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東照神君
關燈
小
中
大
德川秀忠、本多正純、土井利勝、崇傳、梵舜與天海諸人,齊齊到了家康病榻之前。
義直、賴宣、賴房三子不曾到來,分别由成濑正成、安藤直次、中山信吉代替他們來此。
此乃将軍秀忠的吩咐。
他不想讓年幼的兄弟們看到父親臨終時的痛苦。
秀忠有不安,也有恐懼,有如高山巨石的父親,萬一在臨終時失去心志,定會給兄弟們心中留下陰影。
秀忠告訴他們,他會在父親臨終時派人傳請,在此之前,且在西苑好生歇息。
家康曾兩次睜開眼睛,要了水。
但第二日,他已經連水都不要了,偶爾會突然睜開眼,驚訝地看看四周,接着又睡去。
十五日一大早,通宵守候于榻前的秀忠用冷水洗了臉,道:“事情太多,我幾忘了。
”言罷,他叫出自家康發病以來,始終等候于城下自家分号的茶屋四郎次郎,令其返回京城,給所司代闆倉勝重送一封書函。
“此乃天壽。
你不用擔心,回去吧,希望你們一家團結協力,為國家效勞。
”之後又加了一句:“你留在駿府日久,大禦所吩咐你該回京城了。
”他這是在說謊,但又覺得,父親會這般說。
此後,秀忠的心竟變得輕松了許多。
他對茶阿局道:“這裡有我,您去歇息一下。
上總介……聽說昨夜在臨濟寺,吹起了勝隆轉交給化的笛子。
” 茶阿局驚訝地瞪大了眼。
因為昨夜通宵,她與秀忠同守于家康跟前,并未見人向秀忠禀報。
這亦是秀忠的謊言,隻是她不曾識到破綻。
“您告訴了我笛子的事,我才明白了父親的心思。
父親是想讓他放下武刀,走風雅之道,此乃一條新的人生之路。
” “将軍……将軍說什麼?” “我原本擔心父親會令忠輝切腹,如今有了笛子。
多虧了笛子。
” 秀忠緊緊盯着正睡着的父親,道:“茶阿夫人,您看,父親正凝神傾聽上總介吹笛呢。
是,我也該振作起來了……”他看了看闆倉重昌,道:“重昌,把神龍院請來,當在父親臨終前确認。
” 從十五日下午開始,秀忠有如變了一人,開始幹脆利落下達指令。
他令茶屋返回京城,對忠輝的處置也已心中有數,随後叫來神龍院梵舜,詢問他關于“神道佛法兩義”之事。
“我已明白父親心思。
”秀忠把三個兄弟叫到父親榻前,道,“父親現在還記挂着你們,不忍離去。
你們隻要不違背父親訓示,父親也就能安心往生了。
你們在父親面前發誓吧。
” 他決定,一旦父親歸天,便按照神道儀式将父親的靈位遷到久能山供奉。
這對于老實正直的秀忠來說,實需要莫大勇氣。
作為兒子,父親尚未咽氣,便強忍悲傷,分心廟址和廟堂諸事,實在是戰戰兢兢,惶恐不安。
但,見着父親平靜的睡顔,聽着父親勻勻的呼吸,他遂覺得這都是父親的遺命。
若是父親覺得兒子如婦人一般猶豫不決,必心急若煎,不!我當學會自己做主了!有此一思,他心中大安。
結束了和神龍院梵舜的商議,秀忠又把神原清久叫了來。
清久乃康政之侄,十八歲便追随家康左右,現年三十三,乃是家康近侍。
當着三個弟弟,秀忠決定讓清久守護久能山廟堂。
他道:“内記,從大禦所吩咐,令你為久能山祭主,不得違令。
我先捐贈祭田五千石,另外再給你一千石。
你記着,在久能山安排四個社僧負責雜務,你與他們均要時時齋戒沐浴。
” 眼睛紅腫的清久自然不敢有異議。
隻是,不知他是否發現,這是秀忠從家康睡顔上讀到的一種防止殉死之法。
如不這樣做,忠誠正直的清久定在家康歸天之時殉死。
清久退下,秀忠又定下作為神體、獻給久能山的“三池寶刀”,稱此為父親的命令。
此時的秀忠亦相信,這些都是父親在斷斷續續的吐納之間,傳給他的吩咐,實是父親的意願,自己隻不過是将父親吩咐付諸實施。
十六日,秀忠與梵舜、崇傳二人商議後,派本多正純前往町奉行彥坂久兵衛光正處,再次檢視大工頭中井大和守正次在神殿的築建中有無疏忽。
十七日醜時,秀忠令三個兄弟暫時回了西苑。
雖然秀忠吩咐衆人去歇息,但仍有五個家臣堅持守候家康,是為本多正純、闆倉重昌、土井利勝、神原清久和酒井忠利。
他們都已精疲力盡。
唯獨茶阿局似完全不知疲倦,日夜守候,她白日僅歇息了兩個時辰,此時又欲通宵守候。
秀忠望着正撫摸父親肩膀的茶阿局,一種難以言說的悲哀油然而生:忠輝的處置已得到了她的理解,她亦松了口氣,放心許多,隻是還似有話要說。
秀忠覺父親似還有什麼牽挂,讓他無法安心上路,因此,那一口氣總是幽幽懸着。
他希望聽懂父親無聲之言,不僅要聽懂,他亦要踐行。
室内一片寂靜,榻前衆人都打起了瞌睡。
這時,秀忠突然從茶阿局身上看到了生母阿愛的影子。
秀忠坐正,默默在心裡盤算:已令茶屋回了京都,也已派人守住忠輝,并成功阻止了神原清久的殉死之心,久能山諸事已無疏漏,闆倉勝重和松平忠實已加強京坂防務,江戶則有酒井忠世打理幕府事務…… 父親還有什麼牽挂?難道是記挂石川和大久保之事?此事,秀忠均已處理完畢。
他令美濃大垣城主石川忠總繼承了家成家業,又令跟随酒井忠總的大久保忠為在大垣
義直、賴宣、賴房三子不曾到來,分别由成濑正成、安藤直次、中山信吉代替他們來此。
此乃将軍秀忠的吩咐。
他不想讓年幼的兄弟們看到父親臨終時的痛苦。
秀忠有不安,也有恐懼,有如高山巨石的父親,萬一在臨終時失去心志,定會給兄弟們心中留下陰影。
秀忠告訴他們,他會在父親臨終時派人傳請,在此之前,且在西苑好生歇息。
家康曾兩次睜開眼睛,要了水。
但第二日,他已經連水都不要了,偶爾會突然睜開眼,驚訝地看看四周,接着又睡去。
十五日一大早,通宵守候于榻前的秀忠用冷水洗了臉,道:“事情太多,我幾忘了。
”言罷,他叫出自家康發病以來,始終等候于城下自家分号的茶屋四郎次郎,令其返回京城,給所司代闆倉勝重送一封書函。
“此乃天壽。
你不用擔心,回去吧,希望你們一家團結協力,為國家效勞。
”之後又加了一句:“你留在駿府日久,大禦所吩咐你該回京城了。
”他這是在說謊,但又覺得,父親會這般說。
此後,秀忠的心竟變得輕松了許多。
他對茶阿局道:“這裡有我,您去歇息一下。
上總介……聽說昨夜在臨濟寺,吹起了勝隆轉交給化的笛子。
” 茶阿局驚訝地瞪大了眼。
因為昨夜通宵,她與秀忠同守于家康跟前,并未見人向秀忠禀報。
這亦是秀忠的謊言,隻是她不曾識到破綻。
“您告訴了我笛子的事,我才明白了父親的心思。
父親是想讓他放下武刀,走風雅之道,此乃一條新的人生之路。
” “将軍……将軍說什麼?” “我原本擔心父親會令忠輝切腹,如今有了笛子。
多虧了笛子。
” 秀忠緊緊盯着正睡着的父親,道:“茶阿夫人,您看,父親正凝神傾聽上總介吹笛呢。
是,我也該振作起來了……”他看了看闆倉重昌,道:“重昌,把神龍院請來,當在父親臨終前确認。
” 從十五日下午開始,秀忠有如變了一人,開始幹脆利落下達指令。
他令茶屋返回京城,對忠輝的處置也已心中有數,随後叫來神龍院梵舜,詢問他關于“神道佛法兩義”之事。
“我已明白父親心思。
”秀忠把三個兄弟叫到父親榻前,道,“父親現在還記挂着你們,不忍離去。
你們隻要不違背父親訓示,父親也就能安心往生了。
你們在父親面前發誓吧。
” 他決定,一旦父親歸天,便按照神道儀式将父親的靈位遷到久能山供奉。
這對于老實正直的秀忠來說,實需要莫大勇氣。
作為兒子,父親尚未咽氣,便強忍悲傷,分心廟址和廟堂諸事,實在是戰戰兢兢,惶恐不安。
但,見着父親平靜的睡顔,聽着父親勻勻的呼吸,他遂覺得這都是父親的遺命。
若是父親覺得兒子如婦人一般猶豫不決,必心急若煎,不!我當學會自己做主了!有此一思,他心中大安。
結束了和神龍院梵舜的商議,秀忠又把神原清久叫了來。
清久乃康政之侄,十八歲便追随家康左右,現年三十三,乃是家康近侍。
當着三個弟弟,秀忠決定讓清久守護久能山廟堂。
他道:“内記,從大禦所吩咐,令你為久能山祭主,不得違令。
我先捐贈祭田五千石,另外再給你一千石。
你記着,在久能山安排四個社僧負責雜務,你與他們均要時時齋戒沐浴。
” 眼睛紅腫的清久自然不敢有異議。
隻是,不知他是否發現,這是秀忠從家康睡顔上讀到的一種防止殉死之法。
如不這樣做,忠誠正直的清久定在家康歸天之時殉死。
清久退下,秀忠又定下作為神體、獻給久能山的“三池寶刀”,稱此為父親的命令。
此時的秀忠亦相信,這些都是父親在斷斷續續的吐納之間,傳給他的吩咐,實是父親的意願,自己隻不過是将父親吩咐付諸實施。
十六日,秀忠與梵舜、崇傳二人商議後,派本多正純前往町奉行彥坂久兵衛光正處,再次檢視大工頭中井大和守正次在神殿的築建中有無疏忽。
十七日醜時,秀忠令三個兄弟暫時回了西苑。
雖然秀忠吩咐衆人去歇息,但仍有五個家臣堅持守候家康,是為本多正純、闆倉重昌、土井利勝、神原清久和酒井忠利。
他們都已精疲力盡。
唯獨茶阿局似完全不知疲倦,日夜守候,她白日僅歇息了兩個時辰,此時又欲通宵守候。
秀忠望着正撫摸父親肩膀的茶阿局,一種難以言說的悲哀油然而生:忠輝的處置已得到了她的理解,她亦松了口氣,放心許多,隻是還似有話要說。
秀忠覺父親似還有什麼牽挂,讓他無法安心上路,因此,那一口氣總是幽幽懸着。
他希望聽懂父親無聲之言,不僅要聽懂,他亦要踐行。
室内一片寂靜,榻前衆人都打起了瞌睡。
這時,秀忠突然從茶阿局身上看到了生母阿愛的影子。
秀忠坐正,默默在心裡盤算:已令茶屋回了京都,也已派人守住忠輝,并成功阻止了神原清久的殉死之心,久能山諸事已無疏漏,闆倉勝重和松平忠實已加強京坂防務,江戶則有酒井忠世打理幕府事務…… 父親還有什麼牽挂?難道是記挂石川和大久保之事?此事,秀忠均已處理完畢。
他令美濃大垣城主石川忠總繼承了家成家業,又令跟随酒井忠總的大久保忠為在大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