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織田示威
關燈
小
中
大
涼風夾雜着初秋的味道撲面而來。
鹽田裡,曬鹽似已完畢,現在人影稀疏。
而稻荷神社左邊的五十町農田,稻穗沉甸,迎來了三年不遇的大豐收。
似已有太平氣象。
水野下野守信元心中明白,在父親剛剛去世時,不僅僅是家臣,就連普通百姓都說他比不上父親。
信元首先将父親先前的寵臣趕出了家門,然後改建了城池。
他心裡清楚,改建城池必然會招緻百姓的非議,他卻故意這麼做。
他想開創一種新的氣象,并讓家族聚向自己。
城池改建完畢,他便着手擴張鹽田。
雖說繁重的賦役導緻了百姓不滿,但後來他将成鹽分給了衆人。
百姓可以專門種植水稻,而不用去鹽場奔波。
“真是一代明主啊。
”聽到大家對他的評價已經改變,信元心裡笑了。
去年的稻子隻收成了七分,于是他将年貢降至五分,并派人到各村宣揚:“領民是珍寶,不能讓他們忍饑挨餓。
” 此前的盂蘭盆節,信元在海濱泛起一百五十艘船,點起無數燈籠,以祭奠故去的父親。
不僅領民,就連衆多鄉紳也因這壯觀場面瞠目結舌。
“這等風雅,京城亦無啊。
” “下野大人的氣概真是當世少有。
” 信元對這些話付之一笑。
他的目的遠不止此。
他從京城招來遊曆諸國的連歌師,向他們學習連歌。
實際上他是想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向那些連歌師打聽各國人物風情。
以前與於國幽會時的急躁性情已經不複存在,他的雙頰變得飽滿,眼神和動作都從容持重。
現在信元隻擔心一件事,那就是岡崎的妹夫松平廣忠不識時務。
於大生下了竹千代。
一想到這個外甥将來會成為岡崎城主,做舅父的便放心不下。
一日他騎馬從鹽濱穿過田間小道趕往實相寺時,突然想到此事,今川氏已是日薄西山,織田氏卻是蒸蒸日上。
應該盡可能讓廣忠也明白這些道理,追随織田信秀。
進入實相寺領内,信元搭手遮住陽光,隻見一個騎馬的武士從大手門飛奔而來。
那人看來心急如焚。
是誰?又有什麼事呢?下野守心中嘀咕。
近些一見,竟是弟弟忠近。
信元把父親寵愛的人都趕出了家門,唯獨留下了忠近,因為唯忠近能理解兄長的抱負。
“兄長,那古野派來了使者,平手中務大輔……” “藤次,莫要慌慌張張的,把額上的汗先擦幹淨。
”下野守笑着責備弟弟,“平手中務前來,必然有機密大事。
你能猜出是何事?” 忠近在馬背上擦着汗,搖了搖頭,“那隻癞蛤蟆,臉上毫無表情。
” “哈哈哈……你隻要睜大眼用心看,天地萬物都是有表情的。
你看這水稻……”信元策馬緩緩走到前面,說道,“它在說,百姓用心栽培,它非常高興。
隻有聽到萬物的聲音,才算是長大成人。
”忠近感覺兄長越來越像父親。
總是那麼嚴肅,每一句話都會講出一番道理,不高興時會大聲嚷嚷,高興時便會自我炫耀。
但今天走在前面的兄長卻不再多語。
平手中務是織田信秀的心腹重臣。
據說今年已經十一歲的吉法師越發調皮,而且近來早熟,競開始接近女色。
一看見商家女子,他便會叫嚷:“呔,撅起屁股讓我看看。
”信秀不得已将吉法師托付給了平手中務,由他負責管教。
兄弟二人從大手門進去,到達本域的大書院之前,二人一直在揣測平手中務此行的目的。
織田是要出兵美濃而讓他們充當後盾,還是要再次攻打今川而讓他們擔當先鋒? 當他們進了開滿胡枝子花的内庭新建的大書院時,發現忠近所說的那隻癞蛤蟆已靜待多時。
“有失遠迎,聽說事情緊急,還沒來得及更衣便趕了過來,見諒見諒。
” 平手擺手說道:“閣下不必和在下講這些虛禮。
” 他笑了笑,“天氣不錯,今年應該豐收了吧。
” “正是。
百姓也該松口氣,過幾天舒坦日子了。
” “熊邸的波太郎最近去了哪裡?好像已經有十數天不在府中了。
” “我不甚清楚。
他真的不在府中?” 平手中務輕輕點了點頭,道:“言歸正傳吧,在下今日前來,是主公吩咐在下帶幾句話過來。
其實此次出使,在下再三推脫,無奈主公不允。
萬不得已,隻好前來……” 他一邊不緊不慢地說着,一邊緊緊盯住信元。
信元有些驚惶。
既然連平手中務都再三推脫,今日之事必非同一般。
信元沒有插話,單是示意對方說下去。
鹽田裡,曬鹽似已完畢,現在人影稀疏。
而稻荷神社左邊的五十町農田,稻穗沉甸,迎來了三年不遇的大豐收。
似已有太平氣象。
水野下野守信元心中明白,在父親剛剛去世時,不僅僅是家臣,就連普通百姓都說他比不上父親。
信元首先将父親先前的寵臣趕出了家門,然後改建了城池。
他心裡清楚,改建城池必然會招緻百姓的非議,他卻故意這麼做。
他想開創一種新的氣象,并讓家族聚向自己。
城池改建完畢,他便着手擴張鹽田。
雖說繁重的賦役導緻了百姓不滿,但後來他将成鹽分給了衆人。
百姓可以專門種植水稻,而不用去鹽場奔波。
“真是一代明主啊。
”聽到大家對他的評價已經改變,信元心裡笑了。
去年的稻子隻收成了七分,于是他将年貢降至五分,并派人到各村宣揚:“領民是珍寶,不能讓他們忍饑挨餓。
” 此前的盂蘭盆節,信元在海濱泛起一百五十艘船,點起無數燈籠,以祭奠故去的父親。
不僅領民,就連衆多鄉紳也因這壯觀場面瞠目結舌。
“這等風雅,京城亦無啊。
” “下野大人的氣概真是當世少有。
” 信元對這些話付之一笑。
他的目的遠不止此。
他從京城招來遊曆諸國的連歌師,向他們學習連歌。
實際上他是想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向那些連歌師打聽各國人物風情。
以前與於國幽會時的急躁性情已經不複存在,他的雙頰變得飽滿,眼神和動作都從容持重。
現在信元隻擔心一件事,那就是岡崎的妹夫松平廣忠不識時務。
於大生下了竹千代。
一想到這個外甥将來會成為岡崎城主,做舅父的便放心不下。
一日他騎馬從鹽濱穿過田間小道趕往實相寺時,突然想到此事,今川氏已是日薄西山,織田氏卻是蒸蒸日上。
應該盡可能讓廣忠也明白這些道理,追随織田信秀。
進入實相寺領内,信元搭手遮住陽光,隻見一個騎馬的武士從大手門飛奔而來。
那人看來心急如焚。
是誰?又有什麼事呢?下野守心中嘀咕。
近些一見,竟是弟弟忠近。
信元把父親寵愛的人都趕出了家門,唯獨留下了忠近,因為唯忠近能理解兄長的抱負。
“兄長,那古野派來了使者,平手中務大輔……” “藤次,莫要慌慌張張的,把額上的汗先擦幹淨。
”下野守笑着責備弟弟,“平手中務前來,必然有機密大事。
你能猜出是何事?” 忠近在馬背上擦着汗,搖了搖頭,“那隻癞蛤蟆,臉上毫無表情。
” “哈哈哈……你隻要睜大眼用心看,天地萬物都是有表情的。
你看這水稻……”信元策馬緩緩走到前面,說道,“它在說,百姓用心栽培,它非常高興。
隻有聽到萬物的聲音,才算是長大成人。
”忠近感覺兄長越來越像父親。
總是那麼嚴肅,每一句話都會講出一番道理,不高興時會大聲嚷嚷,高興時便會自我炫耀。
但今天走在前面的兄長卻不再多語。
平手中務是織田信秀的心腹重臣。
據說今年已經十一歲的吉法師越發調皮,而且近來早熟,競開始接近女色。
一看見商家女子,他便會叫嚷:“呔,撅起屁股讓我看看。
”信秀不得已将吉法師托付給了平手中務,由他負責管教。
兄弟二人從大手門進去,到達本域的大書院之前,二人一直在揣測平手中務此行的目的。
織田是要出兵美濃而讓他們充當後盾,還是要再次攻打今川而讓他們擔當先鋒? 當他們進了開滿胡枝子花的内庭新建的大書院時,發現忠近所說的那隻癞蛤蟆已靜待多時。
“有失遠迎,聽說事情緊急,還沒來得及更衣便趕了過來,見諒見諒。
” 平手擺手說道:“閣下不必和在下講這些虛禮。
” 他笑了笑,“天氣不錯,今年應該豐收了吧。
” “正是。
百姓也該松口氣,過幾天舒坦日子了。
” “熊邸的波太郎最近去了哪裡?好像已經有十數天不在府中了。
” “我不甚清楚。
他真的不在府中?” 平手中務輕輕點了點頭,道:“言歸正傳吧,在下今日前來,是主公吩咐在下帶幾句話過來。
其實此次出使,在下再三推脫,無奈主公不允。
萬不得已,隻好前來……” 他一邊不緊不慢地說着,一邊緊緊盯住信元。
信元有些驚惶。
既然連平手中務都再三推脫,今日之事必非同一般。
信元沒有插話,單是示意對方說下去。