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立命往生

關燈
而此時,德川家康是否明白茶阿局的苦悶和悲哀? “莫要哭了。

    ”家康勸道,但是後面一言,雖是安慰,卻仍未提到忠輝,“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相會便是别離之始。

    ”然後,他轉向秀忠,一臉淡然地與之商量後事。

    他希望将軍秀忠盡快将靈樞移至久能山埋葬,佛式葬禮在江戶增上寺舉行,牌位放在三河的大樹寺。

    “将軍不能長久離開江戶。

    故,我還有一口氣,便要把一切都備好。

    ” 此時,秀忠派人傳請的神龍院梵舜在天海和崇傳的帶領下進來。

    此處頓時變成了神佛兩道議事之所。

     “遺骨……”家康一臉滿足,環視一眼在場諸人,道,“遺骸先葬于久能山,面朝西方。

    ” “面朝西方?”發問的非将軍秀忠,卻是坐于秀忠身旁的本多正純。

     “是。

    我先前以為,人生隻在此世,但事情并非如此。

    人去可稱為立命,也可叫作往生,人無有生死。

    我于今方明白過來。

    明白過來,心境自然也就變了。

    ” 天海不知想到了什麼,突然拍膝道:“正如大人所言。

    ” 家康不理,他張開顫抖的嘴唇,接着道:“既知人無生死,剩下的便是努力,所謂成事在人。

    ” “是。

    ”衆人道。

     “我要緊緊盯着西邊,這是因為,西邊還讓我憂心。

    西方不僅有皇宮,往西更有南蠻和紅毛人。

    我們不去侵犯他們,但一旦我們被人侵犯,便是征夷大将軍失職!因此,我要緊緊盯着西面,專心緻志。

    ……” 天海再次輕輕拍了拍膝蓋,道:“大人是想守在那裡,盯着西方?” 家康使勁點頭,“對。

    既已領悟到自己乃是不死之人,這便是我的責任。

    然後……過了周年忌,便在下野二荒山建一處廟堂,把我迎到那裡。

    我要守護關八州。

    隻要關八州平安無事,日本國便會安泰。

    ”此時,家康已是精疲力竭。

     人們松一口氣,互相對視時,家康已昏昏睡去。

     秀忠眼含淚水,吩咐神龍院梵舜日後以神道儀式,将家康之靈遷到久能山。

     四月初六到初十,家康有過短暫好轉,十一日再次昏迷不醒。

     守護在家康榻邊的人喜一陣憂一陣,但他們的心情阻擋不住家康日漸枯萎。

     十二日,崇傳再次給京都的闆倉勝重修書一封。

    他在信中寫道:“相國大人氣色略差(中略)每日喝粥少許,交待諸事。

    九日晚嘔吐,一度昏迷,上下憂心(中略)自染病以來,一日弱于一日。

    ” 當日,他再修書一封,道:“相國大人自染病以來,日弱甚一日。

    自十一日以來,已無法進食,隻飲水少許。

    往生就在今明兩日。

    吾等心情沉痛……” 日日夜夜守護于家康身邊的茶阿局再也坐不住了。

    在家康衆多的側室當中,目下隻有她在家康榻前照顧,有時她覺,許隻有自己才真正是家康之妻。

    家康有時會睜開眼,緊緊盯着她,道:“你累了,去歇息片刻吧。

    ” 每當此時,茶阿局便會想到忠輝,心痛如絞。

    她照料着瀕死的家康,焦急地等待着,希望家康能夠說起忠輝。

    他怎能忘記? 但十二日,家康再度病笃,随時都可能歸天。

     茶阿局生性争強好勝,不會主動提起忠輝。

    她認為,家康表面上毫不在意,但怎會忘記仍在圈禁的兒子?他定是以超出常人的忍耐,等待着提起忠輝之機。

     實際上,自從家康在田中病倒以來,蟄居深谷的忠輝便頻頻來函詢問父親病情。

    每當此時,茶阿局都會回函告誡:汝乃有罪之身,不可輕舉妄動,萬一有變故,母親自會相告。

    在此之前,萬不可擅自離開深谷,否則反而惹惱父親…… 茶阿局知忠輝樹敵甚多。

    以土井利勝為首的将軍親信,至今還認為忠輝有叛心,不服老實正直的将軍管教,企圖入主大坂城,号令天下。

    家康也定是知道這些,才一直耐心等待提起忠輝的機會。

    但家康什麼都還未說,便已病笃。

     從十二日至十三日晨,茶阿局經過反複思慮,終于決定派出信使,前往深谷。

    若不告訴兒子真相,作為母親自是失體,作為妻室亦是不賢。

     卻說忠輝自從圈禁深谷,已性情大變。

    他已經沒了先前的霸氣,更不欲對兄長指手畫腳。

    他的心胸已變得開闊,想法日漸深邃,已能冷靜觀察和反思人心。

    但正因如此,茶阿局越發心疼。

     “忠輝已長大成人。

    兒子已知,原來是何等不肖!”忠輝每次來函,都會寫上這一句。

    他總在信函中說:希望見父親一面,向父親道歉,哪怕隻是一言。

    若還未見父親一面,父親便離開了人世,他必會死不瞑目!他希望母親能在其中周旋,使他和父親見上一面。

     若家康始終不能原宥忠輝,父子二人不能和解,便将天人永隔,忠輝定然悲怒不已。

    作為母親,茶阿局不得不好生安排。

    她體察到兒子的苦心,修書一封,内容如次:父已病危,怕有萬一,時日緊迫,請暗中來駿府等候父親召見……茶阿局想讓忠輝與父親見最後一面,絕非出于對兒子的偏愛。

    她知,家康心中深藏悲戚,父子生死一見,定然能撫慰苦心。

     十三日一早,茶阿局剛剛派出了信使,便收到了忠輝的書函。

     許是出于不祥預感,忠輝已等不及母親知會,暗中離開深谷,現已到了離駿府二十餘裡的蒲原。

    茶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