一直到晚上7點以後丈夫回家,這段漫長的白晝時間,對無所事事百無聊賴的三津枝來說,極其苦悶,這種苦悶往往無處宣洩。
去年年底,三津枝在大掃除以後,将正要在院子裡點火燒掉的那張年曆送給了郁夫。
此後,郁夫沒三天總有一次來三津枝家裡玩。
三津校當時正要燒掉的年曆是一張很大的賽車照片,郁夫從院子外的走道上看見後,便大聲叫喊着跑上前來,要去了那張年曆。
“這次郊遊是坐公共汽車去的吧?”三津枝若無其事地問道。
郁夫将橄榄型面包貼在面額上玩。
“嗯。
”他平時很喜歡賽車和電氣列車照片,此刻他噘着嘴唇,稍稍斜視的眼睛裡頓時閃出光來,“不過,這次五月連休(日本每年五月初休假天數約有一個星期),媽媽說也許要帶我去大阪。
” “大阪?” 這座城市地處日本西部,到大阪即使乘新幹線也要五個小時左右。
“為什麼突然要去什麼大阪?” “我們家在大阪有位叔叔,媽媽說去叔叔家玩。
” “是嗎?這很好啊。
” 鄰居們傳說,郁夫的父親并不是死了,而是在郁夫幼年時抛下妻子離家出走了,因此,三津枝無意中知道郁夫的父親在大阪,便想象着也許是母親帶着兒子郁夫去探望丈夫。
三津枝白天裡幾乎都是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度過,閑愁難遣,丈夫又是一個剛愎自用之人,平素沉默寡言,所以即使是瑣碎小事,也會令她浮想聯翩,悲喜交集,不知不覺地養成了毫無緣由胡思亂想的習慣。
這時,大門口傳來“咔嚓”一聲房門打開的聲音。
看見三津枝豎起耳朵聆聽的表情,郁夫站起身來。
門外傳來像是幼女和成年女性在嘀咕着什麼的聲音。
三津枝走向大門處去察看。
房門半開着,一個穿着藍色遊戲衣、約莫2歲的小女孩“叭喀叭略”地扳動着門把手,身穿白色對襟毛線衣的苗條女性像是女孩的母親,她伸手按住孩子的手想讓她也不要淘氣。
“她是前幾天搬到我們樓上的阿姨呀!”郁夫用一副大人的口氣解釋道。
“對不起。
這孩子亂闖房間……,”女人好不容易才将孩子拉近自己的身邊,擡起頭來望着門框邊的三津枝。
“呃!”——兩個女人的嘴唇裡同時發出輕輕的驚歎。
“谷森君。
” “果然是三津枝君啊,看見姓氏牌時,我還在想說不定是……”那女人用輕脆悅耳的嗓音說道。
她叫谷森葉子,與三津枝是高中時的同學。
她冰肌玉骨,粉臉桃腮,對于36歲這個年齡的女子來說是罕見的。
在念書時,葉子無論容貌還是成績都出類拔萃。
平平庸庸的三津枝與她不可同日而語,但兩人相處并無芥蒂;因此,畢業分别若幹年後不期而遇,會倍感親切,追懷往事更覺得格外投機。
然而,由于發生了三年前的那樁事情兩人的關系有了變化。
“我是上星期搬到那幢樓裡來的,住在二樓,因為以前的住處出行很不方便。
”葉子用手指了指正對面的住宅。
盡管三年未見,葉子絲毫不見衰老,聰慧的眼睛洋溢着無邪的微笑。
“是嗎?那……”若在平時,這時應該說“真高興”,但三津枝嘎然而止。
“那以後,你沒有什麼變化嗎?”葉子問道。
“是啊!還是老樣子,和丈夫兩人生活。
孩子也不想要了。
你怎麼樣,丈夫還好嗎?” “還是寫寫電影劇本、紀實文學這些掙不了幾個錢的文章啊。
” “你還在上班?” “沒有,早就不幹了。
”葉子飛快地、怔怔地朝三津枝瞥了一眼,然後伏下長長的睫毛,冷冷地答道。
隻在這時,她那白皙的面頰才掠過一抹陰影。
三津枝陡感一陣莫名的怯意。
“這是你的女兒?”她突然改變了話題。
“呃。
”葉子也恢複了笑容,撫磨着自己孩子的腦袋,“她叫真弓,隻有一歲半。
” “真可愛!我真羨慕你啊!”三津枝不知不覺地使用了奉承的口氣。
“這孩子出生以後,谷森在别處借公寓作為工作室。
” “呀!是嗎。
” “所以,我基本上就和孩子兩人在家。
你請來玩呀!” 葉子又怔怔地凝視着三津枝的眼睛,片刻後便牽着孩子的手離去了。
三津枝愣愣地站立在那裡,不知過了多久,連郁夫回去都不知道。
葉子眼眸裡隐含的深沉的笑意,一直在她的眼前晃動着,怎麼也揮之不去。
終于來了——三津枝這才感到,這三年裡,自己潛意識裡一直隐隐警覺和提防的災禍降臨了。
二 那件事發生在正好三年前的4月中旬,那個櫻花凋零的陰天下午。
事情可說完全出自偶然:将近4點的時候,城市西部一條偏僻的街上,三津枝仁立在公共汽車站上等着汽車。
通往S池塘的小道,在國道前端向雜木林中透選伸去。
在春秋兩季,S池塘是近郊的遊覽點,每到節假日便熱鬧非凡。
那天是星期四又臨近愣晚時分,汽車站上除了三津技之外,隻有一個推銷員模樣的男子站在那裡。
這次郊遊令三津枝無比高興,不知不覺過了該回家的時間。
回想起來,她既感到後悔又感到心情激蕩,同時又焦慮萬分地等着趕回家。
三津枝回市中心乘坐的汽車,怎麼也沒有等來。
相反,逆向路程的汽車停靠在道路的對面,車子開走以後,剛下車的四五名乘客朝着各自的方向散去。
其中一個貼身穿着奶油色連衣裙的女子顯得特别亮麗,她與三津枝的目光交織了一下,一瞬間很自然地露出帶着驚訝的微笑。
那女人就是谷森葉子,雖說是高中的同學,但畢業後已過十幾年,一般不會馬上就認出來,恰好一個月前剛有過一次同學聚會。
在同學會上,葉子的柔情脈脈和雪膚花貌頗受同學們的羨慕,所以現在隔着國道看見谷森葉子那豐姿綽約的身影時,三津枝立即認出了她。
她想起葉子是在市内的電視台裡工作的,聽說她丈夫與她同歲,是電影劇本作家。
葉子那副睿智而生動的表情,難道就是從那樣的環境裡釀造出來的嗎?三津枝的丈夫未老先衰,而且沉默寡言,這使三津枝的日常生活過得沉悶無聊。
一比較,三津枝便感到一種無從發洩的失落感沉重地壓在她的胸膛上,令她喘不過氣來。
當時兩人正好處在道路的兩邊,無法進行交談,相互之間隻能報以微笑。
這時,三律枝等候着的汽車駛進站台,将兩人的目光截斷了。
、 翌日差不多也是下午4點鐘光景,一名陌生的中年男人拜訪了三津枝的家。
那男子長着一副黝黑的四方臉和一對平易近人的褐色眼睛。
他和藹地對三津枝緻意,出示了警察的證件。
證件上面印着:東京警察署刑事課警部補立野弘吉。
三津枝頓時感到胸膛裡湧出一陣不安的騷動,還以為丈夫出了什麼事。
“夫人,你不用擔心!昨天市内發生了一起事件,我們在進行調查。
夫人認識一個叫谷森葉子的女子嗎?” “這——” “對不起,夫人昨天下午3點到4點左右,在什麼地方?” “是……問我嗎?”三津枝用稍感驚訝的語氣反問道,“你冷不防這麼問我,我一下子想不起來了。
” “你是說,那時你不在I町一帶嗎?” 谷森葉子……I町,三津枝覺得這一定與昨天在汽車站裡遇見她的事有關,于是,三津枝仿佛覺得自己在那裡的事被葉子告發了。
“不!”三津枝搖着頭,她感到渾身的血液都湧上了面頰。
“昨天你沒有去I町嗎?”立野詭秘地問道。
“是啊——不過,出了什麼事?” 立野若有所思地望着三津枝,一邊從口袋裡取出髒兮兮的手絹,擦着額頭上的汗c “是因為一起事件,需要調查谷森君在昨天下午的去向。
我們問了她本人,她說2點半左右離開她工作的電視台,在街上購物以後,坐公共汽車回家了。
她住在I町,是4點以後到家的。
我們問她有沒有證人,她沉思了半晌,說4點左右下公共汽車時,和在對面馬路等車的酒井三津技君打了個照面,要找證人的話,去問她就能明白。
” “嘿!……”三津枝的胸膛裡又泛起一陣騷動,她斷定這大概是一起相當複雜并與谷森葉子有關的事件。
見警察如此刨根究底地詢問,三津枝心想,葉子如果昨天下午4點在I町的事得不到證實,也許會受到某種嫌疑? 三津枝平時在家百無聊賴,靠收聽廣播和看電視打發時間,“不在現場證明”這句後,很自然地浮現在她的腦海裡。
“其實……”三津枝欲言又止。
事後,三津枝常常反省自己,至少這時為了葉子,她是想說實話的。
她無意中握緊了左手,左手的食指有一陣輕微的疼痛。
三津枝将目光落在左手的食指上。
食指的指腹上有一道小小的劃傷,現在已經成了一條凝結着血塊的細痕。
這是昨天與野野村在S池塘一帶散步的時候,不小心腳底下一滑順手一把抓住蘆葦時,被蘆葦葉劃破留下的傷痕。
在這一瞬間,野野村那有力的手臂支住了三津枝的腰部…… 不過,和他之間,不可能有更多的事。
不!就連兩個人到那樣的地方去散步,昨天也是第一次。
野野村也是三津枝高中時代的同學,一個月前在快餐廳裡召開同學會時,他坐在三津枝的旁邊。
據說,他畢業于當地的大學,現在地方報社當攝影記者,五年前剛結婚不久,妻子便慘遭車禍去世,但他那白皙的面容給人一種非常樸實的感覺,從而猜想他也許是獨身,怎麼也想不到他竟然有那樣沉重的經曆。
也許是同學會沒有主持人的緣故,會開到一半,兩人便私下裡交談起來。
當話題轉到花卉和植物上時,野野村便說S池塘一帶野生藤長得很美,并告訴她,因為職業關系,市郊的景點,他大緻都知道。
他用炫耀的語氣悅:“在山裡散步,是一種最高的享受。
4月中旬是花卉盛開的時候,願意的話,我帶你去觀賞。
” 當時他是随口說的,但他沒有忘記承諾,昨天下午打電話到三津枝家,邀請三津枝去觀賞。
下午2點,他駕駛着汽車接上三津枝,後座放着攝影專用的大型照相機,說正好去S池塘拍攝明天晚報用的照片,所以才順便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