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天命人命

關燈
“是……大人的第四處不滿是什麼?” “第四……哦,我正是為了此事才叫你來,我正要與你商議。

    ” “願聞大人詳述。

    ” “非别的,便是關于上總介忠輝。

    ”家康歎了一口氣。

     “上總介大人一事,不是全權交與将軍大人處置了嗎?”家康落寞地搖了搖頭,道:“将軍無法對此事進行裁決。

    我将此事交與将軍去處置,原本就錯了,我的兒子,還是應由我自己去責罰。

    ” 勝重全身僵硬,大氣也不敢出,他未想到還會提及這事。

    但這畢竟是父子之事,将軍怕也想待家康心緒好些時,說幾句好話。

    大禦所現在再提,隻怕兇多吉少。

     “在下鬥膽問一句,大人欲何處置上總介大人?”勝重努力控制着自己,但愈是這樣,身子愈是僵硬,呼吸愈是急促。

     實際上,在家康和秀忠的親信當中,勝重最為清楚此事背後的隐情,隻歎忠輝自己并不知情。

     大久保長安死後,他府邸裡尋出一個小匣子,裡邊裝有聯名狀。

    勝重也曾看過。

    世間傳言,那聯名狀乃是莫大陰謀,聯名狀上諸人希望信奉洋教的大名一同廢掉将軍秀忠,擁戴忠輝,再與班國聯手,稱霸海上。

    大久保長安為了積攢海外交易本錢和軍饷,秘藏了大量黃金,因此受到責罰。

    不僅長安一家,聯名狀上署了名的許多人,包括大久保忠鄰、裡見忠義和石川康長,都被削去了封地爵名。

     因當時對洋教徒的追殺過于緊迫,闆倉勝重曾暗中雇了兒艘小船,把京中的傳教士稍稍送了些去長崎。

     世上傳聞風起,很長時日都不平息。

    有人說,駐長崎的摩洛船長寫給葡國皇上的密函落到了家康手中,勝重也看過那密函副本。

    書函的内容甚是露骨,如次:“我們決定齊心合力,除去與英吉利、尼德蘭關系密切的德川家康,推翻其長子秀忠,擁立忠輝。

    為遵守前約,請速派兵艦及水軍前來……” 對這莫多傳聞,勝重心存疑問:背後定是有人指使,欲将單純的武将誘入陷阱。

    而幕後的指使人,到底是索德羅、大久保長安,還是伊達政宗?但不管誰是幕後之人,忠輝都在不知不覺間深陷其中。

    想到這裡,勝重愈覺忠輝和家康都很是可憐。

     “上總介還是不可饒恕。

    ”家康見勝重變了臉色,扭開頭續道,“此次出征,忠輝從自己的領地來到前線的道路不對。

    ” “路……” “他從高田進攻大坂,若不想遲到,自有捷徑可循,便是從高田前往越中,然後經加賀、越前、近江、大津。

    但忠輝卻從越前至近江,又從美濃轉伊勢,再從伊勢、伊賀前往大和,越過金剛山,方來到大坂!若非别有用心,怎會如此行軍?” “此是因伊達在他身邊……” “不管是何理由,這樣迂回趕路以緻贻誤戰機之人,怎配稱作武士?”家康說完,再次落下淚來。

     勝重歎一口氣,不等家康吩咐,便趕緊剪了剪燈芯。

    他原本擔心家康會提及洋教或者長安之事件,卻是說行軍道路,這多少讓他放心了些:若大禦所單單是指責忠輝在戰中遲到,事情應還有周旋餘地。

     “勝重,”家康有氣無力道,“除了此次贻誤戰機,他還有兩條罪狀:第一,在該進京面聖時擅自下河捕魚;第二,斬殺将軍家臣。

    有這三條還不夠嗎?” “這……”勝重試探道,“可從輕發落麼?” “哼,不可!”家康搖頭道,“若他隻是個兩三萬石的小藩之主,尚可從輕發落。

    他乃是年俸六十萬石的大名,雖是我兒子,卻無能耐見識。

    對這等人不施懲戒,其定會成為我身後瑕疵。

    ” “可是,這……” “因為還有義直、賴将和鶴千代,正好趁此機會,給他們一個警示。

    我已經決定了。

    ” “大人……” “我已不再是征夷大将軍。

    因此,對忠輝如何處置,當由将軍裁決。

    但你也知,此次戰事将軍在很多地方都拂了我的意思,故對我多有顧慮。

    在阿千的事情上如此,上總介的事情上也是如此。

    我若放任不管,怎能安心而去?我決定一到駿府,便要宣明:永遠不見忠輝。

    ” “永遠不見?” “我決定這輩子再也不與他見面。

    若不讓将軍知我已作好了這等準備,他自不敢責罰骨肉兄弟。

    ” 勝重無言以對,這位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父親,竟然決定永遠不再見兒子,這種隐忍,究竟能為他帶來什麼? “因此,我才和你商議。

    ”家康看到勝重納悶不解、手足無措之态,定定道,“我要與你商議的就是此事。

    我一回到駿府,便昭告天下。

    忠輝母親也在駿府,我一回去,他定會向我問安。

    我想先派人去告訴一聲,使者應将我的良苦用心傳達與他,讓他明白我為何如此。

    正純、直勝和重昌都不行。

    勝重,你莫取笑我。

    我雖震怒,卻不想讓他蒙羞。

    我應該派何人去?你不妨說說。

    ”說到這裡,家康忍不住長淚直落。

     勝重渾身發顫,體味着家康話裡的意思。

    從家康的淚中便可看出,對于父親,這是何等苦楚的決定。

    家康若下定決心付諸實施,秀忠自會收回忠輝的六十萬石封地,甚至不得不令兄弟切腹。

    家康見秀忠很難作決斷,便首先表明白己的意思。

    這樣看來,難道這父親恨自己的兒子?不,怎會這樣!勝重感覺似被一塊烙鐵燙傷了胸膛,鼻腔内火辣辣的。

     “請恕在下鬥膽……”勝重額頭已經滲出豆大的汗珠,強道,“此事,大人不能再考慮考慮?” “不必了。

    ” “可是,此有違大人平常告訴我們的道理。

    第一,不合人情,第二,不合自然。

    大人不必如此,在下也會将大人的心思禀告将軍。

    ” “勝重,我作出這個決定,已經過深思熟慮。

    你隻回我,應派誰去合适?” “大人……” “我這個做父親的行事自應謹慎,要以此為将軍及義直等孩子們——不,還有天下蒼生、神佛及天地作出示範。

    我未能保全秀賴性命,這便是上天對我的懲罰。

    ” 勝重吃了一驚,不由得看了一眼周圍。

    最近有侍女說,澱夫人的亡魂經常出現在家康房裡。

    君子敬鬼神而遠之,他絕非因傳聞而害怕,但是,良心上的自責實比遇到亡魂還要可懼。

     忠輝為何會如此不幸?他并非自己想讓大久保長安做家老,也并非自己要娶伊達政宗之女。

    所有這些都是家康出于政略的考慮強加與他,然而,這些竟終導緻他的不幸。

     “請恕在下直言,”勝重道,“如此一來,大人能夠向神佛證明您的清自,但大人又如何看侍上總介大人的不幸?在下認為,大人這樣做有失偏頗,難怪有人說大人對自己的兒女過于殘酷……” “休要再說,勝重!若說報應雲雲,我已經受到了懲罰。

    回我,誰去合适?” 但勝重并不明家康真正的用心。

     雖然口口聲聲說關愛兒女,但人最終還是難以跨越自私的心牆。

    難道對兒女的關愛也會有偏頗?勝重有些迷茫。

    家康對待義直、賴将、鶴千代和對待忠輝的态度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