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安拉阿巴德
關燈
小
中
大
歡的地區啦。
” “邦克斯,那我們繞過勒克瑙直接開往印度與中國的邊境嗎?” “我想我們最好是避開這座城市,尤其是坎普爾,畢竟那裡有太多讓莫羅上校痛苦的回憶。
” “您說得對,”我插了一句,“我們永遠也不要去那兒!” “邦克斯,”奧德上尉問道,“在您遊覽貝納勒斯時,沒聽到什麼關于那納-薩伊布的消息嗎?” “沒有,”工程師回答,“或許孟買的總督已經不止一次地受騙上當,那納根本就沒有在孟買露過面。
” “這确實很有可能,”上尉不無贊同邦克斯的推斷,“否則的話,那些叛亂分子的遺黨早就把他吹噓得沸沸揚揚了!” “不管怎釋,”邦克斯補充了一句,“我想盡快離開這條恒河河谷,在印度兵暴動期間,這裡曾發生過太多的災難,從安拉阿巴德一直到坎普爾無一幸免。
尤其應當多加注意的是,在莫羅上校面前不要提到那納-薩伊布其人,同樣也不要談及這座城市!讓他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 第二天,邦克斯同往常一樣又願意陪我到安拉阿巴德去遊覽一番。
要想遊遍這座由三部分組成的城市,或許需要三天的時間。
但雖然它也同樣被尊為聖地,卻不如貝納勒斯有特色。
對于印度城,沒什麼特别的東西值得一提。
總的感覺是一片被狹窄的街道劃分開來的低矮居民區,到處栽種着漂亮的羅望子樹。
而英國城和軍營區也同樣平淡無奇。
整潔的林蔭道,富麗的住宅區,寬闊的廣場,一切成為一個國家首府所必備的各種條件在這裡都應有盡有。
整座城市坐落在一大片平原上,北面和南面分别以亞穆納河和恒河為界。
人們給這片平原取名“恩惠平原”,因為印度的王公貴族總要不時到這裡來慷慨解囊。
盧特萊先生曾在他的書中引用過《生活在約南特桑》的一段話,“在這個地方施舍一枚硬币比在别處給十萬枚更為人稱贊。
” 基督徒的上帝或許并不能給貧苦的人帶來錢财,但他的無私奉獻,卻能在我心目中激起更多的信仰。
在此我要對還值得一遊的安拉阿巴德堡略作陳述。
它坐落在“恩惠平原”的西部,紅色砂岩砌成的圍牆十分醒目,按當地人的說法,從牆頂上發射的炮彈能把下面的兩條河“截肢”。
城堡中間有一個宮殿,它過去曾是阿克巴爾蘇丹最偏愛的一座别墅,如今則被當作軍火庫使用,——城堡的一角,矗立着費羅澤-夏克的紀念碑,一根頗為壯觀的高三十六尺的巨石欄,上面還頂着一頭獅子,——不遠處有一座小廟,雖然它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地方之一,但連城堡的大門都不準進入的印度人根本無法拜祭這個聖地:這些就是城堡中主要的幾個吸引遊客的景點。
邦克斯告訴我安拉阿巴德堡也有像聖經故事一樣的關于重建那路撒冷所羅門廟的神話傳說。
傳說當蘇丹想修建安拉阿巴德堡時,那些修堡用的石頭卻似乎極不馴眼。
剛剛修好的牆立刻就倒掉。
人們于是求神降示。
和任何時候都一樣,神谕仍然是必須有一個人甘願自我犧牲才能驅魔避邪。
有個印度人自告奮勇擔當此任,他成了祭品而城堡也終于修好了。
這個印度人的名字叫布羅格,因此這座城市後來也被叫作布羅格-安拉阿巴德。
邦克斯接着又把我帶來享有盛名的庫斯努花園,而它确實名副其實。
那裡栽種的羅望子樹無疑是全世界最美麗的,樹蔭下坐落着好幾個伊斯蘭陵墓,其中就有一個是庫斯努蘇丹陵,這座花園正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用白色大理石砌的一面牆上清晰地留着一支大手的手掌印。
人們得意洋洋把它指給我們看,而這份得意正是我們在格雅的神仙腳印前所不具備的。
當然,它并不是一種神仙留下的腳印,而是馬奧梅的小侄子,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留下來的手掌印。
在一八五七年的大暴動期間,安拉阿巴德和恒河河谷裡的其他城市一樣遭受了血的洗禮。
英國皇家軍隊在貝納勒斯的練兵場上與印度暴動兵展開的戰鬥使更多的本地部隊投入到暴動的行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孟加拉軍隊第六兵團的暴動。
他們首先殺掉了八名教官;但很快就遭到了幾支由舒納爾殘廢軍人組成的歐洲炮兵連展開的強硬反攻,最後,印度暴動兵隻得繳械投降。
軍營區的暴動更是厲害。
印度兵紛紛起義,釋放了監獄裡關押的囚犯,搶劫了碼頭倉庫,還縱火燒了歐洲人的房屋。
在這期間,雷爾上校剛平定完貝納勒斯的
” “邦克斯,那我們繞過勒克瑙直接開往印度與中國的邊境嗎?” “我想我們最好是避開這座城市,尤其是坎普爾,畢竟那裡有太多讓莫羅上校痛苦的回憶。
” “您說得對,”我插了一句,“我們永遠也不要去那兒!” “邦克斯,”奧德上尉問道,“在您遊覽貝納勒斯時,沒聽到什麼關于那納-薩伊布的消息嗎?” “沒有,”工程師回答,“或許孟買的總督已經不止一次地受騙上當,那納根本就沒有在孟買露過面。
” “這确實很有可能,”上尉不無贊同邦克斯的推斷,“否則的話,那些叛亂分子的遺黨早就把他吹噓得沸沸揚揚了!” “不管怎釋,”邦克斯補充了一句,“我想盡快離開這條恒河河谷,在印度兵暴動期間,這裡曾發生過太多的災難,從安拉阿巴德一直到坎普爾無一幸免。
尤其應當多加注意的是,在莫羅上校面前不要提到那納-薩伊布其人,同樣也不要談及這座城市!讓他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 第二天,邦克斯同往常一樣又願意陪我到安拉阿巴德去遊覽一番。
要想遊遍這座由三部分組成的城市,或許需要三天的時間。
但雖然它也同樣被尊為聖地,卻不如貝納勒斯有特色。
對于印度城,沒什麼特别的東西值得一提。
總的感覺是一片被狹窄的街道劃分開來的低矮居民區,到處栽種着漂亮的羅望子樹。
而英國城和軍營區也同樣平淡無奇。
整潔的林蔭道,富麗的住宅區,寬闊的廣場,一切成為一個國家首府所必備的各種條件在這裡都應有盡有。
整座城市坐落在一大片平原上,北面和南面分别以亞穆納河和恒河為界。
人們給這片平原取名“恩惠平原”,因為印度的王公貴族總要不時到這裡來慷慨解囊。
盧特萊先生曾在他的書中引用過《生活在約南特桑》的一段話,“在這個地方施舍一枚硬币比在别處給十萬枚更為人稱贊。
” 基督徒的上帝或許并不能給貧苦的人帶來錢财,但他的無私奉獻,卻能在我心目中激起更多的信仰。
在此我要對還值得一遊的安拉阿巴德堡略作陳述。
它坐落在“恩惠平原”的西部,紅色砂岩砌成的圍牆十分醒目,按當地人的說法,從牆頂上發射的炮彈能把下面的兩條河“截肢”。
城堡中間有一個宮殿,它過去曾是阿克巴爾蘇丹最偏愛的一座别墅,如今則被當作軍火庫使用,——城堡的一角,矗立着費羅澤-夏克的紀念碑,一根頗為壯觀的高三十六尺的巨石欄,上面還頂着一頭獅子,——不遠處有一座小廟,雖然它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地方之一,但連城堡的大門都不準進入的印度人根本無法拜祭這個聖地:這些就是城堡中主要的幾個吸引遊客的景點。
邦克斯告訴我安拉阿巴德堡也有像聖經故事一樣的關于重建那路撒冷所羅門廟的神話傳說。
傳說當蘇丹想修建安拉阿巴德堡時,那些修堡用的石頭卻似乎極不馴眼。
剛剛修好的牆立刻就倒掉。
人們于是求神降示。
和任何時候都一樣,神谕仍然是必須有一個人甘願自我犧牲才能驅魔避邪。
有個印度人自告奮勇擔當此任,他成了祭品而城堡也終于修好了。
這個印度人的名字叫布羅格,因此這座城市後來也被叫作布羅格-安拉阿巴德。
邦克斯接着又把我帶來享有盛名的庫斯努花園,而它确實名副其實。
那裡栽種的羅望子樹無疑是全世界最美麗的,樹蔭下坐落着好幾個伊斯蘭陵墓,其中就有一個是庫斯努蘇丹陵,這座花園正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用白色大理石砌的一面牆上清晰地留着一支大手的手掌印。
人們得意洋洋把它指給我們看,而這份得意正是我們在格雅的神仙腳印前所不具備的。
當然,它并不是一種神仙留下的腳印,而是馬奧梅的小侄子,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留下來的手掌印。
在一八五七年的大暴動期間,安拉阿巴德和恒河河谷裡的其他城市一樣遭受了血的洗禮。
英國皇家軍隊在貝納勒斯的練兵場上與印度暴動兵展開的戰鬥使更多的本地部隊投入到暴動的行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孟加拉軍隊第六兵團的暴動。
他們首先殺掉了八名教官;但很快就遭到了幾支由舒納爾殘廢軍人組成的歐洲炮兵連展開的強硬反攻,最後,印度暴動兵隻得繳械投降。
軍營區的暴動更是厲害。
印度兵紛紛起義,釋放了監獄裡關押的囚犯,搶劫了碼頭倉庫,還縱火燒了歐洲人的房屋。
在這期間,雷爾上校剛平定完貝納勒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